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与肿瘤病人CD+4和CD+8T淋巴细胞(TH和TS细胞)数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8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37例肿瘤病人外周血中TH和TS细胞的数量以及计算TH/TS的比值,组间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结果 HIV感染者/AIDS患者TH细胞显著减少,且下降的幅度大,TH<500/μl的占83.3%,其中<200/μl的占56.4%,TH/TS平均为0.29;肿瘤病人TH细胞计数也明显降低,TH<500/μl的占70.3%,其中<200/μl的占18.9%,TH/TS平均为1.26.同一水平CD+4T细胞计数所对应的CD+8T细胞数量,HIV感染者/AIDS患者高于肿瘤病人;两组病人TS数量都随TH数量的升高而增加.HIV感染者/AIDS患者TH细胞计数<肿瘤病人,TS细胞计数>肿瘤病人,HIV感染者/AIDS患者TH/TS比值倒置,而肿瘤病人TH/TS比值>1.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肿瘤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损害,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作为两者免疫诊断和免疫功能监测的指标之一,对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伟烈;袁小珍;唐漾波;唐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影响暗娼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流行的行为危险因素、认知状况和防治需求,为建立可行的预防、治疗和关怀护理模式,制定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以及流行病学问卷等方法,对试点省(四川、云南省)暗娼人群STD/AIDS相关的行为、认知状况和求医现状进行调查和访问.结果两试点省暗娼人群对STD/AIDS相关知识认识不全面;性交易时预防性病的措施不正确,安全套使用率低;患性病时常到个体诊所进行不正规治疗.结论暗娼人群对STD/AIDS高危行为的认识和预防措施有待提高,求医方式需加以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暗娼性健康教育之关键.
作者:陈虹;程峰;栾荣生;胡虹;张灵麟;张建新;万绍平;张勇;程何荷;杨志伟;William Stewart;沈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个体医生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水平及培训需求,探讨如何对他们开展培训.方法 2002年7~9月,在云南、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试点地区,选取100家个体诊所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44名个体医生和41名就诊者.结果发现个体医生多数(84%)未受过STD/AIDS培训,性病诊疗水平较低,STD/AIDS专业知识测试平均不及格(55分).87%愿意接受培训,多数(59.8%)希望采取学术讲座形式培训.结论为加强STD/AIDS的控制,应加强对个体医生的STD/AIDS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规范性病服务.
作者:杨凭;陈虹;杨志伟;万绍平;王千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病征处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及存在问题.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建省的10家试点医院,对具有尿道炎(男性)、阴道宫颈炎和生殖器溃疡的病人开展临床病征处理,观察疗效,并调查医生和病人对病征处理的满意度.结果共2350例病人接受了病征处理.在所随访的病人中,3种病征总的临床治愈率为70.1%(1203/1717),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为99.1%(1701/1717).90%~98%的病人对医疗服务感到满意,认为治疗有效.医生认为病征处理能够在本院推广者占74.1%,愿意在临床运用病征处理者占87.2%,认为病人能够接受病征处理者占96.8%,而对病征处理在临床应用感到满意者占51.2%.结论病征处理在临床应用的疗效是肯定的.临床应用病征处理还存在某些障碍,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作者:王千秋;杨凭;钟铭英;王广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健康干预措施对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AIDS)高危性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干预时间超过1年的MSM,近1年肛交性伴侣数和无保护性被动肛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年者(P<0.05);但近1年性伴侣数、偶遇性伴侣数、外地性伴侣数、外地偶遇性伴侣数、无保护性肛交的偶然性伴侣数、近1年用过安全套、近1次保护性肛交及近1年无保护性主动肛交的比例,近1年在公共场所寻找偶遇性伴侣、参与性交易及参加群交的比例,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改变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干预可减少MSM的AIDS高危性行为,但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
作者:史同新;张北川;李秀芳;曹宁校;杨鲁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女性静脉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方法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女性静脉吸毒人群,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结果在静脉吸毒的66名女性中,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39人(59.1%),19人(28.8%)首次静脉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近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24人(36.4%),近3个月共用过非直接注射器具的14人(21.2%).近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39人(59.1%),近6个月有新性伙伴的36人(54.5%),近6个月与非主要性伙伴的性交频率每周≥1次的33人(50.0%).近1个月与主要和非主要性伙伴每次性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9.7%(3/31)和28.6%(10/35).结论需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来提高女性静脉吸毒人群安全吸毒行为和性行为.
作者:何益新;阮玉华;滕涛;郝沁宁;秦光明;巫俊林;朱国平;陈康林;刘石柱;周枫;邵一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降低暗娼感染HIV的危险性.方法营造支持环境,对暗娼实施流动宣传和100%的安全套推广使用,提供规范的、可及的性病诊治服务,开展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目标人群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8个条目的人数从7%上升到96%;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与临时性伴侣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34.7%上升到84%;性传播感染(STI)的感染率从61.4%下降到36.7%;在目标人群中建立了一支同伴教育者队伍.结论对暗娼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STI的感染率和感染HIV的危险性.
作者:刘刚;毛晓英;刘德忠;周久顺;周志强;赖文红;刘莉;秦光明;孙乔;梁姝;龚毅;郑国英;周兴余;王敦志;宋争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女性性罪错人群梅毒流行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妇教所近5年来3 877例女性性罪错人群的常规体检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l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深圳市女性性罪错人群不同年份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30.388,P=0.001),以1997年阳性检出率高(15.38%);不同年龄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1.629,P=0.001),以25岁以上者高(15.71%);不同来源地区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9.803,P=0.044),以西部地区(11.87%)高;不同原职业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503,P=0.482);不同现职业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7.903,P=0.048),以卖淫者高(11.70%);不同文化程度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21.626,P=0.002),以文盲高(20.00%);不同婚姻状况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5.918,P=0.001),以已婚者检出率高(13.42%).多因素Loglistic回归分析中,年份、年龄、文化程度及籍贯被引入模型,说明它们是女性性罪错人群梅毒发病的有关因素(P<0.05).结论年份、年龄、籍贯、现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女性性罪错人群梅毒发病的有关因素.
作者:洪福昌;曾序春;罗斌;陈青山;蔡于茂;王海燕;林丽春;颜文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XQ-9302)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测定XQ-9302治疗21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并与仅进行对症治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经XQ-9302治疗后,42.9%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上升>51%,为显效;33.3%患者的CD4细胞计数升高11%~50%,为有效,总有效率为76.2%;CD4细胞计数上升<10%为无效,无效率为23.8%.52.4%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病毒载量下降≥1log,呈显效;38.1%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毒载量无变化或下降<1log,为有效;仅9.5%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毒载量上升,为无效.所有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获改善.对照组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毒载量呈稳定及上升状态,临床症状均未获改善,呈无效.结论 XQ-9302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上升以及病毒载量下降有效,且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蒋卫民;潘孝彰;康来仪;卢洪洲;翁心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安全套自我效能及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因素,为AIDS高危人群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空间定位抽样法,在济南市两所性病诊所确诊的STD患者中抽取400名作为研究对象,用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调查人口学特征、性病史、性行为史、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以及自我效能,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检验-再检验法评估调查资料的可靠性.结果 STD患者安全套使用频率较低,过去30天内的性生活中,>80%的肛交和>90%的口交从未使用过安全套,38.1%的STD患者在与其男/女朋友阴道性交时从未使用过安全套,>60%的STD患者在与其配偶或其他人阴道性交时从未用过安全套.个人责任感、与性伴侣交流技能以及安全套的获取,是影响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因素;而正确使用安全套的能力、性伴侣的反应和使用安全套的自我感觉则影响不大.结论在对AIDS高危人群的干预中,重点应是提高人们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责任意识,传授给他/她们与性伴侣交流、沟通、协商的技能,克服购买、免费索取安全套时的羞辱感.
作者:姜宝法;王济川;郭秀英;徐晓菲;付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的患病及相关知识现状,为提高妇女相关知识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行政村的已婚育龄妇女,采用统一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STD患病率为2.71%,确认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时患梅毒.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6.9%~96.9%,并发现妇女的年龄、本人和丈夫的文化程度、丈夫职业、经济收入以及是否患有STD/AIDS,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STD/AIDS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干预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红杰;曾光;岑阳;李凤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用数学模型来预测中国近几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HIV/AIDS)的流行情况.方法用离散型HIV传播动力学的基本模型和分阶段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给出了基本模型和对HIV感染者进行分阶段的模型,确定了一些有关参数,并用Matlab软件对未来几年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人数进行了预测.结论未来几年内中国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人数将会继续增加.从两种模型可以看出:如果对AIDS不加有力的控制,到2010年中国的HIV感染者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左右,AIDS患者人数约达到65万人左右.因此,预防和控制AIDS的发生及对其流行动态的研究已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任务.
作者:刘茂省;阮玉华;韩丽涛;周义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外科疾病时的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法.结果 16例手术治疗艾滋病病人的外科疾患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和治愈.结论艾滋病合并外科疾病时及时的手术治疗对病人是安全、有益的.
作者:龙宏纲;关家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娱乐场所暗娼和妇教所、收容所(所内)暗娼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和性行为、吸毒行为以及性病求医行为状况的差异.方法使用艾滋病综合监测中的暗娼行为监测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问卷式调查,收集暗娼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的状况,使用Epi Info 6.04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AS 8.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在性活动中是否得到过钱作为衡量标准.在来自当地妇教所135名、收容所的67名女学员和当地低、中高档歌城的498名服务小姐中,分别有108名和312名承认有暗娼行为,两者比较后发现,过去1个月从不使用安全套率分别为5.4%、32.4%,每次都用分别为65.7%、32.4%,两者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53.75,P<0.001;χ2=36.32,P<0.01).结论所内和歌城暗娼的高危行为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使用暗娼哨点监测的所内暗娼数据解释该地整个暗娼人群的状况时,应该补充进所外暗娼人群的资料.
作者:王丽艳;吕繁;刘中夫;毛宇嵘;王万金;张丽芬;郑锡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艾滋病病毒(HIV)在各地的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时间、地域分布特点,其流行强度与人群的行为、道德、文化、卫生条件及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等多种因素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IV感染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为了解乌鲁木齐地区HIV感染情况,对自治区人民医院做的HIV血清学检测及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周梅;朱琳;田永芳;王冬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解吉林市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对1994~2002年6月确认的61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巧玲;孙莹;孙殿伟;郭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使农村居民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和不歧视艾滋病,于2002年5~12月以培训计划生育干部为艾滋病预防宣传员为主,配合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开展了预防和正视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并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试点工作.
作者:张建波;黄志威;蒋安民;赵庆昌;杨映梅;张敏;张志全;杨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6月18日~9月17日,对通辽市监狱、劳教所及科尔沁区看守所的刑事拘留、劳改劳教人员进行了性传播疾病(STD)/艾滋病(AIDS)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颖;陈颖;王文斌;师凤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解未婚暗娼有关生殖健康知识和行为学状况,以探讨卖淫、性乱给暗娼,尤其是未婚暗娼造成的生殖健康风险,以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进行了此项调查.
作者:曹杰斌;宋育龄;崔兆麟;王锐敏;王保玲;吕红英;蒋贤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乌鲁木齐市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以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为主,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为了解劳教所在押人群各种行为与艾滋病(AIDS)发生的关系,做此次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乌斯曼·玉素甫;陈阳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尖锐湿疣(CA)是妇科门诊常见的性病,治疗的方法众多,但易复发.用奥平栓联合电灼治疗女性外阴CA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提出问题的背景 艾滋病(AIDS)已进入中国约20年,但被科学界较多关注仅约10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开始以更佳策略防治AIDS,是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公布前后.
作者:张北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7~2002年,采用中药直肠灌注结合微波治疗性病后以疼痛为主的前列腺炎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OC)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OC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在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中,OC发病率为20.6%~56%[1,2],在278例异性恋和静脉吸毒的HIV感染者中,OC发病率为39.6%[3].
作者:董培玲;吴昊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1.1 以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2000年在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农村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探索了对农村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作者:刘民;余冬保;李俊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在过去近20年的观察性研究中发现,有一些人经常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却不被感染,这些现象提示,这些人的体内具有某种抵抗HIV感染的物质.愈来愈多的研究发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可能与抵抗HIV感染有关.
作者:刘成龙;初荣;吴尊友;Roger Detels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艾滋病病毒(HIV)经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的首要原因.自艾滋病(AIDS)流行至今,全球约有400多万<15岁儿童死于AIDS,存活的HIV感染儿童估计有250多万.目前仍以每年80多万、每天2 00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者的速度递增,其中>90%是因HIV感染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95%HIV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1].
作者:冯铁建;张丹;庄志雄;张英姬;刘小立;陈琳;王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艾滋病(AIDS)与结核(TB)的流行情况 目前,全球60亿人口中,有20亿人感染TB,每1秒种就有1人受感染,现有TB病人2 000万,每年新发病人800万,每年因TB死亡者300万.
作者:赵红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到2002年底,全世界有约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其中15~24岁的人约占1/3,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1].
作者:计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新生儿淋病性眼炎,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胎儿通过患有淋病的母体产道时受到感染,少数新生儿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手、纱布或衣物感染.常于出生后2~3天发病,多为双侧;初为结膜炎,分泌物较多,24小时后呈脓性,结膜水肿,充血,病情迅速发展,继而出现角膜混浊、溃疡、虹膜睫状体炎,可造成角膜穿孔,导致失明.我所于2002年4月收治了1例淋病性眼炎新生儿,经过1周的治疗护理,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其眼部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艳芳;陈晓吟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