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VITEK(R)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VITEK(R) MALDI-TOFMS,以下简称VITEK MS)鉴定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影响及该方法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分型溯源能力,研究VITEKMS与MALDI 7090TMMALDI-TOF/TOF MS(以下简称MALDI 7090)所得图谱的异同.方法 选取3种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处理18株阪崎克罗诺杆菌野生菌株、2株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和2株非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比较VITEK MS鉴定结果与传统鉴定结果的一致性;通过VITEK MS的鉴定结果和图谱的比对,研究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对阪崎克罗诺杆菌鉴定的影响;利用VITEK MS质谱图特征峰的聚类分析,对20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溯源研究;同时比较VITEK MS与MALDI 7090所得图谱,研究两者的异同.结果 20株试验菌株的VITEK MS鉴定结果均为阪崎克罗诺杆菌,与传统的鉴定结果一致,并与2株非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能明显地区分;3种不同样品前处理方法得到的鉴定谱图与标准谱图比对获得的鉴定结果可信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质谱图中质谱峰数量和相对峰强度有明显差异,其中甲酸提取法在2 000~ 15 000 m/z范围内,相对峰强度>5 mV的质谱峰数量达15个以上.在相似水平为80%的条件下,VITEK MS的聚类分析将甲酸提取法的20株阪崎克罗诺杆菌分为5个群,通过聚类分析及菌株来源能够推测阪崎克罗诺杆菌传播途径.VITEK MS和MALDI 7090得到的谱图,两者特征峰的出峰位置与相对峰强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MALDI-TOF MS技术可以准确鉴定阪崎克罗诺杆菌:甲酸提取法更适用于阪崎克罗诺杆菌的MALDI-TOF MS鉴定;MALDI-TOF MS技术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溯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VITEK MS与MALDI 7090所得谱图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伟;赵红阳;卢雁;王鸣雨;孙英健;宋娇娇;张顺合;卢行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上海市市售内制品中沙门菌血清型、耐药谱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6年1~8月在上海市所辖16个行政区,随机选择1个密集型社区,抽取1家超市或市场作为哨点,定期采集畜、禽类肉制品,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进行沙门菌分离、血清分型、抗生素定量检测与剂量评估、优势菌的分子分型.结果 606份样品包括猪、鸡、鸭、牛、羊、鹅肉制品,共分离沙门菌158株,总阳性率为26.1%,畜肉和禽肉来源分别占52.5% (83/158)和47.5% (75/158).前5位沙门菌血清型依次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罗森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畜肉和禽肉来源优势菌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株对磺胺异噁唑耐药率高(79.7%,126/158),对链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在38.0% ~77.8%,多重耐药(MDR)菌株(≥3类)占77.8% (123/158),猪肉来源沙门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高于鸡肉来源沙门菌,鸡肉来源沙门菌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萘啶酸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来源沙门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9% (52/158)的菌株对至少6种抗生素超检测限值;肠炎沙门菌有15个分型,以1型和3型为优势型;鼠伤寒沙门菌有23个分型,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结论 上海市市售肉制品沙门菌暴露以猪肉和鸡肉来源为主,肉制品中多重耐药沙门菌污染严重.猪肉来源的罗森沙门菌和鸡肉来源的吉韦沙门菌是新输入性的血清型.
作者:刘玥;顾其芳;刘诚;朱颖莹;刘弘;陈敏;许学斌;张红芝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主要成分的方法.方法 收集12个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共100份样品,采集10 000 ~4 000 cm-1波数范围内的近红外光谱,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比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 采用偏小二乘法建模,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模型预测效果佳,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分、灰分、可获得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预测方差分别为98.44%、97.40%、96.18%、96.74%、96.97%、96.55%和95.35%,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354 2、0.473 8、0.201 4、0.105 8、0.093 61、0.520 7和13.64.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将预测样品的7项主要成分的预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及相对偏差均在5.00%以下,7项主要成分符合国家标准的精密度的要求.结论 本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水分、灰分、可获得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及能量的含量.
作者:陈秀明;刘青;梁浩新;陈少敏;刘朝霞;谢锦锋;徐宝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肌肉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达氟沙星、洛美沙星、恩诺沙星、二氟沙星、沙拉沙星、噁喹酸和氟甲喹等11种喹诺酮类和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等4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全自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分析方法.方法 肌肉(包括鸡肉、猪肉、虾肉)以含0.1 mol/L EDTA-Mcllcaine缓冲溶液(pH=4.0)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100%甲醇洗脱.采用UPLC(R)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6 μm)分离,以0.1%甲酸水和甲醇-乙腈(40∶60,V/V)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以保留时间和目标物的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予以双定性确证,以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 15个组分与杂质能得到良好分离,在1.25 ~ 5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11种喹诺酮类药物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3 ~0.069和0.043~0.23 μg/kg,4种四环素类药物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3 ~0.093和0.11~0.31 μg/kg.高、中、低三种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鸡肉的加标回收率为70.8% ~ 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0.5%~7.4%;猪肉的加标回收率为75.6%~115.2%,相对标准偏差为0.8% ~8.9%;虾肉的加标回收率为73.7% ~117.5%,相对标准偏差为0.5% ~14.8%.应用该方法对广东省60份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4份样品中分别检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强力霉素,其中虾肉样品的恩诺沙星和强力霉素含量均高达400 μg/kg,鸡肉样品中强力霉素含量高达220 μg/kg,均超出限量值(100 μg/kg).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捷、简便,适用于鸡肉、猪肉和虾肉等动物肌肉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的同步确证及定量分析,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高效可靠的方法.
作者:梁素丹;陈剑刚;张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世界贸易组织(WTO)食品安全相关卫生与植物卫生(SPS)特别贸易关注,为推进关注解决提供建议.方法 翻译分析1995-2016年WTO/SPS信息管理系统中具体的特别贸易关注资料、历年SPS特别贸易关注报告、SPS措施通报以及WTO关于SPS会议的报道,从关注数量、涉及成员、关注热点领域等方面,对WTO食品安全SPS特别贸易关注进行统计和描述分析.结果 历年食品安全SPS特别贸易关注数量呈不规律变化;虽然发达和发展中成员均注重特别贸易关注机制的运用,但关注成员仍具有高度集中特点;农产品是关注的重点大类产品,进口限制、限量要求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是关注热点措施;SPS措施与国际标准的协调性及其科学性是争议焦点.结论 特别贸易关注是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机制之一.鉴于国际标准组织的地位以及关注解决实践,加强国际标准化建设,提升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话语权,争取多边合作,保持特别贸易关注的热度对于推动关注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戚亚梅;石昊飞;郭林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整理分析国内外对水解乳蛋白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规定及研究文献,为该类产品的研发、使用和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整理国内外水解乳蛋白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的相关研究、法律法规和临床应用,并结合我国现状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通过整理比较,我国相关法规及标准明确了水解乳蛋白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使用的技术要求;国际法典委员会和欧盟也对水解乳蛋白在婴儿配方食品中的使用有相应规定;美国虽未出台具体法规,但有大量的权威文献及科学研究资料;中国台湾地区食品标准对水解乳蛋白的使用要求与国际法典委员会一致;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暂未查询到相关规定.结论 我国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水解乳蛋白的基础性研究和临床研究,不断完善相关标准、法规和技术要求,促进并规范水解乳蛋白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应用.
作者:王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创伤孤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和牡蛎等海产品中,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溶血性,被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列为三大致病性弧菌之一.本文就创伤弧菌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人类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致病性、致病机制和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叶淑瑶;杨保伟;李凤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改善,健身运动在全国快速发展,运动营养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运动营养食品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国内外运动营养食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展望了我国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运动营养食品产业的未来提供发展思路.
作者:邓陶陶;焦颖;李奇庚;韩军花;杨则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湖南省毒蕈中毒造成的疾病负担,为科学安排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针对2016年湖南省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开展现场调查的同时对每一位毒蕈中毒患者进行疾病经济负担调查并填写调查表.结果 调查232例毒草中毒就诊患者,疾病总经济负担为998 889元(人均疾病总经济负担为4 306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959 658元,间接经济负担为39 231元.结论 经调查得到2016年湖南省毒蕈中毒患者的人均疾病总经济负担为4 306元,估算2016年湖南省监测报告毒草中毒1 632例的总经济负担为7 027 392元.
作者:梁进军;史文佩;段宏波;赖天兵;柳恒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温州市平阳县食物来源和食源性疾病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群分布特点以及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检出情况.方法 以59株副溶血性弧菌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和39株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为研究对象,用标准血清进行血清学分群,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tdh基因和trh基因.结果 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检出9个血清群,无优势菌群;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检出01、O3和O4;以O3和O4为主,分别占48.7% (19/39)和46.2%(18/39).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株的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为38株仅含有tdh基因,1株仅含有trh基因,而食品风险监测分离株仅检出1株只含有tdh基因的菌株.结论 平阳县食品风险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与分离自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主要血清型、毒力基因都存在差别.本研究为预防和快速检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姚慧靖;车志教;温微微;沈杰;毛选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北京市市售海产品的创伤弧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并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与VITEK鉴定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传统检验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在北京市市场随机采集的105份海产品进行创伤弧菌检验,并比较了RT-PCR法和VITEK鉴定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105份海产品中,有40份样品检出创伤弧菌,检出率为38.10%;其中,虾类产品检出率高达52.38% (11/21),其次为贝类产品(37.88%,25/66)和鱼类产品(22.22%,4/18).经rpoB基因测序验证,RT-PCR和VITEK方法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 (40/40)和67.50% (27/40).结论 北京市海产品中存在创伤弧菌的污染,应对海产品中创伤弧菌引起食源性污染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王紫薇;汪琦;赵晓娟;韩笑;刘莉;魏咏新;陈鑫;杨丽莉;曹嘉悦;徐蕾蕊;吕敬章;曾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分析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的空间分布及聚集性,为优化潜江市小龙虾养殖产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潜江市38个采样点760份样品的检测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结果 潜江市养殖小龙虾中镉含量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Moran's I指数为-0.04,Z得分为-0.10,P值为0.92(P >0.05).结论 湖北省潜江市小龙虾中镉含量无空间聚集性,且小龙虾中镉含量检出值远低于国家标准限量值,表明潜江市养殖小龙虾食用安全性高,产业布局尚有调整空间.
作者:李乐;郭清芳;杨冰;周运涛;喻亚丽;何雅静;舒娜娜;何来英;肖革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湖北省部分地区牛奶样品中6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含量水平.方法 2014年在湖北省部分地区共采集了30份本地产牛奶样品,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高分辨磁质谱(HRGC-HRMS)法测定牛奶样品中6种指示性PCBs浓度水平和指纹特征.同时计算湖北省居民单位体重通过牛奶的指示性PCBs的日摄入量,并与国内外研究比较,评估其暴露风险.结果 牛奶样品中指示性PCBs总含量为107.2~4 311.2 pg/g fat,平均值为699.9 pg/gfat,中位数为433.9 pg/g fat.牛奶样品中贡献率高的化合物为PCB-28,其次是PCB-153和PCB-138.湖北省居民单位体重通过牛奶的指示性PCBs的日摄入量的平均值和高端暴露值(以P95计)分别为0.001 47和0.005 25 ng/kg BW.结论 湖北省牛奶中指示性PCB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居民通过牛奶摄入指示性PCBs的健康风险较低.
作者:喻德忠;刘小方;刘潇;周妍;曹文成;张晓甜;闻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食品中铅、镉、总汞的污染水平,为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和进行风险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按照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计划,结合内蒙古地区地产食品种类及分布特点,采集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本地产食品样品,采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方法对样品中铅、镉、总汞进行检测,按照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共采集8类食品,其中监测铅含量的有效样品为4 212份,检出率为32.72%(1 378/4 212),超标率为0.76%(32/4 212),超标的食品类别主要为食用菌(以鲜食用菌计),超标率为7.37%(14/190);监测镉含量的有效样品为4 173份,检出率为54.18% (2 261/4 173),超标率为0.58%(24/4 173),超标的食品类别主要为食用菌(以鲜食用菌计)、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及肉与肉制品,超标率分别为3.68%(7/190)、2.06%(9/437)及1.15% (6/524);监测总汞含量的有效样品为4 217份,检出率为32.68%(1 378/4 217),超标率为0.50% (21/4 217),超标食品主要为食用菌(以鲜食用菌计)及蔬菜,超标率分别为3.68%(7/190)与1.01%(11/1 088).结论 内蒙古地区生产的食用菌(以鲜食用菌计)、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蔬菜中存在重金属污染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蒲云霞;单美娜;陈志民;苏军;徐晓枫;包玉龙;杨剑业;崔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河北省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鉴定引起中毒的野生蘑菇种类,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 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本起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病11人,死亡3人,病死率为27.27%.采集施工现场野生蘑菇,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鉴定为黄盖鹅膏.结论 该中毒事件为河北省首次明确报道的黄盖鹅膏中毒,今后工作应注重加强监测预警和宣传教育,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作者:陈磊;田美娜;牛蓓;宋立江;刘长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国部分地区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累积特征,并分析潜在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搜索论文数据库,收集2001-2017年发表文献中蔬菜铜(Cu)、铅(Pb)、镉(Cd)、铬(Cr)、砷(As)及汞(Hg)含量的数据,分析我国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As和重金属的污染特性,并采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蔬菜中砷和重金属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3类蔬菜中Cu、Pb、Cd、Cr、As和Hg均呈非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均<10%.根茎类、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中Cd、As、Hg的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中Pb-Cr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类蔬菜中Cu含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茎类蔬菜中Pb、As和Hg的含量较高,叶菜类蔬菜中Cd含量较高.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Pb-Cd及根茎类蔬菜中Pb-Cr相关性均较强(P<0.01).3类蔬菜中Cu、Cd、Cr和As污染指数均在安全范围内,而根茎类和叶菜类蔬菜中的Pb和H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基本属于轻度污染.根茎类和茄果类数值中As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均<1.0,但叶菜类蔬菜中Pb对成人和儿童的风险值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是1.780和2.020,表明叶菜类蔬菜中的Pb存在潜在的人体非致癌风险.结论 中国蔬菜中Cu、Cd、Cr、As和Hg整体污染较轻,但叶菜类蔬菜中Pb污染应引起重视.
作者:程家丽;任硕;刘婷婷;王同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修正指数模型、对数概率模型和Gamma威布模型对某市市售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定量风险比较评估研究.方法 利用某市抽检数据,获得市售腐乳中蜡样芽胞杆菌的初始污染水平,分别按照修正的指数模型、对数概率模型和Gamma威布模型计算市售腐乳蜡样芽胞杆菌的风险.结果 使用市售腐乳蜡样芽胞杆菌的初始污染水平均值作为消费量,Gamma威布模型计算所得风险略低于另外两个模型,使用初始污染水平高值作为消费量,Gamma威布模型计算所得风险略高于另外两个模型.结论 本研究以蜡样芽胞杆菌风险评估为样本,为其他微生物开展风险评估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路.
作者:王晔茹;宋筱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研究现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工作机制的特点,为今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方法 通过整理2011-2016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征集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并对比实际纳入年度制修订计划的项目等内容,对我国开展的立项工作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立项情况和建议收集情况,由于不符合立项依据、未纳入优先立项领域及未获得足够经费支持等原因,约有90%的立项建议没有终确立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年度制修订工作项目.同时,在现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工作机制下,立项工作为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结论 为加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工作,提出:重点解决突出和新发食品安全问题、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强化标准承担单位能力建设等相关管理建议.
作者:邢航;于航宇;张哲;樊永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国际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CF)第12届会议于2018年3月12日至3月16日在荷兰乌特勒支市举行,59个成员国、1个成员组织和18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派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国家质检总局标法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环署、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食品安全中心的11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技术总师吴永宁研究员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作者:王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