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3年1期文献
  • 不同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将43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达换血标准)按治疗方法分为3组.光疗组15例,予以药物治疗及光疗直至退黄;丙球组16例,药物及光疗同前组,另加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3 d;换血组12例,予以换血,换血前后药物治疗及光疗同前二组.所有三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 d、4 d、7 d测血胆红素.结果:(1)血清胆红素值:治疗第1 d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P均<0.01),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 d、7 d三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所需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换血组明显低于丙球组及光疗组(P均<0.01),但光疗组与丙球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情况:43例患儿黄疸均消退,换血组12例无胆红素脑病、贫血发生;丙球组胆红素脑病2例,明显贫血5例;光疗组胆红素脑病3例,明显贫血5例,亦因拒绝输血而未予纠正.结论:换血疗法仍然是治疗重症新生儿黄疸的佳选择.

    作者:刘汉楚;蔡宝珍;许敬;陈小蓓;王巧玲;邓文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持续缓解期脾肿大临床研究(附8例报告)

    小儿急性白血病(AL),经强烈化疗与正规循环交替治疗,部分患儿可获得持续缓解和临床治愈.

    作者:王建新;苏成安;许白叶;苏秀瑛;刘思赵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南省汉、黎族7月~7岁儿童铁缺乏症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状况及相关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问卷、体检和检测外周血血红蛋白、锌原卟啉和血清铁蛋白.结果显示:海南省海口、通什2市汉、黎族7月~7岁945名儿童中缺铁性贫血患病率18.41%,铁减少患病率30.15%,总铁缺乏症患病率48.57%.缺铁性贫血、铁减少和总铁缺乏症患病率汉族分别为9.16%、34.16%和43.32%,黎族分别为38.21%、21.59%和59.80%.缺铁性贫血单因素分析显示所在地、民族、6个月前是否添加奶类、9个月前是否添加鱼、肉类是7月~3岁组儿童相关因素.所在地、民族、家庭抚养和营养不良是4~7岁组儿童相关因素.结论:海南省儿童铁缺乏症仍较普遍存在,黎族患病率高于汉族.

    作者:张亚明;郭德兴;谢跃琦;夏兰;黄美娇;高允锁;陈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病理性新生儿血小板指数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指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这些指数的变化有助于新生儿非血液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判断.我们前瞻性地对206例病理性新生儿的PLT、MPV、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进行了动态的检测及分析.

    作者:黄鹂;路中江;林瑞玉;林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86例临床研究

    为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病因和防治,减少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存活残疾儿,乃对1990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的本病病人的来源、喂养方式、诱发因素的资料科学采集和比较,治疗采用静注Vitk1,早期输冷凝集等止血、输血纠正贫血,边补边脱液体疗法降低颅内高压,控制脑水肿;分二个阶段,94年12月前甘露醇采用小剂量,95年开始根据脑水肿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量,用卡方检验方法,比较治愈率.严重病人采用侧脑室穿刺.结果显示:病人来源于农村与城镇之比为4.05:1,单纯母乳喂养与混合喂养之比为4.73:1,有诱发因素占54.6%,94年12月前治愈率为84.6%,95年后治愈率97.5%,X2=3.98,P<0.05.结论:本病发病仍以农村和单纯母乳喂养为多,感染和用药等诱发因素有升高趋势,加强农村宣教及预防出血至关重要,除尽早诊断,早期输冷沉淀Vitk1止血的同时输血纠正贫血,杜绝脑细胞因气体代谢障碍加重脑水肿极为重要,边补边脱液体疗法降颅内高压,尽早控制脑水肿是抢救成败的关键.甘露醇脱水的量,应根据颅内高压和脑水肿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量较为合理,且能提高治愈率.侧脑室穿刺必须严格控制指征,一般病人弊天于利.

    作者:黄绪进;黄鹏;周世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为探讨诱导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及预防其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对18例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采用DA方案联合维甲酸诱导治疗,1疗程后复查骨髓象,完全缓解14例,完全缓解率77.8%,其他4例2疗程结束后再复查骨髓,均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给予定期交替强化治疗,维甲酸维持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完全缓解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本方案是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薛天阳;许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洋性贫血伴铁缺乏24例临床分析

    探讨铁缺乏在海洋性贫血中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对我院近6年来确诊为海洋性贫血的病人常规进行铁指标检查;对符合铁缺乏标准的24例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其性别、年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显示铁缺乏占同期受检地贫患儿的9.7%;男13例,女11例;年龄3月~14岁;α型地贫1例;β型地贫23例;<3岁患儿(15例)铁缺乏多于>3岁患儿(9例),差异显著(P<0.05);两年龄组贫血程度分别为(71.58±8.55)g/L及(73.36±9.17)g/L,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型及中间型β地贫明显多于重型地贫(P<0.05).16例患儿脾脏未扪及.因此,海洋性贫血患儿可能发生铁缺乏,尤其是婴幼儿及轻型β地贫患儿以及脾脏无肿大的患儿.

    作者:苏庸春;徐酉华;张渝美;于洁;刘筱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5例临床分析

    本文报告了45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分析了CNSL的隐匿性及二次复发,提出鞘内注射仍是预防和治疗CNSL的有效手段.主张在仅有脑脊液(CSF)检查发现1~2个幼稚细胞时,可观察1~2周再做CSF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熊远青;贾苍松;王嵋景;张佳玲;刘战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一例

    患儿,男,13个月,家住农村.因体智发育落后1年余,头部抽动1周就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

    作者:陈恩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噬血细胞综合征三例报告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属于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第Ⅱ类,近年来小儿报道逐渐增多,现将近期我科收治的三例患儿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广舫;宿秀英;马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肝疫苗致过敏性紫癜一例

    病例患儿女,6岁.皮疹、腹痛、关节痛伴暗红色大便2天.2002年5月26日下午于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甲肝疫苗1支.夜间即出现皮肤发痒,双眼睑浮肿不能睁开,面部、双下肢及臂部见红色斑丘疹,同时双膝关节、踝关节肿痛,不能走路,腹痛、呕吐2次.

    作者:程凤莲;张新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病毒相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误诊分析

    病毒相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征(virus-assiciated hemoplagocytic syndrome VAHS),初由Qisdall及Mackema报告,与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感染有关.

    作者:范学英;池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中人细小病毒B19 DNA的检测研究

    探讨人细小病毒B19(B19)与恶性淋巴瘤的相关性,以了解此类患儿B19DNA的感染状况.我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9例恶性淋巴瘤及2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进行B19DNA检测.结果显示恶性淋巴瘤检出B19DNA 7例,阳性率24.1%;结核性淋巴结炎均为阴性,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人细小病素B19可以感染恶性淋巴瘤患儿淋巴结,恶性淋巴瘤患儿可能是B19病毒易感群体,其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焦丽;张国成;郭新莉;陈靖;何君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人巨细胞病毒抑制粒-单及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干预研究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抑制脐血粒-单系祖细胞的(CFU-GM)、红系爆式祖细胞(BFU-E)及红系祖细胞(CFU-E)的体外增殖和黄芪注射液与更昔洛韦(GCV)对此的干预作用,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培养、观察、计数CFU-GM、BFU-E及CFU-E集落产率、抑制率、提高率,集落峰值时间和集落维持时间,并用PCR检测集落细胞内HCMV-DNA.结果显示:①HCMV AD169对CFU-GM、BFU -E及CFU-E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HCMV浓度有关,高浓度(1:10,1100)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集落产率明显下降(P<0.01),集落维持的时间明显缩短(P<0.01),集落峰值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低浓度组(1:1000)无此作用;②PCR检测发现在HCMV感染的造血祖细胞内存在HCMV-DNA;③在1:10感染组中,加入黄芪注射液与更昔洛韦后,HCMV AD169感染的CFU-GM、BFU-E及CFU-E集落产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①造血祖细胞是HCMV AD169的宿主细胞之一,HCMV AD169能直接感染造血祖细胞;②在体外HCMV AD169对CFU-GM、BFU-E、CFU-E的生长,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黄芪与更昔洛韦有抗HCMV作用,能促进受HCMV感染的造血祖细胞集落增殖.

    作者:刘文君;郭渠莲;张迎春;袁亚杰;邓正华;郭勇;刘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后狗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

    在进行不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时,若能阻断T细胞激活的途径,即能明显提高移植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讨mPEG修饰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用mPEG共价修饰狗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mPEG对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修饰效率及持续时间,应用方法:(1)使用mPEG修饰狗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mPEG修饰后PBMC表面CD3分子的表达,待测细胞和对照细胞每个标本管1×106个,加入FITC标记的鼠抗犬CD3单克隆抗体10 ml,室温下避光孵育20分钟,PBS(pH 7.2)洗涤2次,测定抗原,每一样品至少测定1×105个细胞.(2)测定mPEG修饰后不同时间点CD3分子表达的变化、不同浓度mPEG修饰后的狗PBMC及未修饰的对照细胞置于24孔板(用含2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5%CO2、37℃条件下长期培养,细胞浓度为1×106个/ml,隔天半量换液.分别在培养第1、5、10、15、20和30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CD3分子的表达,测定方法同1.结果显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mPEG修饰后狗淋巴细胞表面CD3分子表达明显减低,单因素方差分析F=13.78,P=0.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可认为不同浓度mPEG修饰后狗淋巴细胞表面CD3分子表达不同,进一步用LSD法(小显著差值法)进行多重比较,初步结果表明12 mg/ml和15 mg/ml两组浓度对淋巴细胞的修饰作用较好,可使CD3分子遮蔽50%以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第1、5、10、20、30天的CD3分子表达,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时间的F=1.091,P=0.299,即不同培养时间对CD3分子表达影响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mPEG对狗淋巴细胞表面CD3分子的遮蔽作用未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改变.结论:mPEG能够遮蔽淋巴细胞表面抗原,从而起到部分去除T细胞的作用.因为T细胞的活化首先需TCR(T细胞抗原受体)/CD3复合物识别特异性抗原,故当CD3分子被封闭后,不能识别HLA抗原,针对宿主组织不相合的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供者T细胞的活化受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就可能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抑制GVHD的发生,提高HLA不合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

    作者:杨光;唐锁勒;张晓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黑热病一例

    患儿,男,2月零10天,因腹泻一周,面色苍白伴发热1天于2002年12月7日人院.一周前排黑色稀便3~4次/日,有少许肉眼血丝,未服药治疗,腹泻渐减轻,5天后排墨绿色软便1次/日,无肉眼血丝,7天后出现明显面色苍白伴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波动,到本院就诊.

    作者:卢泳雪;刘明伟;何庆东;黄志民;古汉礼;麦智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39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发病率为1~5%,因外周血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流缓慢,可引起组织缺氧和血栓形成,造成全身系统损害.现将我科收治的39例该病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赵远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形态观察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有早期转移的特点,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诊断造成困难.

    作者:区小冰;张美德;张力;余一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