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应用老年处方筛查工具(screening tool of older persons' prescription,STOPP)标准中药物的使用对老年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8-2017年公开发表的使用STOPP标准并研究相关结局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应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终纳入9篇文献,质量评分均在6星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患者与不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的患者相比,急诊就诊率高(OR=1.66,95%CI:1.26~2.17,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OR=2.47,95% CI:1.65 ~ 3.69,P<0.05),生活质量下降,但是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发生率和死亡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潜在不适当药物会使得老年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急诊就诊率增加,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凯旋;邢晓璇;闫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奥氮平门诊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促进奥氮平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某三甲精神专科医院奥氮平的门诊处方,从适应人群、给药剂量、适应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抽取17 073张奥氮平处方,奥氮平超说明书用药处方9 319张,超说明书用药率为54.58%.其中超适应人群用药216张(1.27%),超剂量用药181张(1.94%),超适应证用药9 013张(96.72%).超适应证主要包括抑郁、阿尔茨海默病、焦虑等.结论:奥氮平门诊处方中超说明书用药普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风险性,应规范其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促进奥氮平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杨燕;何文富;肖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剂量的分布情况,寻找影响临床化疗剂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药师化疗医嘱审核及临床用药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201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历,以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功能状态评分、合并症、化疗疗效与毒性反应、化疗方案和化疗药物剂量,分析临床选择化疗剂量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化疗方案的221例患者共接受了704周期的化疗,培美曲塞的给药剂量平均值为(507.70±37.38) mg·m-2,大剂量为629 mg·m-2,小剂量为349 mg·m-2;卡铂给药的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平均值为3.93±0.62,大值为5.54,小值为2.16;化疗剂量的选择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不同医生有关(P<0.05).结论:培美曲塞化疗剂量与指南推荐基本一致,而卡铂则低于指南的推荐剂量;临床药师在审核化疗医嘱化疗剂量时应考虑国内外患者的差异以及个体差异.
作者:杨珺;陈伟;李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干预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影响.方法: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1年期间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生素相关腹泻发生情况的差异,包括干预前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腹泻类型及相关因素等.结果: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种类、疗程、患者年龄等关系密切.临床药师干预后,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住院患者从干预前的52例(8.0%)降低至22例(3.3%).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能够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陈玥;王秀英;刘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分析目前远程药学服务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慢病随访中的应用,优化现有慢病药学服务模式.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远程药学服务模式及药学服务内容进行统计,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需求.结果:所有老年患者认为慢病管理非常必要,同时希望药师对患者进行慢病管理.首选随访方式是电话定期随访(94.70%);首选远程药学服务方式为电话随访(100.00%),其次为微信(19.09%)和手机APP随访(7.27%).远程药学服务可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及药物重整等,通过此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P<0.05).结论:远程药学服务模式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型服务模式,可为慢病患者提供院内外全面、连续、主动的管理.
作者:张威;武丹威;施楠楠;韩爽;张天婧;甄健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Gla+ Mel)和胰岛素泵组(CSH),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痰菌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痰菌转阴率、病灶有效吸收率、空腹血糖、2h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Gla+ Mel组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SII组(P<0.05),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CSII组(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可以良好控制血糖,有利于肺结核痰菌转阴及病灶吸收,低血糖发生率低,并且治疗满意度高.
作者:邵立群;赵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的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ehe,TT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伴抑郁和(或)焦虑TTH患者6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药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285例和联合组(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321例.治疗8周,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卡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单药组及联合组患者同组内治疗前后的VAS、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联合组的VAS、HAMD、HAMA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哌立松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TTH疗效显著,在改善头痛和抑郁、焦虑情绪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石炎川;杨妙雄;郭婷辉;黄小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014-2016年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同期临床分离主要革兰阴性(G-)菌的耐药率之间的相关性,为降低细菌耐药率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4-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用WHONET 5.6软件处理同期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G-菌,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推断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耐药率排名前4位的G-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从2014年的166 052.2 DDDs下降到2016年的79 712.3 DDDs.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的DDDs,均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呈负相关(r=-0.99,P<0.05;r=-0.99,P<0.05);氨曲南的DDDs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正相关(r=1.00,P<0.0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晓兰;陈世财;张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管理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急诊科出院患者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情况.结果: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45.1%降至干预后的13.4%(P<0.05);使用强度由干预前的31.5降至干预后的4.8(P<0.05);中位人均碳青霉烯类药物用药天数由干预前的10 d降至干预后的7d (P <0.05).越处方权限使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26.0%降至干预后的11.4% (P <0.05),无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指征的比例由干预前的52.7%降至干预后的5.7%(P<0.05).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由干预前的26.7%提高至干预后的88.6% (P <0.05).干预前后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合理用药干预,促进了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韩芙蓉;王昕;孙露;顾海彤;赵环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与胞二磷胆碱治疗中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8例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4例,两组患儿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后意识、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恢复时间的差异,记录两组患儿治疗7d NBNA评分、血清标志物浓度变化,判定临床疗效差异.结果:A组患儿治疗后意识恢复(2.82±0.52 vs 3.44±0.85)d、肌张力恢复(4.43±1.75 vs 5.35±1.45)d、原始反射恢复时间(4.12±1.09 vs 4.90±1.15)d及脑水肿消退时间(3.15±0.73 vs 3.85±0.93)d均明显早于B组患儿(P<0.05);A组患儿治疗7d NBNA评分提高数值高于B组(6.4±1.5 vs4.7±1.0,P<0.05),血清TNF-α (69.5±13.8vs 54.5±10.5) pg·mL-1、IL-6 (49.7±9.5 vs 41.8±7.9) pg· mL-1、CRP (29.9±6.2 vs 25.6±5.6) mg·L-1、NES (10.5±3.9 vs7.8±3.1)μg·L-1下降数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治疗7d总有效率高于B组(93.2% vs81.1%,P<0.05).治疗后两组病死率(1.4%vs 2.7%)、后遗症发生率(2.7%vs 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可辅助降低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炎性反应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早期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
作者:者桂莲;张靖;霍志艳;张琪;刘苗;孙金侠;连喜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患者止痛治疗,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不良反应监护及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治疗原则及疼痛特点,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并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根据三阶梯治疗原则,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疼痛,加用辅助药物协同镇痛,患者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临床药师在患者服药期间和减量过程中均进行用药指导,对患者便秘和心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向临床提出合理建议并被采纳,使患者在有效镇痛的同时得到用药安全保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疼痛治疗,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用药教育、药学监护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有效地协助临床治疗,使患者的用药更加有效、安全,极大地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夏洋;邹宝华;李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围手术期慢病治疗药物的管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对于多数慢病治疗药物,临床有较为统一的围手术期推荐;少数药物的围手术期管理意见不一致,需更多临床实践与研究结果支持.慢病治疗药物的围手术期管理需充分考虑药物使用及停用的风险与获益,谨慎进行,从而保障围手术期用药安全.
作者:王可;沈江华;闫素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雷沙吉兰(rasagiline)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由Lundbeck公司和Teva公司联合开发,该药于2005年1月获准在以色列上市,2005年2月获欧盟批准,2006年5月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2017年6月批准在中国上市.雷沙吉兰为不可逆性B型单胺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能够抑制多巴胺降解,增加多巴胺蓄积,促进多巴胺的释放,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就其药理作用、临床评价、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作者:陈茜;陈頔;曹国颖;胡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BA3011 (CAB-AXL-ADC)是BioAtla公司开发的新型肿瘤微环境条件性激活的Axl受体靶向抗体偶联药物.其抗体部分通过条件性激活技术(conditionally active biologics,CAB)改造后,能选择性靶向于肿瘤组织的Axl受体.BA3011已获批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适应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等晚期实体瘤.BA3011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CAB产品,标志着CAB由技术研发阶段跨入产品开发阶段.本文就Axl受体为靶标的药物,CAB技术和BA3011的临床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作者:李微;王彦明;肖典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布格替尼(brigatinib)是第2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ALK自身磷酸化和ALK-介导的下游信号蛋白STAT3、AKT、ERK1/2,以及S6在体外和体内的磷酸化,而表现出对4种EML4-ALK的突变体形式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显著疗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于2017年4月批准布格替尼上市,本文以布格替尼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评价、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及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作者:杨雪;倪倩;裴艺芳;封宇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总体控制水平仍然不甚理想.哮喘控制药物通过长期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主要包括吸入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及抗IgE抗体等,其中吸入糖皮质激素是不同年龄哮喘患儿长期控制的优选药物.临床医生应根据哮喘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控制药物,根据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严永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IgE在其发病机制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哮喘的分子生物学和单克隆抗体的研究深入,抗IgE抗体在哮喘的治疗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奥马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作为治疗中-重度过敏性哮喘的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十余年.临床研究表明,奥马珠单抗可以明显改善哮喘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哮喘控制水平.除奥马珠单抗之外,其他新型抗IgE抗体也开始进入研发和临床试验阶段,期望为哮喘患儿提供更多治疗的选择.
作者:张晶鑫;刘传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尤其是在缓解期扶正祛痰,消除宿根,减少哮喘发作方面具有独特疗效.本文从传统医学的角度,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总结各医家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述中医药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3个方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作者:霍婧伟;吴力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并伴有肺功能的下降.哮喘急性发作严重会导致急诊和住院,甚至危及生命,常需要紧急给予药物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时,合理使用哮喘药物尤其是缓解药物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因哮喘急性发作导致急诊,住院甚至死亡.
作者:王宁;赵龙;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支气管哮喘及其急性发作的认识,做出及时正确诊断并给予规范化治疗,以减少误诊和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分析2例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例并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均属于哮喘的急性发作,在明确的诊断和正确治疗下病情好转,并给予长期规范化管理.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的关键是缓解气道痉挛、消除气道炎症.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规范化治疗对哮喘的愈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朱烨轩;刘传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儿童哮喘患病率显著升高,其早期诊断率亦较前改善,但作为慢性复杂疾病,如何给予正确治疗并长期管理仍存在各种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首先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患者病情,包括分期、分级、分型等,进行准确评估.同时掌握哮喘治疗药物的特殊性和规律,包括药物分类、不同类型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特性、药物剂型、给药方式等,才能针对具体患者,根据其病情,给予及时、恰当,个体化的药物治疗,迅速缓解病情,并制定缓解后的长期阶梯治疗方案,循序渐进,达到长期控制的目标.
作者:刘传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平喘药物,在其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种类多的支气管扩张剂,且已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一线药物.本文对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种类及临床应用、给药方式进行阐述.
作者:卜晓凡;赵京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