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征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胰头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分站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22例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90例(73.8%).每例患者淋巴结转移1~ 28枚,中位淋巴结转移7枚;淋巴结转移率为3.6% ~ 62.2%,中位淋巴结转移率为21.1%.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第1站者39例(43.3%),转移至第2站40例(44.4%),转移至第3站11例(12.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径、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分站、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以及术后是否辅助化疗与全组胰头癌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分站、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以及术后是否辅助化疗与胰头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径>2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分站>1、淋巴结转移数目>2、淋巴结转移率>20%以及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全组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肿瘤大径>2 cm、淋巴结转移分站>1、淋巴结转移数目>2、淋巴结转移率>20%以及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是影响胰头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分站3项指标对术后生存均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目前淋巴结分期标准的重要补充.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加上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是正确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
作者:李杰;张博;崔国忠;戴殿禄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挽救性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114例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P-50组患者42例,给予PEG-rhG-CSF 5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P-100组30例,给予10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P+R组22例,给予PEG-rhG-CSF 50 μg/kg单次皮下注射+rhG-CSF5 μg· kg-1·d-1皮下注射,至中性粒细胞≥2.0×109/L后停用rhG-CSF;R组20例,给予rhG-CSF 5 μg· kg-1·d-1皮下注射,至中性粒细胞≥2.0×109/L后停用.P-50组、P-100组、P+R组为研究组,R组为对照组.对上述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不良症状的缓解时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效应的发挥始于用药12 ~24 h,于36 h达到改善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治疗目的.研究组患者缓解因中性粒细胞缺乏所致发热、骨骼肌疼痛等症状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0.00 ±7.48)h和(30.00 ±5.10)h,明显短于对照组[(72.00±17.89)h和(59.00±11.46)h,均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rhG-CSF对于治疗同步放化疗所致的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同步放化疗所致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挽救性治疗,PEG-rhG-CSF的推荐剂量为单次50 μg/kg皮下注射,其效应发挥时间始于12 ~24 h.
作者:吴凤鹏;王惠;李娜;郭银;程云杰;刘青;杨香然;万欣;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CT和MRI影像学检查在预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相关性浸润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的术前CT和MRI资料,其中7例患者术前同时进行了CT和MRI检查,9例患者仅进行了CT检查,11例患者仅进行了MRI检查.分析影像学上病变位置、导管累及类型、病变形态、病变大径、主胰管扩张程度、胆总管扩张程度与IPMN相关性浸润癌发生的关系,探讨各种影像学征象在预测IPMN相关性浸润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在27例IPMN中,病理证实19例患者存在IPMN相关性浸润性癌,2例具有IPMN相关性原位癌.导管累及类型(P =0.038)、病变形态(P =0.003)、胆总管扩张(P =0.004)与IPMN相关性浸润癌的发生有关.囊实性肿块预测浸润性IP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 (8/12)和100.0%(8/8),胆总管扩张预测浸润性IP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7.4%(9/19)和100.0%(8/8).病变位置与IPMN相关性浸润癌的发生无关(P =0.759).伴有浸润性癌的IPMN患者的主胰管大径为(8.07 ±2.23) mm,明显大于不伴有浸润性癌的IPMN患者[(4.86±1.86) mm,P=0.002].主胰管大径≥4 mm预测浸润性IP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18/19)和37.5%(3/8).对于分支型和混合型IPMN患者,伴有浸润性癌的病变大径为(41.35±12.58) mm,明显大于不伴有浸润性癌的病变大径[(23.76±8.06)mm,P=0.003].病变大径≥40 mm预测浸润性IPMN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6/12)和87.5%(7/8).结论 影像学征象有助于预测IPMN相关性浸润性癌,对于指导治疗、制订手术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大丽;周健;郑双丽;夏建余;胡红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2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子分型分为管腔型(Luminal型)、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TNBC)3个分子亚型,分析3个亚型患者初诊时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情况、全身系统治疗情况以及预后.结果 152例患者中,Luminal型60例,HER-2过表达型53例,TNBC型39例.全组患者首次复发或转移后发生脑转移的中位时间为7.3个月,其中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1.0、9.6和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首次复发或转移后,HER-2过表达型较TNBC型患者出现脑转移的时间推迟(P=0.001).HER-2过表达型患者中,既往应用曲妥珠单抗可明显推迟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时间(分别为17.1和1.7个月,P<0.001).全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6.5个月,其中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70.9、53.9和40.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全组患者脑转移后的中位OS为11.5个月,Luminal型、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1.2、12.7和11.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79).与继发脑转移者(8.0个月)比较,首发脑转移患者的中位OS明显延长(14.8个月,P=0.001).脑转移后,单独应用全身化疗、全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以及未行全身治疗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3.6、19.0和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首发脑转移、脑转移后全身系统治疗均可影响患者脑转移后的生存.结论 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预后与分子分型有关,与Luminal型比较,HER-2过表达型和TNBC型患者易于早期出现脑转移.既往应用曲妥珠单抗可推迟HER-2过表达型患者发生脑转移的时间,全身系统治疗可改善脑转移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童童;李青;徐兵河;张频;袁芃;马飞;王佳玉;樊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6例Ⅰa~Ⅱb期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转移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89例(83.9%)患者肺转移发生在宫颈癌治疗后2年内.106例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间期为13个月,宫颈癌肺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2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7.7%和7.5%.肺转移灶多分布于右肺下叶.手术可使单、双侧肺转移均达到临床有效,非手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60.2%.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肺转移范围以及是否同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与宫颈癌肺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宫颈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建议对Ⅰa~Ⅱb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胸部CT定期随访.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肺部转移灶均为可行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肿瘤细胞分化差的Ⅰa~ Ⅱb期宫颈癌发生肺转移后预后较差.
作者:舒桐;白萍;张蓉;李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肾脏黏液性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MT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女7例,男4例;平均年龄51.6岁.肉眼血尿2例,腰痛1例,其余为体检发现.结果 CT增强检查呈少血供特征.7例行肾癌根治术,4例行肾脏部分切除术.肿瘤平均直径4.4 cm,pT1aN0M0期6例,pT1bN0M0期3例,pT2N0M0期2例.肿瘤镜下表现为管状和梭形细胞结构穿插于黏液样间质中.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MTSCC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肾脏上皮肿瘤,预后良好.CT检查对于术前诊断有提示作用,对治疗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是其推荐的治疗术式,尤其是对于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
作者:黄吉炜;董柏君;张进;陈勇辉;吴小荣;孔文;金迪;薛蔚;刘东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Ki-67在Ⅲ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变化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化疗对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50例Ⅲ期宫颈鳞癌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放疗(25例)和同步放化疗治疗(2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放疗前和放疗10 Gy后宫颈鳞癌活检组织标本中Ki-67的表达率,分析Ki-67的表达率和下降率与放疗敏感性的关系,以及化疗对放疗的增敏作用.结果 50例患者中,Ki-67表达≥48%者25例,其中治疗后完全缓解(CR)18例,CR率为72.0%;Ki-67表达<48%者25例,其中治疗后CR 10例,CR率为40.0%,与Ki-67表达≥48%者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放疗10 Gy后,Ki-67表达下降≥31%者26例,其中CR 22例,CR率为84.6%;Ki-67表达下降<31%者24例,其中CR 6例,CR率为24.0%,与Ki-67表达下降≥31%者的CR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可增加Ki-67表达<48%者放疗后的Ki-67下降率(P=0.023);但对于Ki-67≥≥48%者,化疗并不能增加放疗后Ki-67的下降率(P =0.173).放疗敏感组患者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5.7%和92.9%,均明显高于放疗不敏感组患者(分别为18.2%和40.9%,均P<0.05).结论 放疗前和放疗10 Gy后Ⅲ期宫颈鳞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可作为预测放疗敏感性的参考指标,用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步化疗对于放疗的增敏效果不明显.
作者:程淑霞;王志成;王莉;张明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癌(ECC)患者术前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26例E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各临床病理特征与CA19-9和CEA阳性率及平均值的关系.结果 126例ECC患者术前血清CA19-9的均值为595.3 U/ml,其中91例患者的CA19-9水平高于正常值,CA19-9诊断ECC的敏感性为72.2%;CEA的均值为12.6 U/ml,其中26例患者的CEA水平高于正常值,CEA诊断ECC的敏感性为20.6%.联合检测术前血清CA19-9和CEA的水平,共有97例患者高于正常值,联合检测诊断ECC的敏感性为77.0%.CA19-9诊断ECC的敏感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CEA诊断ECC的敏感性与肿瘤位置有关(P<0.05),对下段ECC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年龄>60岁、肿瘤侵犯神经的ECC患者,CA19-9均值较高;肿瘤位于胆管中段的ECC患者,CEA均值较高(P<0.05).对于术前行减黄治疗的ECC患者,其减黄前后的血清CA1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诊断ECC的敏感性不受患者性别、年龄、血型、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分期、有无脉管瘤栓、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侵犯以及术前黄疸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而CEA对ECC的诊断敏感性受肿瘤部位的影响,对下段ECC的诊断敏感性较差.CA19-9的均值与ECC的局部侵犯有关,年龄> 60岁的患者CA19-9的均值较高.
作者:汤小龙;张建伟;陈应泰;兰忠民;王成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全乳临床靶区(CTV)的差异,探讨全乳CTV勾画的合理方法.方法 选择1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患者,在三维CT模拟定位扫描图像上,分别基于体表标记所界定乳腺解剖范围、触诊范围所界定乳腺解剖范围和CT图像显示腺体范围勾画全乳CTV,并分别定义为CTVan、CTVpa和CTVgl,比较3种方法所勾画全乳CTV的体积大小、相互包含度(DI)和适形指数(CI).结果 CTVan的体积为(792.23 ± 282.25) cm3,CTVpa的体积为(618.33 ±295.90)cm3,CTVgl的体积为(196.83±117.62)cm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TVan和CTVpa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而CTVan与CTVgl间、CTVpa与CTVgl间的差异则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CTVan与CTVpa的CI为0.644±0.122,明显大于CTVan与CTVgl以及CTVpa与CTVgl的CI(分别为0.264±0.108和0.328±0.115,均P<0.001).CTVpa对CTVan的DI为0.890±0.080,CTVan对CTVpa的DI为0.709±0.144,CTVgl对CTVan的DI为0.994±0.005,CTVgl对CTVpa的DI分别为0.989±0.008.CTVpa与CTVan的内界、外界、上界和下界的差值分别为(3.35 ±7.23) mm、(5.57±13.37) mm、(1.75±11.62) mm和(11.25±4.07) mm,而且上界与内界的差值与CTVpa的体积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基于体表标记和触诊范围以及CT图像显示腺体勾画的全乳CT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基于CT显示的腺体勾画的CTV明显小于另外两个靶区.基于触诊范围所界定乳腺范围并参考体表解剖标记进行全乳CTV的勾画是相对合理的.
作者:徐敏;李建彬;刘珊珊;王素贞;王玮;李奉祥;刘同海;于金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新辅助治疗前后Ki-67的表达变化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78例初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粗针吸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并给予蒽环类联合紫杉类药物新辅助化疗.根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Ki-67表达变化对不同分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Luminal A型42例,Luminal B型7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22例,三阴性36例.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27例,占15.2%,其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分别为14.3%、10.3%、18.2%和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0).在Luminal A型和三阴性乳腺癌中,新辅助治疗后Ki-67表达降低的患者无病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9和P=0.022).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表达情况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Ki-67的表达情况是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作者:刘艳;张霄蓓;余峰;刘晶晶;张敏;张晟;郝晓甍;张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RAS/MEK/ERK通路单独抑制或联合PI3K/AKT/mTOR通路抑制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A549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PI3K抑制剂GDC-0941和MEK抑制剂AZD6244单独或联合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抑制剂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MTT法检测结果确定联合给药的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5 μmol/L GDC-0941处理组、低浓度联合组(0.5 μmol/L AZD6244+ 0.5μmol/LGDC-0941)、5.0 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高浓度联合组(5.0 μmol/L AZD6244+ 5.0 μmol/L GDC-094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抑制剂靶点下游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的蛋白表达.结果 AZD6244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但浓度平台出现时,增殖抑制率仅为25.5%.AZD6244联合GDC-0941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但联合用药的效果与两种抑制剂联合使用的浓度有关.0.5 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低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0.70±0.99)%和(18.65±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 GDC-0941处理组和高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85 ±3.18)%和(52.2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浓度联合组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没有明显改变;高浓度联合组中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单独使用AZD6244可明显抑制pERK的表达水平,但pAKT的表达增加.单独使用GDC-0941可明显抑制pAKT的表达水平,但pERK的表达增加.低浓度联合组中,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的表达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高浓度联合组中,cyclin D1、cyclin B1表达量受到抑制,PARP剪切增加,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对于K-ras基因单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单独使用一条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会反馈性激活另一信号通路.RAS/MEK/ERK和PDK/AKT/mTOR两条通路的同时抑制呈协同作用,这种协调作用受到抑制剂浓度的影响.靶向治疗时,联合使用两条通路的抑制剂是必要的.
作者:杨振丽;李占稳;冯海凉;卞晓翠;刘艳艳;刘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维甲酸诱导基因G(RIG-G)蛋白调控p21基因表达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株NB4中过表达RIG-G蛋白对p21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U937细胞中过表达RIG-G蛋白对c-Jun和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将c-Jun表达质粒与含p21基因启动子的报告基因质粒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研究c-Jun蛋白对p21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在NB4细胞中过表达RIG-G蛋白能明显上调p21蛋白的表达水平;而且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随着内源性RIG-G蛋白被明显地诱导表达,p21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在过表达RIG-G蛋白的U937细胞中,JNK和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下降,而JNK和c-Jun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当U937细胞中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后,尽管JNK蛋白的磷酸化被完全抑制,但与对照细胞U937T-pTRE比较,过表达RIG-G蛋白的U937T-RIG-G细胞中,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依然明显下降.表明RIG-G蛋白不仅能通过JNK信号通路抑制c-Jun蛋白的磷酸化,也可以以不依赖JNK信号途径的方式下调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则显示,当293T细胞中分别转染0.1、0.5、1.0和2.0 μg c-Jun表达质粒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分别为转染空载体组的(83.0±1.7)%、(73.7±0.7)%、(68.9±0.9)%和(64.1±0.9)%,提示c-Jun蛋白能抑制p21基因的转录表达活性.结论 在U937细胞中,过表达RIG-G蛋白能通过多条不同的信号途径共同下调c-Ju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终使p21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发挥阻断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生长的功能.
作者:邹清平;许桂平;庄立琨;张长林;晏伟伟;张颖婷;楼叶江;童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西妥昔单抗与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应用克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T790M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继发性耐药的机制,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西妥昔单抗和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或联合用药处理EGFRT790M突变的NSCLC细胞系H1975,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将H1975细胞接种于裸鼠,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以西妥昔单抗和盐酸埃克替尼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和组织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小鼠抗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西妥昔单抗和盐酸埃克替尼浓度的增加,H1975细胞的增殖能力逐渐减弱,且联合用药组显示出比相同浓度的单药组更强的增殖抑制性.0.5 μmol/L盐酸埃克替尼+1μg/ml西妥昔单抗处理组和5 μmol/L盐酸埃克替尼+10 μg/ml西妥昔单抗处理组H1975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2.03 ±2.41)%和(42.75 ±2.49)%,均明显高于相同浓度的单药组(P<0.05).裸鼠体内实验的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盐酸埃克替尼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至28 d时,移植瘤体积分别为(614.5±10.8)mm3和(611.2 ±8.7)mm3;而西妥昔单抗组和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的体积随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至28 d时,移植瘤体积分别为(30.8±2.0)mm3和0.联合用药组移植瘤组织中Ki-67和PCNA蛋白的表达下降,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STAT3、AKT和MAPK的磷酸化水平下调.结论 西妥昔单抗和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应用可以抑制EGFRT790M突变NSCLC细胞系H1975的增殖,促进凋亡;西妥昔单抗和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应用可通过下调PCNA和Ki-67蛋白的表达以及EGFR信号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王勐;张连民;赵晓亮;刘俊;陈玉龙;王长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患者女,53岁,乏力及全身不适伴呃逆1周入院.既往无烟酒史、无慢性病史,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和附件切除.查体:肩部、胸壁、腰部、腹壁可触及皮下结节,直径0.5~3 cm,质韧、活动度差,无痛,表面皮肤正常.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正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检测均为阴性.肿瘤标志物:CA125 1 438.0 U/ml,CA15393.63 U/ml,CA72-4 300.0 U/ml,NSE 13.4 ng/ml,CYFRA21-18.4 ng/ml,CA199 176.1 U/ml,AFP 1.95 ng/ml,CEA 155.0ng/ml.腹部超声:肝内实质性低回声.腹部CT:肝左叶内见2个类圆形异常强化影,边缘模糊,边缘强化为主;双肾上腺及双肾实质内结节,略强化;腹腔内见多个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略强化;多发皮下脂肪层内结节影,略强化.胸部CT:右肺下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右侧胸膜及右侧叶间裂多个结节影;多发皮下结节影.
作者:潘振宇;曲丽梅;袁婷婷;董丽华;杨国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前,实体肿瘤的近期疗效评价标准普遍采用2009年推行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标准[1].但RECIST标准应用于食管癌放化疗后近期疗效评价时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当肿瘤形态不规则或瘤体在治疗后发生不均匀退缩时,该评价体系是否适用尚值得商榷[2-3].另外,由于放疗后食管壁水肿增厚、组织增生,往往难以准确测量食管癌放疗后腔内病灶的实际几何大小,亦对应用RECIST标准评估食管癌腔内原发灶的疗效造成困难.因此,RECIST标准可能更适用于评价食管癌转移灶的近期疗效.
作者:任伟;闫婧;钱晓萍;刘宝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一类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达0.32/10万.恶性PNET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1%,发病高峰年龄为40~69岁,男女之比为1.33∶1.PNET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功能性PNET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瘤、胰高血糖素瘤,及更罕见的生长抑素瘤、胰多肽(pancreaticpoly peptide,PP)瘤、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GHRH)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瘤及近被描述的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瘤.
作者: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学组(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北京市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北京肿瘤登记处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监测数据库,提取2001-2010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女性乳腺癌发病数据,共计28 184例,覆盖女性人口58 427 396人年.计算北京市女性乳腺癌各年度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各区县女性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及发病高峰年龄段.应用JoinPoint软件对发病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年度变化率(APC).利用《北京市统计年鉴》中发布的1991-2000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居民平均工资水平、食品支出水平以及各区县平均工资水平等数据,分析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发病年龄与10年前经济发展水平各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北京市女性居民乳腺癌的发病率由2001年的32.03/10万增长至2010年的58.10/10万,增长率为81.39%,经世界人口构成标化后,年平均增长5.76%(APC=5.76%,P<0.05).2001-2010年,北京市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率与1991-2000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平均工资水平及居民食品支出水平均相关(r值分别为0.928、0.957和0.982,均P<0.05).2001-2010年,北京市女性居民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及发病高峰年龄段与1991-2000年北京市各区县居民平均工资水平均相关(r值分别为0.806、0.785和0.754,均P<0.05).结论 北京市女性居民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食品消费支出水平呈正相关;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越往后推迟.
作者:杨雷;孙婷婷;袁延楠;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