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体位改变方法可以实现两次以上的血液重新分布,可以更好地研究在血液重新分布过程中心血管系统调节变化.本文阐述了反复体位改变对血液重新分布、血压、心率、心电图、每搏量、心输出量、总外周阻力、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并认为在反复体位改变过程中,血压的调控是心血管功能调节变化的中心环节.同时,就反复体位改变试验的分类及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丁佳;吴斌;吴萍;谷志明;刘兴华;周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飞行应激条件下飞行员血清催乳素、雌二醇、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40名飞行员按不同分组检测飞行训练前后血清催乳素、雌二醇、醛固酮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同飞行时间、不同飞行场次、不同飞行载荷、不同飞行高度飞行后血清雌二醇水平分别为( 137.98±15.89) pg/mL和(134.52±13.17) pg/mL、(131.59±17.45) pg/mL和(119.83±19.45)pg/mL、(132.26±14.90) pg/mL和(122.57±17.41)pg/mL、(126.67±14.85)pg/mL和(121.53±19.92) pg/mL,与飞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血清催乳素、醛固酮水平飞行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同飞行应激条件下,战斗机飞行员飞行训练后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血清催乳素、醛固酮水平无变化.
作者:祝筱姬;赵超;张定益;张春梅;任婧婧;郭思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成熟耳石破坏再生过程中,Otoconin 90 (OC90)蛋白在内耳的分布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成熟耳石破坏后修复再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机械过载作用的方法造成豚鼠耳石破坏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耳石破坏后不同时期(0.5~1 h,3d,7 d)内耳切片各主要部位0C90分布表达情况,并测定椭圆囊囊斑的光密度(OD)值,对其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OC90蛋白的分布在耳石破坏后没有显著变化,仍呈现“多点”表达的特点,其在椭圆囊和球囊囊斑感觉上皮的表达于破坏后呈现增强趋势,其中耳石破坏3d时的OD值增加显著(P<0.05).结论OC90蛋白在成熟耳石破坏后修复再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贾宏博;谢溯江;张清俊;郑颖娟;姚钦;陈姗;刘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失重情况下的航天员呼吸运动,准确获取其呼吸力学参数.方法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气体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呼吸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结果 设计并完成了硬件电路与软件编写.采用三次拟合法对标定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所得气体流量拟合的相关系数达到0.99,而压力拟合的相关系数达到0.995.对硬件电路测试,测得大相对误差小于1%.经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系统大相对误差仅为4%,且结果稳定性良好,符合系统的要求,且实现了测试设备的小型化.结论 样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精度,参数实时显示.
作者:郭占社;周辉;樊尚春;田园;刘长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回转模拟微重力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自噬的影响.方法 利用回转模拟微重力的细胞学效应,回转条件下培养细胞12 h、24 h,相同条件下静置培养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C3蛋白表达变化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GFP-LC3点状聚集物,计数含有大于5个GFP-LC3点状聚集物的细胞数量.结果 回转组SH-SY5Y细胞LC3-Ⅱ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检测到GFP-LC3点状聚集物也随之增多.结论 回转可以引起SH-SY5Y细胞自噬增多.
作者:乔文艳;孙乔;梁峰吉;吕柯;刘鸿宇;熊江辉;李莹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参数选择方法对高阶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信号重建的影响.方法 采用L-curve和广义交叉验证(General Cross Validation,GCV)两种参数选择准则选取正则化参数,代入Tikhonov正则化目标函数,试图解决由于采用了刺激序列间抖动的去卷积技术得到的合成变换矩阵而产生的病态逆问题,从而重建出暂态高阶听觉诱发反应(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采用2种不同的速率组合方式,通过计算重建ABR和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比较2种正则化方法的效果.结果 相对于L-curve,GCV方法得到的正则化参数普遍较大,重建的高阶暂态ABR与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较高,相对误差较小.L-curve准则有一些特例情况,求解的正则化参数估计不如GCV方法稳定.结论 GCV方法比L-curve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高阶ABR重建的病态问题,取得更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结果.
作者:冯洁婷;颜刚;王涛;詹长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某型静态水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方法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静态水气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水滴均匀和非均匀粒径的分离效率统计模型,考查水滴直径、气流速度分布、重力等多个因素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 分离效率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平均误差小于15%;给定入口气流速度分布,分离效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提高;给定径向和切向速度,分离效率随轴向速度变化显著;考虑重力影响时的分离效率较高,粒径越大影响越明显.结论 数值模型和方法合理,为该静态水气分离器性能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其它形式的水气分离器性能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
作者:张文伟;杨春信;丁立;王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模拟微重力对NIH-3T3细胞节律基因clock与bmal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NIH-3T3细胞采用回转器分别回转培养6h,12 h,18h,24 h,30 h,36 h,42 h和48 h,同时设置1G静置培养为对照组.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节律基因clock及bmal1 mRNA在各时间点的相对表达量.通过余弦法获取节律参数,并经振幅检验分析是否存在昼夜节律.结果 clock及bmal1基因mRNA的表达趋势相近.对照组clock与bmal1 mRNA相对水平呈现节律性表达,而回转组表达无节律性.回转组mRNA相对水平大值出现于约6h时间点,小值出现在约18h,而对照组分别出现于约18 h与24 h.与对照组比回转组的周期延长了约16 h.回转后clock与bmal1的峰值相位前移.结论 NIH-3T3细胞中clock与bmal1的表达存在同步化的转录特征.模拟微重力可影响clock与bmal1节律的周期长度及峰值相位.
作者:王艳利;吕柯;钟悦;江舟;曲丽娜;陈海龙;毕蕾;曹宏卿;李秀锦;李莹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具有很强预测能力的数学模型来准确评估人机系统操作员功能状态( Operator Functional States,OFS).方法 基于采集到的一系列操作员电生理信号及性能数据,采用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方法对OFS建模.通过网格搜索和10-折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并将LSSVM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建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基本能反映OFS的实际变化趋势,输出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且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建模方法得到的模型输出误差相比较小.结论 LSSVM方法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将其用于OFS评估是有效的.
作者:秦攀攀;张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大电流密度下,电极材料对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性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了高电流密度条件下,影响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器功率效率与稳定性的主要原因,研制了金属氧化物电极.结果 利用金属氧化物电极,实现槽压保持1.8V时,实验用电解池工作电流密度达到1.5 A/cm2、实用电解池工作电流密度达到1.1 A/cm2、并能保持性能长期稳定的目标结果.结论复合氧化物材料替代铂合金电极材料使得水电解器的大电流工作性能、低温启动性能、稳定性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者:周抗寒;任春波;李俊荣;王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制一款适用于新生儿头部血流血氧状态床旁实时监测的多通道近红外光谱系统.方法 基于修正的朗伯比尔定律,确定所选三波长检测光对应的系统算法.大量使用集成元件以简化系统设计,提高便携性和稳定性.针对新生儿特点,优化源探距离、探头的外形及封装.在确保系统安全后,通过前臂阻断实验和ValSalva实验对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系统整机质量小于0.5 kg,且满足与皮肤接触的安全要求.探头灵活,能与新生儿头皮良好贴合.实验的结果符合生理规律,并与已有文献的报道一致.结论 该系统成本低廉,轻便、安全、有效,适用于新生儿头部血流血氧状态的床旁监测.
作者:冯宇;陈劲松;焦学军;白净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随机定位模拟微重力对人前破骨细胞FLG29.1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FLG29.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随机定位处理组,分别培养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总数和活细胞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NO( nitric oxide,NO)浓度;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计算TRAP阳性细胞比例;对硝基苯磷酸(pNPP)法检测胞内TRAP活性.结果 随机定位处理后,FLG29.1细胞增殖能力与活细胞比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细胞周期分布发生变化,处于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培养基中NO浓度有增加趋势;在回转处理的同时添加诱导剂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13乙酸酯(TPA),发现TRAP阳性细胞数量增多;胞内TRAP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随机定位模拟微重力提高了FLG29.1细胞活力并促进其向破骨细胞分化.
作者:狄升蒙;田宗成;高翔;骞爱荣;MariaLuisaBrandi;商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骨骼肌收缩的舒张时程可作为判断肌质网钙离子ATP酶(SERCA)活性的功能性指标,并探讨SERCA活性对后肢去负荷大鼠萎缩比目鱼肌间断强直收缩张力下降速率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游离骨骼肌肌条进行灌流,观测收缩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负荷4周萎缩比目鱼肌肌条在27℃灌流条件下,间断强直收缩的舒张时程( TR75)显著缩短,强直收缩张力快速下降.相反,采用SERCA活性抑制剂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可延长TR75时程,并恢复强直收缩张力下降速率至对照水平.较低灌流温度(22℃)降低对照大鼠比目鱼肌SERCA活性,同时减缓强直收缩张力的下降;较高温度(35℃)则产生相反的结果.低浓度咖啡因灌流不能改变萎缩比目鱼肌强直收缩下降速率;增加灌流液Ca2+浓度和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下,减慢强直收缩张力下降速率.结论 缩短的TR75与萎缩比目鱼肌SERCA活性增加相关联,TR75可作为表征SERCA活性的功能性指标.适度抑制SERCA活性,可能通过提高肌纤维内Ca2+浓度,减缓强直收缩张力下降速率.
作者:焦博;马孝武;李辉;余志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前庭刺激前后被动直立位耐力试验心率、血压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了解前庭刺激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及直立位耐力的影响.方法 对15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在转椅刺激前、后进行被动直立位耐力检查.被动直立位耐力实验全程监测心电图和左手中指逐跳血压,在试验的第20,21,23,25,30,35,40,41,45 min测量常规血压、心率和压力感受器反射敏感性指标(BRS).结果 前庭刺激前直立位耐力检查结果均正常,刺激后有两人发生晕厥前症状;常规血压( SBP、DBP)检查在大部分实验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心率在检测的大部分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BRS指标仅在直立位25~min段、30~ min段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检测时间段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前庭刺激可能会削弱机体心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调节功能的稳定性,造成部分志愿者直立位耐力的降低.
作者:强东昌;贾宏博;姜媛媛;陈珊;李更茹;曾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找到更优脑电信号预处理方法和测量脑力疲劳的更佳指标.方法 分别采用伪迹减法和独立分量分析法去除原始脑电伪迹,然后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的方法将相关信号提取,后对不同节律能量百分比和能量对比进行分析.结果 两种预处理方法得到各节律能量百分比和不同节律之间的能量这3个指标在脑力疲劳前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其中E (alpha)/E (beta)、 E(theta+alpha)/E (beta)、E(delta+ theta+ alpha)/E(beta)这3个指标在脑力疲劳前后有显著差异,采用独立分量分析进行预处理得到的能量指标差异性更显著.结论脑力疲劳前后脑电信号各节律的能量百分比和不同节律之间的能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低频段能量百分比增大,高频段能量百分比减小,这些特征的组合可应用到脑力疲劳的监测中.
作者:韦明;杨辉;孙晓;牟锴钰;郭万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提出Meyer多分辨率逼近的新方法,消除心电信号基线漂移.方法 带基线漂移的心电信号减去其在V9上的正交投影就基本消除了基线漂移.通过多分辨率逼近的数值分析,讨论了小波基的选择,正交投影的选择和数据长度的选择.对目前此类算法因缺少定量化分析方法而难以进行效果的比较,提出算法精度的定量化分析方法,构建算法效果比较的共同基础.结果 应用算法于MIT-BIH数据库中具有严重基线漂移的心电数据,采用Meyer小波,带基线漂移的心电信号在V9上的正交投影和基线漂移的差异为(0.3 ±3.6) μV.结论 应用Meyer小波在层次9上消除30 s左右ECG的基线漂移是合适的.
作者:王大雄;徐耕;申情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