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4-4055
  • 国内刊号:11-5719/R
  • 影响因子:1.27
  • 创刊:200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冠心病炎性因子的血清水平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阿托伐他汀对炎性因子干预作用.方法 入选冠心病确诊患者90例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受试者24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中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62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 28例,单支病变34例、双支病变46例、三支病变1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组(n=23)、10 mg/d治疗组(n=21)和未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空白对照组,n=18).测定所有受试者术前、术后4 h、术后1 d及术后7 d血清PAPP-A、TNF-α、IL-6的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PAPP-A、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患者之间血清PAPP-A、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服药前相比,ACS患者血清PAPP-A、TNF-α、IL-6水平在服用他汀药物术后,术后7 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PP-A、TNF-α、IL-6水平与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狭窄程度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ACS患者PCI术后PAPP-A、TNF-α、IL-6表达水平,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作者:史文举;浦奎;赵琳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与脉压

    目的 比较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脉压,了解脉压随年龄变化趋势.方法 随机选取728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410例,女性318例,年龄24~88岁,测量患者的中心动脉压、肱动脉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分析脉压与年龄之间变化趋势.结果 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脉压低于肱动脉收缩压、脉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均<0.01);中心动脉舒张压高于肱动脉舒张压,两者之间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肱动脉及中心动脉脉压随着年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女性两者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中心动脉压和肱动脉压有显著差异性,中心动脉与肱动脉脉压随年龄变化的趋势一致.

    作者:张亮清;陈娟;朱巧巧;张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关系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144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n=96)组和对照组(n=48),冠心病患者再根据临床症状、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分组,ELISA方法检测受试者Lp-PLA2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Lp-PLA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P均<0.01);不同病变支数组和Gensini积分组之间Lp-PLA2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冠心病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Lp-PLA2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优势比为1.028~1.068.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冠脉积分独立相关,(P<0.01).结论 Lp-PLA2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清Lp-PLA2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胡威威;李海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普萘洛尔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经高脂、高维生素D、免疫损伤处理17周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普萘洛尔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在继续高脂喂养基础上,普萘洛组予普萘洛尔5 mg/(kgd)灌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 ml/d灌胃,一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取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浸润、MMP-9及TIMP-1表达.结果 普萘洛尔组巨噬细胞浸润数目及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TIMP-1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 普萘洛尔减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巨噬细胞浸润及MMP-9表达,增加TIMP-1表达,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作者:董勇;张希洲;周敬群;陈见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急诊介入治疗STEMI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STEMI行急诊PCI患者225例,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23例,股动脉组102例.分析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心肌梗死部位、血管病变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作民;王燕;张成森;刘为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OCT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支架周围组织结构改变的评价

    目的 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初步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即刻支架周围组织结构特点.方法 随机入选1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患者,在患者置入支架后用OCT成像系统评价术后即刻支架释放情况及支架贴壁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共置入36枚支架,OCT检查得到满意图像并显示有14例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各部分充分释放,支架与血管壁贴合良好,无斑块组织向血管腔内突入,支架连接处贴合好;有1例患者支架部分节段释放不充分,支架与血管壁贴合不良,支架连接处贴合欠佳.结论 OCT检查可充分评价支架释放及血管壁贴合和支架连接处管壁贴合情况,是检查支架术后支架周围组织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赵宇新;韩绿涓;尚瑞雯;杨学清;邱建军;边容;秦菘;花锦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40例,根据造影结果分冠心病组(n=79)与对照组(n=61),超声检测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AP),对冠心病患者进行Gensini评分.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颈动脉IMT、AP对冠心病的诊断性试验;并与冠脉Gensin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较对照组IMT明显增厚(1.08±0.28 vs0.84±0.28,P<0.05),AP发生率明显增高(69.62% vs 27.87%,P<0.05);颈动脉IMT、AP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序列试验特异度为83.61%,平行试验敏感度为83.54%;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线性相关(r=0.41,P<0.05),且A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等级相关(rs=0.60,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及AP分级可用于无创辅助诊断冠心病及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作者:李瑜;孙晓靖;张向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5与慢性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

    目的 探讨解离素-金属蛋白酶15(ADAM15)与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按有无房颤病史分为房颤组(n=15)和无房颤组(n=15).取患者右心耳心肌组织后经Masson染色测定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RT-PCR法检测ADAM15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DAM15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无房颤组比较,房颤组左心房直径增大[(41.5±10.4)mm vs (49.6±5.0) mm,P<0.05]、CVF明显升高(11.67±3.35 vs 42.38±9.79,P<0.01)、ADAM15 mRNA(0.51±0.04 vs 1.20±0.06,P<0.01)及蛋白表达(1.19±0.05 vs 2.61±0.16,P<0.01)上调.ADAM15蛋白与左房直径(r=0.88,P<0.01)、房颤持续时间(r=0.83,P<0.01)及CVF(r=0.78,P<0.05)呈正相关.结论 ADAM15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时心房的结构重构.

    作者:安丽萍;安守宽;伍海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特点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24h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高龄老年组(≥80岁,n=88)、老年对照组(60~79岁,n=80)及中年对照组(<60岁,n=25),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及舒张压<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服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平均舒张压高龄老年组均低于老年组及中年组(P均<0.01);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差高龄老年组均高于老年组、中年组(P均<0.01);高龄老年组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中年组(P均<0.05);舒张压<60 mm Hg的发生率高龄老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及中年组(P均<0.01).结论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状态下有舒张压过低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作者:白旭鹏;姚依群;武云涛;张鹏娟;褚亮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动脉,患者多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升高等.

    作者:张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指由于心脏泵血不能满足代谢需要所致心功能异常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1].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指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或)体征,以心室射血分数正常而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2].

    作者:周红;孙跃民;万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炎症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或只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的情况下满足机体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作者:任晓霞;王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盐摄入与卒中及心血管疾病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

    Strazzullo及同事对1966~2008年发表的有关于盐的日常摄入水平与卒中或总心血管疾病结果的前瞻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数据来源于Medline(1966~2008),Embase(1988~),AMED(1985~),CINAHL(1982~),Psychinfo(1985~)和Cochrane图书馆.

    作者:姚英;田国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减少盐摄入对未来心血管疾病的突出效果

    美国饮食含盐量很高,其来源主要是加工食品.减少饮食中盐的摄入是提高公共健康的潜在重要目标.Bibbins-Domingo等应用冠心病(CHD)的策略模型,量化了在人群中实现每日减盐3 g(1 200 mg钠)的潜在获益.

    作者:张灵;田国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血压前期患者临床干预研究

    高血压病作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到2005年全球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0亿,其中中国高血压病患者达1.6亿,并呈逐年递增之势.由于高血压病的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病死率,探索高血压病预防及治疗措施已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

    作者:黄先勇;朱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血压急症治疗-尼卡地平的兴起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HE)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需静脉用抗高血压药物紧急降压治疗[1].根据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降压药物大概可分为六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交感神经抑制药、影响血容量的药物和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

    作者:田国祥;孟庆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左房结构及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改变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1].

    作者:薛得文;袁萍;仲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

    目前虽有多种方法可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但其结果易受试剂、标本、环境、用药情况、主观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样本采集常有侵入性和创伤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负担,限制了在临床的普及.

    作者:胡若茜;张晋燕;盖建青;李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大动脉僵硬度检查:一种早期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多吃、少动,体内能量过剩,脂肪堆积,体重超重,使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风险增高,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而斑块破裂、阻塞血管导致心、脑、肾及双下肢不同程度的缺血与坏死,又可引起猝死和致残的急性事件[1].

    作者:向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酒精性心肌病的新进展

    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是指长期饮酒,使心肌变性,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心肌病[1],属继发性心肌病之一.

    作者:梁芳倩;程燕;孙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落实全民科技健康行动计划开展钠钾平衡研究刻不容缓(下)

    4 发达国家的减钠(盐)补钾措施和显著效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和专业学术团体及专家学者在人群减盐补钾方面已经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支持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应用,在改善公众健康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青;万秋山;刘力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减少盐摄入的公共卫生行动有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医疗改革是目前美国政治议程的前沿和中心.虽对健康保健服务系统的根本变化进行了积极辩论,但其关注的仍是现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预防,通常通过公共卫生干预来完成,似乎是亡羊补牢,大概是认为获益不多或节省成本滞后.

    作者:Lawrence J. Appel;Cheryl A. M.Anderson;田国祥;孙竹;张灵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