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4种形态的砷(As)在大鼠中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及毒性的初步比较研究.方法 通过采用81只大鼠对砷的4种形态28 d动物代谢试验,获得大鼠排泄物(粪和尿)、血液、7个身体部位的4种砷含量数据4 050个,以及28 d给药后的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分析,比较研究了砷酸盐[As(V)]、亚砷酸盐[As(Ⅲ)]、一甲基砷酸(MMAV)和二甲基砷酸(DMAV)在大鼠中的分布、代谢及亚急性毒性效应.结果 大鼠分别给药4种形态的砷后,分别有82.9%的As(Ⅲ)、85.1%的As(V)、95.0%的MMAV和96.2%的DMAV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16.2%的As(Ⅲ)、14.1%的As(V)、4.65%的MMAV和0.120%的DMAV保留在血液中.随着As(Ⅲ)、As(V)和MMAV给药时间的延长,DMAV在血液和尿液中积累,血液中的含量比尿液中高8倍.4种形态的砷对大鼠肝功能、肾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对肝功能的影响为急性期效应,对肾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累积效应,As (Ⅲ)的影响明显,其次为MMAV.4种形态的砷均会引起组织细胞变形,炎性细胞浸润,但未表现出组间差异.结论 4种形态的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代谢、排泄和肝肾毒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砷的健康风险应针对不同形态分开研究.
作者:王旭;董燕;耿安静;易浪;文典;李汉敏;赵亚荣;王富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对受到氧化损伤的神经细胞的修复作用,探讨PQQ在因衰老产生机体氧化损伤的大鼠体内、脑内的抗氧化作用,以及该抗氧化作用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 使用H2O2诱导PC12神经细胞(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株)氧化损伤,随后用噻唑兰法检测PQQ对PC12的修复作用.用PQQ(O、10、20、40 mg/kg)灌胃18月龄雄性SD大鼠,4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6周后测定血清和脑组织的氧化损伤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结果 200 nmol/L的PQQ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从59.1%增加到9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PQQ中和高剂量组(20、40 mg/kg)大鼠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的5d潜伏期缩短、5d游泳总路程减少,PQQ各剂量组(10、20、40 mg/kg)7 d穿越次数增加、7d第一次平台穿越时间减少.同时PQQ各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丙二醛、脑组织中脂褐素水平降低,中和高剂量组(20、40 mg/kg)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脑组织中抗氧化能力增强.结论 PQQ可修复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证实了PQQ能够在体内与大脑中同样发挥抗氧化作用,增加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唐靓;李林子;胡文敏;胡志航;张岭;张丽婧;梅松;陈建国;刘冬英;刘臻;王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生鲜猪肉中分离的希拉肠球菌R17基因组中前噬菌体的结构特征及其和宿主菌的相互影响.方法 利用PHAST软件预测希拉肠球菌R17基因组中前噬菌体基因的分布及其编码基因特征,分析前噬菌体中含有的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环境抗性基因.结果 在希拉肠球菌R17染色体上有3个前噬菌体,其中Prophage-1和Prophage-2是不完整的前噬菌体,Prophage-3是完整的前噬菌体.染色体上的噬菌体携带了多个细菌功能编码基因,包括与核苷酸转运和代谢功能相关的基因.希拉肠球菌R17质粒上有一个不完整的、携带了红霉素和杆菌肽耐药基因的前噬菌体Prophage-p,推测前噬菌体介导的基因水平转移使希拉肠球菌R17对红霉素和杆菌肽产生了耐药性.结论 希拉肠球菌基因组中的前噬菌体具有多样性.前噬菌体在肠球菌向耐药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重视监控噬菌体介导的耐药性和致病性在食品中的扩散.
作者:彭子欣;张思雨;闫韶飞;王伟;王帅;甘辛;张建中;李凤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针对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大残留限量》规定的农药残留,整合多种检测方法,建立无需标准品的快速筛查与确证蔬菜、水果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方法.方法 通过一级精确质量数据库比对样品准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同位素分布与丰度,对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进行初筛,通过实际测定样品的二级谱图与二级谱库中谱图进行比对或通过图谱解析方法进行确证.结果 通过基质加标进行了方法验证,10.0和50.0 μg/kg添加水平检出率均为100%,90%以上的农药化合物回收率在70% ~120%,并且相对标准偏差(RSD)≤20%(n=5).对30份蔬菜、水果样品进行筛查与确证,共检出27种农药残留,并依据GB 2763-2014进行了判定,共有2份样品超标.结论 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甚至在没有标准品的情况下,对GB 2763-2014中数百种农药进行筛查与确证,可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蒋万枫;杨钊;张宁;张凤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海产品常见中毒原因分析需求,建立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亲水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HILIC-MS/MS)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织纹螺和贝类中河鲀毒素的新方法.方法 1.0g样品经0.1%乙酸溶液沸水浴提取后,用50 mg亲水亲油平衡填料(HLB)和5 mg石墨化碳黑(GCB)吸附剂吸附净化,后经乙腈蛋白沉淀后过0.22 μm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亲水液相色谱柱(150 mm×2.0 mm,3μm)分离,电喷雾离子化,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2.0 ~ 40.0 ng/ml浓度范围内,河鲍毒素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以3倍基线噪声所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时,河鲀毒素的方法检出限可达10.0μg/kg;在25、100和200 μg/kg的加标水平时,方法回收率为74.2% ~ 87.9%,相对标准偏差为2.3%~9.1%.应用本方法对浙江沿海地区市售织纹螺和贝类样品进行检测,15份织纹螺中有14份检出河鲀毒素,检出率为93.3%,含量范围为0.04 ~ 15.75 mg/kg,60份贝类样品均未检出河鲀毒素.结论 该检测方法准确、快速、易操作,能满足典型海产品中河鲀毒素的公共卫生应急检测或日常监测要求.
作者:方力;邱凤梅;余新威;张志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纸喷雾离子化质谱(PSI-MS)法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3种非法添加的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方法.方法 利用PSI-MS法对样品中非法添加物进行初步定性鉴别,并通过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24种包括胶囊、片剂、丸剂、粉末、酒剂、糖浆及口服液等剂型在内的待测市售保健品的PSI-MS检测结果与HPLC-UV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各目标物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检出限均在1.0 mg/L以下,相对标准偏差为20%~24%.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适用于大批量复杂基质样品中PDE5抑制剂的快速筛查.
作者:万萍;卢岳华;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同位素内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氯霉素及甲硝唑的残留量.方法 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MCS复合型固相萃取柱(500 mg/6 ml)净化,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分离,以甲醇和5 mmol/L乙酸铵溶液(含0.05%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氯霉素、甲硝唑的浓度为0.05~5.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添加0.5、2.0、5.0 μg/kg三个不同水平时,氯霉素、甲硝唑的回收率为79.3%~96.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5% ~14.8%,定量限均为0.15 μg/kg,检出限均为0.05 μg/kg.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良好,可应用于日常大批量样品的高灵敏分析.
作者:图雅;崔建平;赵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食品中高氯酸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测定方法.方法 香辛料调味品用水提取,蔬菜、水果用乙腈-水(1:1,V/V)提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用乙腈-水(2:1,V/V)提取,C18柱(3 ml,200 mg)净化,以高氯酸根为内标定量,采用UPLC-MS/MS法测定.结果 在0.3 ~ 20.0.μg/L范围内,3种提取溶液中高氯酸盐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加标浓度在2.0 ~ 50.0 μg/kg范围内,内标相对平均回收率为82.6% ~ 1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 ~ 9.9%.牛奶的定量限为2.0 μg/kg,其他食品的定量限为10.0.μg/kg.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捷,定量准确,适用于食品中高氯酸盐的测定.
作者:贺巍巍;杨杰;王雨昕;李雨哲;陈达炜;赵云峰;周爽;方从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分析4种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s,BoNT)基因分型方法,为四川省监测和食物中毒中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分型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 使用本实验室保存的6株肉毒梭菌(包括A、B、E型)验证4种肉毒梭菌PCR基因分型鉴定方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多重PCR分型方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两种多重PCR分型方法和一种实时荧光PCR分型方法,比较方法间的差异,并初步分析差异原因.结果 3种多重PCR方法均可在一个反应中同时检测A、B、E3种型别肉毒梭菌.ISO多重PCR方法1中A型检测虽能获得预期条带,但结果条带不清晰.其余两种多重PCR方法在分型检测肉毒梭菌时,可获得清晰的预期条带.实时荧光PCR分型方法能在多重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到不同型的肉毒梭菌,但由于荧光标记相同,要获得分型结果需要分别检测各毒素型别.结论 美国FDA多重PCR方法和ISO多重PCR方法2操作较简单易行,可在四川省肉毒梭菌监测中推荐使用.
作者:雷高鹏;杨小蓉;黄玉兰;何树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的概念和作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影响、对政府和监管部门问责的影响及注意事项的全面阐述,提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要注意调查的及时性、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对病例数的准确确定,从而避免在食品安全事故调查中被问责以及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在涉及民事、行政、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的被质疑.
作者:张东红;张行钦;周标;周勤;骆俊哲;付刚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介绍美国食品防御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利益各方承担的防御职责以及防御计划实施要点,概括总结了中关两国在食品防御体系方面的特点和异同,探讨中国开展食品防御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工作建议.
作者:于洲;王思成;薛峰;高炳阳;钟新秋;张磊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婴儿配方粉及生产加工环节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采自某企业婴儿配方粉原料、设备、人员及成品等共880份样品,按SN/T 0738-1997《出口食品中肠杆菌科检验方法》和GB 4789系列规定的方法进行肠杆菌科、阪崎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检测.结果 肠杆菌科检出率为28.41% (250/880),阪崎肠杆菌检出率为0.46% (4/872),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16.94% (31/183);原料中肠杆菌科污染高(40.00%,40/100);预处理车间人员、设备和环境表面共检出4株阪崎肠杆菌;成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为22.73% (10/44).结论 婴儿配方粉及生产加工环节均存在微生物污染情况,企业及相关部门应从原料、生产环节、环境等多方面严格把关,确保产品质量.
作者:孙建云;胡晓宁;兰光;董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介绍了食品中白僵菌素(beauvericin,BEA)和包括恩镰孢菌素A(enniatin A,ENA)、恩镰孢菌素A1(enniatin A1,ENA1)、恩镰孢菌素B(enniatin B,ENB)、恩镰孢菌素B1(enniatin B1,ENB1)在内的4种主要的恩镰孢菌素(enniatins,ENNs)的分类、毒性和分析方法,尤其是前处理方式和各方法定量限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西班牙、摩洛哥、意大利、日本等部分国家食品中BEA和4种ENNs的污染状况以及这5种毒素与其他主要真菌毒素的协同污染情况.提出了建立针对复杂食品基质中BEA和ENNs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作者:韩小敏;李凤琴;徐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不同阶段母乳中10种游离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的含量,并比较其在不同阶段母乳中的变化.方法 分别采集产后O~7d(初乳)、产后8~15d(过渡乳)、产后16 ~ 180 d(成熟乳)的母乳,采用荧光标记HMOS,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和标准曲线定量10种HMOS.采用Person相关比较不同泌乳时间与HMOS含量的相关性,3个泌乳阶段的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10种HMOS可完全分离并定量.10种HMOS中,2’岩藻糖乳糖(2'FL)、3’唾液酸乳糖(3'SL)、6’唾液酸乳糖(6'SL)、乳糖-N-四糖(LNT)、乳糖-N-新四糖(LNnT)、乳糖-N-五糖I(LNFP-I)与泌乳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3’岩藻糖乳糖(3'FL)与泌乳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上述7种HMOS在不同阶段母乳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α-四糖(P1)、乳糖-N-五糖V(LNFP-V)、乳糖-N-新五糖(LNnFP-V)与泌乳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在不同阶段母乳中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阶段母乳中HMOS的含量不同.10种HMOS中,7种HMOS与泌乳时间具有相关关系并且在不同泌乳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朱婧;石羽杰;吴立芳;孙赫南;王鑫;王竹;关蕾;余恺;杨月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掌握不同来源O3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分析毒力基因与传统神奈川现象的相关性,为深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扩增tdh、trh毒力基因.按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进行神奈川试验.用x2检验方法确定tdh、tr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的相关性.结果 183株O3:K6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有182株检出tdh基因,1株检出trh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9.45% (182/183)和0.55% (1/183),神奈川试验阳性率为100.00%(183/183).57株O3非K6群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检出率为3.51% (2/57),未检出trh基因.神奈川试验结果阳性率为10.53% (6/57).经x2检验td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有相关性(x2=1.78,P>0.05),trh基因与神奈川现象无相关性(x2=186.01,P<0.05).结论 O3:K6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携带率极高,且与神奈川现象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神奈川现象可作为副溶血性弧菌tdh基因和致病性的指标.
作者:宋晶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国内外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并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收集国内外关于儿童营养不良的研究报告,整理并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开展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监测数据,论述贫困地区6 ~ 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及相关风险.结果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问题较为突出,6~24月龄婴幼儿生长迟缓率为7.6%,贫血问题较普遍存在,超重和肥胖问题日益凸显.结论 我国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亟待重视和改善.
作者:徐娇;霍军生;孙静;黄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石家庄地区不同来源的肠炎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的差异及特点.方法 收集石家庄地区早市生禽销售点、生禽屠宰场及食物中毒标本中分离出的肠炎沙门菌124株,对其中8种毒力基因(invA、sopE、agfA、spvR、hilA、stn、pefA、shd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 肠炎沙门菌具有不同的毒力基因谱型,8种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的肠炎沙门菌中均有检出,其中毒力基因invA、sopE、stn、hilA、spvR、pefA在食物中毒分离株中的携带率高,均在94%以上.食物中毒分离株与早市生禽销售点分离株的8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禽屠宰场分离株与食物中毒和早市生禽销售点分离株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家庄地区早市生禽销售点检出的肠炎沙门菌中易致病的高风险株较多,应加强对生禽的卫生监督与防控.
作者:牛莉娅;秦丽云;徐保红;王燕;杨新英;孙殿兴;郭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2015年甘肃省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监测人群诺如病毒检测结果,为科学制定诺如病毒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预测、预警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在医院就诊的344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GⅠ和GⅡ基因组.结果 2015年白银市报告的344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中,检出诺如病毒阳性病例78例,检出率为22.7%(78/344),其中诺如病毒GⅠ基因组阳性5例,GⅡ基因组阳性71例,GⅠ/GⅡ基因组混合感染2例;男性46例,女性32例;阳性患者中年龄大者83岁,小者仅3个月,平均年龄为20.3岁.结论 2015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病例中,诺如病毒检出率较高,全年均流行,但流行季节主要在秋冬季,诺如病毒GⅡ基因组为优势组,应加强公众科普宣传教育,提高诺如病毒监测检测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措施.
作者:王彦博;张小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成都市市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残留情况,为评估其使用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成都市市售一次性塑料餐饮具进行分层抽样,共获得7类60份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中16种PAEs的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16种PAEs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检出率分别为6.7% (4/60)、10.0% (6/60)、46.7%(28/60)和28.3%(17/60);高检出量分别为10.3、6.4、7.2和65.6 mg/kg.其余12种PAEs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出.结论 本次抽检样品中部分PAEs检出率较高、高残留量较大,且有不得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PAEs检出,故有必要进一步测定其在不同食物模拟液中的特定迁移量,以评估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霍娇;岳茜岚;李哲;张立实;陈锦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2015年发生的一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其中毒原因及毒素类别.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患者血液、剩余食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后,综合判断本次食物中毒原因.结果 本次食物中毒为家庭聚集性食物中毒,暴露人数6人,全部发病并且死亡,临床症状表现为典型的食用有毒蘑菇后多脏器损害型症状,剩余食物蘑菇汤和菌体中均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两种毒素,但患者血液由于血液灌流后未检出鹅膏毒肽和鬼笔毒肽.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由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为防范该类事件再次发生,应做好宣传教育,告知群众不采不食野生蘑菇,若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情况及时就医治疗.
作者:王黎荔;林丹;高四海;戴曙杰;张秀尧;蔡圆圆;山若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铝污染状况,评估陕西省居民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8类食品共计666份,按照食品中铝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合陕西省开展的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陕西省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陕西省居民全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每日摄入量为0.154 9 mg/kg BW,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以18 ~59岁女性摄入量高,为0.178 5 mg/kg BW.当食物中铝含量取P97.5数值时,膳食中铝摄入量高的人群是2~7岁儿童.各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平均值)安全限值(MOS值)均<1,偏高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P97.5数值)MOS值均>1.2~7岁和8 ~12岁儿童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品是油炸食品和焙烤食品,其他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前3位的食品均是油炸食品、凉皮和淀粉制品.结论 陕西省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偏高暴露量已超过新的健康指导值.女性和儿童是暴露量较高的人群,油炸食品是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的主要来源.
作者:聂晓玲;郭荣;刘宇;李天来;王敏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贝类水产品中镉污染状况及居民对贝类水产品的消费情况,并对食用贝类水产品中镉暴露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的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采集贝类水产品样品307份,监测其镉含量,并结合广东省居民贝类水产品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模型评价广东省居民贝类水产品中镉暴露风险.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测307份样品,贝类水产品中镉总超标率为23.8% (73/307),中位数含量为0.630 mg/kg;粤东、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的镉超标率分别为19.4%(13/67)、23.5%(16/68)及25.6% (44/172),中位数含量依次为0.530、0.806及0.853 mg/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4,P>0.05).人群摄入贝类水产品中镉的平均暴露量为0.957 μg/d,高消费人群的暴露量为4.511 μg/d;分别占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的1.91%和9.02%.结论 广东省贝类水产品中镉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情况,但人群摄入贝类中镉暴露风险相对较低.
作者:梁辉;刘志婷;周少君;陈子慧;龙朝阳;王萍;胡曙光;邓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广西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暴露风险.方法 结合广西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状况和人群消费量的调查结果,应用暴露限值(margin of exposure,MOE)法对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膳食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中植物油样品黄曲霉毒素B1含量范围为0.50~320.00 μg/kg.其中,花生油的检出率为78.08%(114/146),远高于其他植物油,超标率为31.51%(46/146),平均含量为30.80 μg/kg,人群日膳食暴露量为17.30 ng/kg BW,MOE值为18.定型包装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平均含量为6.33μg/kg,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处于安全范围;而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平均为41.50 μg/kg,含量高出国家标准1.08倍,人群日膳食暴露量25.59 ng/kg BW,MOE值为12,是定型包装的MOE值的1/8.结论 对于散装花生油应优先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并做好人群健康饮食习惯指导.
作者:程恒怡;钟延旭;陈杰;蒙浩洋;廖艳华;陈晖;蒋玉艳;谢艺红;苏奕成;刘展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世界各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的相关法律法规、指令及指南文件,为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产品标准的建立及油墨安全性管理模式的完善提供建议.方法 收集世界各国相关法律法规、指令及指南文件,梳理、对比各种管理模式在应用范围、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研究其中可为我国油墨安全性管理所借鉴和参考的内容.结果 总结出欧盟和德国、美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油墨安全性管理模式及管理经验.结论 建议我国应结合行业现状,针对不同种类油墨的安全性风险,适当参考其他国家管理经验,尽快建立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油墨产品安全标准,同时鼓励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油墨的安全性管理.
作者:张泓;张俭波;朱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6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作者:国务院办公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标准清理整合等工作,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标准新体系基本建成.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食品接触材料新标准体系的构成,对比分析了新标准体系发生的主要变化,科学梳理了行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
作者:朱蕾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