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止痒软疤擦剂对人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对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梯度浓度的止痒软疤擦剂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干预后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改变,并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ELISA法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干预后成纤维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1:800至1:200各稀释度干预条件下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被显著抑制,1:800稀释度干预后成纤维细胞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显著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 止痒软疤擦剂可通过抑制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在转录水平下调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减少细胞外胶原的沉积,从而减少和/或减轻瘢痕增生的发生.
作者:刘杰峰;赵超莉;龙忠恒;许幼文;李艳萍;刘淑华;谢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弹力带压迫阻抑烧伤愈合创面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可行性.方法 对1985例深Ⅱ度以上患者创面愈合后立即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连续加压包扎方法治疗,与未施加压组895例患者的愈合创面进行对照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应用压力治疗的烧伤愈合创面瘢痕较薄而平坦,软化时间早,瘢痕增生发生率低,功能恢复满意.而未用加压治疗的瘢痕有不同程度凹凸不平,瘢痕出现早、增厚、瘢痕质硬,软化时间明显延长,功能恢复差.结论 持续压力疗法用于烧伤愈合初期创面防治瘢痕增生疗效显著,对功能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光裕;郭振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会阴部严重挫裂伤治疗的合理方案,提高治疗质量.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18例会阴部严重挫裂伤病例的治疗过程,总结与分析了这类损伤不宜Ⅰ期修复的原因和结肠造瘘术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本组18例会阴部严重挫裂伤,均在早期清创缝合修复,后因感染,同时并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皮肤坏死而造成缺损和伤口裂开.均需再次清创、皮瓣转移和植皮予以修复.在此过程中,采用结肠造瘘术来控制创面感染和预防创面继发感染,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 严重会阴部挫裂伤创面的早期治疗,特别是污染重、挫伤重、损伤范围大的,均不宜Ⅰ期修复.早期行结肠造瘘术对预防和控制会阴部创面感染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清;张艳;段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严重电烧伤全层腹壁及腹腔内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收集1992年3月至2006年4月5例严重腹部高压电烧伤采用皮瓣转移或植皮术进行修复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皮瓣转移或植皮术进行修复的5例患者,4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Ⅰ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缺血坏死;1例术后3小时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严重腹部电烧伤治疗的关键在于把握剖腹探查的时机和选择恰当的皮瓣.
作者:黄勇;祁少海;何国;徐盈斌;谢举临;刘旭盛;利天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黏膜蛋白质组的整体变化特性及功能,并对明确的蛋白质进行临床意义分析,为探讨严重烧伤后肠黏膜损害的发病机制和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Ⅲ度烫伤模型,利用高分辨双向电泳(2-DE)对肠黏膜组织进行蛋白质分离,ImageMaster 2D Elite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生物质谱、蛋白质库及文献的分析等技术研究大鼠烫伤后肠黏膜蛋白质组的变化特性.结果 (1)烧伤后6 h和12 h两组明确下调的蛋白质点数为34,进行鉴定及分析的蛋白质22个,分别参与线粒体的变化(如线粒体乌头酸酶、丙酰辅酶A羧化酶、肝脏F1ATP酶重链A、短链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P-电子转移[传递]黄素蛋白α亚基六种)、参与代谢(如磷酸丙糖异构酶1和细胞溶质环氧化物水解酶)、细胞骨架(如纤维单元素、类动力蛋白-5、肌钙蛋白-2和碱性肌浆球蛋白轻链3四种)、参与调控(如糖皮质激素诱导蛋白、核因子1-B2、BRCA1、雌二醇安息香酸盐转录因子、G-蛋白β-2亚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六种)和免疫调控(如T细胞受体-V-δ6和Ig重链V区蛋白1);(2)烧伤后6 h和12 h两组明确上调的蛋白质点数为12,进行检测及功能分析的蛋白质10个.参与了应激反应(如糖调控蛋白前体78、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PDIA3)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11、α-烯醇酶和鸟氨酸转化酶)和其他蛋白质(如白蛋白、乳酸脱氢酶A、T细胞活化连接蛋白、辅酶Q和eps8捆绑蛋白)的变化.结论 本研究从和线粒体有关的蛋白质的改变、骨架及基质蛋白的变化、代谢的调控、激素因子分泌的信号调控、免疫反应、应激反应和其他蛋白质的改变等7个方面揭示了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黏膜屏障的病理生理变化特性,以线粒体和对激素及因子的调控的病理生理改变为突出.
作者:王晓军;孙永华;王建宁;宋国成;高继东;殷岳;郑明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矿井下高压电烧伤的现场急救和临床治疗的方案.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38例矿井下高压电烧伤患者,早期积极现场急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接受正规系统的早期液体复苏,纠正休克,保护心、肾、脑等重要内脏损伤,按电烧伤创面进行临床分型,早期行切痂、削痂,自体皮片移植覆盖和皮瓣/肌皮瓣转移修复,观察受损伤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38例患者经过治疗,无一例死亡,其中36例患者愈后生活完全自理,受损伤肢体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Ⅰ型8例,Ⅱ型14例,Ⅲ型4例);1例Ⅲ型肢体电烧伤外观恢复良好,功能恢复较差,需要功能重建;1例Ⅳ型肢体电烧伤肢体无法修复,早期截肢,经安装假肢,生活亦能自理.结论 矿井下高压电烧伤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现场急救,正规系统的临床治疗,均能得到满意效果,愈后致残率、病死率均大大降低,对保护矿工生命和愈后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侯贺宪;杨家保;王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整形外科理念在治疗严重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作用.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16例因车祸致双下肢皮肤缺损患者,均使用躯干部大张中厚完整自体皮移植修复关节部位创面,用头皮作为供皮区修复非关节部位创面的手术方法治疗严重皮肤缺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6例患者创面均得到有效覆盖,皮片成活率在95%以上,关节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得到良好恢复,无需二次手术治疗,因供皮而致的外观改变减少了40%~60%.结论 治疗严重皮肤缺损时应用整形理念可达到以下三种目的 :一是消灭创面;二是恢复关节功能及外观;三是尽可能减少了供皮所致的外观改变.
作者:蒋金珩;仇旭光;王野平;喻三宝;沈小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直肌肌皮瓣移位修复髂腹股沟区电烧伤巨大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3月对12例电烧伤所致髂腹股沟区巨大软组织缺损行腹直肌肌皮瓣移位修复创面.手术时机为伤后1周左右,根据创面面积(20~10)cm×(15~3.5)cm设计皮瓣覆盖刨面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2例皮瓣均延迟愈合,愈合满意,无并发症,无腹壁疝发生.结论 腹直肌肌皮瓣移位修复髂腹股沟区电烧伤创面,皮瓣血运好,一期修复,操作较容易,患者病程短,节约费用.
作者:刘安;秦秀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扎+瘤体部分切除治疗腕部假性动脉瘤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5月~2007年2月应用结扎+瘤体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治疗4例腕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观察手部血运及功能.结果 随访4个月至3年,平均1年8个月,未见复发,患肢血运良好,肢体功能正常.结论 应用结扎+瘤体部分切除的方法治疗腕部假性动脉瘤是可行的,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燕;杨运平;王旭良;周海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寻求手部深度烧伤多个指骨外露的修复方法.方法 在下腹部形成多个带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多个指背皮肤缺损伴有肌腱及骨外露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观察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本组9例中共形成小型皮瓣54个,52个皮瓣成活良好,48个外形满意,2个皮瓣因皮瓣蒂部扭转成活不良.结论 采用多个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指骨外露创面,伤指不需并指、去脂、分指等多次手术,术后外形相对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修复手烧伤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耀华;夏成德;牛希华;张红卫;曹平;狄海萍;吴兰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正常状态下,胃肠黏膜屏障包括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和免疫屏障三部分,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防护网,胃肠道依赖于胃肠黏膜屏障的防御机能,能够保护宿主免受肠腔中细菌、内毒素的侵袭.严重烧伤后发生的急性胃肠黏膜缺血损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胃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可以产生一系列胃肠道功能紊乱,并且是导致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的重要原因.
作者:韩焱福;黄伟琪;陈玉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于2006年8月收治一批急性职业性液氨烧伤患者共10人,经抢救全部成功脱险.一、临床资料本批患者均为24~31岁的年轻患者,其中女性8人,男性2人.10位患者均有喉部烧灼感、咽痛、胸骨后痛,声音嘶哑、剧咳或痰中带血,并有头晕、头痛、乏力、畏光流泪等症状.
作者:高凤荣;姜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吸人性损伤是由热、化学或这两种损伤同时存在而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伤,是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对烧伤的了解和治疗措施的改善,烧伤休克和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吸入性损伤已成为当今烧伤的重要死亡原因[1].
作者:徐德生;姜明;李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5年8月至2007年6月我们应用新型生物敷料托敷锌(含SD-Zn的辐照猪皮)治疗烧、烫伤患者181例,其中男119例,女62例,年龄1~66岁,平均年龄(26.54±25.35)岁,烧伤面积10%~90%(56.68±17.79)%.
作者:陶白江;曾丁;孙可;李桂水;胡小春;刘虎仙;吕广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电器的数量和种类愈来愈多,电力已经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能源,但同时电损伤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美国电烧伤患者占烧伤患者总数的3%~4%.
作者:孙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患者男,20岁,在高层建筑上施工时手持建筑钢筋,触及高空高压输送线路,具体线路电压不详.被高压电烧致伤四肢及胸部,致开放性胸部损伤、气胸.伤后1 h入院.
作者:郭振存;马宗富;朱赛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病例男,21岁,左上肢、左侧胸壁等处10万伏高压电损伤后7小时于1997年5月入院,烧伤面积约15%烧伤体表总面积,左上肢、左胸壁为入口,会阴、右膝部、右上肢为出口,左胸壁洞穿缺损6 cm×10 cm,部分坏死膈肌、肺组织外露,纵隔严重右移,直视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第5肋间,左肺呼吸音消失伴呼吸困难,左肩峰下10 cm以远及阴茎、阴囊炭化坏死.
作者:赵耀华;牛希华;王和平;田社民;娄季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右乳腺癌术后5年复发,在院外应用多西他赛(艾素)12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化疗.化疗前1天口服地塞米松16 mg持续3 d,以预防过敏及水潴留.
作者:苏元明;荣新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科自1985年以来对250例头面部烧伤合并吸人性损伤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除2例出现皮下气肿及2例出现切口部位渗血,经及时处理后预后良好,其余246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沈光裕;周金武;陈建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思维特色形成背景1927年12月,我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现改为市)周铁镇.我的家乡位于太湖之滨,竺山之西,山清水秀,鱼米之乡,但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就被日寇侵占了,抗战八年,沦陷八年.
作者:程天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预防深静脉血栓(DVT)的措施包括小剂量皮下注射肝素、低分子肝素或使用持续压迫器(装置),这些措施可考虑用于高危患者,特别是伤前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以及下肢严重烧伤的患者.
作者:Lee D.Faucher;MD;Kathe M.Conlon;BSN;RN;CEM;高建川;丁一妹;孙永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危人群老年人老年人的群体在不断扩大,而他们烧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要比年轻人高.近的一项病例回顾研究分析了一家烧伤中心7年来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1557位住院患者中有221位(11%)年龄在59岁以上(含59岁)[37].
作者:Basil A Pruitt Jr;Cleon W Goodwin;Arthur D Mason Jr;王劭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是国内近年引进的一项皮肤移植技术,它将皮片移植技术机械化,具有节省自体皮源,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降低医务人员劳动强度,皮片移植具有简洁快捷,植皮区整齐划一,提高治疗效果等优点[1,2].
作者:廖玉莲;谢春玲;温萍;李惠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休克是循环系统异常导致的器官低灌注和组织氧合不足的一种综合征.本文综合了烧伤休克复苏的现状,用循证医学(EMB)的观点着重分析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