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测定欧洲越橘类保健食品中花色苷的方法.方法 将样品回流水解,使花色苷水解成花色素苷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苷元矢车菊素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以矢车菊素含量表征花色苷含量.采用Xtimate C18柱(250 mm×4.6 mm × 5μm),流动相A:0.4%三氟乙酸(TFA)水溶液,流动相B:0.4%TFA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190~800 nm,柱温35℃.结果 矢车菊素在2~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1%~97.2%,检出限为0.005μg/ml.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是快速测定欧洲越橘类保健食品中花色苷含量较合适的方法.
作者:段玮;唐荣华;田清青;吴青;陈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β-胡萝卜素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作用于T244细胞,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指数,半定量RT-PCR检测Cx43、Bcl-2、Bax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x43、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10和20 μmol/L组β-胡萝卜素均能明显抑制T24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其抑制率分别为28.83%、63.02%,并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凋亡率分别为0.126±0.022和0.190±0.024(P≤0.01),随β-胡萝卜素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P=0.002).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μmol/L组β-胡萝卜素上调Cx4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间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P<0.05),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下调Bcl-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Bax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上调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β-胡萝卜素(10,20μmol/L)能通过有效下调Bcl-2mRNA及其蛋白在T24细胞的表达,上调T24细胞Cx43转录水平的表达、增强细胞间隙连接所介导的GJIC功能,从而诱导膀胱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
作者:吴志平;赵晓昆;吕晨;杨明根;肖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沙门菌的fimY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基因,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检测该体系的灵敏度,以另外7株肠道致病菌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建立了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小鼠的检测模型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建立了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从DNA提取到检测完毕仅需2.5 h.检测两种病原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1和12.8 copies/μl,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3.3%.结论 该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疾病防控及食品卫生行业中很有应用前景.
作者:王振东;吉尚志;杨宇;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冷却猪肉中腐败微生物进行鉴定,研究其在0~4℃条件下贮藏时的消长规律.方法 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冷却猪肉中的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11株具有代表性的细菌:肠杆菌4株,假单胞菌1株,热杀索丝菌1株,不动杆菌1株,乳酸菌2株,葡萄球菌2株.冷却猪肉中腐败微生物初始菌相结构为:热杀索丝菌54.9%,肠杆菌科8.7%,假单胞菌属3.6%,乳酸菌属29.5%,葡萄球菌/微球菌0.6%,霉菌/酵母菌2.7%.在0~4℃条件下贮藏时,热杀索丝菌、肠杆菌科和假单胞菌属是冷却猪肉中的优势腐败菌,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在菌相结构中的比例增长高,特别是假单胞菌属的数量增长快.结论 鉴定出了冷却猪肉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确定了其初始菌相和优势腐败菌.
作者:赵光辉;黄现青;李苗云;王玉芬;谢华;赵改名;罗飞;王会娟;冯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方法 按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程序,应用半定量风险评估软件(risk ranger)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微生物检测等.结果 上海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性食物中毒列报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第3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索性食物中毒的严重性中等、全人群易感;4-6月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率为72.0%,乳及乳制品日均消费量达86.60g/人;假设生乳在加工前金黄色葡萄球菌超过105CFU/g的概率为1/1 000,则每人每天因食用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及乳制品引起食物中毒的概率为2.5×10-1,每年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乳及乳制品食物中毒病例数862人,风险等级49.结论 上海市生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风险程度属于中等,需加强监管.
作者:刘弘;顾其芳;吴春峰;袁微嘉;秦璐昕;邢之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健康志愿者按血清丙二醛含量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试食组连续服用受试物90 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测定两组人群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试食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食组血清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前后两组人群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虾青素可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且对人体健康无损害作用.
作者:彭亮;赵鹏;李彬;张洁宏;黄超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荔枝不同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优选提取荔枝的合适的乙醇浓度;采用氧化时间法、超氧阴离子清除法、总还原力法评价荔枝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荔枝的花、核、肉在50%乙醇中氧化时间短,叶、根、壳在80%乙醇中氧化时间短;荔枝的叶、花、根、壳、核、肉氧化时间分别为5.18、4.59、7.39、11.46、6.23、19.21 s/g;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分别为0.88%、33.63%、36.55%、54.97%、52.63%、77.19%:与铁氰化钾反应后的光密度分别为0.509、0.522、0.408、0.270、0.345、0.268.结论 50%乙醇适宜作为提取荔枝抗氧化成分的溶剂.荔枝的叶、花、根、壳、核均具有较强的还原高锰酸钾和铁氰化钾活性,荔枝的花、根、壳、核、肉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作用较强.
作者:林芳花;彭永宏;张启斌;曾令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快速鉴定减肥类保健食品中咖啡因、盐酸麻黄碱、盐酸芬氟拉明和盐酸西布曲明的液质联用方法.方法 使用Agilent 1100液相色谱和离子阱质谱联用,ESI源,C18柱梯度洗脱.结果 使用本方法对12种市售减肥保健食品中的4种违禁添加药物进行了快速筛查鉴定,其中2种检出西布曲明.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
作者:杨路平;王国玲;焦燕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比色法测定决明茶中总蒽醌衍生物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混合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挥干后,利用蒽醌衍生物和醋酸镁甲醇溶液反应显色的原理,测定反应物在515 nm波长处光密度,比色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检出限为0.40 mg/L,线性范围为2~10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29%~3.87%,平均回收率为92.0%~103.0%.结论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决明茶中总蒽醌衍生物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智勇;宋新;解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利用快速溶剂萃取(AS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荧光检测技术,建立了检测太平湖白鱼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以8%氨水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对样品中的氟喹诺酮类药物采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萃取液经正己烷和乙醚去脂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串联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试样在10~200μg/L范围内校正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4种物质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当添加水平为25、50μg/kg时,鱼肉中4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2.7%~95.6%,相对标准偏差在2.1%~4.1%(n=5),检出限为1.3~3.0μg/kg.结论 方法快速,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白鱼实际样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日常检测.
作者:于辉;赵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茶叶中三氯杀螨醇和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经石墨碳黑/氨基(Carbon/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用DB-5毛细管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进行测定.结果 三氯杀螨醇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20~8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8以上,低检出限为0.23~1.38μg/kg,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5%~106.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5%~10.7%之间.结论 本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茶叶样品中三氯杀螨醇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
作者:李晓晶;于鸿;贺小平;黄聪;甘平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改进8-羟基喹啉荧光分光光度法并用于油炸食品中铝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湿法消解对食品进行前处理,使铝元素与8-羟基喹啉形成稳定荧光络合物,用荧光光度计检测其荧光强度从而测定铝含量.结果 铝离子在5~600μg/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7 1;回收率在90.1%~106.0%之间.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测定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非常适合于基层的工商、卫生和质检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分析油炸食品中铝的含量.
作者:程代;朱春秋;许慧玲;姜微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冷饮中甜蜜素含量的适宜条件并对方法的误差进行预测.方法 样品经国标方法提取,毛细管柱OV-1程序升温条件下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采用精密度-偏性分析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误差预测.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μg/ml,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5,方法检出限为3.0μg;除冷饮样品外,其余试样批内、批间变异分析F<F0.05,3种试样的总标准差(St)均小于其浓度的5%(W),准确度的置信限(R/d)为1.04.结论 证实了该方法测定冷饮中甜蜜素是可靠的,且准确、灵敏.
作者:郭华;张卫国;黄培林;汪思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蔬菜中3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蔬菜捣碎后经乙腈提取,盐析,浓缩,SPE柱净化,丙酮定容,采用DB-5MS毛细管柱和FPD检测器测定.可检测33种有机磷农药.结果 33种有机磷农药在40~8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8 8~0.999 9.加标回收率为73.1%~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9%~8.39%.定量检出限3.5μg/kg.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在设定色谱条件下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净化后测定有机磷农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能满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作者:于鸿;陈安;李晓晶;甘平胜;黄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完善我国畜肉食品可追溯监管体系,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方法 分析制约我国畜肉食品可追溯监管体系建设的因素.结果 针对法规标准缺失、监管力度弱、追溯计划不完善、追溯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 我国畜肉食品可追溯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光辉;陈静;解金辉;刘亚东;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食品及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是欧盟监管当局为确保食品安全而采用的实时、快速而又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保护欧洲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本文对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产品RASFF通报情况及近年来通报内容的一些重要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包括通报数量、通报产品和通报原因等方面的变化,并对RASFF运行趋势与经验借鉴进行了探讨.
作者:游雄;吴丽燕;曹丹;徐向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通过对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平台系统的开发背景、现状、需求分析、软硬件环境及功能模块等几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展现了该平台系统的整体建设情况,同时也提及了系统的应用效果、优势、推广及发展方向,全方位地介绍了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平台.
作者:杨杰;杨大进;樊永祥;蒋定国;王竹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其制品镉污染现状,为开展食品中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09年9月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采集市售大米及干米粉共840份,其中大米420份,干米粉420份,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镉含量测定,采用秩和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广东省市售大米及干米粉镉含量均值为73μg/kg,超标率为5.5%.将广东省分为粤北、珠三角北、珠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南、粤西、粤西南、粤东(客家地区)、粤东南(潮汕地区)8个区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粤北地区市售大米及干米粉镉含量较高,均值为122μg/kg,超标率为12.5%.结论 广东省8个区域市售大米及米制品镉含量有一定超标情况,其中粤北地区超标较明显,建议进一步开展专项调查研究,分析其来源及程度,为进一步开展镉暴露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杨菲;白卢皙;梁春穗;王桂安;黄琼;闻剑;胡曙光;李海;梁旭霞;王立斌;戴昌芳;张永慧;杨杏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人初乳、集中饲养的新西兰进口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比较人初乳和牛初乳、牛初乳和牛常乳以及牛乳和同期采集的血液中IGF-1、NGF的含量.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测定人初乳、牛初乳、牛常乳和血中IGF-1、NGF的含量,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测定的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是26.91μ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IGF-1的含量分别是38.40、20.14和37.35μg/L.人初乳中NGF的含量是300.47 ng/L,荷斯坦乳牛的初乳、常乳和血清中NGF的含量分别是69.82、110.37和9.63 ng/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牛初乳和人初乳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牛初乳中IGF-1的含量高于牛常乳(P<0.05),牛乳中IGF-1的含量与同期血液中IGF-1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人初乳中NGF的含量高于牛初乳(P<0.05),牛初乳和牛常乳中NGF的含量差异没有显著性,同期牛血中NGF的含量低于牛乳中NGF的含量(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牛初乳与人初乳IGF-1含量无明显差别,人初乳中NGF含量更加丰富.
作者:王洋;生庆海;张玉梅;赵艾;贾梦;薛勇;王培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开平市产酱油中铵盐含量及其污染来源,为酱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测酱油中的铵盐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计算铵盐比率和合格率;检测原料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和糖蜜中铵盐含量.结果 半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成品酱油铵盐合格率(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01<P<0.05);成品酱油中生抽酱油铵盐合格率(100%)和老抽酱油铵盐合格率(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P<0.01);焦糖色中氨氮含量在0.02%~0.04%之间,全部合格;糖蜜中铵盐含量在0.05~0.25g/100 ml之间.结论 开平市产部分酱油品种铵盐含量超标,是加入铵盐含量高的糖蜜导致.
作者:林崇昌;司徒小玉;邓秀燕;吴灿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海洋生物毒素结构多样、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风险.使用动物模型检测贝类组织中的海洋毒素是许多国家监控计划推荐的方法.近年来,新的基于毒性作用机制和明确化学结构的检测方法不断被开发,如细胞检测法、免疫学方法、化学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方法等.有的方法已进入标准化和验证程序,逐渐被认可用于监控和检测目的.
作者:程树军;焦红;谈伟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食物中致敏原的管理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食物致敏原限量对消费者、食品监管部门、企业都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但食物致敏原限量却难以被严格、科学地确定.本文综述了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和组织食物致敏原限量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我国食物致敏原限量确定的建议.
作者:韦晓群;谢力;邹志飞;相大鹏;李志勇;甄宇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食品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农药和添加剂等化学物可能会通过多种机制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形成累积暴露,但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多以单一化学物暴露为基础.近年来,化学物累积暴露形成的健康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累积风险评估方法,如类别每日可耐受摄入量(TDI)、危害指数(HI)、相对效能因子(RPF)、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等也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讨论.
作者:张磊;李凤琴;刘兆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东莞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特点,以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及措施.方法 对东莞市2007-2009年食物中毒事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3年,东莞市发生食物中毒事件71起,病例数为979人;均以企业食堂为主(占77.46%),但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餐馆发生数有增加趋势;5-9月份为全年发生高峰(占56.34%),主要为细菌性污染(占80.56%),其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占61.11%);1-3月份为次高峰(占28.17%),主要因四季豆及面豆加工不当(占60.00%),但呈逐年下降趋势;中毒食物主要为肉类(28.17%)、四季豆(面豆)(28.17%)及凉拌菜类(19.72%),前者有增加趋势,后二者呈下降趋势.结论 针对关键控制点进行重点管理,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加强监管和宣传力度.
作者:谢伟;周建孟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