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内蛋白质谱的变化,筛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蛋白质.方法 60份样本来自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CEF新辅助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组织.化疗前,行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化疗后,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取样.应用SELDI-TOF MS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的蛋白质谱,所得数据采用Biomarker wizard 3.0.2软件分析,得到差异蛋白谱,再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和配对设计t检验.根据差异蛋白质的质荷比,在SWISS-PROT数据库中检索与差异蛋白质相匹配的存在于乳腺组织或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质.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蛋白峰值,筛选出8个蛋白峰有差异的蛋白质,其质荷比(m/z)分别为5825.9、8949.5、11 053.5、11 652.0、17 898.9、22 250.6、26 055.5、38 546.6,化疗后这8个蛋白峰均高于化疗前(11.0±5.0比8.2±4.9、10.7±4.5比6.3±3.4、22.3±9.9比15.3±9.9、28.0±10.2比21.4±9.3、9.5±4.6比5.4±3.4、1.1±1.0比0.6±0.5、2.0±0.7比1.5±0.7及2.7±2.2比1.5±1.2,P值均<0.05).结论 应用SELDI-TOF MS技术可以筛选出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的蛋白质谱.
作者:袁凯;张坤;马英路;付荣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ROC曲线评价雌二醇(estradiol,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3项性激素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的判断能力.方法 分析本院128例绝经前及204例已绝经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性激素检测结果.应用ROC曲线评价单项性激素及它们联合的判断能力和判断点(Cut-off Point).结果 单项E2、FSH和LH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9 5(95%CI:0.911 0~0.967 9)、0.971 4 (95%CI:0.951 4~0.991 4)和0.905 3(95%CI:0.868 1~0.942 4);Youden指数大时的判断点分别为49.52 pg/ml、21.96 mU/ml 和13.25 mU/ml.FSH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和E2(P=0.036)、LH相比(P<0.001),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计算E2和FSH进入联合判断模型,联合判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77 4(95%CI:0.959 7~0.995 2),Youden指数大时的判断点的绝经概率(P绝经)= 0.46.结论 单项E2、FSH和LH均可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其中FSH的能力好于E2和LH.而E2和FSH的联合判断好于单项指标.由于LH的ROC曲线下面积小,经计算没能进入联合判断模型,故不推荐用其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绝经状态.可根据临床需要,调整ROC曲线的绝经概率,选择判断点,并了解在该判断点下的误诊率或漏诊率的大小.
作者:孟祥颖;单彬;宋三泰;孙冰;吴世凯;江泽飞;王涛;张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全面客观的判断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分子病理检查方法.方法合成细胞角蛋白19(CK19)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应用LAMP技术扩增乳腺癌细胞MCF-7的cDNA,验证引物序列的可靠性;通过RT-LAMP技术分别检测MCF-7、Daudi、Namawal细胞的RNA,验证实验体系的可行性;将手术获取的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行RT-LAMP检测CK19表达,与常规病理学方法的检测结果 相对比,终通过荧光定量以及离心观测沉淀等手段缩短整体检测时间.结果 应用LAMP技术能够检测到MCF-7乳腺癌细胞的CK19表达,而Daudi、Namawal细胞CK19的表达均为阴性;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癌转移阳性的3枚前哨淋巴结,通过RT-LAMP均检测到CK19表达;经荧光定量及离心观测沉淀等手段优化后反应时间可以缩短至1 h之内.结论 LAMP检测CK19表达,能够准确区分上皮来源细胞和淋巴瘤细胞,检测转移阳性淋巴结的结果 与常规病理学结果 完全符合,其具有简便、准确、快速等优点.
作者:郝晓鹏;刘毅;孙恒;胡海旭;刘兵;尉承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将雌激素受体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到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观察外源性ERβ1基因转染MDA-MB-231细胞后对E-cadherin、Vimentin等基因表达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ERβ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法将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ERβ1、E-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并用细胞增殖曲线显示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所有数据以±s表示,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法.细胞生长曲线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外源性ERβ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MDA-MB-231细胞较未转染组ERβ1、E-cadherin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强(P<0.010),Vimentin mRNA水平明显减少(P<0.010),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ERβ1可能参与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作者:周艳;陈莉;明佳;唐鹏;张毅;杨新华;姜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CK)19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86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变化,将3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采用Wilcoxon非参数秩和检验,用中位数±百分位数之差[M(QR)]表示,计数资料组间采用χ2检验.结果 新辅助化疗前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为32.56%(28/86),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分别P<0.001);而新辅助化疗后阳性表达率为13.95%(12/86),化疗前后CK19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新辅助化疗后CK19 mRNA阳性表达的患者中,57.14%(16/28)获得临床完全缓解成部分缓解,低于CK19 mRNA阴性患者的93.10%(5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提示CK19 mNRA表达水平变化可能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有关.结论 CK19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判定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毛莹;邹天宁;杨庄青;张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BT-549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的增殖抑制情况,促自噬和促凋亡作用,以及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脂质体将真核载体pDS-RED-C1-beclin-1转染进入BT-549细胞作为实验组,空白组细胞和转染pDS-RED-C1空质粒的细胞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T-PCR 检测转染后beclin-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蛋白表达.在正常及低氧环境下分别培养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细胞增殖率,吖啶橙染色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自噬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比.通过细胞划痕试验研究转染beclin-1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 及MTT所测增殖率结果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噬和凋亡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beclin-1基因被成功转染进细胞;转染后目的 基因组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72 h明显.MTT测定结果:正常与低氧环境下实验组48 h和72 h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48 h P1=0.002,P2=0.000;72 h P1=0.006,P2=0.001; P1和P2分别为正常与低氧环境下统计结果 ),beclin-1与低氧刺激有明显交互作用(P=0.016),即二者能增强彼此对细胞增殖率的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镜下观察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自噬发生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04,P2=0.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和低氧环境下实验组凋亡发生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1=0.045,P2=0.008).体外划痕试验发现转染beclin-1后细胞迁移能力降低.结论 在正常和低氧环境下,转染beclin-1基因可抑制TNBC细胞BT-549增殖,促进细胞发生自噬及凋亡,并且降低其迁移能力.
作者:原红军;吴爱国;王梦川;王日玮;李学孝;胡斌;邵国利;纪术峰;吴凯;范旭龙;郑临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在乳腺癌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对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第一个(站)
作者:李艳;尹立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癌的预防仍然是世界难题.以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基因分析为基础的个体乳腺癌危险评估模型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危险评估模型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复查监控,以期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对特定高危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降低乳腺癌发病率;通过改变危险因素参数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黄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生存素(Survivin)属于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是新近发现的强的凋亡相关因子.Survivin不仅能够抑制caspase 的活性从而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同时也能部分抑制Bax和Fas的活性从而调节细胞的有丝分裂[1].Survivin通过其凋亡抑制作用参与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作者:徐亮;熊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发作,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治疗困难,如治疗不当,此病长期不愈,进而出现乳房变形或手术后因手术瘢痕导致乳房毁形,甚至无法避免乳房切除.本院自2006年至2010年治疗了34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作者:郝晓妍;邵新宏;韩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一直在发展进步中,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各种整复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手术后即刻重建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与应用,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亚专科--乳房肿瘤切除整复重建外科(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的出现[1-3].
作者:顾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女性对自身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普查的广泛化,乳腺癌检出率逐年递增,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经过严格治疗后仍出现的复发、转移等情况成为目前临床治疗难以逾越的鸿沟.研究人员认为癌症的复发、转移同干细胞有密切关系.Bonnet等[1]于1997年首次分离出具有永久分化能力的细胞,并命名为干细胞.
作者:侯国芳;张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乳腺上皮肿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占乳腺癌的3%~6%[1].国内尚少见男性患者的报道,而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更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男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
作者:李敏;黄玮;彭万仁;孙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文献报道的例数很少,而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更为罕见,大约只占乳腺癌的0.04%~0.10%[1].大多数的乳腺鳞状细胞癌缺乏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激素受体一般为阴性且进展较快,对其治疗方案和预后尚存争议[2].本文报道了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作者:刘坤;于跃;盛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elated leukemia,TR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白血病.该病常因原发肿瘤的诊治而被忽视.临床常见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发生比较少见[1].
作者:张斌;张霞;孙亮新;邓晓琴;张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童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 in children或pediatric patients with breast carcinoma)泛指发病年龄小于20岁的乳腺癌患者[1],占儿童恶性肿瘤的比例<1% ,占乳腺癌的比例<0.1%.分泌性乳腺癌(secretory breast carcinoma,SBC)以肿瘤细胞可在胞内和胞外产生丰富的乳汁样、嗜酸性分泌物为显著特征[2-3],占乳腺癌的比例<0.15%[4-5],但却是儿童乳腺癌常见的病理类型[1-2,6-8].
作者:齐晓伟;杨新华;范林军;张毅;张帆;姜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