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小儿血液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1-5466/R
  • 国内刊号:司英健 王焕民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1996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儿科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08年2期文献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及免疫球蛋白在过敏性紫癜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了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0例合并肾脏损害)及43例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分别对过敏性紫癜有无合并肾损害及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比较;观察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结果 HSP患儿的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无肾损害HSP组与HSPN组的血清IL-15、IL-8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HSPN组TNF-α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患儿IgA、IgE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G含量下降(P<0.01),IgM无明显差别(P>0.05);无肾损害HSP组与HSPN组的IgA、IgM、Ig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N组的IgE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P<0.05);HSP患儿的血清TNF-α水平与IL-8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r=0.524,P<0.01).HSP患儿的血清TNF-α水平与IL-6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关系(r=0.670,P<0.01).结论 HSP/HSPN的发病过程存在细胞因子和异常水平免疫球蛋白的参与,HSPN的发生与TNF-α异常有相关性.

    作者:白庆峰;潘凯丽;黄莹;李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熟B淋巴肿瘤细胞c-myc断裂

    目的 建立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8号染色体c-myc基因断裂,为临床筛选Burkitt's淋巴瘤和成熟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提供方法.方法 11例临床标本,FISH检测5例阴性,6例阳性.结果 期待阴性的5例标本全部阴性,期待阳性的6例标本4例呈现阳性.结论 用FISH法检测Burkitt's淋巴瘤/B-ALL相关的myc基因断裂可行并基本可靠.

    作者:王坚敏;汤静燕;沈立松;顾龙君;潘慈;陈静;宋得莲;蒋黎敏;李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基因微卫星和杂合性缺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12号染色体TEL基因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杂合性缺失(LOH),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了12号染色体上TEL基因附近的4个微卫星位点(D12s89、D12s98、D12s269、D12s358)的MSI和LOH发生情况,并对其中的18例病人进行了初诊、缓解和复发三期MSI和LOH的检测.结果 53例ALL儿童MSI和LOH总的发生率分别为3.77%(2/53)和43.40%(23/53),其中D12s89位点LOH的发生率高为39.62%(21/53),D12s269位点LOH的发生率低为9.43%(5/53)(X2=5.24,P<0.01);动态检测其中的18例患儿,初诊期LOH的发生率为61.11%(11/18),缓解期为11.11%(2/18),复发期为66.67%(12/18),初诊和复发期各位点LOH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缓解期(X2=8.88,11.69,P<0.01);3例初诊未检测出LOH的患者,复发期3位点同时检测到LOH;2例患者在初诊、缓解和复发三期均检测到LOH.5例正常对照和15例良性血液病对照均未检测到LOH及MSI的发生.结论 TEL基因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可用于白血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并可作为临床上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方法之一.

    作者:杨宗军;王海燕;卢伟;管洪在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2004例瑶、汉族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调查

    目的 采用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Bart含量测定,分析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和汉族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常规血红蛋白电泳Bart定量测定2004例新生儿脐血,根据国内现行诊断标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瑶族、汉族新生儿地中海贫血检出率分别为9.71%和7.72%,两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瑶族与汉族男、女性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瑶族男、女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分别高于同期检测的汉族男、女性新生儿(P<0.05).在检出四个类型的α地中海贫血中,以α1地中海贫血检出率高,占6.69%,且瑶族新生儿α1地中海贫血检出率高于汉族新生儿(分别为7.39%和4.97%,P<0.05).结论 瑶族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高于汉族新生儿;瑶族男、女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发生率均分别高于汉族男、女新生儿;在检出的α地中海贫血四个类型中,以α1地中海贫血发生率高,且瑶族新生儿α1地中海贫血发生率高于汉族新生儿.

    作者:黄寿星;韦喜娟;吴达莉;江顺建;覃从军;梁波;罗象龙;贺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联合抗真菌药治疗GVHD合并深部真菌感染1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GVHD的患者,常因免疫抑制治疗而合并感染.其中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有增高的趋势.

    作者:周媛莉;夏焱;黄科;方建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巨细胞病毒感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自身抗体介导的破坏性血小板减少为特征.有出血、血小板抗体增高及骨髓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

    作者:王晓欢;郝国平;常虹;史红鱼;程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水痘-带状疱疹感染的临床观察

    随着强化疗方案的应用,ALL的诱导缓解(CR)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DFS)已有明显提高.但因白血病的反复及严重感染常常使家长失去信心.我院1999年6月至2005年2月共诊治白血病合并水痘一带状疱疹感染患儿5人次,现将治疗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君霞;葛艳丽;戴永利;罗德春;郭林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性分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现认为ITP的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ITP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68例ITP住院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IgM、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测定并随访,旨在探讨ITP与MP感染之间的关系.

    作者:谢跃琦;向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83例儿童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

    溶血性贫血是儿科较为常见的血液病,国外溶血性贫血占贫血病人的5%[2],国内虽无确切的统计学数据,但发病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本文对83例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举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彩艳;文飞球;刘冯;刘智屏;李博;周克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8例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内产生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结合的自身抗体,造成红细胞破坏的溶血性疾病.儿童时期发病率约为1:80 000,约为全部溶血性贫血患儿的25%,80%发生于10岁以下,男孩多于女孩[1].

    作者:吴香苓;刘壮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等的毒副作用及防治

    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是脱氧胞苷阿拉伯糖核苷的类似物,Ara-C在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何雯;张瑛;贺湘英;徐静;李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地中海贫血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并红细胞G-6-PD 3例

    我科收治了地中海贫血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合并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G-6-PD)3例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皎;黄璟;鲁承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小儿尼曼-匹克病2例

    例1 男3岁6月,因无明显诱因腹胀2年.家族中无相关疾病史.查体:T:36.7℃,P:102次/分,R:30次/分,体重:13 kg;营养中等,智力发育正常.

    作者:奎莉越;牛华;崔文;张志良;庄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Ki-67标记指数与神经母细胞瘤预后关系研究进展

    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是目前应用广泛的增殖细胞标记物之一,可定量地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从而用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并预见其生物学行为.

    作者:葛莉;祝秀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TRIP3基因与白血病细胞凋亡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小儿白血病中发病率高的类型,占小儿白血病总数的70%~80%.虽然目前国际上著名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心,急淋的治愈率约达80%,但其缓解后的复发仍是白血病治疗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李晓辉;王亚君;张剑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出血机制的初探

    目的 探讨血小板无力症(glanzmann's thrombasthenia,GT)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糖蛋白Ⅱb(GPⅡb,CD41)/Ⅲa(GPⅢa,CD61)含量,并通过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血块收缩试验对血小板功能的检测.结果 GT患者血小板糖蛋白Ⅱb(GPⅡb,CD41)/Ⅲa(GPⅢa,CD61)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血小板聚集试验、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块收缩试验明显较正常低下,出血时间较正常明显延长.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量的减少及功能障碍是导致血小板无力原因,可能机制与其相关基因突变有关.

    作者:方希敏;李原;钱江潮;周海霞;王菊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青少年肿瘤患者及其生存挑战(上)

    在15~30岁之间,每168名美国人中有一人患侵袭性癌症.在这一年龄段,癌症的类型分布是独特的,其发生很少与环境致癌物(一类公认的遗传易感因素)或家族性癌症综合征相关.处在这一年龄组的病人健康保险普及率低,常常会延误诊断,并且临床试验收效小.他们有独特的心理需求,并且被关注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年龄组.尽管本质上对化学治疗有着相等的承受能力,青少年所实际接受的剂量强度经常低于年幼患者,有时甚至低于中老年患者.15~29岁年龄组曾经比年幼和中老年病人有着更好的总体生存率,但是进展的相对缓慢导致了大多数癌症在这一年龄组的总体生存率低于年幼患者,其中部分预后比年长患者还差.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癌症患者在医疗、心理和经济上都面对着独一无二的生存挑战,这一挑战正开始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

    作者:Bleyer A;刘潇;邹丽敏;郑胡镛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