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LL患儿在临床特点以及疗效等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高危ALL无论有无髓系抗原的表达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髓系抗原阳性表达在高危儿童ALL时不能作为预后不良的因素.
作者:张瑞东;李志刚;刘怡;张永红;谢静;石慧文;郑胡镛;吴敏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4N和伴有其它异常的三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小于1年.4N组中位生存期明显短(P=0.0039).四倍体核型在儿童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组(χ2=5.48,P<0.05).结论 附加异常中+4和四倍体的预后较差,四倍体核型在儿童患者中多见.核型和FISH检测可同时应用于儿童t(8;21)AML的诊断和预后监测.
作者:刘旭平;陈玉梅;李承文;代芸;邹尧;王建祥;竺晓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初发ALL的年龄分布以2~7岁组多,AML则以8~14岁居多;白血病类型在性别及季节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我院儿童白血病的初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加强儿童白血病的防治越显重要.
作者:陈再生;李健;华雪玲;郑浩;乐少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D)和DPD排泄率.结果 两组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尿中DPD的排泄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中PICP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尿中DPD的排泄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骨骼代谢有潜在的影响,早期干预可以改善.
作者:李树军;石太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法在儿童低增生MDS-RCMD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对长期未能确诊和有效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或两系减少患儿,进行骨髓病理学研究,并结合患儿的血象、骨髓细胞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通过应用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技术,确诊了11例儿童低增生性MDS-RCMD,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结论 骨髓活检塑料包埋法是临床诊断儿童低增生MDS-RCMD非常重要的方法.
作者:孔佩艳;曾东风;刘红;彭贤贵;梁雪;包淑贞;刘思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显著性差异(P<0.01);5实验各组病程病程6月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M急性期CD3+、CD8+明显增高,CD4+及CD4/CD8明显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及感染控制,CD3+、CD8+逐渐降低,CD4+及CD4/CD8逐渐增高,6月CD3、CD4、CD8的表达及CD4+/CD8+达正常水平.
作者:王强;董巍;房俊;李晶;何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超微量肝素加大剂量维生素E可明显改善过敏性紫癜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能预防或降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肾保护作用,能改善HSP的预后,未见明显副反应.
作者:施学文;陈娟;王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小儿恶性淋巴瘤特别是非霍奇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临床表现多样,不典型病例诊断困难.我院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我院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共56例,院内及院外临床误诊共46例,误诊率为82.1%,本组病理诊断误诊共10例,误诊率为17.8%,现将误诊病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何雯;汤静燕;潘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由于采用现代联合化疗,儿童ALL的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在发达国家中其5年无事生存率(EFS)已达80%[1,2].
作者:孟建华;高怡瑾;陆凤娟;陆翠娥;王宏胜;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儿女,生后即呼吸困难,4 h后入院.患儿系P1G1,38+5周足月顺产,出生时宫内窘迫,羊水量约200 ml,Ⅲ度污染.
作者:胡波;方焕生;周燕;刘抗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一类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的血液肿瘤.大约有95%的这类患者具有特异的染色体易位t(15;17)(q22;21),易位的结果使第15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和第17号染色体长臂2区l带的维A酸受体α(RARα)基因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作者:叶秋月;程翼飞;陆爱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以及相关症候群.
作者:孙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多种威胁生命严重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限制了此方法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对GVHD发病机理的研究深入,GVHD的预治也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
作者: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地中海贫血(地贫)包含多组以珠蛋白肽链合成减低为特征血红蛋白异常疾病,中国南部是地贫高发区.构成血红蛋白的β肽链合成缺失导致了肽链失衡,过剩的a链沉积在红细胞前体和红细胞使之破坏,这种无效红细胞生成导致红系在髓内和髓外极度增生和溶血性贫血而必须输血.无效红细胞生成和长期输血均导致铁过载,后者使许多器官进行性损伤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尽管规律输血和使用除铁剂使生活质量提高和生存期延长,但来自英国的报告显示.
作者:李春富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