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82-600
  • 国内刊号:1001-0726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8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00
  • 全年订价:17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外科学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防治手部深度烧伤瘢痕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MEBT/MEBO防治手部深度烧伤瘢痕的可靠性.方法:用MEBT/MEBO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将发生的瘢痕例数及愈合时间与传统疗法遗留瘢痕及愈合时间作比较.结果:治疗组172例出现瘢痕17例(4.07%),瘢痕级别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提前,经X2检验,P<0.01.结论:皮肤再生技术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防治瘢痕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天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治疗中、重度冻伤41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41例中、重度冻伤的治疗经验和教训.方法:41例病人全程规范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结果:应用快速温水(40℃~42℃)融化复温后,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41例病人全部康复.结论:冻伤后,结合临床全身综合治疗,及时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能迅速止痛止痒,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创面愈合,使用方便,疗效安全可靠,是治疗冻伤的理想药物.

    作者:黄耀斌;姚华;王明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烧伤湿性技术在中小面积烧伤创面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烧伤湿性技术治疗各种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愈合情况.方法:将2003年4月以来正规使用MEBO烧伤膏处理烧伤创面的48例病人的治疗、恢复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8例深度烧伤创面应用MEBO后均在不同时间自行愈合,植皮创面应用MEBO后,皮肤的蔓延、融合速度加快.结论:湿润暴露疗法治疗深度烧伤及皮片移植创面具有促进烧伤组织自行修复,加速皮片愈合的作用.

    作者:毛波;吕英;邹同荣;孙荣哲;陈国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小儿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验证MEBT/MEBO在治疗小儿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60例小儿深度烧伤病例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MEBT/MEBO治疗组)30例,采用MEBT/MEBO方法治疗,对照组B组(传统治疗组)30例,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霜治疗.效果:A组的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植皮例数、治疗过程并发症、瘢痕出现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小儿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世斌;陈永翀;张祖奇;李武斌;黄真桂;郑龙荣;程达;黄桂美;许妙清;黄明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外用预防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根治手术皮瓣坏死的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手术的52例病人,在采用微创操作和Y型管负压引流的同时,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结果:无死亡病例,除2例病人因Y型管负压引流放置不准确,拔管时间早,有少量皮下积液外,其余病人均如期愈合出院,未发生皮瓣坏死,亦无皮肤创缘延迟愈合及创面溃疡病例的发生.结论:乳腺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病人采用微创操作和Y型管负压引流及联合MEBO创面外用,可有效预防皮瓣坏死,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李建国;郝翠莲;吴志先;冯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腹壁会阴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对腹壁会阴部术后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50%葡萄糖液加胰岛素1单位局部涂擦后用MEBO,以蝶形胶布将裂开之皮缘对合固定.结果:54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结论:MEBO与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治疗腹部会阴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创面可促进愈合,优于其它方法.

    作者:曾伟利;唐雪飞;王文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治疗烧伤瘢痕溃疡85例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在烧伤瘢痕溃疡中的应用.方法:用MEBO采用不同方法对85例不同部位、面积、病程的烧伤瘢痕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瘢痕溃疡面愈合,功能良好.结论:MEBO是目前治疗烧伤瘢痕溃疡疗效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谭强;关魁;陈茵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将MEBO涂抹于肛裂处及肛门内,每日涂抹2次直至痊愈.结果:96例病人使用MEBO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3~5天后裂口逐渐变为新鲜红润,周围炎症逐渐消退,检查时触压痛减轻.本组96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愈合后创面粘膜呈淡红色,愈合后粘膜弹性好,肛门无狭窄,指诊柔软无硬结.愈合时间短8天,长17天,平均愈合时间11.4±2.9天.结论:MEBO可减轻肛门疼痛,促进创面再生与修复,方法简便,疗程短.MEBO在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肛裂局部治疗药物.

    作者:牟焕华;杨文东;刘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治疗下肢静脉逆流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下肢静脉逆流性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8年以来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逆流性皮肤溃疡,采用局部应用MEBO治疗,其中6例配合自体点状植皮手术,同时对原发病病因对症治疗.结果:50例病人,经过4周到8周的治疗,有效率达100%.皮肤瘢痕轻微,功能和结构接近正常,预后良好.结论:MEBO局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疗效显著,病程短,方法简单,便于推广.

    作者:王金亭;李春满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治疗肌腱外露及皮肤坏死创面

    目的:探讨肌腱外露及皮肤坏死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肌腱外露的皮肤坏死创面,全部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结果:肌腱上可见肉芽生长,肌腱无坏死,无感染加重及败血症发生,创面自行愈合,无关节僵直.结论:MEBO对肌腱外露及皮肤坏死创面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魏加国;卢乐磊;徐修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多发性12例36个褥疮体会

    目的:总结湿润烧伤膏治疗因老年性疾病、外伤和其他疾病导致不同部位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不同部位和褥疮大小、个数,切除较厚坏死痂皮,将湿润烧伤膏制成的无菌油纱块覆盖于褥疮创面,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结果: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褥疮,全部治愈,可代替外科反复换药及反复感染和皮瓣移植坏死的常见并发症,对外科褥疮病治疗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四水;席友学;焦江红;王惠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小腿湿疮并发溃疡19例报告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在治疗小腿湿疮并发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在应用中药消银汤加减日2次口服,及复方甘草酸铵4ml日一次肌肉注射治疗下肢湿疮的同时,对并发症之溃疡创面局部应用MEBO治疗.结果:19例中,12例创面较浅者2周愈合,5例创面深2mm~3mm者21天愈合,2例创面深达肌层,深度3mm以上,面积5cm×3.5cm~2cm×1cm者4周痊愈.结论:湿润烧伤膏在治疗溃疡方面能控制感染,止痒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华亮;白云;焦自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小面积皮肤创疡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皮肤小面积创疡的临床疗效.方法:443例各种不同原因所致皮肤创疡均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平均4小时~6小时涂药一次,直至痊愈.结果:443例有430例创面全部愈合,好转13例.治愈率97%,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疗法愈合时间短、痛苦少、瘢痕小,肢体无功能障碍,方法简便实用.

    作者:杨三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在肛肠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对湿润烧伤膏(MEBO)外用治疗肛肠疾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将2004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治疗的36例各种痔、肛裂、肛瘘等患者通过跟踪随访,在愈合时间、治愈率、并发症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愈合时间短、治愈率高,术后出血、肛门瘢痕等并发症少.结论:湿润烧伤膏(MEBO)外用治疗肛肠疾病效果好,是治疗肛肠疾病比较理想的外用药物.

    作者:赵跃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并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血栓性外痔80例

    目的:运用湿润烧伤膏(MEBO)纱布条与常规凡士林纱条填塞换药治疗,二氧化碳激光血栓性外痔手术后作对照,观察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分别将(MEBO)纱布条和凡士林纱布条填塞创面,外层用无菌纱布包扎,每日换药2次.结果:血栓性外痔激光手术后用湿润烧伤膏纱布条填塞可加速创面局部粘膜组织修复,无感染.创面愈合天数进行比较,明显少于凡士林对照组.结论:湿润烧伤膏具有抗炎减轻粘膜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刘永莲;王利军;卞学平;黄丹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MEBO治疗血管瘤破溃伴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减少血管瘤破溃伴感染的患儿的痛苦,加速感染创面的愈合.方法:用3%过氧化氢清创,生理盐水清洗创面,0.5%安多福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用无菌干棉球吸干创面水分,将美宝湿润烧伤膏挤在创面上,用无菌棉签抹均匀,厚度3mm左右,盖上8~10层无菌纱布,包扎固定,视创面程度确定换药时间.结果:本组20例患儿经MEBO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用MEBO治疗血管瘤破溃伴感染的创面,患儿无疼痛,不出血,疗程短.

    作者:杨清清;罗均芬;秦尚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鼓膜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讨论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7例(106耳)患者行鼓室成形术,其中MEBO组44例(54耳);对照组43例(52耳).术前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CT扫描等,常规鼓室成形术.术后治疗组应用MEBO换药.结果:MEBO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15.5±2.5天,对照组鼓膜完全愈合时间26±3.5天,两组比较,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t=17.825,p<0.01).结论:MEBO可加速鼓膜愈合速度,方法简便易行,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增;王筱荣;张秀芳;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龟头包皮糜烂31例体会

    目的:分析湿润烧伤膏治疗龟头包皮糜烂的临床效果,探寻临床治疗龟头包皮糜烂的有效手段.方法:对31例龟头包皮糜烂患者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愈率83.9%,总有效率100%.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龟头包皮糜烂效果明显,愈后瘢痕轻,值得推广.

    作者:陈俊刚;李金有;张玉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技术和方法

    致力于烧伤研究的医生们一直试图对烧伤创面的深度进行准确地分类和诊断[1].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多种诊断技术和方法用于烧伤深度的诊断,但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局限性和医院的条件所限,目前这些技术在临床上并未得到全面的推广.大多数医生仍偏好于采用临床判断而不辅助以仪器,特别是出现了采用切削痂和植皮手术处理深度创面的外科治疗手段后,对于更准确判断深度创面的需求似乎显得不太迫切,仪器的辅助诊断反而更加不吸引医生,尽管各种诊断技术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作者:纪晓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大鼠烫伤后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变化,探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制作成年大鼠严重烫伤模型(Ⅲ度,30%TBSA),在未烫伤鼠及烫伤后12h应用分光光度法测量肠壁微血管通透性,测量回肠组织含水量.结果:对照组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有一定的通透性(12.39±5.062μg/g),烫伤后12h肠壁微血管对伊文思蓝通透性较对照组低(10.50±2.031μg/g),但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05);对照组回肠含水量为83.3±3.8%,烫伤后12h肠组织含水量比对照组稍低(82.9±1.5%),也无统计学意义(t=0.278,P>0.05).结论:烫伤早期肠壁微血管通透性和肠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变化,提示炎症介质在烫伤早期肠粘膜损伤中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因子.

    作者:邵立健;朱清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丹参对大鼠烧伤后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丹参与大鼠烧伤后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烧伤对照组(B)、烧伤治疗组(C).B组和C组造成2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在伤后2、6、12小时,动态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结果:(1)B、C组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A组,C组与A组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组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显著低于B组(P<0.05);(3)B、C组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结论:丹参能减轻大鼠烧伤后细胞损伤;丹参能通过提高SOD降低MDA、ET和NO的生成等途径,减轻烧伤后细胞损伤;有可能减轻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邱振中;李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应用于皮肤移植治疗肉芽创面的探讨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皮肤移植结合烧伤湿性疗法治疗的36例肉芽创面与同期采用皮肤移植后常规包扎疗法的32例肉芽创面作为对照,比较其愈合时间、皮片存活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皮片存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皮肤移植结合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治疗肉芽创面,疗效明显优于皮肤移植后包扎疗法.

    作者:季明军;赖运泰;刘满珍;邹德一;苟福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眼睑再造术的进展

    目的:综述眼睑再造术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综合分析方法.结果:眼睑再造术有许多新的术式、新材料出现,材料的作用机制研究也已达到分子水平,然而临床有时仍达不到十分理想的效果.结论:眼睑再造术的改进是无止境的,发掘更好的皮瓣、材料,简化手术方法,对整形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罗东升;沈为民;陈志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中厚皮供皮区的应用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中厚皮供皮区的治疗作用.方法:在16例供皮区创面上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凡士林油纱进行自身对照治疗.结果: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6天,凡士林油纱治疗创面为25天,前者无瘢痕增生,后者瘢痕增生明显.结论:证实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部位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凡士林油纱治疗部位.

    作者:李培富;吴德华;隋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皮肤再生医学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索总结皮肤再生医学在大面积烧伤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经验.方法:通过临床对7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7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本文通过对7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应用皮肤再生医学新技术治疗护理,预防和及时抢救休克,做好休克期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续治疗成功的保证.做好液化再生期及康复期扩理,正确应用MEBO治疗,加强创面护理预防及控制感染,加强营养及心理护理对促进创面早期愈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爱兰;张彩霞;王继桓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从烧伤外科植皮治疗学到烧伤皮肤再生医学

    了解和介绍烧伤传统外科植皮治疗学与烧伤再生医学及其疗法的发展过程与现状,掌握生命科学前沿医疗技术和学术.资料来原:认真阅读由SAUNDERS出版的David Herndon主编的与KARGER出版的Rongxiang Xu主编的及等著作和期刊,分别将原著所介绍两种烧伤医疗体系的发展与现状的原文,进行全文翻译或摘录.结果归纳:医疗技术:A、烧伤外科植皮治疗学在过去的50年里,创立了烧伤外科系统治疗体系,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单纯的使用外科技术,而无法解决烧伤发病和重新恢复皮肤形态和功能等问题,手术治疗损伤大,病人痛苦,费用也高,愈合部位瘢痕增生,或毁容致残而成了烧伤治疗的难题,严重阻碍了烧伤外科的发展;B、<烧伤再生医学>借鉴于烧伤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教训,以现代生命科学前沿为准则,建立了以烧伤部位原位再生皮肤和治疗烧伤发病为宗旨的的人体器官再生治疗体系,用原位再生皮肤器官技术治疗烧伤,实现了烧伤专家们共同向往的烧伤医学理想.结论:烧伤治疗学已由单纯的外科植皮治疗学进入到烧伤创面皮肤器官原位再生的医疗学新阶段,使烧伤患者摆脱了烧伤局部瘢痕愈合与功能残疾的威胁,大面积烧伤病人也基本摆脱了死亡和残废的威胁,世界上的烧伤医生们已提前获得了应用人类器官原位再生技术的成果.

    作者:陈永翀;孙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