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2397
  • 国内刊号:11-5673/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200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6期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血清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hrombin-activatabl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水平,探讨TAFI水平对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并行肝脏穿刺活检的46例CHB患者.根据肝脏纤维化分期(S0~S4)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S0~1,n=16)、显著肝纤维化组(S2,n=15)及重度肝纤维化组(S3~4,n=15).同时于该院体检中心随机选取1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血清TAFI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TAFI对显著肝纤维化与重度肝纤维化(S≥2)CHB患者的诊断价值.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轻度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重度肝纤维化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AFI水平分别为(63.4±18.2)、(43.8±20.4)、(27.5±19.2)和(71.3±25.6)ng/mL,四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3.512,P<0.01).显著肝纤维化组的TAFI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轻度肝纤维化组(t=3.283和2.822,P<0.01).重度纤维化组TAFI水平低于显著肝纤维化组(t=2.260,P<0.05).血清TAFI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562,P<0.01).TAFI预测肝纤维化(S≥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3%和78.3%.但与APRI评分和FIB4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越严重,血清TAFI水平越低.血清TAFI水平对于预测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S≥2)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美娟;潘红英;戴伊宁;张家杰;宋文渊;黄海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卡介苗促进人树突细胞miRNA-99 b调控CD4+初始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7/Treg失衡

    目的 探究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减毒活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vaccine,BCG)感染人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对新生儿脐血CD4+初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使用BCG感染体外培养的人DCs,然后与新生儿脐血CD4+初始T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qRT-PCR检测DCs中的miRNA-99b表达水平及CD4+T淋巴细胞中的Foxp3、ROR-γt、IFN-γ及IL-10基因转录水平.利用miRNA-99b反义寡核苷酸转染DCs,与新生儿脐血CD4+初始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再次检测CD4+T淋巴细胞相关基因转录水平.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BCG感染的DCs中miRNA-99b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BCG的DCs中的转录水平(t=7.06,P<0.05).与感染BCG的DCs共培养的CD4+T淋巴细胞中的IFN-γ基因[(45.61±4.46)比(3.54±1.73),t=32.32,P<0.01]、IL-10基因[(4.17±1.06)比(1.26±0.67),t=2.24,P<0.05]转录水平明显高于与未感染BCG的DCs共培养的CD4+T淋巴细胞,而ROR-γt基因转录水平低于与未感染BCG的DCs共培养的CD4+T淋巴细胞[(0.08±0.02)比(0.63±0.10),t=0.42,P<0.01].与转染NC-siRNA的DCs共培养的CD4+初始T细胞相比,阻断DCs中miRNA-99b的表达后,共培养的CD4+初始T淋巴细胞Foxp3基因[(0.12±0.01)比(1.57±0.90),t=1.06,P<0.05]、IFN-γ基因[(0.03±0.01)比(0.64±0.35),t=0.44,P<0.05]、IL-10基因[(0.03±0.01)比(0.76±0.09),t=0.54,P<0.01]表达均降低,ROR-γt基因表达增加[(17.03±5.51)比(1.32±0.14),t=11.54,P<0.01].结论 BCG通过调控DCs中miRNA-99b的表达进而诱导初始CD4+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7/Treg的失衡,导致感染的发生、发展.

    作者:甄利波;陈园园;邱美华;金春;陈凌燕;朱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非牧区2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布鲁菌病又称为波状热或马耳他热,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1]. 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包括牛种(流产布鲁菌)、猪种、羊种(马尔他布鲁菌)、犬种、绵羊附睾种及沙林鼠种,前4种对人类致病. 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途径感染机体[2]. 食用含菌的乳类、食物、水,直接接触病畜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吸入病菌形成的气溶胶后均可感染布鲁菌病[3]. 布鲁菌可侵犯机体多个组织器官,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可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贫血、紫癜、视神经炎、生殖系统炎症及脑膜炎等[4-5]. 由于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该病非常容易误诊、漏诊. 本文通过归纳总结非牧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特点,以期加深非牧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顾静;孙蔚;徐杰;甘建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肝纤维2级以上是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1]. 研究表明,如果肝纤维化得到合理治疗,其病程有可能逆转. 世界卫生组织( WHO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也明确指出,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所需成本高、患者依从性差及其他不利因素,很难广泛开展[2]. 为弥补肝组织活检的不足,已有较多血清学无创诊断模型及影像学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版)》将APRI、FIB-4指数及瞬时弹性成像作为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指标[1] ,但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敏感性及特异性存在差异. 本研究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 )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肝纤维化分期提供简便、可靠、经济的诊断方法.

    作者:丁贤君;唐跃华;张敏;刘中良;刘志亚;钱立勇;郑笑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滤泡辅助性T细胞亚群在EV71感染引起急性期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肠道病毒71 型( Enterovirus 71 , EV71 )是一种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生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 HFMD)的常见病毒. HFMD的典型临床特征为发热、疱疹及手、足、臀部的斑丘疹等.轻症患儿约1周内自愈,且预后良好. 重症患儿常伴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如脑膜炎、脑炎、脑干脑炎等症状,病死率高[1-2]. 自2008 至 2015 年,我国HFMD 患儿人数超过1300 万例,实验室确诊为577087例(重症患儿57248例,包含2308例死亡病例),其中确诊的重症病例中73.8%和死亡病例中92 .5%均由EV71感染引起[ 2 ].

    作者:高敏;邹伟华;邹小杰;王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该类病毒传播速度快、感染性强,对公共卫生造成重大威胁.目前,一线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相应的耐药株逐渐出现,为流感的防治带来困难.本文对流感病毒结构特点、耐药分子机制、耐药株流行现状和耐药性检测方法作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流感病毒耐药性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包佳琪;王晓晨;邹迁达;郑书发;陈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 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病因、分类、分型、诊断和治疗、预后判断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 2005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 AASLD )发布了《急性肝衰竭处理》[1]的建议书. 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2] ,从定义、诱因、分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肝衰竭进行了系统而精要的阐述,既与国际接轨,又独具中国特色,诊断分型突出了实用性,指导和规范了我国肝衰竭的临床诊疗,并于2012年进行了修订,制订了《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 年版)》[3]. 2014 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 APASL)对2009年制订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进行了更新[ 4 ];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 EASL )发布了《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治疗实践指南》[5];美国胃肠病学协会( AGA)发布了《急性肝衰竭的诊断和管理》[6].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 ) is an import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In 2005,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IDS was formulated by the AIDS Professional Group of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 which was updated twice in 2011 and 2015.The fourth edition of the guidelines in 2018 is revised on the basis of 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studies . The new research progress in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human immunodeficency virus ( HIV ) associated cancers ,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HIV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 and prevention of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were updated in these guidelines .In the 2018 edition, pre-exposure prophylaxis is mention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strategy of whole course management of HIV infection is put forward in the current version , which needs the participa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in prophylaxis , early diagnosis ,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humanistic care .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整合酶抑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出现和应用将艾滋病从一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但尚难以彻底治愈的慢性疾病. ART是治疗艾滋病重要的措施,目前共有7大类>50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 Antiretroviral drug ,ARV)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艾滋病临床治疗[1].随着ART在临床的广泛应用,HIV的耐药问题已成为影响疗效的重要原因. 奈韦拉平( NVP )和依非韦伦( EFV )等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NRTIs)曾是应用广泛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近年来 HIV 对NNRTIs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升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较高的传播性耐药,这使得基于NNRTIs的一线治疗方案受到巨大挑战[2]. 此外,不良反应也是影响ART疗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优化ART方案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者: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核病标本库标准化建立及分析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估计,2016 年全世界约有1040 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约有170 万死于结核病,病死率为16.3%[1]. 结核病的诊治至今仍是一个难题,但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以及高通量技术的发展,医学生物研究进入了一个以分子生物学为主导的时代,而这些技术有助于疾病的诊治.研究中,高质量生物标本的保存及完整病例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尤其重要,是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为结核病的诊治及研究提供了平台.

    作者:朱鹏飞;徐旭东;叶波;陈达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