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影响因子:0.66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0
  • 全年订价:3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8年1期文献
  • 碳酸锂致味觉丧失

    1例53岁女性患者因双相情感障碍遵医嘱口服碳酸锂,首剂0.25 g、2次/d,第4天增至0.75 g/d,第7天增至1.0 g/d.用药第8天,患者出现味觉丧失.停用碳酸锂,遵医嘱改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2次/d,10 d后患者味觉丧失减轻,32 d后味觉恢复正常.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阿帕替尼致急性左心衰竭

    1例52岁女性因宫颈癌多发转移接受阿帕替尼(250 mg口服、1次/d)靶向治疗.用药第154天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给予吸氧、静脉注射甲泼尼龙40 mg后症状无缓解,90 min后出现血压升高(160/100 mmHg)、咳嗽、咳少许粉红色泡沫痰、两下肺布满湿啰音、心率110次/min、心肌酶谱升高,考虑急性左心衰竭.静脉注射西地兰0.3 mg、呋塞米20 mg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继之给予硝酸甘油10 mg微量泵持续泵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和美托洛尔口服,并停用阿帕替尼.治疗第2天患者症状缓解,心肌酶谱渐下降;第12天恢复正常.停用阿帕替尼后2个月复诊,患者未再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作者:戴婷;潘雯斓;郭俊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静脉输注脂肪乳注射液(C14-24)致高龄患者脂肪超载综合征

    1例86岁女性患者因不全肠梗阻合并下消化道出血,给予禁食、止血、抑酸治疗,同时静脉滴注20%脂肪乳注射液(C14-24)250 ml,1次/d;50%葡萄糖注射液60 ml,1次/d;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250 ml,1次/d.第2天起,患者陆续出现发热、心动过速、房颤反复发作等症状;第7天实验室检查示血清三酰甘油(TG)10.8 mmol/L,总胆固醇(TC)15.5 m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8 U/L,丙氨酸转氨酶(ALT)100 U/L,遂停用脂肪乳.7 d后复查,患者TG 8.1 mmol/L,TC 10.1 mmol/L, AST 62 U/L,ALT 17 U/L,心脏症状好转.诊断为脂肪乳导致的脂肪超载综合征,但发热未能控制,考虑为医院感染,患者终因感染并发多器官衰竭死亡.

    作者:范宝霞;张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炎宁颗粒致过敏性休克

    1例31岁女性患者因鼻炎口服自行购买的鼻炎宁颗粒15 g,用药后即刻出现心悸、气促,多汗、全身乏力,伴咽喉梗阻感、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血压低降至49/30 mmHg (1 mmHg = 0.133 kPa),约30 min后出现嗜睡.考虑为鼻炎宁颗粒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泵入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及肌内注射注射用肾上腺素等抗过敏性休克治疗.约50 min后,患者血压升至80/57 mmHg;2 h后症状缓解,血压波动在90~100/60~80 mmHg;12 h后症状消失,血压106/66 mmHg.

    作者:郭虎;黄道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硫唑嘌呤致克罗恩病患者急性胰腺炎

    1例29岁女性患者因克罗恩病口服泼尼松治疗,初始剂量40 mg/d,3个月后减量至25 mg/d,因病情出现反复,泼尼松恢复初始剂量并加服硫唑嘌呤50 mg/d.23 d后,患者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WBC 13.4×109/L、中性粒细胞0.86、嗜酸粒细胞计数0.41× 109/L、血清淀粉酶336 U/L、血清脂肪酶1084 U/L,腹部CT示胰腺尾部渗出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考虑为硫唑嘌呤所致急性胰腺炎.停用硫唑嘌呤和泼尼松,禁食、水,并予液体复苏、抑制胰酶分泌、止痛等对症治疗.治疗第8天,患者腹痛基本消失,无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63 U/L,血清脂肪酶47 U/L.第10天,调整克罗恩病治疗方案为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5 mg、1次/周,口服泼尼松40 mg、1次/d.随访3个月,患者未再出现上腹持续隐痛和呕吐等症状.

    作者:陈肖;阮一;陈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致剥脱性皮炎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地嗪2 g静脉滴注、1次/12h.治疗12d后好转,改为头孢克洛混悬液0.25g口服、1次/8h.2d后患者胸背部及双下肢出现红色丘疹,无瘙痒,考虑为头孢克洛引起的药疹,停用该药并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12.5 mg红色丘疹消退.停药8d后,患者行剖腹探查术+肝门部占位活检术,术后再次应用头孢地嗪(2g静脉滴注、1次/12 h)抗感染,并给予预防应激性溃疡、镇痛、护肝等综合支持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口唇有疱疹,颜面部及躯干发红,稍有肿胀,皮肤温度高,有少许皮屑,口腔、外阴等部位可见糜烂面伴渗出.考虑为头孢地嗪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所有药物,给予甲泼尼龙(40 mg, 1次/d)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 ml,1次/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1次/d)口服,炉甘石洗剂外用,碳酸氢钠漱口.用药2 d后患者全身开始脱皮,症状逐渐好转,16 d后患者皮炎症状基本痊愈.

    作者:杜秋;张晋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致麻疹样红斑与跟腱炎

    1例52岁男性患者行输精管吻合术前1 h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 g(皮试阴性),术后1h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g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次日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淡红色皮疹伴瘙痒,同时双脚跟腱区皮肤发红.因皮疹不严重未停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术后第3天皮疹加重,出现水泡伴瘙痒和轻度疼痛;双侧跟腱区皮肤红肿加重,伴轻度疼痛.诊断:麻疹样红斑,跟腱炎.考虑可能与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有关.停用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钠,给予抗过敏等对症治疗.停药3d后,患者皮疹面积缩小、水泡吸收,跟腱红肿疼痛程度减轻;停药第6天,患者皮疹与跟腱炎痊愈.

    作者:陈演增;王晓春;雷招宝;杨彩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唑来膦酸注射液致结膜炎伴上睑下垂

    1例67岁女性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100 ml)静脉滴注1次.24 h后患者出现双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右眼为著,伴右眼睑上抬困难,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交替滴眼,症状无明显好转.第3天请眼科医师会诊,诊断为结膜炎伴上睑下垂,第4天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治疗.8d后眼部症状消失.考虑患者结膜炎伴上睑下垂为唑来膦酸注射液所致.

    作者:曹畅;尤丽敏;杜江涛;甘荷霞;蔡佳伟;史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诱发腹型过敏性紫癜

    1例54岁男性患者,为明确腹痛腹泻病因拟行电子肠镜检查,给予肠道准备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A剂、B剂各2袋,溶于300 ml温水口服,每20分钟服用1次,共服用4次.2小时后双下肢出现散在暗红色瘀点,直径约0.5 cm,部分融合成瘀斑,境界清楚,压之不褪色,并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不固定.急查大便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广泛水肿,散在点片状黏膜充血,以降结肠以下为著.考虑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关,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对症处理,15天后腹痛消失,瘀斑色淡.

    作者:王哲;柴丽娜;杨东亮;乔逸;文爱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丁苯肽软胶囊致严重肝损伤

    1例78岁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丁苯酞软胶囊0.2 mg,3次/d,1周后出现乏力、纳差;2周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ALT 1574 U/L,AST 1135 U/L,DBil 58.8 μmol/L,IBil 62.0 μmol/L,诊断为肝损伤,考虑与丁苯酞软胶囊有关,停用该药,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mg、舒肝宁注射液10 ml、多烯磷酯酰胆碱232.5 mg、异甘草酸镁150 mg静脉滴注,1次/d.对症治疗第4天,患者ALT 840 U/L,AST 640 U/L,DBil 50.1 μmol/L,IBil 57.1 μmol/L;第17天,患者皮肤及巩膜黄染明显减轻,饮食恢复正常,体力恢复,ALT 64 U/L,AST 41 U/L,DBil 13.9 μmol/L,IBil 18.6 μmol/L.

    作者:史英钦;李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血压风险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TKI)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致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的风险. 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17年8月收录的VEGFR-TKI治疗NSCLC致高血压的RCT,以应用VEGFR-TKI的患者为试验组,以应用安慰剂和/或试验组除外VEGFR-TKI的药物的患者为对照组,结局指标为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发生率.采用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3.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用RR及其95%CI表示. 结果 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8篇,13篇为高质量,5篇为低质量;涉及患者10020例,试验组5274例,对照组47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8%(834/5274)比3.8%(179/4746),RR=4.11,95%CI:3.50 ~4.81,P<0.001;3.49%(184/5274)比0.70%(33/4746),RR=4.64,95%CI:3.22~6.68,P=0.000].亚组分析显示,凡德他尼组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1%(397/2625)比2.3%(49/ 2136),RR=5.99,95%CI:4.45~8.07,P <0.001;3.4%(90/2625)比0.6%(13/2163),RR =4.97,95%CI:2.79~8.85,P<0.001]、索拉非尼组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5.7%(201/1278)比5.4%(68/1249),RR=2.90,95%CI:2.22~3.79,P<0.001;4.0%(52/1278)比1.0%(12/1249),RR=4.09,95%CI:2.21~7.55,P<0.001];西地尼布组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32.1%(89/277)比8.7%(24/276),RR=3.70,95%CI:2.43 ~5.62,P<0.001;12.2%(34/277)比1.8%(5/276),RR=6.77,95%CI:2.68~17.08,P<0.001];莫替沙尼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1%(139/533)比6.5%(35/539),RR=4.02,95%CI:2.83~5.70,P<0.001]. 结论 NSCLC患者应用VEGFR-TKI可增加发生高血压和严重高血压的风险.

    作者:魏安华;丁玉峰;彭金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别嘌醇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与HLA-B*58:01等位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别嘌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发挥降尿酸作用,主要应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别嘌醇可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SCAR),包括药物超敏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HLA-B*58:01等位基因与不同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致SCAR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多个地区汉族人群以及泰国、韩国HLA-B*58:01基因频率较高的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后发生的SCAR与HLA-B*58:01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相关性,日本、欧洲等HLA-B*58: 01基因频率较低的种族人群服用别嘌醇后发生SCAR与HLA-B*58:01也具有明显相关性.目前,HLA-B*58:01等位基因在别嘌醇致SCAR中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较少,代表性的研究认为,别嘌醇及其代谢物别嘌二醇是通过与免疫受体的药理学相互作用(pharmacological interaction with immune receptors)机制优先与HLA-B*58:01基因结合即刻激活药物特异性T细胞从而引起SCAR.

    作者:杨青;童德银;金鑫;李爽;袁菱;蔡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误服湿毒丹致急性铅中毒

    1例27岁女性患者因月经不调到私人诊所就诊,该诊所药房误将湿毒丹(每剂湿毒丹含铅粉31g、黄丹62g)作为三七粉发给患者.患者误服2汤匙湿毒丹(约含铅粉4g,黄丹8g)后2h出现腹痛、呕吐、乏力、酱油色尿,2d后症状加重并出现巩膜及皮肤黏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血铅8.38 μmol/L,Hb 89 g/L,ALT 4707 U/L,AST 5363 U/L,LDH 2988 U/L,TBil 371.4 μmol/L,DBil 184.3 μmol/L,IBil 187.1 μmol/L;尿液呈棕褐色,尿铅4.87 μmol/L,尿红细胞(++),尿胆红素(++),尿胆原(+++).诊断:急性铅中毒,急性中毒性肝病(重度),急性溶血,重度溶血性贫血.予以血浆置换、依地酸二钠钙驱铅、输注红细胞等综合治疗.57 d后,患者巩膜及皮肤黄染消失,无腹痛、恶心,尿色清亮,实验室检查示血铅0.75 μmol/L,Hb 112 g/L,ALT 32 U/L,AST 32 U/L,LDH 174 U/L,TBil 23.1 μmol/L,DBil 13.7 μmol/L,IBil 9.4 μmol/L.

    作者:高珍珍;宋玉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盒装药品发药设备应用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取药是患者在医院就医的后一个环节,药房调配药品正确与否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医药设备得到广泛使用.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房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我国在用盒装药品发药设备有500余台,70%以上是国产设备.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建议利用药房自动化设备将药师从繁重的调剂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药师有更多时间提供药学服务[1].国内已经使用了盒装药品发药设备的医院认为该设备可以帮助减少发药错误,改善工作流程和库存控制,并减轻药师的劳动强度[2].但新设备的引入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2017年全年,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收集到盒装药品发药设备相关用药错误报告595例,占总报告案例数的5.67%.为加强盒装药品发药设备的科学管理,识别和防范设备应用环节可能出现的用药错误,进一步规范盒装药品发药设备的使用, 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家委员会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组织药理学、医院药学、临床药学、医学、医学装备等领域的专家,以《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3]为依据,历经数次论证后制定了本指导原则.

    作者: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017年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年会侧记

    2017年12月3日至7日,第75届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ASHP)年会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美丽的奥兰多市举行,ASHP现在已经拥有45 000名药剂师会员.ASHP年会是全球大的药学专业人士学术会议.今年正值ASHP成立75周年,因此,会议的主题是:庆祝过去,创造未来(Celebrating the past,creating the future).本次会议有以下几个特点.

    作者:褚燕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总编辑王育琴教授的领导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取得了丰硕成果.《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不但致力于报道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传递全球新药物安全信息,而且从2014年起连续多年推出安全用药的系列专家共识、指南和有关用药目录.2014年发表了《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发表了《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的研制》和《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2016年发表了《医疗机构给药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智能药柜应用环节用药错误识别与防范指导原则》和《医疗机构药物咨询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更是多达7篇:《高警示药品用药错误防范技术指导原则》《中国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中国儿童高警示药品目录的初步研制》《处方环节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品实物流与信息流管理相关用药错误防范技术指导原则》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这些专家共识、指导原则和有关用药目录从更高的层面为医务人员安全用药提供了依据,是本杂志迈向精品期刊的重要标志.

    作者:陈孝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