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198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450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0年6期文献
  • 生命早期高脂饲料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植物甾醇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孕期和哺乳期母体高脂饲料对子代生长发育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植物甾醇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确定受孕的30只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植物甾醇干预.所产子代断乳后,每组按体重随机选取10只雄性子鼠,继续以基础饲料喂养至3月龄,摘眼球取血,取脏器称重.采用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水平.以RT-PCR法测定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关键蛋白 HMGCoA 还原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基础饲料组相比,高脂饲料组子代小鼠睾丸重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HMGCoA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饲料组相比,母体植物甾醇干预对子代生长发育、血清胆固醇水平和HMGCoAR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生命早期高脂饲料可影响子代雄性小鼠的睾丸发育,改变子代胆固醇的代谢,增加子代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作者:封锦芳;余焕玲;肖荣;毕研霞;鲜米西;麻微微;苑林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海藻酸钾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影响研究

    目的 了解海藻酸钾对原发性高血压(EH)人群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EH患者随机分为海藻酸钾组和对照组.原服用降压药物不变,海藻酸钾组每天服用含海藻酸钾的奶粉50 g(含海藻酸钾3.5 g),对照组服用普通奶粉,连续50 d.对每位受试者进行血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测定,同时对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藻酸钾组血压随服用时间逐步下降,自第21 d开始显著降低(P<0.05),服用海藻酸钾50 d后,海藻酸钾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13.89、10.15 mmHg,降压有效率为60.78%.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腰膝酸软6项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及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改善总有效率达76.47%.结论 海藻酸钾可有效辅助降压药物降低EH人群血压值,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胡春生;张莹莹;周月婵;胡余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用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快速、经济、高灵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检测技术.方法 本研究应用F0F1-ATP酶旋转分子马达和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技术.首先pH变化敏感的荧光物质F1300标记到F0F1-ATP酶的栽体色素体的内表面,然后在F0F1-ATP酶上连接β亚基抗体-生物素-链亲和素-生物素-金葡菌抗体复合体,得到可以捕获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免疫生物传感器.传感器上负载菌量不同,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不同,酶活性变化又引起色素体内pH变化,后通过F1300的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菌量.结果 该方法时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CMCC26003)的检测时间为4.5 h,102~104CFU/孔呈现良好的梯度关系.结论 该技术耗时短、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高,符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要求.

    作者:魏玲;武会娟;伦永志;李宝明;高丽娟;张小莉;亢子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白剌色素的安全性评价及抗氧化功能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价白剌色素的食用安全性,并初步研究其抗氧化功能.方法 采用急性毒性、Ames、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小鼠精子畸形和大鼠90天喂养试验对白剌色素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在90天喂养试验结束时,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白剌色素对雌、雄性小鼠经口LD50均大于30000 mg/kg BW,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90天喂养实验各项结果均未见明显毒性.各剂量组雌、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SOD、GSH-Px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剌色素在本实验条件下为无毒物,未显示有急性、亚慢性毒性及遗传毒性;血清和肝组织的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提示白剌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亮;赵鹏;杨俊峰;李彬;张洁宏;黄超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中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GB/T 4789.37-2008第三法,测定不同温度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中的生长曲线,利用麦夸特法和通用全局优化法将曲线数据分别拟合Gompertz方程、Logistic方程、Richards方程、weibu儿方程、Baranyi方程和Monod方程,确定适方程,建立一级模型.同时应用响应面方程建立二级生长顸测模型.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中的适预测模型为Gompertz模型.结论 通过与多模型比较,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乳中的生长预测模型.为该菌在生乳中的风险评估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乳制品的安全生产和流通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闫军;遇晓杰;汤岩;薛成玉;董锐;谢平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氯霉素驱动的β-半乳糖苷酶互补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氟霉素驱动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互补体系,以期建立氯霉素残留检测用非竞争性均相酶互补免疫分析系统(OS-ECIA).方法 从大肠杆菌DH5α和BL21株分别克隆β-gal△α和△ω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组装含抗氯霉素抗体可变区的互补肽融合蛋白,在T7启动子驱动下于大肠杆菌宿主株中表达,表达产物纯化与复性后进行酶互补活性分析.结果 成功克隆和高效表达融合肽基因VH-CAP-△α和VL-CAP-△ω,表达产物为包涵体蛋白,经纯化和复性后呈现特征性酶学互补活性,且酶活性呈现氯霉素依赖性增加.结论 成功构建氯霉素驱动的β-gal互补体系.

    作者:李黄金;陈伟;赵林;邱映丽;赖琼英;林冬霞;郭志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副溶血性弧菌诊断血清的比较

    目的 比较我国自主生产和进口的副溶血性弧菌诊断血清在检出率、反应强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使用进口和我国自主生产的诊断血清同时对35株副溶血性弧菌标准菌株和60株临床菌株进行玻片凝集,以检测其血清型.结果 对于参考菌株,两者的检出率均为100%,对于临床株,两者的一致率为95%;且两者的特异性均良好.结论 我国自主生产的副溶血性弧菌诊断血清性能良好,可以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分型鉴定.

    作者:陈敏;陈洪友;王刚毅;王文静;张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测定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

    目的 建立一种加速溶剂萃取(ASE)-气相色谱(GC)同时测定茶叶中三氯杀螨醇(有机氯类)与多种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提取,提取液经flofisil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进行检测.结果 各农药在0.01、0.05、0.25 mg/kg 3个添加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都在90%以上.RSD在0.3%~3.8%之间.结论 该方法快速、溶剂用量少、重现性好,能够满足茶叶中有机氯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作者:刘忠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越南进口预包装小食品质量安全分析及监管对策

    目的:对越南预包装小食品的卫生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监管措施,保证进口食品安全.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按标准要求检测酸价、过氧化值、铅、砷、汞、铜等理化指标.结果:共检测预包装小食品样品238批,检出不合格32批,不合格率13.45%,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24批),过氧化值超标(8批).结论 越南预包装小食品卫生安全质量不客乐观.应加强对越南进口小食品的检验监管.

    作者:何成伟;凌经昌;蓝翊文;谭灵;袁俊;黄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海淀区餐饮业热炒肉菜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的餐饮单位加工热炒肉菜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分析热炒肉菜使用食品添加剂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海淀区170家餐饮单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检查和面对面询问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信息.使用Epidata 3.1、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资料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热炒肉菜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共64份,未发现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其中,使用多的前3种食品添加剂为嫩肉粉(65.6%)、食用小苏打粉(12.5%)和色素(7.9%).调查表明,热炒肉菜所使用的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在使用时不使用称量工具(78.0%)、没有专门的存放场所(87.5%)以及没有使用记录(79.7%).结论:针对热炒肉菜时使用较多的食品添加剂而言.推荐使用生物酶为主要成分的嫩肉粉,严格控制加工热炒肉菜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碳酸氢钠)的剂量;建议热炒肉菜中少用好不用色素.建议建立食品添加剂分级管理制度,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进行分级管理;分别制定食品添加荆的生产标准和使用标准;完善食品添加剂外包装标签上的标识.

    作者:田宇;戴惠玲;陆云;虞洁红;张延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人李斯特菌病监测和预防策略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李斯特菌病的流行特征、各国的监测方法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我国制定李斯特菌病的监测和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文献比较研究和分析.结果 欧美多国已经将李斯特菌病列入法定报告疾病管理,李斯特菌病在欧洲呈上升趋势,在美国有所下降.暴发的发现依赖于病例报告和病人分离菌株的分型和比对.通过暴发调查可以获得危险食品、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资料.结论 只有将李斯特菌病纳入法定报告疾病管理,将医院分离的病人菌株提交到公共卫生实验室,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才能获得李斯特菌病流行规律的资料,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冯延芳;冉陆;张立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管理分析

    风险管理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有效控制和管理生物安全风险的重要工具.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法规、标准和指南均涉及风险管理.本文对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管理进行分析.

    作者:王雷;李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物中毒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食物中毒数据库,为食物中毒应急调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相关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关于食物中毒的调查资料,筛选典型论文资料,按照案例、致病因素、致病因素特征、潜伏期、症状、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和其他说明(包含图片)8个方面的内容为顺序,进行编辑.结果:共有78种(类)主要食物中毒(包括典型寄生虫病等食源性疾病)入选食物中毒数据库.分为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致病性细菌食物中毒以及寄生虫、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结论:建立了食物中毒数据库(单机和网络).也为出版<食物中毒调查与防治指南>提供了参考资料.

    作者:林祥田;严书棣;张建扬;骆文刚;罗贤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浅析食品安全事故法律责任的认定

    结合苏州市查处一起不明原因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法律责任、法律适用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食品安全事故法律责任认定的对策.

    作者:陆仲寅;须莉燕;嵇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7-2009年重庆地区出口罐头重金属污染情况分析

    目的:为将来针对性开展重庆地区出口罐头食品重金属污染监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到2009年出口罐头食品重金属污染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和分析.结果:2007年出口罐头监控重金属项目为铅、总砷、无机砷、总汞、镉、锌及锡,部分样品铅及总汞含量超过标准限值,65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铅含量超标,样品铅含量合格率92.3%(60/65),而在60个样品中,有9个样品总汞含量超标,样品总汞含量合格率为85.0%(51/60),样品的其余5种重金属含量均在标准范围之内;2008年出口罐头监控重金属项目与2007年相同,所有监控重金属的含量均在标准限值之内,样品合格率均为100%;2009年出口罐头监控项目取消了锌和锡,增加了锑和铬,样品各项重金属含量均在标准限值范围之内,样品整体合格率100%.结论:重庆地区出口罐头重金属含量整体合格率较高,重金属含量超过限量值的风险较小,但是部分重金属,如铅和总汞需重点关注.

    作者:陈玉梅;张斌;侯民;马国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太原市迎泽区56家餐饮单位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太原市大、中、小型不同类剐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是否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薄弱环节予以重点监管.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查的方法对太原市迎泽区56家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卫生设施、餐饮具洗消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大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状况较好,中、小型的卫生管理状况逐级减弱,大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备率、餐(饮)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100%、95.2%,中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54.5%-90.9%之间、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77.3%,小型餐饮单位卫生设施配有率在40.4%-75.0%之间、餐(饮)具检测合格率为56.7%.结论:大、中、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配有率和餐(饮)具检测合格率随大、中、小类别不同呈逐级下降趋势.执法部门的监管重点应放在中、小型餐饮单位上.

    作者:郝艳射;孙惠乐;王耐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896份酱卤肉制品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句容市酱卤肉制品细菌污染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提高酱卤肉制品的卫生质量.方法:2006-2008年在句容市辖区内,采集酱卤肉制品检测大肠菌群.结果:酱卤肉制品菌落总数合格率2006、2007年与2008年分别为:75.9%、80.4%、84.9%;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21.3%、34.5%和45.8%.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句容市酱卤肉制品卫生质量逐年提高,但总体合格率较低,酱卤肉制品仍然是卫生监督、检测的工作重点.

    作者:王晓雷;岁源;宣红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通州区茶叶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及铅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通州区部分茶叶中六六六、滴滴涕有机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铅的化学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农药残留,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重金属铅的含量.结果:茶叶中六六六检出率为92.1%(35/38),合格率97.1%(34/35),超标率为2.9%(1/35),测定值范围在<0.4-385.0μg/kg之间.滴滴涕检出率为89.4%(34/38),合格率100%,测定值范围为1.4-189.0 μg/kg,以p,p'-DDT的检出多.重金属化学污染物铅检出率97.6%(37/38),各类茶叶中铅测定结果均低于标准限值.结论 有机氯农药虽然禁用多年,但茶叶中六六六仍有较高残留,提示通州区茶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农药残留状况不容乐观;重金属铅的检出率较高,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监测,保证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作者:郭虹;杨玉竹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石家庄市肉毒梭菌在环境中的分布研究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肉毒梭菌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为预防、诊断、治疗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地貌,均匀抽取8个县(市、区),采集土壤、食品和水3类样品,检测肉毒梭菌污染情况.结果:采集土壤、水、食品3类样品共350份,肉毒梭菌检出15份,检出率为4.3%,其中,12份为8型肉毒毒素,3份为A型肉毒毒素.发生过肉毒中毒的县(市、区)肉毒梭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生过的县(市、区)(P<0.05).山区与平原肉毒梭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外环境中肉毒梭菌污染较以前严重,并且存在A型肉毒毒素.

    作者:郭占景;王生平;狄振宇;徐保红;宋胜军;高伟利;董永辉;白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我国与CAC、美国、欧盟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寻我国在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该评价体系的建议.方法:搜集我国、CAC、美国和欧盟现行有效的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体系与暴露评估方法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CAC、美国、欧盟和我国在有关食用香料安全性评价机构、暴露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价程序等方面不尽相同.结论:我国在暴露评估方法及暴露量数据、安全性评价程序、毒性资料数据库建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对食用香料的安全性评估,并进行使用效果评价,建立较为完善、便于查询的毒性资料数据库等.

    作者:姚晓芬;张俭波;张立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国内外食品安全管理法规中有关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规定、我国食品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介绍.为我国制定相关规定和指导企业更加高效合理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胡国瑞;张志强;文连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食源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概述

    2010年7月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陆续收治因食用小龙虾而导致横纹肌溶解的病人,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流行病学特征与国外报道的哈夫痛高度相似.本文对各国及地区曾发生过的类似食源性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马宁;李凤琴;李宁;隋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一起误食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学校一起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疫情报告,经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以及采集该校剩余食物等样品检测,判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本次食物中毒者为某学校32名食堂员工,其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呕吐、恶心、青紫、心悸、乏力为主,经亚甲蓝、维生素C、补液及其他对症治疗,2天后中毒者全部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本次食物中毒警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食品安全法>宣传力度,完善和健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增强食堂员工健康知识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作者:罗华;彭明权;张晓东;石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2008年食品安全相关WTO/SPS通报情况分析

    2008年WTO秘书处共收到50个成员通报的SPS措施共1267:项,其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措施820项.我国卫生部组织对关注的369项SPS措施通报进行了分析和评议,发达国家依然是主要的通报国家;通报内容依然以农兽药残留为主,但数量较前几年有所下降,食品添加剂、微生物等通报数量比往年有所增加.我国的评议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作者:毛雪丹;樊永祥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