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北京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384
  • 国内刊号:11-4989/R
  • 影响因子:1.07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10
  • 全年订价:37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药学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7年4期文献
  • 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简称β细胞功能)受损构成了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环节.

    作者:邢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4%,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千万.临床工作中,无论在哪一个专科,都会面对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此关于2型糖尿病的一些基本用药知识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谙熟于心的.

    作者:李春霖;杨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科用药初探

    儿童时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生理、生化功能以及肝、肾、内分泌系统发育还不甚完善,免疫机制亦不健全,在儿童时期药效学、药物动力学具有特殊性,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不能完全等同于成人.儿童时期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力比较弱,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高于成人.

    作者:卢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怡开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携带的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如心脑血管、肾脏、眼睛、神经系统等.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胰激肽原酶(怡开)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等作用,多年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怡开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杜云峰;成金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控制血糖波动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众所周知,长期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的许多研究还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血糖整体水平升高有关,而且与血糖的波动性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高,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越大.控制波动性高血糖,可以降低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罗格列酮与心脏的安全风险

    罗格列酮是一种具口服活性的强效胰岛素增敏剂,单独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由于可能对血糖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有益作用,使它成为对治疗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很有吸引力的药物.近日,FDA发布罗格列酮可能增加心脏病死亡率的安全警示,使用罗格列酮时对心脏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罗格列酮的心脏风险进行分析,指出在临床使用中应警惕罗格列酮的心血管风险,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薄弱环节,提出医疗单位应谨慎使用新药,全面观察使用药品存在的安全风险,积极上报药品不良反应.药监部门应加强对新药Ⅳ期临床试验的监管,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裴振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改善脂质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

    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代表,已有近50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它在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实践中表现出很好的降糖效果,并有调节血脂,降低游离脂肪酸(FFA)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临床应用很广泛.但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迄今尚未被完全阐明.对其作用机制的了解,尤其是对其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机制方面的了解,对于更深入地认识二甲双胍以及指导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以下将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婷婷;郭晓蕙;徐国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与控制方法

    目前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约1.94亿,到2025年将突破3亿.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1].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并发DN的病死率是未并发DN者的30倍.我国1型糖尿病(T1DM)患者DN的患病率为30%~40%,2型糖尿病(T2DM)为15%~20%.在西方国家,DN经成为慢性肾衰竭进行血液透析与肾移植的首因,美国由于DN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病人约占全部ESRD病例的40%,1997年糖尿病肾病ESRD病人的治疗费已超过156亿美元,我国也有类似趋势.

    作者:刘喜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叶酸复合物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叶酸受体是一种糖蛋白受体,目前已知它在一系列肿瘤部位过度表达,如卵巢、子宫颈、子宫内膜、肾、乳腺、脑、肺、骨髓、间皮等,特别是在肿瘤晚期或者已经产生耐药性的部位,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或几乎不表达.因此,用一般方法难以克服的肿瘤有可能极易被叶酸导向药物所攻克.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叶酸复合物的技术已被公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治疗价值,将叶酸复合物用于肿瘤靶向治疗正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叶酸与细胞毒药物、脂质体、基因等形成的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概况.

    作者:饶子超;李高;梅兴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药物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不可逆性盲的首要原因,由于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及人类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挑战.目前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没有有效的药物.

    作者:杨金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空腹血糖正常化的临床意义及临床对策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预防和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对于糖尿病进行药物干预需要考虑:什么人群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药物干预?应用何种药物干预?干预要进行多久?卫生经济学效益比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未来的二三十年我们将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艰巨任务.

    作者:李强;于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在泮托拉唑和安慰剂比较的研究中,应用了生命表分析,而不是未患溃疡的患者的比例,因此,难以和其他的安慰剂对照研究比较.4周时,泮托拉唑溃疡的危险度降低17%,在12周时,降低27%,因副作用而退出作为治疗失败纳入上述结果中.

    作者:刘芳;姚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丹参素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t-PA、PAI-I含量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丹参素对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脑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mRNA表达,及对血浆纤溶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糖尿病大鼠丹参素治疗一周后,应用自体血栓注入大鼠脑动脉制成糖尿病脑梗塞模型.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t-PA、PAI-I含量,RT-PCR方法测定脑组织中t-PA与PAI-I,u-PA与NSP的mRNA表达.结果 丹参素治疗组促纤溶因子t-PA含量及mRNA表达升高、抑制因子PAI-I含量及mRNA表达降低.作用强度随丹参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u-PAmRNA、NSP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丹参素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脑梗塞大鼠血浆纤溶功能,通过促进t-PA含量及其mRNA表达、抑制PAI-I含量及其mR-NA表达,而提高鼠脑纤溶功能.

    作者:史丽谨;朱晓云;刘喜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糖胞苷致不良反应两例

    1 病例资料例1:刘某,女,42岁,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两周,伴腹胀,经检查诊断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为进一步诊治住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40℃,R 20次/min,P 96次/min,BP 110/60mmHg,一般情况及专科情况略.

    作者:高玉红;吴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8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6年9月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281例用于静脉滴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主要品种为刺五加注射液22.42%、葛根素21.00%、β-七叶皂苷12.81%等14个品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29.10%)、神经系统反应(21.40%)、注射局部损伤(16.39%)、心血管系统反应(13.38%)、全身性反应(12.37%).70%ADR发生在用药24h内,其中31.67%发生在用药后的30min内.结论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应注重对其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闫素英;褚燕琦;张维;王育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治疗——北京药学会阳光药师沙龙病例讨论会纪实

    2007年3月28日,北京药学会阳光药师沙龙举办了第二次病例讨论会.会上,来自北京数十家医院的40余名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感染的治疗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在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童朝晖主任的点评指导下,得到了共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