目的 旨在了解近五年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本研究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台账数据,分析毕业生参加工作、出国、考研等就业渠道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分析京内外生源在京参加工作情况以及毕业生就业单位结构.结果 预防医学专业近五年(2010~2014届)毕业生共计204人,就业人数为201人,整体就业率为98.53%.其中近五年参加工作的人数为128(62.75%);出国人数为17人(8.33%);考研人数从2011年开始逐年增加,五年考研人数为56人(27.45%).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参加单位的机构主要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和企业.结论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首选还是在京参加工作,考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同时进行个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作者:富奇;陶丽新;左旭;牛丕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专业显现出突出的重要性.在健康教育专业实习期间,对预防医学本科生采用素质教育、参与式教学、基层实践以及创新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标准化、多样化和考评式的教学管理方法,使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
作者:肖琴;郭明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这对于患者预后判断和指导放化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培养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采用正确的阅片方法,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运用正确的诊断思路,必要时进行鉴别诊断,终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 年轻病理医师及进修病理医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能力均得到提高,能提供正确的病理诊断报告.结论 培养病理医师正确的阅片方法和诊断思路,对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是有效的.
作者:李桂林;徐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如何培养医科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汕头大学医学院以医学人文内容为依托、以医科生专业学习能力为主线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本文介绍了该课程的设计框架、优势和课程评估.课程评估结果显示:该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个课程设计也深受同行认可,是值得推广的大学英语课程.
作者:杨苗;杨棉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教学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和考试的方法对叙事医学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叙事医学教学法96%(24/2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知识点能够掌握和理解;92%(23/25)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00%(25/25)的学生对从医认可;和传统教学法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课后的知识测试中,实验组同学的课后知识要点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
作者:刁英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卫生法学专业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专业思想,密切学生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终培养出合格的医法兼备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在设计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时,应注意适用范围、导师的任职条件及配备、导师的工作职责与工作方式以及对导师的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等方面.
作者:刘兰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流行期间,我国向疫区派出公共卫生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培训对象特点,制定培训方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分层培训,把在应对国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和传染病英语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带到了西非疫区,为扭转埃博拉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使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感染病英语教学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地验证和提升.
作者:牟丹蕾;张彤;程香普;张宏伟;吴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模拟器在外科住院医师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对10名具有3年临床工作经验且无腹腔镜操作基础的住院医师,进行为期4周的腹腔镜模拟器培训,对夹豆传递、剪纸、缝合打结等操作进行训练,分别在培训前、培训2周后以及培训4周后进行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训2周及4周后夹豆传递、剪纸、缝合打结成绩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5),而培训4周后剪纸成绩较培训2周后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豆传递、缝合打结成绩较培训2周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模拟器对初学者进行培训可行、有效,可迅速提高腹腔镜操作技能,为腹腔镜手术打下牢固基础.
作者:纪智礼;邱枫;孙海涛;韩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为评价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效果,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效果评价,通过调查问卷中培训前和培训后效果的对比,对2014年参加我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结业人员培训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同时相应提出了几点完善规范化培训的对策.
作者:李继胜;朱淼;黄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自2010年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已经举办六届,临床技能竞赛的准备和参与工作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完善了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竞赛的过程也反映出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临床技能竞赛的举办对推进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迟宝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血液科见习中的作用.方法 基于目前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开展PBL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将微信平台与PBL模式相结合应用到血液科见习教学中.结果 微信平台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血液科见习中能够调动临床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增进了师生、学生间交流,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法在血液科见习中可发挥有效作用,值得进一步总结应用.
作者:张越;周合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癫痫外科是功能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神经外科研究生在癫痫外科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探讨了研究生在癫痫外科学习中的培养策略,提出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等对策,以加强神经外科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振荣;李佳欣;张建国;张凯;孟凡刚;袁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临床医院陆续会招收基础学科的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细胞治疗中心在培养临床医院的基础学科研究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本文作者就将培养临床医院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和思考做一总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陈志国;吴剑宇;张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神经眼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包括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内外科.神经眼科主要关注导致眼部症状的脑和全身疾病.合格的神经眼科医师需要具备上述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特别是眼科和神经科的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能力.因此,神经眼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基于传统眼科和神经学科,同时又要有别于传统培养方法.培养过程中,应更加关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临床诊治能力和科研分析能力的培训,达到提高神经眼科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作者:张旭乡;刘大川;郭秀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针对内分泌专业研究生经典内分泌疾病临床与科研技能培训被明显弱化的薄弱环节,通过基于经典内分泌疾病模型的理论积累与知识结构拓展,以颅咽管瘤(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受损)作为经典疾病模型,完成研究生经典内分泌疾病临床与科研技能训练、拓展研究生内分泌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在临床技能训练过程中,围绕内分泌学理论积累与知识结构拓展几个方面,使经典内分泌疾病模型既满足了内分泌诊疗临床思维训练的诸多要素、又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临床技能培训目的,并在上述过程中凝练临床科研课题,实现从临床到基础,再从基础反向指导临床实践的转化医学模式训练.
作者:钟历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神经生物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近几年,由临床医学考入神经生物学系就读的博士研究生逐年增多.为尽快实现从临床医学到基础医学,从医生到科研工作者的学科和个人角色的转变,掌握科研技能,本单位采用了学生自己选题,导师审核、指导,技术人员协助共同完成课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博士研究生毕业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后能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同时临床工作技能也获得了进一步提高.
作者:张愚;唐玺和;陈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在心内科研究生教学中,采用房颤导管消融模拟系统,重建心脏三维结构,以简单易懂的方式阐明理论基础,帮助研究生理解和掌握心脏的空间解剖结构;同时提供导管操作的虚拟训练机会,以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教学,提升研究生对消融技巧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董建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大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从学生层面了解高教改革中决定成败的若干细节问题,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以供参考.方法 对某大学2008级~2011级四个年级的3822名大学生进行学情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大学生主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比较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匹配的程度不够高、科研创新意识不够强.结论 需力促大学生主动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切实调动大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作者:吴玉章;方建群;孙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沟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位置和作用更加凸显.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利用网络技术的特点推进理论课教学开展,更好地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同时,需要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作者:焦光源;李爽;胡正娟;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随着中俄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本研究旨在比较和分析中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差异和特点,扬长避短,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本研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中俄两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结果 我国的公共基础课学时比例高,临床课程学时比例较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尚显不足,平均周学时偏低,选修课种类更为丰富.结论 俄罗斯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自成体系,具有特色,对我国的医学教育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马星;朴杰;杨立斌;杨琳丽;曹德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作为输送医疗保险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作者通过对某校医疗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及在校生对课程认可程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管理类、医学类、保险类课程认可程度依次降低,分析原因为课程设置繁杂,定位不明确,专业核心课程不科学,后提出相应改进对策.
作者:周尚成;熊捍宏;凌沐珏;金忠山;孔祥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药物只有制备成一定的剂型才能应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学与器官系统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清晰,现代药剂学理论课教学应展开更开阔的思考.方法 本文通过讨论以工业制备为基础和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课教学,论述药学专业本科生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新思考和新思路.结果 药剂学作为一门药学领域的应用性学科,应探索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模式.结论 将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划分和整合,将器官系统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并形成剂型之间的对比,将更有利于学生从临床需要的角度来理解和设计剂型.
作者:崔纯莹;蒋雪云;李珊;赵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