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1年6期文献
  • 婴幼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6例疗效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出血性疾病,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且起病急骤,出血症状轻重不一,目前尚元特殊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收治了46例3岁以下的急性ITP患儿,用不同的方案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力军;李春;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抗原和CD34表达的分析

    为分析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髓系抗原、CD34表达特点,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62例初治的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①儿童ALL髓系抗原阳性率达20.2%,其中CD13阳性常见(占12%)T系ALL和B系ALL髓系抗原表达差异无显著性.ALL-I2中的阳性率高于L1(P<0.05).②CD34表达阳性率为33.3%,B-ALL阳性率高于T-ALL(P<0.01),B-ALL中前B细胞型明显高于普通型、B细胞各亚型.③CD34表达与外周血幼稚细胞有关(P<0.01).结果表明儿童ALL髓质抗原表达和FAB分型有关;CD34表达与外周血原始细胞和脑膜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与ALL亚型、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作者:吴晓芝;王国柱;黄秀霞;李霞;胡婉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等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难治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评价

    探讨难治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应用中等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疗效,对难治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每次0.5g/Kg,每4周1次,共用4~6次.结果显示,15例患儿中,2例基本治愈,6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1例无效,另1例转成重型再障Ⅱ型,总有效率达86.7%.因此,认为应用中等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难治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作者:孙立荣;庞秀英;李学荣;卢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全自动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9例

    目的为克服传统手动换血法的弊端,在国内首创轻便流畅的自动换血法.方法:对9例重症黄疽患儿,采用末梢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换出、换入同步回路,换出血经可调松紧的排血管自然流出,出速≯4ml/min,另有一旁路肝素液经输液泵B控速后源源汇入排血管,解决了排血管易凝易堵的技术难点,同时换入血以输液泵A控制与出血等速输入,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抽注操作,均是在封闭监护状态下自动进行,比国外方法更轻松易行.结果:经过顺利,平均换血时间2小时30分钟,较换血前平均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45.6%,TCB下降30.7%,Hb上升58.6%.出院后半年后随访生长发育均佳.结论:自动换血较传统手动换血法操作难度降低,效率增加,对患儿循环干扰轻,并发症少,可在各地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瑜;黄辉文;郑丽萍;黄容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脑脊液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相蛋白,当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常升高.对脑脊液(CSF)CRP的研究主要见于各种脑炎、脑膜炎方面,而在白血病方面尚未见报道.本文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第一年动态观察分析了CSF中CRP的变化.

    作者:王欣欣;周馥英;胡亚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5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病因及相关治疗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在新生儿期较常见的问题.其对全身各器官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关注.由于病因不同,故针对病因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55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及治疗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硕;宋振辉;刘艳龙;侯建文;杨晨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54例蚕豆病临床分析

    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疾病,该病主要因进食蚕豆及蚕豆类制品,或吸入蚕豆花粉,服用含有类似氧化剂的药物而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思茅地区医院儿科1990年-2000年期间共收住院治疗蚕豆病5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颖坚;杨文珍;肖皓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70例临床治疗观察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患.临床上应该采取积极治疗措施.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病人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岳军;刘伟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长期生存因素探讨(附20例分析)

    急性白血病占儿童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有升高趋势.对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结论不一.随着新的联合化疗方案的组成与实施,急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CR)较前明显提高,出现了一些长期无病生存(DFS)的病例.本文就我科1979年1月-1996年8月间经长期系统治疗获得3年以上生存,资料完整的20例患儿(其中10例已停药3-20年,无病生存了7-20年)作临床分析,着重探讨可能影响患儿长期存活的因素.

    作者:李建琴;柴忆欢;朱伶俐;彭惠兰;王津媛;李祯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锌原卟啉测定及对铁缺乏症的诊断价值

    卟啉在体内常与铁络合成血红素,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内.当铁缺乏时,卟啉即在细胞内积蓄而增高.用抽提法测定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操作复杂,不适于大规模筛查.ZPP检测被推荐为现场筛查铁缺乏的检测指标.我院采用西安竹林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血液荧光测定仪进行ZPP测定,对ZPP的诊断界值及其与铁缺乏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孙金苹;丁学勤;张美玉;王慧兰;刘盛辉;崔京宁;郑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剂量阿糖胞苷早期强化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和晚期淋巴瘤

    儿童急性白血病(AL)获得长期持续完全缓解(CCR)关键是进行早期连续强烈化疗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有效预防.阿糖胞苷为有效的抗血液肿瘤药物之一.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自Momparier临床应用以来已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因其毒副反应大也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1].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47例AL和Ⅳ期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经诱导完全缓解(CR)后进行以HDAra-C为主的化疗方案作为早期强化治疗和CNSL的预防,取得较为显著的远期疗效.现将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防治等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石苇;谢晓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自1998年我们使用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8例,并与常规剂量地塞米松(DXm)组治疗14例对照,取得良好效果,实验室免疫指标恢复亦较迅速,报告如下.

    作者:庄永玲;刘兆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缺乏与大肠杆菌败血症预后的关系

    大肠杆菌败血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在总发病率上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病情严重,病死率也较高.本文将急性白血病病人合并大肠杆菌败血症患者与非血液病人合并大肠杆菌败血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他们预后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作者:周翾;吴敏媛;金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275例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我院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住院的过敏性紫癜275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李招金;严健;李瑶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神经母细胞瘤10例临床分析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小儿实体肿瘤中占第2位.其恶性度高,易发生早期转移,故预后多不良.现把我院近年诊断与治疗的10例神经母细胞瘤总结如下.

    作者:王丽;房倩;张东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童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二例移植体会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十几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在成人应用广泛,相对儿童移植例数不多,我院成功进行了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光;李永昕;赵昕;关付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化疗后脑白质变性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分析1例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头颅放疗、三联(MTX、Ara-C、Dex)鞘注(IT)和静脉用大剂量MTX(HDMTX).儿童头颅放疗易导致脑白质变性已为人熟知,应用上已趋向谨慎.随着静脉HDMTX结合三联IT防治CNSL应用的增多,应警惕化疗药所致的脑毒性,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文从临床表现、头颅MRI和CT、脑活检病理分析一例ALL患儿化疗后出现的脑毒性.

    作者:罗学群;罗柏宁;钟思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Evans综合征二例

    Evans综合征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综合征.近年来,我们以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VIG)治疗儿童Evans综合征2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明;徐学聚;韩广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髓系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白血病是儿童常见的恶性病,髓系白血病的发病数低于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白血病的基因改变已经通过细胞遗传学分析证实,然而细胞遗传学技术难于掌握,并且仅能显示大体的染色体异常,分子生物学进展所产生的一些技术,包括荧光原位杂交、DNA印迹分析和逆转录-PCR(RT-PCR).这些技术比细胞遗传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对细胞遗传学改变不明显和不可见的亚微结构改变进行基因分析.另外,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在临床分型上的特异性较低,因而其分子表型的应用价值相对更大些,髓系白血病的基因标记多为染色体易位所产生的融合基因,现将研究较多者简述于下.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儿科以急性多见.一般认为部分急性ITP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而慢性ITP的发病似乎与病毒感染的关系不很密切[1].目前已发现十余种病毒与ITP的发病有关,其中包括疱疹类病毒、麻疹病毒、人类微小病毒B19、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肝炎病毒等[2].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病毒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直接作用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免疫学机制和多因素联合作用等.本文就这些病毒引起ITP的发病机制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乔丽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预告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消息通语

    作者:秦振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白血病5例误诊分析

    小儿白血病以游走性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者,与某些疾病不易鉴别,易致误诊,我院于1989.6~2001.6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敦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激素与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5例疗效观察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率占小儿出血性疾病可高达70%左右.多为急性型,少数为慢性型,经过治疗,数周内多能治愈.但对于重症病例若不及时治疗,严重的出血倾向,可危及生命.就我科血液组1998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55例介绍如下:

    作者:戚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深入浅出在医学科学平凡日常管理工作的涵义

    新世纪之始,即将步入2002年,此拙作亦将于2月与读者见面,不知编者和作者引起什么样反响.深入如隔山,浅出似乎无所谓,尤其应在平常锁碎的微不足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可视而不见,闻而不听,莫莫无形无嗅的一闪而失.但是,亦可是引起误导、误解甚至在小儿科医疗保健工作中,导致误诊误治,有时不堪设想.

    作者:秦振庭;姜毅;冯琪;郑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体会

    从起码的生命开始即胚胎形成,就应关注孕妇(包括胎儿)饮食,胎儿的身心生长发育是靠从母体间接获得营养物质而形成,孕妇饮食的质与量决定的健康与否;以及出生以后,甚至涉及终生,所以说,健康应从胎儿抓起.配制合理的孕妇奶粉,至为重要.

    作者:毛文娟;秦振庭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