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2397
  • 国内刊号:11-5673/R
  • 影响因子:0.79
  • 创刊:200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浙江
期刊标签: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国际刊号:1674-2397
国内刊号:11-5673/R
邮发代号: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创刊时间:2008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简介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创刊于2008年4月,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会刊之一,重点报道感染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设有专家论坛、论著、诊疗分析、临床实验研究、护理园地、病例报告、综述、新技术新方法、学科前沿等栏目。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 述评/专家论坛 述评/专家论坛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2 论著(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调查、简报) 论著可按序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3 综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分析)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4 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特稿)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特稿要创新性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5 共识与临床指南 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6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7 会议纪要、消息、其他 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发文量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艰难梭菌感染现状与预防措施

    艰难梭菌感染不但是欧美国家常见的医疗保健机构相关性感染,近年来也成为我国面临的公共卫生安全威胁之一。本文以艰难梭菌感染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为主题,回顾了 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文献,从艰难梭菌的生存模式和传播、流行情况、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等多角度阐述了国内外艰难梭菌感染的现状,并综述了监测、接触预防和手卫生、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环境控制、益生菌和疫苗等预防艰难梭菌感染的措施,为进一步防控艰难梭菌感染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王晓辉;宗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迄今,慢性乙型肝炎(CHB)尚缺乏特效治疗.目前认为,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HBeAg阳性的CHB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华江;王志炜;郭亚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 Th17、CD4+CD25+Treg、HLA-DR mRNA 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CD4+CD25+Treg、HLA-DR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2至10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其中普通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各20例,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0名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使用利巴韦林(10 mg/kg)抗病毒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CD4+CD25+Treg的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LA-DR mRNA的表达。采用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各组间Th17、CD4+CD25+Treg以及HLA-DR mRNA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HLA-DR mRNA表达与外周血Th17和CD4+CD25+Treg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第1天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h17表达升高(F=310.4,P<0.01),CD4+CD25+Treg和HLA-DR mRNA表达下降(F=81.5和545.4,P<0.01)。经过治疗,普通组、重症组和危重症存活组Th17逐渐下降,CD4+CD25+Treg和HLA-DR mRNA水平上升,但危重症死亡组患儿外周血Th17水平却升高,CD4+CD25+Treg和HLA-DR mRNA水平下降。治疗第10天时,普通组、重症组、危重症存活组的Th17和CD4+CD25+Tre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危重症死亡组Th17水平仍进行性升高,CD4+CD25+Treg水平继续下降,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4和12.0,P<0.05);普通组和重症组HLA-DR 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重症存活组HLA-DR mRNA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与普通组和重症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过明显高于危重症死亡组水平(t=7.8,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 HLA-DR mRNA水平与Th17水平呈负相关(r=-0.770,P<0.01),与CD4+CD25+Treg水平呈正相关( r=0.883,P<0.01)。结论外周血Th17、CD4+CD25+Treg、HLA-DR mRNA的表达与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手足口病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刘晶晶;李庆彦;李庆方;刘春华;贺玉凯;陶昌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核苷(酸)类似物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析

    目前,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异质性≥8%或S基因序列异质性≥4%将HBV基因型分为9种,即A、B、C、D、E、F、G、H和I型,其中基因型I为新发现的基因型[1].相关研究已提示HBV基因型分布有地域性差异,并具有相应的临床特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应用广泛,但部分患者疗效欠佳,因此探讨影响疗效的可能因素包括HBV基因型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基因型是否影响核苷(酸)类似物疗效尚有争议.以拉米夫定为例,有学者认为HBV B基因型的CHB患者对拉米夫定应答率高于C基因型患者[2-4],而部分学者则认为HBV基因型B、C不影响拉米夫定的疗效[5-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部分地区核苷(酸)类似物疗效欠佳的CHB患者HBV基因型,并探讨其在地区、性别和年龄上的分布.

    作者:高海兵;许利军;潘晨;李勤光;陈荣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肝脏祖细胞激活特征的研究

    目的 观察肝脏祖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s)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激活特征,探讨HBV感染是否影响HPCs的激活.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CK7)为标记,对1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HPCs数目及胆管反应面积.HBsAg和HBcAg染色,观察两种病毒蛋白的表达与HPCs激活的关系.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HPCs激活程度高,胆管反应明显.肝组织中HBsAg的表达与HPCs激活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组织中,HPCs被明显激活和扩增,HBV感染可能参与HPCs的激活.

    作者:武楠;刘峰;马慧;朱凤雪;刘志达;费然;陈红松;王豪;魏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管置管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随着现代治疗技术迅速发展,各种血管置管技术已经十分普遍,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同时,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其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笔者通过对各种血管置管感染病原菌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血管置管的感染特点,提高医护人员对血管置管感染的认识.

    作者:董根华;范丽娟;董炳强;王先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土三七致HBsAg阳性患者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总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35例HBsAg阳性HVO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结果,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有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和腹腔积液等临床表现,肝脏CT有地图状密度改变.17例患者进行了肝组织活检,病理表现为肝细胞肿胀伴点状坏死;肝窦明显扩张、淤血;汇管区肝小静脉内皮肿胀,管壁增厚,管腔不完全闭塞.17例肝组织活检确诊的HVOD患者肝脏CT检查均有地图状密度改变.发病4周内且仅有少量腹水的15例患者通过低分子肝素、白蛋白等治疗,13例症状消失或减轻,而其他患者治疗后仅50%能够好转.结论 肝脏CT检查可替代肝组织活检诊断HVOD,在发病早期及时治疗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华忠;董米连;邵辉;张智勤;朱坚胜;甘梅富;阮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的指标与样本聚类分析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分离到的细菌之一,其对临床常用药物(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连年居高不下[1-2],继出现多耐药( MDR)菌株后,又出现了泛耐药(PDR)菌株及极度耐药(XDR)肺炎克雷伯菌[3-7]。由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细菌获得性耐药基因是细菌耐药性急速传播的主要原因[8]。2012年,我们分离到2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了解菌株的常用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存在状况,我们检测了39种β-内酰胺类、21种氨基糖苷类、4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1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并对检测结果作指标聚类分析,以探讨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可能存在的关系。此外,我们还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样本聚类分析,以探讨本组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慧娟;蒋海平;吴艳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的体外调节

    目的 探讨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flui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Th1/Th2的体外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6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同时从孕妇中期羊水中提取h-AFMSC.将h-AFMSC分别与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共培养72 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和健康捐献者的PBMC单独培养组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前后不同组PBMC IFNγ(Th1)和IL-4(Th2)的变化情况,计算Th1/Th2比值.对共培养前后数据进行Mauchly球形检验,P>0.1满足球形假设检验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共培养72 h,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细胞比例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F=0.82,P>0.05),但Th2细胞比例明显下降(F=10.24,P<0.05),从而导致Th1/Th2比值显著上升(F=17.28,P<0.01).健康捐献者PBMC与h-AFMSC共培养组的Th1、Th2和Th1/Th2比值与其PBMC单独培养组比较差异均不明显(F值分别为0.54、0.68和0.74,P值均>0.05).结论 h-AFMSC对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Th1/Th2有体外调节作用,具有作为移植种子来源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可能性.

    作者:王培培;彭亮;于君;苏玉洁;高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相关性研究进展

    干扰素(IFN)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抗HBV药物之一,其中IFN-λ是一种新型IFN,包括IFN-λ1、IFN-λ2和IFN-λ3(也可分别称作IL-29、IL-28A和IL-28B).近年研究表明,IFN-λ3(IL-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的发病、抗病毒治疗应答和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IL-28B基因多态性与HBV自然清除率、疾病进展、肝癌的发生以及与IFN疗效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叶非;王先开;裘云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