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环氧合酶COX-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印迹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增生期内膜25例(增生期组),分泌期内膜25例(分泌期组),内膜炎内膜25例(内膜炎组),非典型增生内膜23例(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34例(内膜癌组)组织中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 结果 COX-2在增生期组、分泌期组、内膜炎组、非典型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7、64、60、60、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度分别为(5.46±0.12)、(3.20±0.18)、(4.78±0.12)、(6.10±0.25)、(8.70±0.93)分;CO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0.23 、 0.41±0.45、 0.56±0.31、1.10±0.56、1.46±0.41;COX-2 mRNA含量分别为(93±8)、(65±11)、(79±6)、(299±11)、(493±30) fpg/μg.内膜癌组COX-2蛋白和mRNA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内膜癌组中高分化细胞COX-2表达高于低分化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典型增生组显著高于增生期组、分泌期组和内膜炎组,增生期组显著高于分泌期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COX-2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静;卢运萍;马丁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四腔心切面)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0例妊娠16~36周通过四腔心切面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780例胎儿中,94.6%(738/780)的胎儿可以获取满意的四腔心切面,其中3例胎儿异常,1例为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综合征),1例为严重的室间隔缺损,1例为单心房单心室和主动脉狭窄.例1和例3分别于出生后行尸体解剖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符合产前诊断,例2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单心房和单心室.其余777例新生儿中,出生后身体检查并追踪至产后6周,发现3例先心病,其中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四腔心切面诊断胎儿先心病的敏感性为50%,特异性为100%.结论四腔心切面可以显示胎儿心脏的大部分结构,探测成功率高,对先心病的宫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极高的特异性,可将胎儿四腔心切面作为常规的产前超声检查项目.
作者:时春艳;宋雷;李源;戴淑凤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3年至2002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例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发生率极低,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及儿童.临床表现为盆腔实性包块伴胸腹水.4例患者雌二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所有患者接受手术+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其中,2例呈高核分裂相的患者病情很快恶化,分别于发病后10和14个月死亡;2例低核分裂相的患者现无瘤生存分别为32和25个月.结论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诊断主要依据病理检查.核分裂相高者预后不良.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可能改善预后.
作者:彭萍;沈铿;郎景和;崔全才;吴鸣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片μ受体及δ受体与胎兔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6只孕30 d母兔以窒息法制成胎兔宫内窘迫模型,迅速剖宫取出胎兔,每窝6~8只,将胎兔分为胎兔窘迫未治疗组(胎窘组,29只)、胎兔窘迫生理盐水治疗组(盐水组,25只)、胎兔窘迫β-FNA治疗组(FNA组,28只)、胎兔窘迫ICI174864治疗组(ICI组,31只);后3组母兔窒息前分别静脉注入生理盐水、阿片μ受体拮抗剂β-FNA及阿片δ受体拮抗剂ICI174864.另选4只孕30 d母兔断颈处死后,剖宫取出胎兔28只作为对照组.以上5组胎兔均于剖宫产后1、5、10、15、30 min进行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神经反射的Apgar评分.结果 (1)对照组胎兔呼吸、心率、肤色、肌张力、神经反射的Apgar总评分高,为(8.8±1.1)分.FNA组和ICI组胎兔的Apgar总评分分别为(6.8±1.7)分和(4.9±0.7)分,显著高于胎窘组及盐水组的(2.1±1.0)分和(2.5±1.1)分(P<0.01及P<0.05);而胎窘组及盐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FNA组胎兔Apgar总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胎窘组、盐水组及ICI组胎兔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则显著降低(P<0.01及P<0.05).(3)FNA组胎兔Apgar评分各单项指标在不同时间多显著高于胎窘组及盐水组(P<0.05及P<0.01);而ICI组胎兔的呼吸、心跳Apgar评分只在10~15 min时显著高于盐水组; 肤色评分与盐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内源性阿片肽通过阿片受体的介导参与了胎兔窘迫的发生过程,且μ受体介导胎兔窘迫的作用大于δ受体.
作者:胡电;古航;洪新如;刘彦;王成海;曹立萍;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采用组织阵列(tissue array)技术检测p53蛋白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组织阵列技术结合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对52例不同卵巢组织进行p53蛋白检测. 结果卵巢癌中p53蛋白的表达率为33%,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及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中表达率为0%(P<0.005);p53蛋白的过度表达与患者的不同年龄、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不同组织类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组织阵列技术是研究肿瘤基因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高效、简便及标准化的特点.p53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较其他类型的卵巢组织明显升高.
作者:王娅嫔;王和;彭芝兰;杨开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妊娠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999年1月至2001年5月间孕中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分娩的初产妇1 069例,比较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A组)和异常(B组)初产妇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者的第一产程、胎儿窘迫及孕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的产后转归情况.结果 B组中胎膜早破(39.39%)和胎儿窘迫(30.30%)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5.21%和15.25%,P均<0.01);A组和B组早产、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为3.38%和3.03%、44.11%和30.30%,阴道分娩者的第一产程分别为7.3 h和7.7 h,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孕中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者的产后逆转率为62%.结论孕期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对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有影响;孕期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必要的,应作为常规检查.
作者:齐丽丽;王淑珍;梁金凤;张震宇;陆红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风疹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1 471例孕妇进行风疹病毒IgG、IgM抗体检测;对其中3例引产和死产的胎儿组织及胎盘行组织切片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风疹病毒核酸.结果 76.1%(1 119/1 471)的孕妇风疹病毒IgG阳性;7.4%(109/1 471)的孕妇风疹病毒IgM阳性;14.1%(208/1 471)的孕妇风疹病毒IgG、IgM阴性;2.4%(35/1 471)的孕妇风疹病毒IgG、IgM阳性.7例跟踪随访孕妇中,2例出现死胎,1例要求引产;1例引产胎儿的心肌组织细胞和2例死胎的心肌、肝、脑组织细胞及胎盘中均发现风疹病毒颗粒,并经RT-PCR检测到风疹病毒核酸.结论妊娠期7.4%的孕妇可感染风疹病毒,并导致胎儿宫内感染,造成胎儿不同程度的损伤或严重的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作者:郑飞云;杜季梅;胡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妥塞敏用于早孕妇女行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的止血效果.方法 120例早孕妇女分为妥塞敏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两组妇女按妇科检查及B超测定判断孕周大小进行配对.两组妇女年龄、停经天数、孕次、宫腔大小、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妥塞敏组妇女在负压吸引术前30 min静脉推注妥塞敏1 g+5%葡萄糖20 ml,5 min推注完毕.对照组妇女在负压吸引术前30 min静脉推注5%葡萄糖20 ml,5 min推注完毕.观察两组妇女的术中、术后30 min出血量及副反应.结果 (1)妥塞敏组出血量(51.6±17.2) ml,对照组出血量(63.3±17.1) 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妥塞敏组妇女在用药过程中有18例(30.0%)出现轻度恶心,8例(13.0%)轻度头晕.对照组仅1例有轻度恶心,余无副反应,两组妇女均未做任何处理自行好转.结论妥塞敏用于早孕妇女负压吸引术,有较好的止血效果,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明显减少,无严重不良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黄紫蓉;方爱华;戴钟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的比较椎管内阻滞麻醉和笑气吸入两种方法的分娩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0例产妇分为笑气组、椎管内阻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在分娩过程中,笑气组给予吸入含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椎管内阻滞组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注入芬太尼和布比卡因;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并分别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的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1)镇痛效果比较:椎管内阻滞组镇痛分级0级为88例,笑气组为12例,对照组为0例.3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产程时间比较: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短于对照组和笑气组(P<0.05),笑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和笑气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比较:笑气组为(373±77) ml,椎管内阻滞组为(259±78) ml,对照组为(239±89) ml,笑气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4)血气分析结果比较:3组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分娩方式比较:椎管内阻滞组经阴道助产分娩12例,笑气组为6例及对照组为4例(P<0.01);笑气组剖宫产分娩为21例,椎管内阻滞组为8例,对照组为14例(P<0.05).(6)新生儿窒息率比较:3组新生儿窒息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椎管内阻滞麻醉用于分娩有确切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可作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笑气吸入用于分娩,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方便简单,对产妇及新生儿无明显的副作用,可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纪向虹;戚红;刘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产前超声(US)诊断具有准确、安全、方便、经济和实时的优点,数十年的临床应用证明,US仍然是产科检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自1983年首次报道胎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快速MRI技术的应用,MRI以其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无放射性,多方位成像等优势,已成为US重要的补充手段,逐渐受到了临床的重视[1-3].现将MRI在产科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宇箭;龙从杰;师自刚;丁仕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具有临床病变的广泛性和病理表现的多形性的特点,虽属良性疾病,但其表现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类似,并且有一定比例的内异症发生组织学改变,成为癌瘤[1].因此,内异症的恶变及其与癌瘤的关系日趋受到关注,并对研究内异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冷金花;郎景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ur, GTT)是由于妊娠滋养细胞异常发育及增殖所致.由于其独特的组织学来源及生物学行为,使其成为早可以治愈的实体肿瘤.近年来,对其临床与基础研究已不断深入.本文对其流行病学、生物学行为、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向阳;杨秀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患者28岁,孕2产0,因孕37周,双胎,于2001年12月26日入院待产.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4月9日,孕期产前检查无异常.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腹围96 cm,宫高37 cm.胎位:枕左前位和枕右前位,无宫缩,胎心率145次及152次,骨盆外测量无异常.各项常规检查正常.
作者:胡电;古航;张萍芳;刘彦;李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宫颈管无蒂肌瘤与息肉是宫颈的良性病变,生长在宫颈管内口,基底部宽大,难以暴露,致使手术切除与缝合止血困难,往往疗效不佳.我们将宫腔镜电切术用于治疗宫颈管无蒂肌瘤与息肉,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春晓;马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可介导炎性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其异常表达可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1].本研究通过对妊高征患者和正常晚期孕妇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脐血管内皮细胞中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和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的水平比较,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柯丽娜;胡章和;曹来英;白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自身免疫病.目前发现,SS的标准患病率为0.77%.随着对SS诊断率的提高,妊娠合并SS的病例也有所增加.SS患者的抗干燥综合症抗体A(SS-A)能引起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AVB).在一定的条件下,SS能增加胎死宫内和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现将我院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间收治的4例妊娠合并S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吴炜;樊庆泊;盖铭英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RSA)发病关系密切[1],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对RSA患者及正常早孕妇女的绒毛及蜕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受体(TNFR)、转化生长因子(TGF)β mRNA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它们与RSA发病的相关性.
作者:赵淑华;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预测早产是减少早产发生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超声检查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1999~2000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00例,行经会阴超声检查,以宫颈长度及宫颈指数作为预测指标,研究其与早产发生的关系.
作者:张志华;朱国平;张伟玲;黄艳仪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与不孕症的关系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然而在临床上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并不罕见.为了了解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现将我院7年来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4例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开红;程玉苹;石一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survivin是一种凋亡抑制蛋白,大多数人类的恶性肿瘤组织及人与鼠的胚胎组织中有表达[1].本研究通过检测早孕绒毛和蜕膜组织中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产物的表达,以证实绒毛和蜕膜中survivin基因的存在,并初步探讨米非司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静;孙永玉;李红发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子宫肌壁间妊娠又称子宫浆膜面妊娠[1],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俞颖;周坚红;金杭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本研究对行保留生育功能或保留卵巢功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并与单纯手术和术后加用达那唑者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副反应及应用可行性.
作者:江静;吴瑞芳;卢静;王振海;郝桂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近年来,有关研究报道,肿瘤细胞株中可检测到维生素D(VitD)受体(VDR),并观察到维生素D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1,25(OH)2VitD3在许多肿瘤细胞中的抗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1,2].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单用1,25(OH)2VitD3及其与卡铂联合应用,对卵巢癌AO及SKOV3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作者:马秋平;林仲秋;曾定元;魏菁;杨清元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几乎都是医源性的并发症.自然妊娠并发OHSS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2例自然妊娠并发重度OHSS病例(根据Golan等[1]提出的6级分类法诊断),同时复习自然妊娠并发OHSS的有关文献.
作者:张松英;石一复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限速酶,它将花生四烯酸代谢成各种前列腺素产物.近年研究表明,COX-2在多种肿瘤中过度表达.COX-2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国内外报道尚少.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法进行COX-2蛋白检测,以探讨COX-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敏;王欣彦;唐丽霞;王珺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肿瘤侵袭正常组织和开始转移的重要信号及途径,这一降解过程主要依赖蛋白水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s)是一类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及能分解纤维类胶原的酶[1], 对细胞外基质有广泛的降解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MMP-9 mRNA表达的定量研究,探讨MMP-9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及调控机制.
作者:赵淑萍;赵文翠;邵冬红;戴红英;戴淑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目前,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耻骨后尿道悬吊术(Burch colposuspension和Marshall-Marchetti-Krantz procedure)、阴道前壁修补术和针穿线吊术(Stamey)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较多的远期复发和术后排尿困难等缺点[1].我科自1999年11月以来,采用无张力阴道吊带(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手术治疗19例女性尿失禁,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宋岩峰;许波;何春妮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多胎妊娠中的1胎出现异常,及某些正常3胎妊娠在孕中期才得以确诊,因此如何避免异常胎儿出生的同时保留正常胎儿,或改善3胎妊娠的预后,是产科医生面临的问题.现将我院9例于妊娠中期行减胎术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方群;陈建生;游泽山;周祎;陈筠虹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特有的并发症,其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率高,但病因不明.虽然许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理中涉及免疫因素和遗传倾向,但尚未发现任何遗传标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 HLA)基因是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一群高度多态性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它不仅控制着同种排斥反应,而且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及某些病理状态的产生密切相关[1].本研究检测了ICP患者和正常妊娠者家庭的HLA-DPA1基因的多态性及有无HLA-DRB1*04等位基因,以探讨HLA与ICP发生的关系.
作者:张力;刘淑芸;陈强;杨雪梅;陈宪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
作者:李美芝 刊期: 200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