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影响因子:1.84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57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外科学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2期文献
  • 经皮持续灌洗胆镜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索经皮持续灌洗胆镜(PCIC)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PCIC分别经胆总管切开入路,左肝外侧叶切除后断面胆管入路,T管瘘道,小剖腹左肝胆管人路及胆肠Roux-en-Y吻合皮下肠袢等多途径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372例.结果经上述途径入镜,结石取净率分别为99%,100%,97%,100%及100%.总的结石取净率为99.2%.对94例合并胆管狭窄病人,经PCIC即时扩张或扩张加支撑管治疗,狭窄全部解除.随访15个月至6年,无症状及结石复发.结论PCIC治疗原发性胆管结石方法简便,疗效肯定.

    作者:梁志鹏;高焱明;王和鑫;张卓军;陈博艺;张宏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胆管结石280例外科治疗的变迁

    目的总结20年来肝胆管结石(IHS)280例外科治疗的变迁和疗效,探索如何抉择更合理的术式.方法归纳280例外科治疗:急诊和择期单纯胆(肝)总管切开取石和引流(CS)110例;CS加术中、术后纤维胆道镜检和取石(FC)48例;胆肠内引流(BED)68例;肝切除(HL)35例;联合手术(CO)19例,后4组以择期为主.结果CS及BED疗效较差;CS加FC及HL和CO有较好效果.结论处理IHS对肝胆系应具整体观念.CS难以有效,多需后续治疗;加用FC简易微创、安全有效;BED存有一些难免的并发症,指征应从严;HL切除了病灶而效果好;CO对肝胆广泛病变系有针对性术式,疗效亦较好.

    作者:杨一邨;陈小伟;杨森华;王金波;廖代宣;宋柯;王祥龙;肖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门部胆管狭窄的病因及外科治疗

    目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报告1990~2000年间76例肝门部胆管狭窄的临床资料.诊断通过胆管炎三主症,ALP与γ-GGT升高;B超与CT扫描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及PTC和(或)ERCP证实.结果76例中,损伤性胆管狭窄占60.5%,Bismuth分级I级13%;Ⅱ级39%;Ⅲ级19.4%;Ⅳ级28.2%.炎性狭窄占23.9%,其中LHD狭窄占46.4%;RHD狭窄占35.7%;肝总管狭窄占17.9%(前二者与后者比较,P<0.01).Mirizzi综合征引起者占9.2%,由胆管囊肿引起者占3.9%,由硬化性胆管炎引起者占2.6%.修复手术类型:用脐静脉修复狭窄占9.2%,用高位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管空肠吻合术修复者占92.2%.76例中70例获随访2~10年,优良率92.7%,4例有症状复发.结论损伤性狭窄占肝门部胆管狭窄的首位,炎症性狭窄中右肝管狭窄占主要地位,其外科处理取决于其病因学及遵循修复的技术原则.

    作者:何振平;侯文林;别平;王曙光;董家鸿;韩本立;蔡景修;李智华;陈平;马宽生;郑树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单中心187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处理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自1992年3月至2001年7月在我腹腔镜中心行LC的18 726例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胆总管损害28例(0.15%),术后胆漏62例(0.33%),腹腔出血6例(0.03%),术后腹腔内脓肿及切口疝7例(0.03%),总计10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0.55%.分析其原因与LC适应证选择不当及术者对胆道解剖变异等缺乏足够认识等因素有关.结论胆漏以及胆管损伤是LC的主要并发症,精确操作可避免其损伤,术中及时发现和处理,一般预后是良好的.

    作者:雷海录;张康泰;陈勇;李景梦;闫志强;王克成;彭力勋;邓明福;张魁;都大伟;张政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复杂型胆管狭窄及其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型胆管狭窄外科治疗方法与手术适应证选择.方法总结分析了1984年6月到2001年5月期间治疗的复杂型胆管狭窄357例.结果术后死亡9例,手术死亡率2.5%.治愈出院的348例获1~12年随访,随访率80.7%.其中217例获6~12年随访,长期随访率62.4%.随访中14例死亡,总死亡率6.4%.随访优良率83.3%.结论复杂型胆管狭窄是外科治疗中的难题,只有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多种不同方法的联合手术,方可获满意效果.

    作者:杨东山;陈锦俊;陆巧;黄志勇;杨国栋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体移植脾组织VEGF、KDR表达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及VEGF、KDR表达规律,阐明VEGF、KDR对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的调控作用,为脾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重100~120 g,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中又设脾切除自体脾移植组5只,假手术组5只,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 d进行:(1)自体移植脾组织病理学检测;(2)大鼠行主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光镜观测再生血管并采用图像分析测定其密度;(3)免疫组化抗VEGF、KDR抗体染色,图像分析定量,阐明其表达规律及与血管再生的关系.结果(1)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从大网膜向脾组织内伸展,移植脾组织内血管密度逐渐增大,至术后180 d血管再生接近正常;(2)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 d、14 d,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术后60 d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至术后180 d 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趋向正常.结论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是简便有效的脾移植方法;移植脾组织新生血管由大网膜再生而来;术后移植脾组织内VEGF、KDR表达量升高,促进血管形成,血管再生完成后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张坤;郭光金;余汇洋;蒋登金;张天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中HSP90α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0例正常肝组织、40例HCC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P90α的表达.结果HSP90α在正常肝脏、癌旁组织、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2.5%、72.5%.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肝脏和癌旁组织(P<0.05).HCC的HSP90α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0.05);与病灶数目无关(P>0.05);与预后亦有关,HSP90α阴性病人预后显著优于HSP90α阳性病人,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前者38.6个月、后者25.5个月(P<0.05).结论HSP90α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增高,HSP90α可作为判断HCC分化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吴胜利;潘承恩;牛新捷;耿智敏;宫惠琳;杨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低温条件下肝细胞研究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肝细胞储存方法.方法三明治构型低温储存肝细胞,并观察其形态、细胞活率、特异性胆小管膜抗原分布及蛋白合成功能,并与传统单层胶原储存肝细胞相比较.结果三明治构型肝细胞能较好地耐受低温损伤,保持较高的细胞活率和蛋白合成功能,更好地维持了肝细胞形态.结论三明治构型肝细胞能较好地耐受低温损伤,为建立肝细胞库,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的推广提供了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先杰;孙家邦;孙海晨;李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银杏内酯B对急性胆管炎大鼠细菌移位的作用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重症胆管炎大鼠细菌移位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分3组:假手术组、感染组、治疗组,各12只.术前用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给鼠灌胃后,在感染组、治疗组制成急性胆管炎模型.假手术组只游离胆管.术后30 min感染组腹腔内注射二甲亚砜,治疗组注射银杏内酯B.6 h后活杀取肠系膜淋巴结和肝制成为10%组织匀浆在荧光显微镜下细菌计数.同时光镜下观察小肠和肝病理形态变化.另选取12只大鼠,用4%镧行肠系膜上静脉灌注随后用戊二醛灌注内固定,取该段小肠处理后在电镜观察镧在肠粘膜屏障的通透性.结果治疗组各细菌移位数较感染组均显著减少(P<0.01).肠粘膜和肝病理损害也明显轻(P<0.05).电镜下,治疗组镧在肠粘膜通透性下降.结论银杏内酯B可以减少急性胆管炎时肠道细菌向肠系膜淋巴结和远位器官的移位,并对肠粘膜屏障和肝等组织器官有保护作用.

    作者:范然;杨兴无;杨春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曲肽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及奥曲肽预防组,对肝功能、病理肝纤维化分级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奥曲肽预防组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其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减低,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奥曲肽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肝细胞损伤及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形成有明显预防作用.

    作者:王捷;龚浩;王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进展

    因胆道疾病引起的急性胰腺炎称之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pancreatitis,ABP).

    作者:江华;李兆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血症

    胆道血管瘘(biliovascular fistula,BVF)即指胆道系统与肝脏血管系统间形成的病理性交通.

    作者:肖广发;汤恢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道术后胆道大出血

    胆道大出血多发生在胆道术后,临床病因极其复杂.本文收集我院自1995年来收治的7例胆道术后大出血病例,兹报告如下.

    作者:刘支刚;陈竹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治疗和预防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发生于手术中的胆道损伤,开腹胆囊切除术是当前腹部外科较多施行的手术之一.

    作者:程国辉;陈军;刘民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胰肠接合部损伤

    胆胰肠接合部损伤是胆道手术少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报告近5年来本地区发生的8例胆胰肠接合部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予以探讨.

    作者:安东均;王超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道外科的一大难题.损伤的胆道狭窄所致的近端胆管扩张、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反复胆道感染是其综合症候群,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将收治的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做一探讨.

    作者:王震宇;王辉;张刚;潘长玲;朱健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动脉阻断及二期切除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但手术切除率低,由于症状隐匿,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1].

    作者:李明主;马霁波;李定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分析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广泛开展,其手术并发症也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LC术中所引起的胆管损伤,作为LC术中严重并发症的一种,各医疗单位也在不断地探讨有效的预防和处理的措施,但结果并未像LC初期所预料的那样,胆道损伤的发生率并未完全随着LC开展数量的增加而消失,而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1].

    作者:李为民;萧荫祺;杜继东;郑方;黄辉;刘浩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总管—十二指肠架桥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胆管癌、胰头癌、胃癌等癌肿晚期所致梗阻性黄疸的病人,不能根治性治疗.其中胆管癌、胰头癌的切除率20%~60%[1].

    作者:杨树林;姜喜远;王凯民;汤卫兵;吕振琪;李敏;郝恩源;王艳华;董志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腹腔镜胰腺囊肿切除术(国内首例报告)

    腹腔镜胰腺肿物切除,国外有零星报道[1,2],国内尚未见报道;半年前,我们成功进行了1例,报告如下.

    作者:牟一平;曹厚军;牟永华;朱玲华;朱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淋巴瘤一例

    病人,男,12岁,住院号:277689.反复右上腹疼痛3年,疼痛无放射性,间中伴有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无黄疸.

    作者:陈钦寿;李运福;叶观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空肠皮下盲袢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地位

    肝内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某些病例处理较为困难.我科于1987年3月至2001年5月利用空肠皮下盲袢型胆肠吻合术处理27例此类病人,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许元良;彭淑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急性胰腺炎

    1993年4月至1998年3月,我科实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1000例,其中7例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胰腺炎,均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建美;耿协强;樊献军;张力峰;陈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扩张不明显的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防治

    扩张不明显的肝门部胆管与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常发生狭窄,传统方法置放的内支撑管常因脱落、堵塞,预防狭窄尚存在不足.

    作者:刘金钢;邱芳;余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第七届全国肝胆胰脾外科新进展、新技术学术年会征文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胆管损伤的预防和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处理专题研讨会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