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省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北京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3384
  • 国内刊号:11-4989/R
  • 影响因子:1.07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10
  • 全年订价:37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北京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药学
国际刊号:1672-3384
国内刊号:11-4989/R
邮发代号:82-110
创刊时间:2003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简介

               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结合一线医师在药物治疗实践中常见问题,充分结合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的优势,详尽介绍著名临床医学、药学专家用药心得,循证医学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外最新临床用药信息、药物发展最新动态为宗旨。                

栏目设置

论著、药物与临床、药物治疗管理、最新药物、未来药物、药事管理、综述、病例报告、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艾滋病的药物治疗、基层用药、指南与共识、眼科疾病的药物治疗、药物评价、会议纪要、消息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投稿要求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社征稿要求

  1 题名 要简明切题,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索引等,最后不用副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30字,避免用“···的研究” “···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外来语、缩写符号和代号。

  2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署名列于题名下方,多名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通讯作者用*在右上角标出。工作单位应全称至科室,并注明单位所在的省市(县)名和邮政编码,省会城市前可略去省名。多单位的,按作者署名的先后顺序排列,不同单位以连续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和单位名称的左侧,单位之间用分号(;) 隔开。

  3 摘要 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高度概括全文内容,不分段,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论著类文章应采用结构式摘要,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段式。结果部分要列举关键数据,结论部分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关键词 宜选取3~8个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术语为关键词,以利标引。尽可能用医学名词表上的规范词。各关键词间用分号(;) 隔开。

  5 脚注 主要注明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来源与编号、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职务、研究方向、电话、邮箱等信息。

  6 量和单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00~3102-93) 量和单位》书写,如mol·L-1(物质的量浓度),m(米),g(克),mg(毫克),L(升),d(天),h(小时),min(分钟),s(秒)。统计学符号用斜体表示,如样本数(n),概率(P),标准差(s),t检验,F检验,卡方χ2检验,相关系数(r)。对于非法定计量单位,采用在其后加括号注明其与法定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系数,如血压单位mmHg需用括号注明其与压力法定计量单位kPa之间换算关系(1 mmHg=0.133 kPa);离心速率单位用r·min-1或g,不用rpm。在一个组合单位符号内不用斜线,改用负幂次方表示,例如mg·kg-1·d-1不能写为mg/kg/d或mg/( kg·d)。量符号一般采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如浓度C( mol· L-1),质量浓度ρ(g·L-1),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V; 相对分子质量Mr,相对原子质量Ar; 非物理量的单位( 如个、次、件、人等) 可用中文表示。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7 名词术语 ①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②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名词术语( 包括机构名称) 应用全名,不可随意缩写。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名词术语应注意全稿统一。

  8 标点符号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为准。并列数据之间用逗号(,)隔开。逗号、分号用半角。标题少用标点符号。

  9 化学元素 均须书写端正,并注明大小写和左右下角注等,如Ca,Na,Mg,Al,N2 ,O2-。与化合物有关元素( 或基因) 标位的外文应用斜体,如: o-( 邻位), p-( 对位), m-( 间位), iso-( 异位),取代位的元素如N,O,P,S; 表示手性化合物空间S构型中的S。

  10 数字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

  10.1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 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

  10.2 阿拉伯数字的使用规则 ①多位的阿拉伯数字不能拆开转行; ②计量和计数单位前的数字必须用阿拉伯数字; ③小数点前或后若超过4位数( 含4位) , 应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半格; ④纯小数须写出小数点前用以定位的0 ; ⑤数值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例如增加2倍,减少1/5或减少20%。

  10.3 参数与偏差范围 ①数值范围: 二至十写成2~10;5×106~9×106可写成( 5~9) ×106,但不能写成5~9×106; ②百分数范围:10%~15%不能写成10~15%,(20±5) %不能写成20±5%; ③具有相同单位的量值范围: 3.5~5.4 mA不必写成3.5 mA~5.4 mA; ④偏差范围: 如( 30±1) ℃不能写成30±1℃。

  11 国际代号与缩写 没有单复数之分,如2秒( 2 s),5分钟( 5 min),10小时(10 h),15天(15 d);实验动物雌性(♀),雄性(♂),紫外(UV),平均数(x),常用对数(log),百分比(%),概率(P),质量(m),体积(V),国际单位(表示酶活力的单位用U,不用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u,不用iu)。尽量把5×10-3g与5×10-7g之类改成5 mg与0.5 μg,hr改成h。国际代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能写每d,但每天8 mg可写成8 mg·d-1。静脉注射为iv,肌内注射为im,腹腔注射为ip,皮下注射为sc,脑室注射为icv,动脉注射为ia,口服为po,灌胃为ig。

  12 药品 药名以《中国药典》( 2010年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及国际非专利药名( 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 为准。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少用代号。

  13 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问题的则不用表和图 如用表和图应少而精,而且要设计正确合理,具有自明性。同一内容既有图又有表,则二者取其一,能合并者尽量合并。表和图要有序号,如只有1张表或1幅图,其序号为表1或图1。表格采用3线式,表内尽量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的数字要对齐,表内的单位要使用单位符号。统计学处理结果统一用1)P>0.05,2)P<0.05,3)P<0.01表示,余类推。表和图上的数值只要有单位,一律用量和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p/kPa,c/mol·L-1,ρ/mg·L-1等,放在表的栏头上和图的标目上。

  14 层次系统 尽量减少层次,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4级。写法:

  1 ( 顶格,黑体)

  1.1 ( 顶格,仿宋)

  1.1.1 ( 顶格,宋体)

  序号全为黑体,其后不用黑点。各级标题后空1个字接排内容。

  15 正文 一般可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的顺序来撰写。

  15.1 引言 扼要指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等。

  15.2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中重点列出: ①研究对象,若是患者,请注明来源、入选标准、排除标准以及基本参数,如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若是动物,请注明其名称、种类、等级、数量、来源、年龄、体质量、饲养条件及动物合格证号等;②主要药品及试剂的名称(通用名和商品名)、厂商生产批号规格和纯度等;③主要仪器或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生产厂商等。

  方法要描述研究设计的类型、研究对象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讲明自己的改进和创新,切忌烦琐难懂,拘泥于操作步骤。凡是前人应用过的方法指出参考文献即可。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临床试验研究还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经所在单位或地区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数据分析要给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及统计学软件(版本号);尽量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95%可信区间。统计学符号按照《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

  15.3 结果与讨论 结果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包括给出结果和对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简洁明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尽量以图、表的形式整理试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说明结果的试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各项观察所得和补充说明均分别写在结果项下。讨论部分要解释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结果、观点的异同及原因,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与预想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讨论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

  15.4 结论 结论部分要指出:①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②对前人有关本问题的看法做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③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果不能导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结论部分要求①概括准确,措辞严谨;②明确具体,简短精炼;③不做自我评价。

  16 致谢 对象是对本研究直接提供过资金、设备、人力以及文献资料等支持和帮助的团体和个人。对被感谢者不要直书其名,而要冠以敬称,如“某教授”、“某老师”等。

  17 参考文献 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发表的主要原始文献为限,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但未经核对原文的一次文献。参考文献数量以30篇以内为宜,综述类论文可适当增加。近5年参考文献宜占全部文献数量2/3以上。作者必须仔细核对参考文献原文的内容和年卷期页等。外文参考文献作者姓名应是姓在前名在后,姓第1个字母大写,名用缩写( 大写) ,不加缩写点。参考文献作者3人及以下的,须列出全部作者;3人以上只需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 et al(英文) ,идр(俄文)。西文期刊名称缩写按照List of Journals Indexedin Index Medicus ( 1990) 和《世界医学药学及化学期刊名称缩写手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2版,2000) 缩写省略缩写点。

  参考文献著录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中,题名后用方括号加注文献类型标识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是由[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组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标识: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M/CD]——光盘图书。中文书名和期刊名后加括号注明中文书名和期刊名。常用文献类型具体格式如下:

  [期刊]作者(3人以下全列,3人以上列3人,后加“等”.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

  [专著]作者.书名[M].卷.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商),年∶起页-迄页.

  [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学术会议论文集]作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商),年∶起页-迄页.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单位地点:单位名称,年.

  [报纸文章]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

  [国际、国家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年:起页-迄页.

  [电子文献]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出处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8 英文摘要撰稿要求

  英文题名首字母须大写,余均小写(专用词的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去; 尽量不用缩写。英文题名必须与中文题名一一对应。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的书写格式与3.2 同。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159-2012)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作者单位与中文单位完全对应一致,最后除了加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外,还要加国别。

  第一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其前必须全称详写。

  英文摘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也写成结构式,分4部分Objective( 目的) , Methods( 方法) ,Results( 结果) ,Conclusion( 结论) 。Keywords 列出关键词3~8个,与中文关键词一致,用分号隔开。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影响因子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发文量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呈世界性流行.抗病毒治疗是减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肝病发生的关键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持续应答率仅有20%-30%,病毒耐药率高,且停药后容易反弹或复发.那么对CHB的抗病毒治疗时机的把握、药物的选择、治疗的目标、治疗效果的评价及终点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华利;杨永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国人群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对患者CYP4F2基因多态性位点用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检测,以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作为监测指标,统计学分析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华法林用药剂量个体间差异的相关性。结果:207例样品中,CYP4F2基因突变率为22.2%,其中杂合子分型为35.7%,且达到遗传平衡。不同基因分型组间的华法林剂量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携带T的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有逐步升高的趋势。结论: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定期剂量有影响但不显著。

    作者:张亚同;梁欣;董凡;郑子恢;胡欣;李可欣;杨莉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药过程,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点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患者在院观察期间病情好转,发热、咳嗽及咳痰症状消失.患者不具有真菌感染的依据,不需要抗真菌治疗.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知识,解决临床中与药学相关的问题,并通过查阅相关医药学文献提出专业的药学分析及合理建议,使临床用药向合理化发展.

    作者:李艳;周颖;崔一民;田硕涵;李静姿;王磊;肖洪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重视监测儿童的药品不良反应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大力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对它都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全市各个医院加强了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使之日趋完善,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合理.

    作者:李超 刊期: 2006年第z1期

  • 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4%,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千万.临床工作中,无论在哪一个专科,都会面对大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此关于2型糖尿病的一些基本用药知识是每一位临床医生都应谙熟于心的.

    作者:李春霖;杨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累计纳入患者13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方面,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湿疹可提高有效率(RR =1.21,95%CI:1.15~1.27,P<0.001),且可减少复发率(RR=0.23,95%CI:0.12 ~0.46,P<0.001).安全性方面,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RR =0.85,95%CI:0.47~1.57,P=0.61).结论:外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用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可以提高湿疹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作者:石宇;田方圆;徐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VKORC1基因多态性对汉族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服用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VKORC1 1173C>T和3730G>A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服用华法林剂量的关系.方法应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ARMS-PCR)对205例华法林治疗达标患者(INR 2-3)的VKORCl的1173C>T和3730G>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05例患者中,在VKORC1 1173位点,CC型患者2例(1.0%),CT型25例(12.2%),TT型178例(86.8%);C等位基因频率7.1%,T等位基因频率92.9%.在VKORC1 3730位点,AA型2例(1.0%),CA型26例(12.7%),GG型177例(86.3%);G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7.3%和92.7%.VKORC1 1173位点和3730位点存在着强烈连锁不平衡关系(D'=0.77,r2=0.58).VKORC1的基因型差异与华法林维持剂量相关,VKORC1 1173的CC、CT和TT型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分别为(8.13±0.88)mg·d-1、(5.33±2.03)mg·d-1和(3.86±1.52)mg·d-1.VKORC1 3070的AA、GA和GG型患者的华法林维持剂量分别为(8.13±0.88)mg·d-1、(5.48±2.05)mg·d-1和(3.83±1.49)mg·d-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VKORC1两位点基因型对华法林维持剂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均小于0.0001).结论 VKORC1 1173和3730位点对VTE患者服用华法林剂量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唐雪峰;张微;张伟娟;孔繁翠;祝锦;王鹤尧;郑文婕;王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及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通过提高血管重建术后的通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抗凝药物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仍应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合理的联用可能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学斌;陈跃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门诊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干预调查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正确的使用药品是人们用来治愈疾患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要治好疾病,使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不仅取决于医师的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还取决于患者是否严格地执行医嘱用药.由于护士监督服药,住院患者依从性相对好些;而由于病症多样性及人员的复杂性,门诊患者的依从性相对差些.当前,患者不能遵从医嘱按时服药已是全球性的问题,而按时服药是药物疗效的保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疗效,而是否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研究门诊用药的依从性,对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医源性疾病、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红京;张晓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是指通过已有血管网络的增殖和重建产生新血管的过程.在成人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管生成见于创伤修复、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生和妊娠.病理状态下,见于肿瘤的增殖与转移,以及一些非肿瘤性疾病,如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1].血管生成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1971年Folkmen就提出,如果没有新生血管的支持,肿瘤的直径不会超过2~3mm[2],其后的许多研究均发现,如果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就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作者:何静;冯奉仪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baiqian** 的反馈: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