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在我院住院的837例患者,其中男553例,女284例,平均年龄59.31±9.85岁.行冠造动脉造影术,以Gensini评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测ABI,以ABI≤ 0.9作为诊断外周血管病的标准.结果 ABI的高低与冠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随着ABI值的降低,Gensini评分会增加,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ABI值与动脉粥样硬化累积的冠脉支数也相关,伴有PAD冠心病患者的较外周血管正常的患者,三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所占的比例高.结论 ABI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标记,能够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作者:张茵;卞瑾;孙羽;宋颖;吴亚杰;陈伊;冯新星;王怡璐;高硕;王继征;邹玉宝;宋雷;袁晋青;惠汝太;孙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冠心病的非糖尿病患者275例,按照HbA1c水平以三分位法分为低水平组(HbA1c ≤ 5.6%,n=103例),中水平组(HbA1c:5 6%-5.9%,n=93例),高水平组(HbA1c> 5.9%,n=79例).颈动脉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正常对照组(IMT≤0.9mm),轻度增厚组(IMT0.9mm-1.2mm),明显增厚组或斑块形成组(IMT>1.2 mm).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HbA1c高水平组中IMT>1.2 mm者共56例,占70.9%,比例大于中水平组(64例,占68.8%),大于低水平组(67例,占65%),但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心梗史、病变支数、空腹血糖、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BMI(体重指数)等因素后,HbA1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厚度无显著关系.结论 在非糖尿病的冠心病人群中,HbA1c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及斑块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鲁洁;黄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变异性心绞痛患者伴发晕厥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0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变异性心绞痛74例,根据病程中晕厥发作的有无,分为晕厥组(n=16)和非晕厥组(n=5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1)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发作时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10.3%对100%,P<0.0001),空腹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2.15±0.73 mmol/L对1.68±0.45 mmol/L,P=0.003),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胸痛特点和入院前使用药物、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发作时心电图的心脏缺血部位和ST段抬高导联数目并无统计学差异.(2)冠脉造影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与非晕厥组比较,晕厥组患者中前降支固定性狭窄较少(34.48%对6.25%,P=0.03),而右冠狭窄较多,但未达统计学差异(8.62%对25%,P=0.09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恶性心律失常(P<0.0001)和右冠状动脉狭窄(P=0.028)是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发生晕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并发晕厥并非少见,恶性心律失常是晕厥的直接原因.右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患者容易发生晕厥,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干预.
作者:黄浙勇;钱菊英;杨虹波;沈运丽;徐磊;戴宇翔;李晨光;仲昕;刘学波;葛雷;葛均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近6年来因严重高血压入院,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动脉FMD并行PTA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随访血压、降压药使用情况和PTA治疗效果.结果 共入选20例患者,年龄13 ~47岁(平均24.5±7.8岁),其中女性12例(60.0%).肾动脉造影显示共23条肾动脉受累,其中21条肾动脉直径狭窄>60%的患者行肾动脉成形术,包括单纯球囊扩张17例(80.9%),球囊扩张加支架置入4例(19 1%),技术成功率为95.2% (20/21).经过1~6年随访,改为肾动脉逐年累积再狭窄发生率为15.0%,20.7%,26.3%,33.7%,33.7%,33.7%.结论 PTA治疗肾动脉FMD安全有效.
作者:吴艳;蒋雄京;吴海英;张慧敏;郑德裕;惠汝太;高润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后如何进行规范化随访与程控及其意义.方法 对植入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共1278例进行随访与程控,程控内容包括参数测试、参数优化、降低输出电压、酌情开启自动化功能及其他功能等,总结程控随访的内容及意义.结果 规范化随访与程控可发现并处理起搏器功能异常、模仿生理性起搏、节能、简化操作、优化治疗等.结论 起搏器植入后应进行规范化随访与程控,使起搏器发挥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颖;任晓庆;王方正;陈柯萍;华伟;浦介麟;张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小汤山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进一步积极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小汤山镇18岁以上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建立档案及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小汤山镇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6.69%(男17.41%、女16.06%),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患病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对身高、体重指数、吸烟、饮酒、家族史、文化程度、体力活动、家庭收入等资料进行分析,均与高血压的患病有关系.结论 该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吸烟、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关系密切,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作者:徐小娟;闫丽佳;刘龙亭;许志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脂联素基因(ADIPOQ)三个多态位点,包括rs2241766、rs1501299和rs266729与脑卒中和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种方法合并比值比(O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95%CI),同时检验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 本项荟萃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其中脑卒中荟萃分析纳入1,586个病例和5,426个对照;高血压荟萃分析纳入1,751个病例和3,025个对照.rs2241766和rs266729与脑卒中存在显著关联.固定效应模型合并OR值(95%CI;P值)分别为1.28 (95%CI:1.12,1.46; P<0.0001)和1.20(95%CI:1.08,1.34; P=0.0001).在rs2241766与脑卒中的荟萃分析中发现纳入的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P=70%,P=0.01),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OR值为1.26 (95%CI:0.98,1.63; P=0.07).三个位点与高血压之间关联都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ADIPOQ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241766和rs266729与脑卒中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作者:张欢;莫兴波;郝永巨;陈恕凤;鲁向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蛋白酶抑制剂对围术期白介素-6、体温和SIRS评分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单位,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小时(T3)、术后16小时(T4)、术后24小时(T5)、术后48小时(T6)和术后72小时(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白介素-6浓度、记录膀胱温、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白介素-6浓度自T2即开始显著升高(p<0.01),于T4达峰,随后逐渐下降.至术后72小时,白介素-6浓度在试验组恢复基础值,而在对照组仍然显著高于术前基础值(p<0.01).自T2-T6,试验组白介素-6浓度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体温和SIRS评分于T3显著升高(P<0.01),随后开始下降,至T7仍未恢复术前水平(p<0.01).试验组T3-T6体温和SI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蛋白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白介素-6浓度、体温和SIRS评分.
作者:石佳;薛庆华;陈芳;王古岩;吕红;袁素;肖文静;李立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给予一定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的刺激,比较两组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干预后其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相关分子机制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作用和他汀类药物的干预效应.方法培养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病例组,n=6)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6)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使用CRP(终浓度为20mg/L)刺激24小时;辛伐他汀干预采用辛伐他汀(终浓度10umol/L)预先孵育单核细胞2小时,继之以CRP刺激24小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的TNF-α和IL-6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基础状态下病例组中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给予CRP刺激后,病例组及对照组中TNF-α和IL-6的水平较其基础状态均有明显升高(p<0.01),但病例组中TNF-α和IL-6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辛伐他汀预孵育后可以有效抑制两组患者CRP刺激后的TNF-α和IL-6表达(p<0.01).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受到CRP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NF-α,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炎症机制可能在变异型心绞痛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抑制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炎症反应的强度.
作者:朱成刚;李建军;郭远林;刘俊;吴娜琼;李小林;唐熠达;蒋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拟揭示中国汉族人群Hcy血浆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检测4989例山东日照社区人群血浆Hcy水平,分析Hcy血浆水平与血压及高血压患病的关系.结果 (1)随着Hcy血浆水平升高,高血压患者比例逐渐增加,Hcy血浆水平第二、三、四四分位组的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为第一四分位组的1.58倍、2.09倍和2.25倍,P<0.001 ; (2)高血压患病与Hcy血浆水平升高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校正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等传统危险因素后,与Hcy水平低四分位相比,第四四分位危险比(95%CI)为1.30(1.03-1.66),P<0.05;进一步校正TC、HDL-C、LDL-C、血糖、尿酸、TG后,其相关性则不再有显著意义.结论 Hcy血浆水平升高与高血压患病显著相关,是高血压患病的标志物,但不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于晖;索苗苗;郑军;孙凯;陈敬洲;惠汝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临床和冠脉造影评价“一站式”复合技术旁路的中期通畅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 2011.12共42例接受“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所有患者均免于主要心性或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or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的生存率,同时行冠脉造影确认患者左内乳动脉(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旁路及非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靶血管药物支架通畅率.男37例,女5例,年龄64.3±9.6岁,平均随访时间18±8.9个月.结果 42例患者均无MACCE.患者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23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LIMA旁路42支,狭窄1支,闭塞1支,通畅率95.2% (40/42).药物支架植入靶血管52支,再狭窄5支.LIMA旁路闭塞后LAD再次支架植入1支,原支架再狭窄再次植入支架病变冠脉2支,再次支架植入治疗冠脉新发病变3支.非LAD病变冠脉通畅率82.7% (43/52).结论 “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术后18个月的LIMA-LAD 旁路和非LAD靶血管的药物支架具有较高的通畅率,提示一站式复合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术后1年通畅率及临床疗效优于文献报道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通畅率,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作者:史艺;胡盛寿;郑哲;高润霖;徐波;王巍;熊辉;柳枫;夏然;张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个体的端粒长度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调控,遗传度为35%~80%.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限速成分,hTERT基因的序列变异与人类衰老相关的疾病风险密切相关,本研究拟探讨hTERT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对转录活性影响的功能研究.方法 根据生物信息学预测和文献分析,本研究选择hERT基因启动子区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735940 (-1327T/C)和rs2853669 (-190T/C),构建含有4种单体型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包括野生型T-T,突变型T-Z,C-T,C-C.由于rs2853669位于转录因子Ets2和c-Myc的结合位点,与c-Myc、Ets2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Hela细胞,检 测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比较不同单体型对hTERT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hTERT启动子区rs2853669携带C等位基因的单体型荧光素酶活性较低.与野生型T-T比较,单体型T-C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31%,单体型C-C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43%(P<0.001).转录因子Ets2和c-Myc协同作用,显著增强hTERT基因启动子的活性(P<0.001).结论 hTERT基因启动子区单体型遗传变异C-C (rs2735940-rs2853669)通过影响与转录因子Ets2和c-Myc的结合效率,降低该基因的转录活性和表达.
作者:陈宇;张禅那;范婧尧;米雪楠;刘继斌;惠汝太;张伟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ormo)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型(PDGF-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 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组织块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芒柄花素(0.3、1、3、10μ M)对PDGF—BB(40 ng/ml)所致的VSMC增殖的影响;BrdU摄取法考察芒柄花素对PDGF—BB所致DNA合成率的影响;划痕实验研究芒柄花素对PDGF—BB所致细胞迁移活力的影响;免疫沉淀法检测芒柄花素对PDGF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芒柄花素在1-10μM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和DNA合成(p<0.05),芒柄花素在3、10μM浓度下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p<0.05).芒柄花素抑制PDGF-BB对PDGFR受体磷酸化的激活作用.结论 芒柄花素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迁移 和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平滑肌细胞上PDGFR受体磷酸化有关.
作者:孙岚;赵睿;辛文好;蓝希;黄超;杜冠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关附甲素(AHH)对豚鼠离体心房肌动作电位及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 脱颈法处死豚鼠后,迅速开胸取出心脏,移至台氏液中.从左心耳剪取大约3mm× 10mm大小的肌条,固定于浴槽中,用持续通以混合气体( 95%O2+5%CO2)的台式液灌流,流速为10ml/min,以频率为1Hz、脉宽2ms的阈上刺激平衡至少45min.利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测定基础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后,以25、75、250、500 μ mol/L的AHH灌流液灌流5min后,以同样条件测定药后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结果 500μmol/L AHH使零相大除极速度(Vmax)下降12.4%,平均复极化斜率(ASRP)下降19.2% (p<0.01),对动作电位时程(APD)有延长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250μ mol/L和500μ mol/L两个浓度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的作用达到统计学差异,其作用呈频率依赖性.结论 1、高浓度盐酸关附甲素降低心房肌Vmax,有降低动作电位幅度(APA)趋势,具有延缓心房内传导的作用;2、盐酸关附甲素对心房动作电位时程无明显影响,但降低动作电位复极2相斜率,相对延缓心房复极;3、高浓度盐酸关附甲素频率依赖性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王曼;朱俊;杨艳敏;梁岩;丽英;李建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肌肉富集表达基因在心肌重构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理解心肌重构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提供治疗和干预的靶点,我们需要寻找参与心肌重构的新基因.方法和结果 我们使用自主研发的CardiacScan对多个人源组织表达谱数据库进行扫描,发现了一个新的肌肉富集表达基因——SYNPO2L.RT-PCR显示,SYNPO2L在小鼠的心脏和骨骼肌高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在跑步训练诱导的小鼠生理性心肌重构模型中,SYNPO2L的表达下降为对照组的0.6倍(P<0.05).在主动脉缩窄手术诱导的病理性心肌重构中,SYNPO2L的表达逐渐升高,并在术后9周(心功能失代偿阶段)升高为对照组的2.4倍(P<0.0001).结论 SYNPO2L是一个新的在肌肉富集表达的基因,参与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心肌重构过程,可能在心肌重构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建;甄一松;王继征;苏明;祝领;王长鑫;俞莉萍;刘继斌;惠汝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非去极化停跳液(non-depolarizing solution,NDP)对长时间低温(8h,4℃)保存猪冠状动脉内皮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Con)组、St.Thomas(ST)液组、Histidinc-tryptophan-ketoglutarat (HTK)液组、非去极化停跳(NDP)液组.取冠状动脉的左前降支中下1/3段,截成长度为3mm的血管环,连接于血管张力模型上.平衡1h后,在相应的停跳液中、经4℃缺氧条件下保存8h,加入环加氧酶阻滞剂和一氧化氮合成酶阻断剂,记录由U46619及A23187 引发的EDHF介导的血管收缩舒张反应.结果 各种不同的停跳液4℃条件下保存8h后,ST组和HTK组血管环静息张力较对照组和NDP组显著上升.加入A23187后,HTK组和NDP组的大舒张百分比分别为67.62%±19.06%和71.82%±12.22%,显著高于对照组(9.77%±5 28%)和ST组(14.46%±9.54%).结论 NDP液对低温保存8h的冠脉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优于HTK液和St.Thomas液.
作者:吴蓓;黑飞龙;陈蒙蒙;王世磊;于坤;龙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观察雄激素缺乏对大鼠肠系膜小动脉舒缩功能的影响,以及其是否涉及Rho/Rho激酶(ROCK)信号通路.方法 用离体血管张力法检测24周龄对照和去势大鼠的肠系膜小动脉收缩和舒张反应.结果 1)去势组大鼠的肠系膜小动脉对苯肾上腺素(PE)收缩反应较对照组无差异;2)去势组与对照组比较对低浓度(0.01 μM)的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舒张反应增强(23%±5%vs.5%±3%,28%±7%vs. 9%±3%,respectively,P<0.05),高度浓度时(10μM)无差别;3)预孵育ROCK抑制剂(Y-27632,1μM)后,较抑制前对照组对PE收缩反应降低(Emax 99%±4% vs 134%±8%,P<0.01),去势组未有改变;两组对ACh反应较抑制前均无差异,两组对浓度依赖的Y-27632舒张反应也无差异.结论 去势不影响大鼠肠系膜小动脉的收缩功能,但减弱了其对ROCK的敏感性;去势可增强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内皮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与ROCK无关.
作者:汪新文;张敏光;周吴刚;张珂;陈栋睿;吴永杰;朱鼎良;高平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