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239
  • 国内刊号:11-3854/R
  • 影响因子:0.39
  • 创刊:1990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模拟空降坠落性肝脏撞击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伤情评价

    目的 探讨模拟空降作战中,伞降失败等意外情况下坠落性肝脏撞击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伤情特点.方法 采用高空坠落犬撞击地面障碍物,模拟伞降意外中坠落性肝脏撞击伤模型.比较伤前、伤后生命体征变化,检查动物重要脏器的损伤情况并记录肝脏损伤的类型、特点及严重程度等,按照肝脏损伤标准进行定级,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犬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伤并伴有多发脏器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动物坠地速度以及地面障碍物的接触面积有关,坠落速度越大、地面障碍物表面积越小,肝脏损伤越重.结论 实验动物肝脏撞击伤的病理、类型、伤情与模拟情况接近,该模型具有坠落控制设备操作简便、物理参数容易控制、撞击部位控制精确和重复性好等优点,为研究空降坠落性肝脏撞击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基础.

    作者:张洪义;孔亚林;何晓军;刘承利;张宏义;张辉;徐新保;赵刚;张希东;肖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仪表飞行时直升机飞行员脑力负荷的主观评价

    目的 脑力工作超负荷可影响人的工作绩效并威胁飞行安全;大部分飞行事故发生在脑力工作负荷强度大的起飞、仪表或手动进近和着陆阶段,而且多是由人为差错引起.因此,为提高飞行作业绩效,维护飞行安全,测量和评定飞行员空中脑力工作负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的脑力负荷变化.方法 采用修改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评价量表,对15名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不同阶段的脑力负荷进行了主观评价;对总脑力负荷评价值和飞行小时数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在起飞爬升阶段、巡航平飞阶段、下滑着陆阶段飞行员的总脑力负荷值分别为34.46±17.25、32.11±13.11和53.95±17.76.下滑着陆阶段飞行员的总脑力负荷值显著高于起飞爬升阶段和巡航平飞阶段的总脑力负荷值(F=25.767,P<0.01).3个阶段的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均与飞行小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在起飞爬升阶段,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与飞行小时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42.20-0.012 03×飞行小时数(r=-0.810,P<0.01);在巡航平飞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38-51-0.006 04×飞行小时数(r=-0.535,P<0.05).在下滑着陆阶段,线性回归方程为:总脑力负荷评价值=62.57-0.008 14×飞行小时数(r=-0.532,P<0.05).结论 军用直升机飞行员仪表飞行时总脑力负荷的评价值与飞行小时数呈显著负相关,在下滑着陆阶段脑力负荷大.

    作者:姚永杰;常耀明;吴兴裕;孙喜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模拟微重力对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肺T淋巴细胞,利用旋转式细胞组织培养系统(RCCS)即旋转生物器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生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抗原CD69.结果 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培养的T淋巴细胞,刀豆球蛋白A(ConA)组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增强,IFN-γ生成增加,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多(t=11.11、19.86、15.42,P<0.01);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比较,ConA刺激后,PKC活性减低,IFN-γ生成减低,表面表达CD69细胞数目减少(t=7.69、6.73、7.63,P<0.01);而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加入PKC特异的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和ConA共同培养的T淋巴细胞组,与同样条件下ConA组相比,PKC活性略增强、IFN-γ生成的量、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加(t=5.42、5.91、5.27,P<0.01).结论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PMA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部分恢复作用.

    作者:李旭;刘长庭;李天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模拟失重对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观察模拟失重对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探讨QTVI技术在评价中长期航天飞行后航天员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16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6°头低位连续卧床21 d,分别于卧床前(平卧位)、-6°头低位卧床第10天和20天分3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TVI技术获取心尖四腔、心尖左室两腔和心尖左室长轴观,选定左心室壁各节段心肌运动速度曲线,测量舒张早期波速度峰值(Ve)和舒张晚期波速度峰值(Va),计算Ve/V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Ve:-6°头低位卧床10 d、20 d左心室壁绝大多数节段心肌舒张早期波运动速度下降(F=3.351~16.741,P<0.05或P<0.01),且随卧床时间延长,下降更为明显.②Va:-6°头低位卧床第10天、20天与卧床前对照组比较,左心室壁大部分节段心肌舒张晚期波运动速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仅有下壁基底段和中间段运动速度升高(F=3.903、4.862,P<0.05).③Ve/Va:在左心室下壁、前间隔和后壁的基底段,下壁和后间隔的中间段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371~9.485,P<0.05或P<0.01).结论 本试验显示中长期模拟失重状态能引起人体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左心室壁心肌舒张早期弛张性受损.

    作者:何薇薇;梁会泽;王爱红;周环宇;李勇枝;陈章皇;仲崇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飞行员注射荧光素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9岁,运-5飞行员,飞行时间3200 h.因患高血压4年,血压控制不佳(140~150/90~100 mm Hg),于2007年3月27日入我院空勤科诊治.

    作者:熊巍;徐先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飞行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3岁,运-8飞行员,飞行时间为1350 h.患者于2001年初体检时查血常规发现单纯血小板升高,约400×10-9/L左右,无消瘦、乏力、腹胀等伴随症状,未予重视,后体检发现血小板进行性升高,并伴白细胞升高.

    作者:刘小鹏;陈文辉;刘静;刘荣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飞行员二叶式主动脉瓣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歼-7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900 h.患者于2006年7月,在我院改装体检时发现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患者诉剧烈活动后有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偶有头晕和乏力等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好,无口唇紫绀,血压110/70 mm Hg.肺部检查未见异常.心前区无隆起及震颤,心浊音界无扩大,心音有力,A2>P2,心率72次/min,律齐,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不传导,其余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正常,胸部X片未见异常.

    作者:高燕;吴桂云;李爱民;潘维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危险因素,为制订OSAHS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410例军事飞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打鼾者和(或)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进行夜间脉搏血氧饱和度初筛检测.其中,氧减饱和指数≥10次/h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临床高度怀疑OSAHS者,直接进行PSG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OSAHS组,单纯鼾症组,正常对照组.对年龄、颈围、腰围、体质指数、身高、体重、血脂、血糖、尿酸、打鼾家族史、吸烟情况、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和ESS评分等14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间飞行时间、年龄、吸烟情况、ESS评分、体质指数、体重、颈围、腰围、血糖和血脂均有显著差异(F=3.89~71.64,P<0.05).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打鼾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颈围和三酰甘油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此5因素的分组每增加1个等级,患病等级增加1个或1个以上等级的可能性分别增加到原来的4.115倍、2.905倍、2.031倍、2.200倍和1.849倍.结论 有打鼾家族史、年龄大、体质指数高、颈围增粗及血三酰甘油高为飞行人员OSAHS的危险因素,应在招飞及日常航卫保障工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尚宁;梁谷米;范卫华;蒋德升;樊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飞行员操作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飞行员空中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OSAHS组13例患者临床有睡眠异常主诉,并经多导睡眠图(PSG)确诊为中重度OSAHS,对照组为住院进行年度大体检的13名健康飞行员.所有人选者进行Epworth嗜睡程度问卷(ESS)评分,两项单任务测试包括视觉Sternberg记忆任务和听觉Oddball任务,以及一项由视觉追踪和听觉Oddball组合的双重任务测试.比较OSAHS组与对照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在OSAHS组进行ESS评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与各项任务成绩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OSAHS组存在白天嗜睡、精力减退等临床主诉,其中两例甚至在飞行中出现事故征候.②OSAHS组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64,P<0.01).OSAHS组视觉Sternberg记忆任务反应时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2.28,P<0.05),听觉Oddball任务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双重任务OSAHS组追踪误差明显大于对照组(t=2.45,P<0.05).③OSAHS组ESS评分与视觉Sternberg记忆任务的反应时存在正相关(r=0.605,P<0.05).结论 中重度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操作能力损害,存在飞行安全隐患.临床未进行有效治疗的患者应适当限制飞行.

    作者:崔丽;徐先荣;王铃;王露今;付兆君;郑军;熊巍;刘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飞行员血小板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通路的变化

    目的 观察飞行员血小板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动力学,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血浆、血小板一氧化氮(NO)含量,探讨飞行员血小板L-Arg/NOS/NO通路的变化,为早期预防飞行员心血管疾病揭示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提供可靠依椐.方法 36名健康男性飞行员为飞行员组,17名健康男性地勤人员为对照组,静脉血制备血小板血浆,用放射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血小板3H-L-Arg 转运的动力学特征;测定血小板NO产物-亚硝酸盐(NO2-)量及NOS活性.结果 飞行员血小板L-Arg转运功能减低;L-Arg大转运速率(Vmax,28.24±4.65 pmol·108 plt-1·min-1)较同期地勤人员(33.22±4.35 pmol·108 plt-1·min-1)低15.0%(t=2.764,P=0.008);米氏常数(Km)值高7.4%(飞行员31.12±3.97 μmol/L,地勤人员28.83±2.77 μmol/L,t=2.922,P=0.005);血浆NO2-(飞行员组46.5±3.0 μmol/L,地勤人员组59.7±8.5 μmol/L)及血小板NO2-(飞行员组5.5±0.4 μmol/108 plt,地勤人员组6.9±0.7 μmol/108 plt)水平分别较地勤人员组减少22.1%、20.3%(t=1.794,P=0.040;t=1.838,P=0.036),NOS活性较地勤人员组有增加趋势但未构成统计学差异.结论 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与条件,飞行员存在血小板L-Arg/NOS/NO系统功能异常,NOS活性倾向代偿性增强,但L-Arg转运受损使血浆及血小板NO生成仍减少,表明健康飞行员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征象.

    作者:高连如;张宁坤;丁青艾;王志国;罗书海;许如意;陈宇;杨晔;唐朝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军事飞行员前庭神经炎的医学鉴定

    目的 对军事飞行员前庭神经炎的医学鉴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 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综述40篇.资料综合 主要对前庭神经炎的研究进展、前庭神经炎对军事飞行的影响、军事飞行员前庭神经炎的医学鉴定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4个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讨论.结论 对于军事飞行员的医学鉴定,需要进行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估.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制新的前庭功能检测设备,为在模拟真实飞行环境下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支持,从而为患前庭神经炎的飞行员重返飞行岗位,提供直接和可靠的依据.

    作者:谢溯江;贾宏博;陈勇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第37届世界军事医学大会论文综述

    第37届世界军事医学大会(37th World Congress on Military Medicine)于2007年5月20~25日在突尼斯共和国首都--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突尼斯召开,70多个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13人与会.

    作者:詹皓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