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198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450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4年4期文献
  • 食源性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菌株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菌株特征及潜在致病性.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采集的355份食品样品进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菌株进行stx1/stx2基因分型、eae等毒力基因检测,并对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结果 355份样品中44份smx2基因阳性,共分离出11株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其中3株携带stx2a亚型,3株携带stx2e亚型,1株携带stx2b亚型,4株不能分型;5株携带ehxA、saa毒力基因,2株携带subA基因,1株携带katP基因;MLST将11株菌分为7个不同的ST型,存在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患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分离株(HUS-associated enterohemorrhagic E.coli,HUSEC)及主要流行血清群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的ST型别.结论 我国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污染,部分菌株具有潜在致病性,应加强对食品中STEC的监测.

    作者:白向宁;王红;赵爱兰;张正东;李群;熊衍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研究

    为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对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和制修订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文章提出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中存在问题,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内容和效力、承担标准制修订的责任主体、临时管理限量值的制定程序、标准的发布形式、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和保健食品的管理模式、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管理问题、参与国际标准存在的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修改现行《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制度的建议.

    作者:樊永祥;何来英;韩宏伟;王竹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的调查

    目的 了解宁波口岸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将分离自宁波口岸进口水产品中的129株副溶血性弧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使用PCR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4个毒力基因(tdh、tlh、trh、toxR).结果 菌株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拉定的耐药率分别为90.70%、98.45%和51.17%;对卡那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1.55%、13.18%、2.33%、20.16%,中敏感率分别为33.33%、52.71%、46.51%、40.31%;其他8种抗生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氧氟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则比较敏感;毒力基因trh,tdh,tlh和toxR的携带率分别为0%、0.78%、100%和100%.结论 强力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是治疗由进口水产品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进口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致病毒力基因携带率比较低.

    作者:于纪棉;倪晶晶;陶冬英;劳华均;王建峰;王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牡蛎致敏蛋白初步分离和酶解处理对其抗原性的影响

    目的 分离获得太平洋牡蛎致敏蛋白,考察酶解法对牡蛎致敏蛋白抗原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硫酸铵沉淀和葡聚糖凝胶G-75分离牡蛎致敏蛋白,聚丙烯酰胺电泳分析获得蛋白的分子量大小,使用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动物蛋白水解酶(3 000 U/g)酶解牡蛎致敏蛋白,OPA法测定水解度,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酶解产物的抗原性.结果 分离到分子量约为40和98 kD的牡蛎致敏蛋白,经木瓜蛋白酶酶解的致敏蛋白特征条带消失,酶解产物水解度为(31.87±0.309)%,动物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对牡蛎致敏蛋白水解度分别为(24.13±0.153)%和(12.43±0.115)%,但致敏蛋白特征条带未完全消失;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表明3种蛋白酶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牡蛎致敏蛋白的抗原性或使致敏性基本消除.结论 蛋白酶酶解法可有效水解牡蛎致敏蛋白,从而降低其抗原性,其中木瓜蛋白酶效果明显.

    作者:龙淑筠;潘剑宇;陈华;蔡冰娜;孙恢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1-2013年广州市海珠区不同来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了解近年来广州市海珠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散发腹泻病人监测分离株、外环境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及耐药现状.方法 2011-2013年61株副溶血性弧菌,包括17株食物中毒菌株、27株散发腹泻病人菌株、17株外环境监测菌株,对其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及药敏试验.结果 17株食物中毒分离菌株,共分6个血清型,O3∶K6共12株(70.6%);27株散发腹泻病人分离菌株,共分10个血清型,O3∶K6共17株(63.0%);17株外环境分离菌株,共分11个血清型,其血清型分布分散.61株菌株出现两重耐药3株,三重耐药1株.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食物中毒、腹泻病人中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是O3∶ K6,不同来源的分离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

    作者:吴琪;伦嘉欣;许少洪;李映霞;黄芳;曾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花生过敏患者血清中抗Ara h1的IgG与IgE分离纯化研究

    Ara h1是花生的一种主要致敏原蛋白,能够使花生过敏患者产生特异的IgG与IgE,从而导致花生过敏症状.Ara h1与其特异IgG和IgE的结合是导致花生致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与Ara h1作为配体的亲和层析柱纯化抗Ara h1的IgG与IgE.高纯度的抗Ara h1特异IgG与IgE对探讨研究其与Ara h1之间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伟逸;李瑶;景江珊;冯玥;幸鹏;黄海珍;吴序栎;刘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酱油中12种金属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测定酱油中铝、铬、锰、铁、镍、铜、锌、砷、硒、镉、锑、铅等12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技术.方法 根据酱油高盐分性质,系统分析影响其测定的干扰因素,通过样品基体稀释、选取合适同位素、采用碰撞池He模式及内标校正等技术消除干扰,建立准确测定方法.结果 12种元素在0.2 μg/L~1.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达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01 ~0.003 mg/L,加标回收率为80%~110%,相对标准偏差<10%.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消除干扰,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酱油等高盐食品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李敏;连晓文;姚敬;王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面粉及面粉改良剂中的曲酸和噻二唑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面粉及面粉改良剂中的曲酸和噻二唑.方法 色谱柱Atlantis C18(4.6 mm×15 cm,5μm),流动相组成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1μl,曲酸和噻二唑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69和300 nm.样品以乙腈提取,提取液经离心、滤过后供HPLC分析.结果 曲酸、噻二唑均在0.5~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4.2%~92.4%,RSD为1.1%~6.9%(n=6),检出限(LOD)分别为2.0和0.7 mg/kg.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面粉和面粉改良剂中曲酸和噻二唑的测定.

    作者:简龙海;钟吉强;王欣美;郑荣;刘畅;王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强化食品中的叶酸

    目的 建立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强化食品中叶酸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SunFire 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5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5.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叶酸在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44和428 nm.结果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 ~2.0 μg/ml,r=0.999 9;方法的定性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分别为0.01和0.03 μg/g;加标回收率为90.0%~98.0%,RSD均小于5%.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强化食品中叶酸含量的测定.

    作者:赵海燕;杨永红;刘泰然;李兵;赵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系统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5种食品中14种有机磷和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目的 建立GPC与GC-MS/MS测定5种食品中14种有机磷和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初步分析GPC净化技术及MS/MS分析技术在食品农药多残留分析的优势.方法 用GPC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处理韭菜、大白菜、辣椒、猪肉、鱼肉五种食品,用GC-MS/MS检测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GPC与GC-MS-MS检测食品中14种有机磷和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5,定量限为0.002 ~0.034 mg/kg,对韭菜、猪肉样品按0.05、0.10、0.20 mg/kg三组水平加标测试,方法精密度RSD%为2.9 ~10.2%,回收率为78.6~108.3%.结论 本方法检测样品范围广、灵敏度高、定性可靠、定量准确,适合多种类食品中农药多残留分析.

    作者:刘国平;黄诚;薛荣旋;周日东;卢丽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果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果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方法,了解安阳市内销售的果汁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现状.方法 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固相萃取玻璃小柱净化,萃取液经氮吹浓缩后,以G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 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24 min内流出并完全分离,在5~5 000 ωg/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均>0.99,在3个水平的加标试验中,RSD为0.1% ~6.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8%~ 106%,定性检出限为0.1~0.5 μg/L.结论 该方法通过优化气相色谱条件,使16种邻苯二甲酸酯得到较好分离;选取丰度高的特征离子、佳的碰撞能量,用GC-MS/MS检测特征离子的二级离子,可减少干扰,避免假阳性的出现,提高灵敏度.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果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和确证.

    作者:姚铭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荧光免疫层析法快速测定牛奶中头孢氨苄残留量

    目的 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结合现场检测仪建立牛奶中头孢氨苄残留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反向微乳技术合成稀土铕荧光纳米颗粒,与头孢氨苄单克隆抗体结合制备荧光检测探针,以头孢氨苄卵清蛋白全抗原和羊抗小鼠抗体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结合现场检测仪建立牛奶中头孢氨苄残留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头孢氨苄的检测限为0.16 ng/m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 ng/ml,线性范围为0.16 ~5 ng/ml,标准添加回收率为100%~115%之间,与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等其他12种抗生素的交叉反应率均<0.01%,与ELISA方法比较,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 本试验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牛奶中头孢氨苄残留,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直观的优点,可用于抗生素残留的筛查,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胡佳丽;于东升;刘小雷;云彩麟;李莉;刘彩虹;张帆;陈艳;邹明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同时测定肉制品中酸性橙Ⅱ等11种合成色素的方法研究

    目的 构建同步测定肉制品中柠檬黄、新红、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红色2G、亮蓝、酸性红、赤藓红、酸性橙Ⅱ等11种合成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市售肉制品中色素进行监测.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用乙醇氨水水溶液提取样品中色素并经WAX小柱(150 mg,30μm)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检测.结果 HPLC法测定11种色素在1.00~20.0 μg/ml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0.02 ~0.06 mg/kg,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1% ~ 100.8%,RSD为1.3%~4.9%(n=6).用本方法监测259份市售肉制品,不同色素的检出率为0% ~ 22.0%.结论 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肉制品中11种色素分析,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静娜;贺栋梁;梁高道;何振宇;黄常刚;陈曦;周敦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TP荧光检测法快速筛查冷荤间加工现场凉拌菜的细菌污染状况

    目的 探讨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法检测冷荤间加工食品细菌总数的可行性,为食品细菌污染现场快速检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市餐饮单位中随机抽取20家各类餐饮单位,采集4大类80份菜品作为冷荤间加工食品检测样品,分别应用ATP荧光检测法与实验室平板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结果 ATP荧光检测法所得菌落数与实验室平板计数法检测菌落总数对比,假阳性率18.8%,假阴性率20.4%.结论 ATP荧光检测法适用于冷荤间加工食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作者:张尧;邸金茹;邓旭峰;范丽欣;张涛;贾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曼陀罗中的消旋山莨菪碱、东莨菪碱与(-)-莨菪碱

    目的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消旋山莨菪碱、东莨菪碱与(-)-莨菪碱的方法.方法 曼陀罗经2 mol/L盐酸超声提取30 min后过滤,滤液用浓氨水调节pH≈9后用三氯甲烷提取3次,挥干定容后上机测定.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东莨菪碱与(-)-莨菪碱在0.1~0.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 1~0.9995,在0.2~0.4 mg/ml两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6.7%~119.0%,RSD为0.8%~7.3%,检出限为0.1~1.0 μg/kg.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可靠,能够满足曼陀罗中消旋山莨菪碱、东莨菪碱与(-)-莨菪碱的检测分析.

    作者:秦国富;李恒新;李永波;沈讷敏;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考评指标赋分方法初探

    目的 研究探讨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考评指标科学客观的赋分方法.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设计考核评价指标间重要性比较表格,由各级地方政府不同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独立判断指标间重要程度,汇总分析并计算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和各考核指标的赋分.结果 ①完善体制机制、打击违法犯罪、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处理、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有奖举办制度8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21.3%、16.4%、14.7%、13.5%、13.2%、7.3%、7.1%、6.5%;②对每个二级指标也计算了权重比例,一级和二级指标共同确定了二级指标赋分;③层次分析法赋分与原方案赋分相比,总体基本一致,个别不同;④从食品安全监管的角度分析,体制机制、打击违法犯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当前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结论 使用层次分析法为群决策项目赋分更加科学客观,具可操作性.

    作者:李业鹏;于军;樊红平;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0年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方法 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采集8大类3 657份食品样品,按照国家标准检测食品中铅、镉和汞的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进行评价.结果 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铅含量的平均值为0.34 mg/kg,总体超标率为8.8%(320/3 656),其中粮食、肉类和蔬菜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17.2%(95/552)、14.5%(85/587)和10.7%(57/534);部分食品中镉含量的平均值为0.054 mg/kg,总体超标率为3.9%(143/3 657),其中食用菌和蛋类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9.6%(49/508)和8.1%(42/518);部分食品中汞含量的平均值为0.077 mg/kg,总体超标率为8.3%(303/3 657),其中蔬菜和粮食中超标率较高,分别为25.3%(135/534)和12.3%(68/551).结论 河南省部分食品中铅、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粮食、蔬菜和肉类食品中污染情况尤为突出,需要加强监管.

    作者:付鹏钰;张书芳;周昇昇;张榕杰;张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江苏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现况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江苏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动物性水产品加工现况,为制定餐饮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设计现场调查表,对经营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餐饮单位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江苏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品种丰富,加工操作过程中关键环节合格率较低,仅10%设计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专间;人员管理、卫生管理不能适应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需求.结论 江苏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加工卫生现况令人担忧,亟需通过制定加工操作规程、加强日常管理、开展宣传培训等举措,规范全省餐饮业即食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加工过程,整体提升合格水平.

    作者:张周建;张卫兵;赵荣梅;羌校君;高湘陵;王春明;金峰;陆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石家庄市市售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监测及溶血素基因的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谷基辅助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及其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采集石家庄市23个区县市售婴幼儿配方粉、谷基辅助食品共399份,依照国家标准GB/T 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进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并计数,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蜡样分离株的溶血素基因和非溶血素基因.结果 399份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85份,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检出36份,检出率22.8% (36/158);谷基辅助食品检出49份,检出率20.3%(49/241).85份阳性样品中有48份呈溶血素基因阳性,检出率56.5%,非溶血素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婴幼儿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较严重,存在潜在的食品风险.分析结果可为婴幼儿食品卫生学检验标准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作者:秦丽云;吕国平;郭玉梅;齐惠荣;潘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食品中的氰化物来源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从食物中毒防控角度出发,阐述食品中氰化物的背景值、来源、生物代谢及安全标准,为快速应对处置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作者:郭忠;张文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秀丽隐杆线虫作为人类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简称C.elegans或秀丽线虫)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中.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维生素A强化的饮品对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的影响

    目的 了解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对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郊区某小学一、二年级6~8岁学生294名,男女各半,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两组保持日常饮食,干预组每日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250 ml.采用连续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学生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检测学生血清视黄醇水平.结果 干预后男、女干预组及对照组维生素A的摄入量均低于国家推荐标准.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摄入量增加(P<0.05).干预前,男、女干预组和对照组间血清视黄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北京市郊区6~8岁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提高了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

    作者:李永进;李印东;李玉堂;石玮;吕金昌;陈东宛;刘秀峰;高彭;徐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检测和评价美洲商陆叶和果的急性毒性

    目的 分别使用经典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及线虫毒性试验三种方法对美洲商陆叶子和果实进行急性毒性检测和评估.方法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美洲商陆叶使用一次大限量法,美洲商陆果使用霍恩氏法;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使用CHL(中国仓鼠肺细胞)中性红染色法;线虫毒性试验采用96孔板对同步化的秀丽隐杆线虫L4期幼虫进行24 h染毒.结果 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表明美洲商陆叶的小鼠经口大耐受剂量(MTD)≥20.00 g/kg BW,为无毒级,而果的LD5o> 10.00 g/kg BW,为实际无毒,果的小鼠急性毒性大于叶的毒性;在细胞毒性试验中,叶和果的IC50分别为7.4和5.6 μg/ml;在线虫毒性试验中,经215.0 mg/ml的美洲商陆叶染毒24 h后,仍未出现死亡,而果的LC50=16.5 mg/ml.结论 经典小鼠和线虫染毒模型均显示果的毒性大于叶的毒性;在细胞毒性试验中,虽然果的细胞毒性略大于叶的毒性,但差别比较微弱.提示线虫模型比细胞模型更具有毒性预筛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张鹏;李煜;尤育洲;冯颖;滕仁明;马蕊;高珊;宁钧宇;敬海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纳豆粉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

    目的 探讨纳豆粉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纳豆粉连续经口给予小鼠30 d,然后通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吞噬系统功能、自然杀伤细胞活性4个方面的试验结果评价纳豆粉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结果 纳豆粉能够增强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提高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促进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增殖,提高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纳豆粉可提高小鼠的免疫力.

    作者:彭亮;王彦武;傅伟忠;何励;覃辉艳;姚思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现况及对策研究

    本文概述了我国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的现况,分析了2013年食品标准清理工作中,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清理专家技术组对我国现行的163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进行逐项审议后,提出了明确的清理意见,终提出了拟形成的GB 4789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共31项.在总结、分析标准清理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进一步完成标准整合工作、完善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解决方案.

    作者:陈潇;刘秀梅;王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