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与耐药性的关联性,确定某些具有高致病性潜能的流行克隆株的存在.方法 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和E-test药敏试条法对14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MLST技术对50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率为22.00%(11/50),并出现多重耐药株.5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MLST分析共获得12个型别,以ST9和ST121为优势型别.结论 特定ST型别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特定菌株之间的传递,人源性和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均发现耐药株,可能存在耐药基因的传递,应加强对具有潜在致病性的ST型别的监测力度.
作者:霍哲;王晨;徐俊;高波;曹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重组人乳铁蛋白自身及其在奶粉中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抑制率、羟基自由基抑制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抑制率、还原能力和抑制大鼠肝脏体外脂质过氧化等试验评价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 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的浓度与DPPH自由基抑制率、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之间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样本和浓度之间没有交互作用,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在不同浓度下所得值的趋势相同.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在对大鼠肝组织匀浆抗氧化性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乳铁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乳铁蛋白和牛乳铁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添加到保健品或者化妆品中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作者:戴亚妮;于添;朱松;杨雪珍;王建武;马奇明;李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湖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与临床腹泻病例间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湖州市653份水产品和8 112例临床腹泻病例,分别对水产品与临床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进行定性VP检测、O群血清分群及tdh与trh毒力基因型检测.比较分析VP在水产品与临床腹泻病例中的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水产品的VP检出率为28.02%(183/653),其中淡水产品检出率为33.67% (132/392),海产品检出率为19.54%(5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23,P<0.001).临床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的VP检出率为4.87%(395/8 112),其中暴露于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的检出率达15.40% (170/1 104).在时间分布上,水产品与粪便或肛拭子标本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均在7~9月检出率相对较高;在血清型分布上,二者均以O3、O4血清型为主;在毒力基因型分布上,临床腹泻病例以tdh(+)/trh(+)为主(60.51%,239/395),而水产品以tdh(-)/trh(-)为主(42.08%,77/183).结论 湖州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与临床病例感染在时间分布和生物学特征上具有一定关联,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与管理.
作者:袁瑞;付云;张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检测孕期染毒大鼠的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脾T淋巴细胞、脾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自然杀伤(NK)细胞功能等指标,探讨大鼠孕期染毒硝酸镧对子代大鼠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成年SD大鼠按雌雄2∶1的比例交配,每日观察阴栓确定受孕情况,获得40只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妊娠的第7天至第16天灌胃硝酸镧溶液,剂量分别为0、2、20、60 mg/kg BW.子代大鼠出生后第4天(PND4)进行窝标准化,使得每窝子代大鼠数目均为4只,雌雄各半.断乳后子代大鼠分笼喂养,每窝选取雌雄各一只作为A队列,另每窝选取雌雄各一只作为B队列.其中A队列80只子代大鼠出生后第52天(PND52)进行免疫毒性评价,观察指标为主要脏器脏体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型以及血清γ-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α、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的检测;B队列80只子代大鼠于出生后第55天(PND55)取脾进行T细胞依赖抗体反应试验以及检测脾T淋巴细胞和脾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试验期间每周称取子代大鼠体质量.结果 子代大鼠体质量低、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肺、脑、脾、胸腺相对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雄性子代大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试验组雌性子代大鼠全血NK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从试验结果得出基准剂量下限为0.21 mg/kg BW.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母鼠孕期染毒硝酸镧对子代大鼠的NK细胞、脾T淋巴细胞产生轻微刺激作用,但未发现硝酸镧对子代大鼠产生免疫毒性作用.
作者:刘丹丹;杨辉;张文众;贾旭东;刘兆平;宋雁;裴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用动物试验研究小龙虾相关人群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确证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致病因子提供动物试验筛查的问题样品.方法 基于2016年广东省48例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结果,找到可能的问题小龙虾样品,分离虾肝胰腺、虾肉,分别经口灌胃小鼠,在小鼠体内触发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观察血清学和骨骼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2016年7~9月广东报告的48例食用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酸痛、乏力、呼吸困难和胸闷等,血液生化检测显示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异常的比例超过85%,符合哈夫病的诊断.人群中发生的小龙虾相关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与小龙虾的批次、个体进食量和个体体质差异均有关.36起事件中涉及同一场所的有A、B两家餐馆,分别报告了2起.30 g/kg BW剂量的A餐馆的雌虾肝胰腺可引起小鼠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升高,高于其他剂量组(10、3.3和1.1 g/kg 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g/kg BW剂量的A餐馆和B餐馆的虾肉可引起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升高;同一动物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相关的指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呈现正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理改变主要在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异常升高的动物中观察到,主要表现为小鼠股二头肌内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嗜伊红染增强,横纹模糊消失.结论 小龙虾在部分小鼠体内可触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发病率与小龙虾批次有关,与给样量多少有关.动物试验与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黄琼;赵敏;王凤岩;谭剑斌;梁骏华;陈壁锋;李雪琪;周轶琳;汤莉;刘哲;谢晓萍;卢玲玲;黄俊明;邓小玲;杨杏芬;张永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自贡市肉及其制品分离粪肠球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和携带毒力基因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序列分型(ST).方法 2013年4月17 ~21日对147份肉及其制品样品污染的粪肠球菌进行分离鉴定,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验,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分离到的粪肠球菌携带4种常见毒力基因的情况,并对多重耐药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研究.结果 从147份肉及其制品样品中共分离到65株粪肠球菌,其中耐药菌株比例为58.5%(38/65);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为41.5% (27/65),对利福平、氯霉素和红霉素也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分离菌株对高浓度链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15.4%(10/65)和12.3% (8/65);未分离到对青霉素类(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糖肽类(万古霉素)和脂肽类(达托霉素)抗生素耐药的菌株.4种常见毒力基因(gelE、asa1、esp、cylA)在65株分离株中均有携带,阳性率分别为56.9%(37/65)、21.5%(14/65)、9.2% (6/65)和7.7%(5/65).14株多重耐药菌株共有9个MLST型别,包括4株ST16、2株ST81和2株ST480菌株,且相同ST型别的粪肠球菌有相似的耐药谱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论 四川省自贡市肉及其制品中相同ST型别的粪肠球菌有相似的耐药谱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应重视肉及其制品中耐药粪肠球菌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威胁.
作者:杨晶;王红;张桂;熊衍文;金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和比较不同肠球菌种水平鉴定方法的准确性,了解北京市集贸市场生鲜猪肉肠球菌的种水平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VITEK 2 COMPACT两种方法对北京市集贸市场生鲜猪肉肠球菌开展种水平鉴定,两种方法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使用API 20 Strep、16S rRNA和23S rRNA序列分析再次鉴定.比较不同种肠球菌对1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在5种肠球菌种水平鉴定方法中,16S rRNA序列分析和终结果的符合率高,为100.0%;VITEK 2 COMPACT符合率低,仅为4.0% (1/25).在8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82.6% (71/86),其次为希拉肠球菌占14.0% (12/86).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CIP)的耐药率高于希拉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51,P<0.01);对四环素(TET)、高浓度链霉素(HLSR)和高浓度庆大霉素(HLGR)的耐药率均高于希拉肠球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T:x2=3.865,P>0.05;HLSR:x2=1.608,P>0.05;HLGR:x2=0.553,P>0.05),但对红霉素(ERY)和氟霉素(CHL)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希拉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Y:x2=20.244,P<0.01;CHL:x2=14.139,P<0.01).结论 16S rRNA和MALDI-TOF-MS序列分析技术在肠球菌种水平快速鉴定上有较高准确性,不同种属肠球菌呈现不同耐药特征,本研究为有效监测食源性耐药肠球菌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科学数据.
作者:彭子欣;张思雨;闫韶飞;王帅;王伟;张建中;李凤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己烯雌酚(DES)、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丙基硫脲嘧啶(PTU)对小鼠垂体瘤神经细胞(GT1-7神经细胞)的增殖效应及其联合作用.方法 DES的剂量为0.1、1、10、100、1 000 μmol/L,DBP的剂量为0.01、1、10、100、1 000 μmol/L,PTU的剂量为0.000 1、0.01、1、100、1 000μmol/L.联合作用的剂量设计为DES0.1 ~1 000 μmol/L,DBP 0.0t μmol/L,PTU 0.000 1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3种物质单独作用和联合作用24 h后GT1-7神经细胞存活率.结果 DES、DBP单独作用于细胞,随DES或DBP浓度的增大细胞存活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TU单独作用于细胞,各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但基本维持在一定水平.DES、DBP、PTU单独作用时,其浓度分别低于10、100、1 000 μmol/L时,GT1-7神经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DES与DBP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E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DES与PTU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ES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DBP与PTU联合暴露时,细胞存活率随DBP浓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与DES单独作用体系比较,0.01 μmol/L DBP和0.000 1 μmol/L PTU同时加入到0~10μmol/L DES后细胞存活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S浓度为100 μmol/L时细胞存活率由80%左右降至4%左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S、DBP、PTU对GT1-7神经细胞的增殖效应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3种物质在一定剂量下共同作用对GT1-7神经细胞增殖呈现联合作用.
作者:康静;方海琴;贾旭东;宋雁;刘兆平;裴秋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抗体与标记的磁性荧光纳米颗粒相结合的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产热稳定直接溶血素(TDH)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方法 构建产TDH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片段并进行扩增,扩增产物与质粒载体(pET-28a)连接,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制备抗体.抗体与标记的磁性荧光纳米颗粒偶联后,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将混有不同浓度标准菌株样品和阴性对照样品分别与荧光纳米颗粒-单抗偶联物和试纸条共同反应5min,紫外光下肉眼观察结果.对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进行测试并进行样品模拟试验.结果 重组质粒载体在大肠埃希菌B L21(DE3)可稳定高效地表达分子量为26 kD的可溶形式的目的蛋白,并实现了单克隆抗体与磁性荧光颗粒很好的偶联,所得偶联物与低浓度10 CFU/ml阳性菌株反应,阴性对照菌株无反应.结论 试验制备的产TDH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表达产物与磁性荧光纳米颗粒有机结合,检测操作过程简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和检测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向辉;朱海;孙世宏;李颖;王西丽;张汉斌;柳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建立竹笋中百草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 样品用甲醇-0.1 mol/L盐酸溶液(1∶1,V/V)提取后,经Oasis WCX固相萃取柱(60 mg/3 ml)净化,采用UPLC BEH HILIC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百草枯在10 ~ 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2,检出限为2μg/kg,定量限为5μg/kg.进行5、50和200 μg/kg三个浓度的样品加标试验,回收率为82.2%~104.8%,相对标准偏差为8.3%~10.9%.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合于竹笋中百草枯的检测.
作者:纪律;李启;雷永良;徐峻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开发一种快速检测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的三联检测卡.方法 优化胶体金溶液pH值、金标抗体量及抗原包被量制备3种胶体金试纸条,将试纸条组装成检测卡,研究该卡的检测限、准确度、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 AFB1、ZEN和DON 3种试纸条的胶体金溶液适pH值分别为7.5、7.5和7.0,金标抗体量分别为4.2、7.2和9.6 μg/ml,抗原包被量分别为1.0、1.4和0.8 mg/ml.检测卡的检测结果与仪器检测结果基本一致,重复性较好,与结构类似物及其他霉菌毒素无交叉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可以保存12个月.结论 该三联检测卡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且能同时检测3种真菌毒素,在谷物的现场检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曹德康;苏建忠;张瑛;秦璐;苗银萍;吴智坚;张杰;赵林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禽类食品中11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超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ESI-MS/MS)分析方法.方法 鸡肉和鸡蛋样品经1%乙酸乙腈(1∶100,V/V)混合液提取,冷冻离心与正己烷脱脂净化,以10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甲醇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扫描,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模式,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 11种喹诺酮类药物在0.05 ~ 5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7 4,栓出限范围为0.05~0.1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82.4%~104.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结论 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净化效果好,减少了基质效应的影响,适用于大批量禽类食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刘柏林;谢继安;赵紫微;王秀莉;单晓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以美国食品企业检查员为研究对象,从检查依据、检查员的构成及资质管理、检查员职责和任务、培训教育以及检查员的使用等方面,研究美国食品企业检查员的相关管理制度,分析其特点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探索建立我国食品企业检查员制度提供参考.
作者:李强;刘文;戴岳;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建立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监管模型,为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大型活动食品提供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对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如就餐人员年龄、来源地等进行筛选和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指数建模.结果 大型活动食品安全监管指标分别由年龄、气象、地域、食品种类和食品单位安全状况5个维度来反映.权重系数分别为3.96%、9.85%、7.14%、35.99%和43.06%;设定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线值为宾馆饭店60、快餐配送单位58、户外大型活动承办单位59.结论 该研究能科学有效地为大型活动接待单位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为监管部门事先遴选和开展卫生保障及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东红;张行钦;周标;沈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的全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微生物质量控制考核,以评价其对6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验能力.方法 6种质控考核菌株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阪崎肠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2011和2012年设计的组合,将新鲜培养的致病菌增菌液混合后滴加于灭菌奶粉载体中制成样品.2011年考核制备了6种样品(Ⅰ ~ Ⅵ),2012年为10种样品(A~J).运用点分数法对两年结果分别进行满意率评价,率的比较用Pearson x2检验或对数似然比x2检验.结果 2011和2012年考核总体满意率分别为86.5%(268/310)和84.3%(375/445),2011年样品满意率低的是空白样品Ⅵ(68.0%,17/25),2012年满意率低的是G样品(0.0%,0/8).2011和2012年考核结果主要漏检的是大肠埃希菌,其中2012年大肠埃希菌漏检率占漏检总数的85.7%(60/70).2011年非考核菌中漏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2012年考核结果主要多检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检总数的36.8%(7/19).两年的结果均显示大肠埃希菌和阪崎肠杆菌组合样品中,大肠埃希菌的漏检率明显增高.沙门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分型正确率较低,分别为41.5%(95/229)和45.1%(105/23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易错误鉴别成英诺克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易错误鉴别成草状芽胞杆菌,阪崎肠杆菌易错误鉴别成河生肠杆菌.结论 80%以上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6种致病菌的定性检验能力较好,可以满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需求.其中对沙门菌的检验能力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漏检率较低但易出现多检;大肠埃希菌的检验能力有待提高;阪崎肠杆菌的检验水平较2010年结果有明显提升.
作者:韩海红;刘继开;李薇薇;郭云昌;付萍;李业鹏;余东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食品企业对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满意度及标准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方法 2014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25个省针对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86份,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6位受访者对标准知晓率为87.61%(601/686),以5分为满分,对标准可操作性平均得分为4.325分;合理性平均得分为4.293分;92.15%(552/599)食品企业为新标准实施采取了相应措施,新标准实施对食品企业起到了正向的推动作用,同时增加了检验成本.结论 食品企业对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较高,标准实施推动了食品企业的正向发展,同时带来了一定执行成本.
作者:毛雪丹;胡安易;任雪琼;韩军花;樊永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按顺义区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选取分别代表城、乡的2个街道和3个乡镇,在选中的街道(乡镇)随机选取2个社区(村),在选中的社区或乡村随机选取300户817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调查户所有成员食物消费情况、营养素摄入以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情况.结果 顺义区居民谷类、蛋类摄入量较合理,薯类、水果、蔬菜、大豆及坚果类均摄入不足,分别为建议摄入量下限的60.8%、52.3%、83.0%和63.2%,奶类和水产品与推荐值差距大,仅相当于推荐值的16.8%和34.3%.而肉类、食用油和盐摄入过高,分别超出推荐值的10.3%、63.7%和100.0%.能量基本供给充足.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分别有52.1% (426/817)、72.1% (589/817)、83.8% (685/817)、88.6%(724/817)、97.2% (794/817)、10.0% (82/817)和45.9%(375/817)的居民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91.6%(748/817)的居民钠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脂肪供能比偏高,蛋白质质量有待提高.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居民仍存在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问题,膳食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作者:陈东宛;李勇;李永进;刘秀峰;高彭;吕金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真菌毒素污染的食品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对真菌毒素的监测与防控是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以快速、免标记、高通量、高灵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药物筛选、食品检测、环境监测、临床诊断等领域.本文就SPR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真菌毒素快速筛查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芳;黄雪玲;葛丽雅;吕敬章;黄欣迪;何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食品风险分级是风险评估的形式之一,主要通过综合分析污染物浓度水平、消费者的膳食暴露量以及公众健康危害程度等因素,对风险危害进行量化分级排序,以达到快速识别和筛选高危食品和化学物危害组合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风险矩阵、优先指数、半定量食品风险分级模型等食品风险分级方法,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指标,旨在为建立食品中化学物危害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提供方法学参考,协助监管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陈尚;周少君;邓小玲;吴炜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四川省市售婴幼儿奶粉、婴幼儿谷物辅助食品及临床病例中分离的克罗诺杆菌药物敏感性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9株克罗诺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 IC),使用6类8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9株克罗诺杆菌对环丙沙星、萘啶酸、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氯霉素、四环素等7种抗生素均敏感,53株对头孢西丁耐药,耐药率达48.6% (53/10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的MIC值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克罗诺杆菌对二代头孢类药物耐受性较高,可进一步研究其耐药分子机理,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控制克罗诺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黄玉兰;雷高鹏;张林;李莉;刘丽;吕红;黄伟峰;杨小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肉鸡屠宰和市售环节中弯曲菌的污染状况及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和耐药特征.方法 采集屠宰前肉鸡肛拭子、鸡酮体涂抹拭子标本和市售鸡肉、鸡肝脏样品,参照GB 4789.9-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空肠弯曲菌检验》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和鉴定,用K-B纸片法对分离弯曲菌进行6类12种抗生素药敏测定.结果 在439份标本/样品中共有17份检出弯曲菌,总检出率为3.9% (17/439).空肠弯曲菌对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为85.7% (6/7),对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阿奇霉素、氟苯尼考全部敏感.结肠弯曲菌除对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小于50.0%外,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萘啶酸、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四环素、链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80.0%.17株弯曲菌多重耐药率为70.6% (12/17),呈11种耐药谱型,市售环节分离株耐药谱型多于屠宰环节分离株,并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耐药谱型.结论 石家庄市肉鸡屠宰和市售环节均有一定程度的弯曲菌污染,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呈多种耐药谱型.
作者:郭玉梅;秦丽云;潘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烘焙食品中氨基脲的污染状况,评估陕西省居民氨基脲的膳食暴露量,对陕西省居民通过烘焙食品摄入氨基脲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采集有代表性的烘焙食品共160份,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氨基脲含量测定,采用暴露边界比(MOE)法对陕西省居民通过烘焙食品摄入氨基脲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陕西省烘焙食品中氨基脲的检出率为56.3% (90/160),大值为2 364.0 μg/kg.其中面包中氨基脲的检出率高,为80.2% (69/86).以烘焙食品的平均消费水平和氨基脲的平均含量水平计算,不同年龄段男性的日膳食暴露量范围为0.043 ~0.270μg/kg BW,MOE值的范围为92 734 ~582 065,不同年龄段女性的日膳食暴露量范围为0.045 ~0.232 μg/kg BW,MOE值的范围为107 542 ~551 345.以氨基脲的高含量计,成年男性的MOE值为68 228,成年女性的MOE值为64 627.结论 陕西省烘焙食品中氨基脲的残留现象较为普遍,但居民经烘焙食品暴露途径摄入的氨基脲对人体构成的健康风险很低.
作者:王敏娟;聂晓玲;田丽;胡佳薇;乔海鸥;李天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一起寺庙内发生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为此类食物中毒的防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处理,找出中毒原因并提出防制对策.结果 本次中毒确认病例28名,其中僧人24名,从业人员和游客4名,中毒罹患率为5.6%(28/500);现场调查7月20日晚餐制作过程存在交叉污染情况,病例组与对照组就餐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含食堂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和工用具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均为O3∶K6型,确定该起食物中毒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中毒可能原因为食堂从业人员带菌且操作不当,污染7月20日晚餐而引起.结论 本次事件提示寺庙食堂也会发生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相关部门应重视寺庙食物中毒风险,改善食堂卫生条件,落实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监管监测和风险预警,以保障寺庙僧人和游客的食用安全.
作者:夏追平;王虹玲;应明;关堂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现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 4789标准体系开展跟踪评价,为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西部19个省和直辖市开展研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政府检验机构、企业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实验室的相关检验人员.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数据录入系统进行数据在线录入和填报,数据采用SPSS 22.0和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56份,政府和企业的检验人员为调查主体.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对象对标准的整体评价均在4分以上(5分为满分),企业检验部门的评分高于政府检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8% (991/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体系可以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在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50.7%(535/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为需要修订的是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机构对于需要增加的检验项目建议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 (976/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增加快速检验方法.结论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体系使用率高,整体评价好.建议国家管理部门明确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为其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作者:田静;刘秀梅;任雪琼;毛雪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现况,完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促进湖南省食品行业安全有序发展.方法 通过整理资料收集2010-2015年在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已备案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数量、备案时间、备案企业所在地、备案食品类别信息以及申请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不成功原因,应用SPSS 19.0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及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15年湖南省共备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5 036份,标准备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5.6%.共涉及29类食品,其中饮料类产品备案多(27.3%,1 377/5 036).长沙地区企业标准备案多,占全省的43.5%(2 190/5 036).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申请被退回的主要原因有原料使用不当、“要求”项不符、可按已有标准执行、食品名称不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其中原料使用不当导致被退回的数量多(30.2%,42/139).结论 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工作中,应当加强企业对标准的重视、注重编制说明以及开展食品企业相关人员食品安全标准知识培训等.
作者:曾小娟;侯震;任国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7年3月20日至24日,第49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会议在澳门举行,国际食品添加剂通用标准(GSFA)工作组会议在3月17 ~18日举行.来自50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组织(欧盟)及32个国际组织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另有50余名来自食品生产加工行业的代表旁听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担任CCFA会议主持国以来主办的第1 1次会议,会议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办,澳门民政总署协办.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CCFA主席陈君石院士及副主席樊永祥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金小桃副主任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法务司陈海帆司长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戴祖义主席致欢迎词.联合国粮农组织Markus LIPP博士、世界卫生组织Angelika TRITSCHER博士代表两个国际组织分别致辞.
作者:张霁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