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
  • 国内刊号:82-915
  • 影响因子:0.32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5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

    耳鸣是无外界声源时产生的声音感知,耳鸣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涉及其生活的各方面且在不同患者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由于耳鸣具有主观性,目前尚无客观检测可以确定耳鸣的严重程度.本文总结了常用的耳鸣评估方法,旨在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耳鸣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作者:吴迪;吴艳;郑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长期佩戴耳机对青年人扩展高频听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年人长期佩戴耳机对扩展高频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长期佩戴耳机的青年人作为实验组,没有佩戴耳机的青年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青年人的言语频率范围和扩展高频听力阈值是否与耳机佩戴时间和音量有关.结果 两组的言语频率和扩展高频听力阈值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佩戴耳机时间和言语频率以及扩展高频听力阈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06~0.20).音量大小和和言语频率以及扩展高频听力阈值之间没有相关性(r=0.06~0.29).结论 青年人平均使用耳机3824.50小时,耳机音量平均39.57 dB(A)时对听力阈值无影响.

    作者:丁伶萍;孟照莉;郑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神经电刺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就诊于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6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电刺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结果 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总有效率93.3%,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1.000),在头痛、眩晕、头晕缓解时程(30 min/12 h)方面实验组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88,P=0.000).结论 神经电刺激是一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有效的辅助手段.

    作者:陈元星;孙勍;彭新;王宁;任成龙;单希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aisorders,ASD)儿童的诊断历程、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5名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进行临床诊断历程、助听听阈、听觉能力、言语能力、认知能力评估、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听力障碍发现时间为7.33个月,诊断时间为11.67个月,平均间隔为4.33个月.ASD发现时间为31.00个月,诊断时间为43.53个月,平均间隔12.53个月.助听听阈值、听觉能力、语言年龄均发育落后.13%儿童合并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平均分为42.20分,各评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 听力障碍合并孤独症儿童存在延误诊断和听觉语言社交行为发育落后的问题,当听障儿童一旦出现听力干预后听觉发展缓慢、语言发展缓慢、社交缺陷、刻板行为等早期敏感的指标,要及时进行疑难病历会诊或转诊.

    作者:杜巧新;关雅丽;张莉;王段霞;邢亚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视听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为及认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视听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为及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所诊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72例,根据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视听觉统合训练,康复时间3个月后比较两组总有效率、Gesell评分及血清生长激素含量的差异.结果 康复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8.9%,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两组Gesell DQ评分显著高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后两组的血清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康复前(P<0.05),康复后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听觉统合训练能提高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治疗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的行为及认知功能,促进血清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丽霞;季艳;苗娜;孙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4~6岁听障幼儿互动式阅读与传统式阅读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阅读方式下,听障幼儿阅读行为的差异,探索促进听障幼儿阅读的方法.方法 以18名4~6岁听障幼儿为被试,采用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将被试平均分为互动阅读组与传统阅读组,分别采用互动式阅读法和传统式阅读法进行图画书阅读教学,观察并分析两种阅读方式下阅读行为的差异.结果 互动阅读组回答问题的行为次数极显著多于传统阅读组(P<0.01);愉快情绪的表现次数极显著多于传统阅读组(P<0.01);靠近教师或多媒体、手指向图画或多媒体极显著多于传统阅读组(P<0.01);触摸图画书或多媒体、表现角色行为、模仿人物表情显著多于传统阅读组(P<0.05).结论 建议对听障幼儿使用互动式阅读法,综合运用多媒体丰富其感知,大力开发适合听障儿童的读物类型和精选读物.

    作者:韩映虹;刘佳;孙琳琳;张玉;杨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融合教育班级中4~5岁听障幼儿合作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听障儿童融合教育班级中4~5岁幼儿合作能力及合作游戏干预效果,为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选取两个融合教育班级共48名4~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一个班级为实验组,另一班级为对照组,在合作游戏干预实验前后分别采用经典卡车竞赛实验对两组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测试.结果 ①听障儿童之间的合作水平与听障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的合作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男孩组和女孩组合作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干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合作能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同伴分组情况对幼儿合作能力影响较大,通过合作游戏干预可提高融合教育班级中4~5岁普通幼儿和听障幼儿的合作水平.

    作者:王段霞;申敏;梁巍;卢晓月;暴微;高伊娜;秦燕;李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听障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目的 通过对4名听障儿童语言运用能力评估,分析影响听障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系统》对4名听障儿童进行测量,并进行家长访谈.结果 4名被试的语言功能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听力损失情况、听力补偿情况、家长对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策略的掌握及应用、阅读习惯培养以及陪伴时间等是影响被试语言功能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发展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应注重从个体因素及环境因素多方面着手,以更好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力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利用Medalink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国内外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儿童注意力训练的文献15篇,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注意力训练的研究现状.国外注意力训练倾向人工智能化,国内主要集中在一对一人工训练及结合现代化技术辅助下训练,同时逐渐向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但现今研究仍较欠缺.在未来的研究中,可针对ASDs儿童注意力的特点进行人工智能游戏设计.

    作者:江志红;陈卓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生存质量评估

    前庭功能障碍患者常因出现眩晕、头晕、前庭-视觉症状以及姿势症状而感到内心不适,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问卷和量表是一种对这类主观感觉进行定量测定的工具.前庭功能障碍者临床表现多样,仅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很难反应患者的主观感受,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评估工具(特异型和通用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费樱平;郑芸;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隐性听力损失的发病机制与防护

    隐性听力损失是常规测听检查正常,仅在嘈杂环境中言语识别率下降的阈上听觉功能缺失性疾病.因为缺乏典型表现及有效诊断方法,在临床诊疗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综述了隐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神经突触病变和暂时性听神经脱髓鞘病变两种发病机制展开论述,结合现有国家相关噪声防护标准及职业性聋诊断标准,对隐性听力损失防治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戚国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耳鸣自评量表应用价值的思考

    耳鸣自评量表(self-report tinnitus questionnaire,SRTQ)是近年来应用于耳鸣疗效评价较多的一种方法.耳鸣自评量表常用的有耳鸣问卷(tinnitus questionnaire,TQ)、耳鸣残疾问卷(tinnitus handicap questionnaire,THQ)、耳鸣反应问卷(tinnitus reaction questionnaire,TRQ)、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耳鸣功能指数(tinnitus functional index,TFI)等5种.来自国外的SRTQ存在以下问题:①条目设计多取材患者的抱怨,而部分抱怨基于对耳鸣的错误认知,以致部分条目与耳鸣严重程度无必然联系;②患者自行填写问卷方式可能存在理解差异,造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降低,填写费时,多次反复填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③大多数SRTQ均未报道允许的测量误差(小临床有意义变化值),难以确定有效标准,以治疗前后均数的统计学差异判断疗效未必能真实反映病情变化.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的合理性值得探讨.

    作者:刘蓬;郑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红景天苷通过降低氧化应激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耳毒性的抑制作用,并探讨NRF2/ARE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 出生4天的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随机分为4组.正常培养的耳蜗基底膜为对照组;0.2 mmol/L的庆大霉素(gentamin,GM)作用24 h为模型组;400μmol/L的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预处理培养耳蜗基底膜3 h后加GM作用24 h为干预组;400μmol/L的SA作用24 h为红景天苷组.在培养终止后分别检测耳蜗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ione,GSH)活性.Phalloidin染色观察内外毛细胞数目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me oxygenase,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dehydrogenase quinone1,NQO1)mRNA表达量.结果 (1)GM作用24 h出现毛细胞缺失,计数中底回外毛细胞缺失率为(38.6±8.92)%,内毛细胞缺失率为(41.5±6.42)%.SA预处理组内外毛细胞缺失率分别为(9.76±3.34)%和(11.38±7.14)%,与GM作用组相比毛细胞存活明显增加(P<0.01).(2)分别在GM作用耳蜗后6、12和24 h时间点检测MDA、SOD和GSH,结果显示,MDA含量在GM作用后6 h升高,12 h达到峰值,24 h略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SOD活性和GSH活性在GM作用后开始下降,呈时间依赖性.SA预处理可以明显增加SOD活性和GSH活性,降低MDA含量.与GM作用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3)RT-PCR结果显示,NRF2及其下游调控因子HO-1和NQO1,在加入庆大霉素后比正常组升高,单纯SA组和SA干预组表达量更高.结论 SA通过激活NRF2/ARE途径促进下游相关联靶蛋白转录合成,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减轻GM诱导的耳蜗毛细胞损伤.

    作者:于姝媛;李浩楠;朱紫嘉;王苹;杜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球背景下的听力服务发展趋势

    全球人口快速增长和老年化加速,听力技术和康复产品不断更新,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对医疗健康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平衡,加上听力行业在过去十几年的变迁深刻地影响了全球听力服务的提供以及服务模式的发展.近期听力服务行业目睹了多重新趋势,包括政府监管政策的松绑、大型超市进入助听器销售和对听损患者能直接销售助听器等.听力产品零售服务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2017年全球6大助听器厂商共销售助听器1505万台,增长5.7%[1].美国著名的听力学家Richard Gains不久前在美国听力学年会上指出,在听力学领域,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当今社会在种族、性别、文化、传统、宗教以及性取向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患者,认识同行,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听力学服务[2].当然,在众多影响听力服务变化的因素中,重要的是支撑这些变化的技术推手,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而产业结构垂直渗透则加速听力服务的商业矩阵分化.

    作者:蒋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语调的识别研究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语调的识别特征,为其听觉言语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5例3~5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分析在语义中性时对平静、高兴、难过、生气和害怕5种情感语调的识别特点.结果 学龄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基于韵律线索的情感语调识别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不同年龄儿童在3岁和5岁、4岁和5岁之间的情感语调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情感语调识别能力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类型情感语调的识别难度不同,高兴的语调容易识别,害怕难识别.结论 应重视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情感语调的识别训练,根据其发展特点,制订合理的训练内容,从而获得佳训练效果.

    作者:张芳;赵惠;史泱;晁欣;黄露;杜巧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真耳测试对听障患者助听器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真耳测试(real ear measurement,REM)是否为助听器验配服务过程中的关键手段.方法 根据是否助听和助听效果招募3组(经验组、助听不佳组和未助听组)共60名受试者,配戴同款助听器,同组内分别采用不同调试方案(Quick-fit和REM),通过问卷调查受试者对助听器验证服务的反映,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验组、助听不佳组和未助听组中采用REM方案的受试者在支付意愿、情绪测量、品质价值和价值评估方面均高于Quick-fit方案,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REM方案的验证服务可有效提升不同类型助听器使用者的满意度.

    作者:AM Amlani;J Pumford;E Gessling;齐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