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国际刊号:1002-0837
  • 国内刊号:11-2774/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8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16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1996年优秀国防科技期刊
  • 特种医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2016年3期文献
  • 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联用对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肠道乳酸杆菌多样性的影响

    目的 为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的临床联合运用提供微生态学依据.方法 给抗生素造模菌群失调腹泻小鼠,分别灌胃25%超微七味白术散[0.04g/(kg·d)] +25%酵母菌[0.25×1010个酵母/(kg·d)]、50%超微七味白术散[0.08g/(kg·d)]、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0.16 g/(kg·d)]、无菌生理盐水0.16g/(kg·d),采集回肠的肠道内容物,提取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乳酸杆菌特异引物PCR扩增后进行ARDRA分析.结果 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组的OTUs(分类单元)数为5,Shannon指数为2.3219,Brillouin指数为1.3814,与正常组和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数据相同,高于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和模型组;从主成分分析来看,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组累积贡献率低于正常组,高于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和模型组.结论 25%超微七味白术散+25%酵母菌对乳酸杆菌多样性的调控作用优于50%超微七味白术散组和全量传统七味白术散组,更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作者:刘又嘉;肖新云;邓艳玲;郭抗萧;佘颜;谭周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体位改变30 min对眼内压和视觉能力影响研究

    目的 通过模拟微重力效应,更全面准确地探究对载人航天任务完成至关重要的航天员眼内压和视觉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首先,选择眼内压、近视力、彩色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追踪能力为测试指标,然后,采用-15°头低位卧姿(head-down bed rest,HDBR)30 min模拟微重力效应的影响,采集了18名志愿者在体位改变前、中、后4项指标的测量值,后,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分析所有指标在体位改变前、中、后测量值的差异性.结果 体位改变期间,眼内压立即显著升高11.72 mmHg(71%),在30 min后升高幅度下降为10.06 mmHg,近视力上升0.09,空间频率为0.2 c/d时的彩色对比敏感度分辨阈值升高0.4,视觉追踪正确率下降1.8%.结论 在微重力效应下,眼内压会升高,整体视觉能力很可能会下降.

    作者:于洪强;蒋婷;王春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对传统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进行改良,获得活性好、纯度高、反应性好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方法 利用断头开胸取心法取新生24 h内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无菌剪碎后用0.25%不含EDTA胰酶混合Ⅱ型胶原酶消化法,采用自制消化组合装置分离消化细胞.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采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另外使用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细胞,观察细胞反应情况.结果 培养后24 h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搏动,可初步确定为心肌细胞;48 h后细胞逐渐展开,连续观察20 d,发现心肌细胞在3~14d期间搏动频率与形态无明显变化.对比观察发现断头开胸取心法获取的原代心肌细胞中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免疫荧光鉴定发现,本方法获得的心肌细胞纯度高达95%.此外,分离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反应灵敏.结论 断头开胸取心法配以混合酶液消化心脏组织分得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反应性好、纯度高、有活力,可满足大多数实验的要求.

    作者:李杨;王丽;王晓晖;白枫;刘慧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种基于心率和深层学习的心电图分类算法

    目的 研究适用于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体检中心和临床应用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正异常分类算法.方法 首先,通过心率筛除异常数据.然后,对于心率判为正常的心电图,采用LCNN对心电图再次进行正异常分类,并对多个LCNN的分类结果进行融合.结果 在15万多条记录的临床数据集上测试,取得了84.77%的准确率,85.19%的灵敏度和84.45%的特异性.结论 该实验结果优于对照文献,同时对应用于远程医疗和体检中心的计算辅助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慧慧;金林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45d-6°头低位卧床对人体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红景天的防护作用

    目的 明确45 d-6°头低位卧床(head-down bed rest,HDBR)模拟失重效应对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红景天的防护作用.方法 16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和中药组(8人),中药组和对照组在45 d卧床期间,每天分别服用红益胶囊和安慰剂.在卧床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人体运动心肺功能和运动心电测量.结果 与卧床前相比,1)卧床45 d对照组大耗氧量显著降低(-18.26%;P <0.01),中药组大耗氧量无显著差异(-10.04%;P >0.05).2)对照组大公斤耗氧量在卧床30 d、45 d和卧床后10 d均较卧床前显著下降(P<0.01),而中药组下降均不明显(P>0.05).3)卧床期间对照组和中药组的大心率均无显著变化,但在卧床后10 d,对照组大心率明显下降(P<0.05),中药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引起人体运动心肺功能明显下降,中药红益胶囊可有效对抗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的人体运动心肺功能下降.

    作者:李景龙;刘红菊;张晓东;赵琦;谈诚;唐志忠;任维;陈善广;陈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同立体信息水平下机械臂遥操作过程往复操作与事故的原因分析

    目的 基于空间站机械臂遥对接任务,从认知层面揭示其事故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为加强遥操作失误的预测、完善信息显示以及开展航天员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对24名志愿者进行基本认知能力测试以及机械臂遥对接模拟任务实验,研究不同空间立体信息水平下遥操作过程往复操作和事故的认知失误原因、失误概率以及各项认知能力与失误的关系.结果 感知觉、记忆、空间关系理解和注意资源分配4种失误类型是诱发往复操作和事故的主要因素;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在遥操作中的作用不同,对减少认知失误效果明显;操作员的注意能力、运动控制能力、心理旋转能力和记忆能力越强,由于认知失误引发的往复操作以及事故越少.结论 完善局部和全局信息的显示,针对性地提高航天员的认知能力,有利于保障在轨机械臂遥操作任务的安全、顺利完成.

    作者:唐伟财;陈善广;肖毅;姜国华;田志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广泛性焦虑障碍与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飞行人员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与5-羟色2A(5-HT2A)受体基因T102C和A-1438G位点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9例飞行人员GAD患者及55名正常健康对照飞行人员两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GAD组与健康对照组飞行人员在T102C位点基因型的构成比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A-1438G位点基因型的构成比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组G-1438等位基因型频率(65.8%)明显高于对照组(34.2%).结论 5-HT2A基因A-1438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飞行人员GAD相关,G-1438等位基因可能是飞行人员GAD的一个易感基因.

    作者:郎晓光;刘红巾;蔡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便携式脑电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目的 实现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准确提取脑电信号中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特征.方法 8通道脑电信号采集设备采集LED闪烁视觉刺激诱发的脑电信号,并实现原始脑电信号数字化;基于An-droid手机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通过蓝牙接收数字脑电信号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后提取出SSVEP特征.结果 10名志愿者参与实验,特征识别平均正确率高于90%.结论 脑电信号采集装置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脑电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程序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稳态视觉诱发电位.体积小、功耗低、便携等优点可使之用于开发诸多脑电相关应用,如睡眠监测,意念电话,智能轮椅控制等.

    作者:谭发江;赵德春;孙齐峰;方程;赵兴;皮喜田;刘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模拟失重大鼠骨折风险及性别差异性研究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下雌、雄性大鼠影像学参数预测骨折风险相关性及性别差异的原因.方法 3月龄雌、雄性SD大鼠40只,按性别及是否失重随机分为4组,4周后,双能X线检测L4椎体、股骨BMD,Micro-CT分析骨小梁结构,生物力学测试力学强度.结果 失重4周后,雌性组子宫重量降低47.3%,雄性组精囊重量降低39.5%.失重试验组BMD显著下降,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目(Tb.N)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隙(Tb.Sp)显著增加;悬吊组椎体的大压缩载荷(N)、压缩压力(MPa)、抗弯曲载荷(N)较对照组显著下降.BMD、BV/TV、Tb.Th、Tb.N、Tb.Sp与大力学强度Fmax相关性系数r,雄性组为0.985、0.995、0.948、0.957、-0.990,雌性组为0.908、0.899、0.873、0.852、-0.76.结论 失重4周后,不同性别大鼠BMD明显降低,激素水平的影响可能是模拟失重雌性大鼠骨丢失更严重原因之一.骨密度与失重后生物力学的相关性可综合有效地预测失重后的骨折风险.

    作者:张恒;任宁涛;刘宁;杨彦玲;李洁;张然;张永刚;王征;毛克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穿戴式健康监测设备的现状与未来

    智能手机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穿戴式健康监测提供了发展机遇.穿戴式健康设备能够监测用户的重要生理信号,通过手机接入移动通信网或互联网进行数据远程传送或共享,从而实现医学监护并降低医疗成本.本文概述了穿戴式健康设备的发展现状,指出穿戴式医疗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作者:李延军;李莹辉;余新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研究进展

    人类在各领域均是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复杂的任务.“协作配合能力”只有在一个多人情境下才有意义,并且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人的协作配合能力会影响到个人的表现以及任务完成的结果.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总结发现影响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的因素包括2个方面:做出协作的主观意愿,以及发挥出协作能力的客观表现.本文初步梳理了影响个人协作配合能力的因素,以及可应用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的团队研究与选拔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张祉萌;景晓路;白延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模拟航天任务的心理学研究:任务、内容和方法

    模拟空间环境是现阶段开展航天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任务设定、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包括火星-500(Mars-500)在内的6个模拟航天任务心理学研究.6个任务的环境设定各有特点,覆盖了从近地轨道到火星探索等不同时程和类型的航天任务,并将跨文化乘组和通讯延迟等因素设计在内.航天员情绪、认知变化,乘组的人际关系与内部凝聚力、自治情况成为模拟任务研究的重点.问卷、访谈、日志分析、计算机化测试、行为观察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各任务中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今后,我国可以在乘组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团队构成对人际互动和关系的作用、个体情绪变化规律和调节措施、个体高级认知功能变化等几方面开展中长期航天任务模拟研究.

    作者:吴瑞林;王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飞行员与普通人脑白质高信号患病率和分布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战斗机飞行员和普通人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signal,WMHS)的发病情况.方法 收集某医院健康体检进行头颅MR检查的战斗机飞行员120例、普通人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飞行员与普通人WMHS的患病率及部位分布.结果 飞行员WMHS者18例,患病率为15%;普通人WMHS者15例,患病率为7.5%.两组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组飞行员WMHS的患病率高于普通人.两组WMHS分布相似,主要位于额叶.

    作者:孟彩丽;刘红巾;陈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维滚轮前庭功能训练可提高人体前庭功能稳定性

    目的 探讨电动三维滚轮训练对人体前庭功能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通过电动转椅检测从15名志愿者筛查出9名前庭功能敏感者进行连续5d、每天1次的三维滚轮训练.使用飞行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记录三维滚轮训练过程中心率和呼吸变化,训练结束后再次利用电动转椅进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三维滚轮训练后志愿者中前庭功能不合格者由9名下降为5名,合格率提高44.4%.训练过程中志愿者心率和呼吸率较训练前显著加快(P<0.05),训练后则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结论 5d电动三维滚轮训练可以提高人体前庭功能稳定性.

    作者:王祥旭;王浩;李晋;靳海涛;张路遥;石永毅;王永春;孙喜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