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述评/专家论坛 述评/专家论坛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2 论著(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调查、简报) 论著可按序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3 综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分析)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4 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特稿)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特稿要创新性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5 共识与临床指南 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6 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7 会议纪要、消息、其他 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一、病例概况手足口病病例主要表现为:起病急,早期表现主要为发热,部分伴有手、足、口腔部位疱疹、咳嗽、呕吐等.部分病例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在短期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伤,可在数小时内死亡.部分死亡病例尸检标本病理检查显示,患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肺淤血、肺水肿及肺出血、全身淋巴组织增生、异常和其他脏器的非特异性改变(淤血、出血)等病理改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牵头,于2005年制订了我国枟艾滋病诊疗指南枠(以下简称枟指南枠)第一版,2011年进行了更新[1]。第三版枟指南枠是在2011年第二版枟指南枠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和国内临床实践修订而成。本指南将根据新的临床医学证据进行定期的修改和更新。
作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患者男,36岁,因间断性发热、意识障碍伴失语26 d于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患者26 d前在赤道几内亚务工期间曾患恶性疟疾,予青蒿琥酯针治疗.2012年12月初回国后再次出现高热4次、呈稽留热型,伴明显关节酸痛,自服退热药物后大汗,于12月13日出现神志不清、失语及血压下降,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ICU,查血涂片见恶性疟原虫阳性,诊断为脑型恶性疟疾,予青蒿琥酯针静脉注射抗疟及其他支持、对症处理后,神志转清,两日后言语自如,期间曾复查血涂片疟原虫阴性,于12月26日出院.12月29日下午,复现失语症状,急被送来本院,持续失语.查体:体温39℃,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表情淡漠,目光游离,运动性失语,无口角歪斜,前臂皮肤见多处蚊虫叮咬疤痕,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侧上下肢肌力分别为Ⅲ级、Ⅳ级,肌张力下降,左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无肌肉萎缩及不自主运动,克氏征、布氏征及巴氏征均阴性.
作者:李艳;张尔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细菌耐药起到积极作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基础、重要的环节。本文就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介绍。
作者:杨小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诱导蛋白(IP)-10的表达及其与肝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5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B、HBV-ACLF患者和对照组PBMC中IP-10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终末期肝病评分(MELD)< 30分组和MELD≥ 30分组PBMC中的IP-10 mRNA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PBMC中IP-10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BV-ACLF患者、CHB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BMC中IP-10 mRNA水平分别为1.00±0.19、0.64±0.08和0.41±0.06,其中HBV-ACLF患者PBMC中IP-10 mRNA水平明显高于CHB组和健康对照组(t=3.841和16.661,P值均<0.01).MELD< 30分组PBMC中IP-10 mRNA水平为0.96±0.19,MELD≥30分组PBMC中IP-10 mRNA水平为1.14 ±0.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3,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ACLF患者PBMC中的IP-10 mRNA水平与患者血清ALT、TBil及血浆INR值均呈正相关(r=0.697、0.738和0.775,P值均<0.01).结论 HBV-ACLF患者PBMC中IP-10 mRNA表达增高,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介导肝炎后肝衰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少军;汪晶晶;程正江;邢凌翔;陈秀记;王晓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急性肝衰竭小鼠生化指标及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并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对肠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机制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30只健康清洁级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急性肝衰竭(ALF)组和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干预组(干预组),每组各10只.干预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900 mg·kg-1·d-1)灌胃,对照组及ALF组予等量等渗盐水灌胃(9 mL·kg-1 ·d-1).2周后ALF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3.0 g/kg),建立肝衰竭模型.注射后9h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血浆观察生化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回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回肠组织中ZO-1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a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各组间生化指标、TNF-α mRNA、ZO-1 mRNA以及ZO-1蛋白表达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ZO-1蛋白与血清TNF-α和血浆内毒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F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TNF-α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上述指标均较ALF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F组小鼠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038,P<0.01);干预组表达量较ALF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780,P<0.01).ALF组小鼠回肠ZO-1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表达量较ALF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小鼠回肠ZO-1蛋白与血清TNF-α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呈负相关(r=-0.946和-0.919,P<0.01).结论 TNF-α可能是导致肠黏膜通透性升高的原因之一.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既能通过减轻内毒素对肝脏的损害而发挥保肝作用,又能上调回肠ZO-1蛋白的表达以改善肠黏膜通透性.
作者:赵欣;赵彩彦;曹伟;苏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在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过程中,或随后HBV DNA升高10倍以上或其绝对值达到1×109拷贝/mL,并排除其他感染,即可诊断为HBV再激活[1].目前通常认为,HBV再激活是合并慢性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患者接受化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意味着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延迟或提前终止.因此,HBV再激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旨在观察拉米夫定对NHL患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
作者:付素芬;孙川;潘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适形放疗(IMRT)等精确放疗技术的应用对头颈部肿瘤(HNC)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1],放疗已成为目前HNC主要的治疗方式[2].头颈肩热塑面罩精确体位固定技术随之产生.在约7周35次的放疗过程中,面罩每次直接接触口鼻、面颈部皮肤的时间约15 min左右.按规定面罩必须达到消毒要求,但受制于面罩特性,现有消毒(剂)方法对其或不适用或消毒效果欠佳.HNC放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率较高,如鼻咽癌放疗中口腔粘膜、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感染率为79.9% ~ 88.3% [3-4],口腔癌放疗中口腔感染率为38.59%[5].本研究旨在改进热塑面罩消毒方法,提高消毒效果,以期减少HNC精确放疗期间医院感染率.
作者:惠华;孙苏平;崔连环;张涛;张方方;刘广锋;耿冲;罗小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HBV携带者体内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揭示二者不同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α防御素.采集46例CHB和11例HBV携带者外周肝素抗凝血,用实时定量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α防御素在2组患者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结果 实时定量RT-PCR显示,α防御素在CHB患者中的表达是在HBV携带者中的1.4倍.ELISA结果显示,血浆α防御素在CHB患者中表达的水平为(216.40±81.25)μg/L,HBV携带者为(156.00±57.26)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结论 α防御素在CHB患者中的表达较HBV携带者高,提示其可能参与了CHB的发病机制.
作者:唐翠兰;陈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昨天联系了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请问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你好,请问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