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探讨p15基因甲基化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微小残留病灶(MRD)诊断中的价值,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研究49例初治儿童AL(包括ALL31例及AML 18例)和20例对照组的p15基因甲基化情况.动态观察4例ALL及2例AML治疗前后p15基因甲基化的变化.结果显示,儿童AL患者p15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67.3%,ALL与AML的阳性率(分别为61.3%和77.7%),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20例均阴性.动态观察的6例儿童AL,初诊时均呈现p15基因甲基化;完全缓解时,4例仍呈现甲基化,其中3例分别于3个月、5个月、6个月后复发:另一例甲基化转为阴性,未复发:MSP敏感度可达10-3.因此,MSP检测p15基因甲基化有助于检测儿童AL的MRD.
作者:蒋俊煌;沈建箴;严俊;林素霞;王光武;陈国勇;陈国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急性期血钙、血磷浓度的变化及意义,对64例HSP急性期患儿进行了血钙测定,同时测定其中38例患儿的血磷.结果显示:(1)64例患儿的血钙为:2.10±0.26 mmol/L,仅1例血钙在正常范围均值以上,65.6%的患儿存在低钙血症,38例患儿的血磷为:1.47±0.34 mmol/L,42.1%存在低磷血症.(2)单纯型、关节型、腹型患儿血钙、血磷无显著性差异;关节型合并腹型患儿血钙显著低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患儿;紫癜性肾炎合并腹型和(或无)关节型患儿血钙显著低于其他患儿,血磷显著低于单纯型、关节型和腹型患儿.结论:HSP急性期普遍存在血钙降低,近半数患儿存在低磷血症,且病情愈重,血钙、血磷愈低;检测血钙、血磷对评估病情轻重有参考价值.
作者:王惠萍;郑颖雯;刘景衍;郑淑芳;石世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贫血是影响小儿健康成长的一种常见症状,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或综合征.对贫血患儿,在临床上不应满足于判断贫血的程度,而应查明贫血的性质和原因,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贫血采用的病因分类和红细胞(RBC)形态分类法在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不能全面反映RBC的病理变化.本文采用Bassmen的红细胞MCV/RDW分类法[1],对618例贫血患儿进行分类研究,探讨其对贫血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融;王琼瑾;房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于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用本院自制纯中药制剂儿血宝口服液,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62例,并同期设立口服小儿生血糖浆57例作为对照,治疗儿童营养性贫血,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丽莎;刘翠瑛;莫珊;曾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噬血细胞综合症是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本文对北京儿童医院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间收治的1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其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杨菁;臧晏;吴敏媛;耿兰增;石慧文;谢静;李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白血病是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白血病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正确的诊断白血病以便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发现了以其他疾病为首发的小儿白血病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玉峰;许学聚;盛光耀;方营旗;邹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是小儿时期溶血性贫血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常有家族史,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现将我院1986~1998年底所收治的19例HS临床分析报导如下:
作者:王锦辉;王华;段群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儿童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在治疗中肝功能异常很常见,但大多为一过性,经保肝、化疗等治疗较快恢复,出现持续性肝功能异常却不多见.现将治疗中遇到的10例持续性肝功能异常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蒯文霞;薛惠良;汤静燕;陈静;潘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女,5岁半,于2001年3月2日以面色苍白5年余,加重并发热一周为主诉入院.患儿生后一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色苍白,无发热、咳嗽、稀便等,无皮肤出血、黄疽及酱油尿.于当地查血常规:Hb 40g/L,血小板及白细胞正常.输血50 ml后,面色好转.
作者:翟艳玲;邹湘;郭传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部分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确切、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近2年来我们用PSE治疗小儿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良好效果,但有2例病人分别并发脾脏假性囊肿和高血压脑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南海;胡小红;栾佐;黄宁;屈素青;郭新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儿,女,3 6/12岁.因面色苍白二个月入院.患儿二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面色苍白、渐加重、伴疲乏、纳差、无发热、咳嗽、咯血,无浓茶样尿,予利血宝口服液治疗十天,效差.体查:发育正常,营养稍差,精神疲乏,重度贫血貌,呼吸顺,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整、尚有力,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闻SMⅡ/Ⅵ、柔和、无传导,腹软不胀,肝肋下2cm质软,脾未及.
作者:卢莉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铁是生命细胞生长增殖及机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之一.绝大多数细胞包括肿瘤细胞摄取铁主要通过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介导.近年来TfR与肿瘤的关系已受到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肿瘤细胞TfR高表达,且TfR表达的调节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对肿瘤诊治有重要影响.现就TfR与血液系统肿瘤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晓晴;刘玉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回顾历史,遗传性血液病在遗传性疾病和血液性疾病中先为人们所注意.早在12世纪时,阿拉伯文中已有血友病的记载,19世纪时,由于英国王室出现了血友病并波及了欧洲各王室,至今仍为众人所盛传.目前已发现的遗传性血液病约有100余种,基本分为三大类:(1)遗传性红细胞系统疾病.
作者:苏承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秦振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初步探索叶酸缺乏的离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与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从膜功能的角度为叶酸缺乏影响学习记忆能力提供动物学方面的依据.对54只刚离乳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FD)、对饲组(PF)和对照组(AL)三组.实验组饲以去叶酸的RHAA配方饲料,另二组饲以添加了8mg叶酸/kg膳食的RHAA饲料,对饲组按实验组的进食量加以控制,对照组不控制进食.每周记录体重和摄食量两次.分别于饲养第2和第6周末测定血清叶酸浓度和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分析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游泳总距离的百分比;分离海马突触体,透射电镜作形态学证实,用荧光物质DPH标记突触体后测定荧光强度,后者反映突触体膜流动性.对血清叶酸浓度、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膜流动性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第2周除实验组血清叶酸浓度降低外(P<0.01),其余各指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FD)从第3周、对饲组(PF)从第4周开始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P<0.05).第6周实验组(FD)的平均体重、血清叶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AL)和对饲组(PF)(P<0.01),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及海马组织突触体膜流动性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对饲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不明显(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海马结构分离突触体膜r值与血清叶酸浓度、平均逃避潜伏期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显著相关(r=-0.527,P<0.05;r=-0.451,P<0.05;r=-0.579,P<0.05).结论:1、叶酸缺乏可损害离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可降低离乳大鼠海马组织突触体膜流动性,这种改变在叶酸缺乏6周时相当明显.2、海马组织突触体膜流动性的降低可能是叶酸缺乏时离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慧敏;林茹珠;廖国仪;周冬;孙轶;黄云祖;陈觉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血小板自身抗体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同时需要较多的血量,因此给儿科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拟应用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简便、快捷、敏感的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方法.应用荧光素化的羊抗人F(ab)2段IgG抗体结合血小板表面的抗体,应用荧光素化的羊抗鼠IgG抗体作为阴性对照.即以直接法测定血小板表面结合的IgG.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的平均荧光强度.血小板荧光强度(MFI)反映血小板表面PAIgG的水平.测定正常人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MFI)为23.67±9.10(道数).31例ITP组的MFI为103.63±31.41(道数).Itp病人的血小板荧光阳性率为90%.治疗有效的病人,随血小板计数的上升,血小板荧光强度逐渐下降.因此,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抗体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PAIgG检测方法,可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李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铁是机体必需元素之一,同时又参与机体活性氧介质的生成.本文探讨了铁对过氧化氢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是以细胞系K562为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形态学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显示,0.001μM的H2O2作用K562细胞24小时,能明显地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作用持续至48小时;1mg/ml的FeSO4单独作用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作用,也不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加入H2O2和FeSO4作用48小时,细胞凋亡比例明显低于H2O2作用组(P<0.01),并伴有细胞周期G2/M期的阻滞.结论:在本文培养体系中,铁不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相反还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延长了细胞在G2/M期阻滞的时间,以利于受损细胞恢复,从而降低了凋亡比例.
作者:赵卫红;陈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我院1992年6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5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小儿ITP进行分析,以期探寻外周血小板(Plt)和骨髓巨核细胞数的关系,以及在急慢性患儿中,骨髓巨核细胞的不同.
作者:贾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一、病例介绍林×,女,14月.因突然口角歪斜、流涎1天入院,病程中,不发热、大小便正常.查体:神志清,无贫血貌,活动,喜笑自如,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鼻唇沟平坦,右眼睑不能闭合,尤以啼哭及喜笑时为甚.前囟平,无张力,颈软,无抵抗感,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及,下肢不肿,四肢肌张力正常.
作者:黄祖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是以生后1~2月发病,母乳喂养,颅内出血为三个主要特征.临床并不少见,其止血治疗尽管容易,但预后不良,全部治愈不满半数,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就我院1990年~1997年收治的51例输血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金辉;马俊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8~2000年<中国小儿血液>所有文章引用的外文期刊文献作了统计调查.该刊为我国小儿血液专业刊物,主要报道我国小儿血液临床、科研及预防医学的动态和成果,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研究进展.因此,我们选择该刊为依据,从中找出专业人员常引用的外文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读者和图书情报部门参阅.
作者:周言新;李成建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