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69例符合DSM-Ⅳ(第4版)精神分裂症患者,阿立哌唑组79例,剂量10~30mg·d-1;喹硫平组90例,剂量400~ 750 mg·d-1,疗程均8周.治疗前,治疗第4,8周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主要疗效.用实验室检查、生命体征、心电图等评价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4,8周PANSS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8周末,PANSS总分减分差值及疗效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3%(20/79)和17.7% (16/90).阿立哌唑组对心率的影响较喹硫平组小;阿立哌唑组甘油三酯水平和心电图QRS间期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喹硫平组心率、体重、体重指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1).结论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两者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
作者:王占敏;宓为峰;王晓志;卢天兰;付艺;王雪芹;郝晓楠;李玲芝;张鸿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病态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Ⅲ级欲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病态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和安慰剂组,右美托咪定组给予负荷剂量1 μg· kg-1(20 min)的右美托咪定,安慰剂组则给予容量和外形相似的生理盐水.观察用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20 min后的心率(HR)、平均血压(BP)、血氧分压(PaO2)与安慰剂组相比显著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时间内大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病态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可以产生呼吸抑制.
作者:葛云芬;胡双飞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肠外营养对胃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7d给予等热量(98.0kJ·kg-1·d-1)、等氮(0.25 g·kg-1 ·d-1)的肠外营养治疗,试验组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0.5 g· kg-1 ·d-1.观察患者术前,术后2,7d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各细胞及体液免疫指标及氮平衡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在术后第2d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d时,均有回升,但对照组回升较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及体液免疫指标都出现下降,术后第7d,对照组的IgG仍显著低于术前(P<0.05),其他均基本恢复到术前,试验组的IgA、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氮平衡,术后第7d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胃肠癌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更能有效改善机体营养和免疫状况,从而促进预后.
作者:张维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替比培南匹伏脂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替比培南匹伏脂对51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对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替比培南匹伏脂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替比培南匹伏脂的MIC50低,为0.25 mg·L-1.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ESBLs和不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易产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菌的MIC50为≤0.03~5.00 mg· L-1,低于其他5种抗菌药物.结论 替比培南匹伏脂对社区感染中常见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作者:胡云建;陈东科;陶凤容;许宏涛;艾效曼;厉保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钙与阿昔莫司联用后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18名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与阿昔莫司250 mg后,分别用LC-MS/MS,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的浓度,DAS 2.1软件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阿托伐他汀:t1/2为(11.75±2.48)h,tmax为(0.33 ±0.12)h,Cmax为(11.33±4.36)ng·mL-,AUC0-t为(57.57±25.91)ng·mL-1·h;阿昔莫司:t1/2为(1.55±0.18)h,tmax为(1.32±0.62)h,Cmax为(3.65±1.08) μg·mL-,AUC0-t为(12.84±2.73)μg·mL-·h.与单独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接近.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阿昔莫司联用后彼此药代动力学行为未发生明显改变,联用可能不存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作者:杨伟平;李新华;叶金华;刘名义;黄世博;夏春华;张红;熊玉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国2011年临床女性尿标本来源细菌耐药状况.方法 149家医院女性尿标本中的细菌,用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纸片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细菌32682株,其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杆菌.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碳青霉烯类0.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7%,呋喃妥因5.3%,头孢哌酮/舒巴坦5.5%,阿米卡星6.0%,磷霉素8.7%,头孢西丁12.0%,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2.5%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5%.对肠球菌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依次为替考拉宁0.4%~2.4%,万古霉素1.2%~4.6%,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4%~1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1% ~15.5%,磷霉素5.3% ~ 20.2%及呋喃妥因5.9% ~49.0%.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肠球菌.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仍为大肠埃希菌;但肠球菌的比例明显升高.口服抗生素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呋喃妥因、磷霉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注射剂经验性治疗,可选用加酶抑制剂的联合制剂、头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
作者:齐慧敏;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国2011年临床男性尿标本来源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男性尿标本中的细菌,按照美国实验室与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2版规定用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149家医院共从男性尿标本中分离出22834株细菌,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白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7.5%,8.1%和5.4%,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6%,47.8%,40.8%和36.1%.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1.4%,13.7%,27.6%和55.5%,46.5%,52.9%.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5.8%和3.0%,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1.1%和0.5%.结论 男性尿路感染主要致病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仍较高,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郑波;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国2011年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1年全国149家医院非ICU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根据美国实验室与临床标准化研究所(CLSI 2011版)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获得临床分离菌27508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88289株,占68.5%,革兰阳性菌86791株,占31.5%.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0%和83.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和3.8%.革兰阳性菌中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株.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比率为3.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为61.3%,73.3%.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4.8%,49.5%.结论 我国非ICU住院患者感染致病细菌耐药现象仍较为普遍.肠杆菌科细菌对3代头孢菌素耐药现象,葡萄糖非发酵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以及多重耐药现象日益严重.
作者:薛峰;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011年全国149家医院ICU分离细菌,按照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并按照CLSI 2011判定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收集各医院ICU分离非重复细菌共3722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5.8%,革兰阴性菌占74.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为78.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的发生率为90.4%.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磷霉素、利福平等药物较为敏感.ICU分离的屎肠球菌(1496株)多于粪肠球菌(583株),并且屎肠球菌对大多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粪肠球菌,均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对肠杆菌科细菌较为敏感的药物有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已经出现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药物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均在8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出现对所有测试抗生素(除多粘菌素外)均耐药的泛耐药菌株.结论 ICU分离细菌耐药性较普通病房高,尤其是革兰阴性菌中的泛耐株和肠球菌属中的万古霉素耐药株有所增加.
作者:朱任媛;张小江;杨启文;王瑶;王贺;陈雨;佟大伟;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度我国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全国149家医院收集临床肠杆菌科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依照美国实验室与标准化研究所(CLSI)2011标准判断敏感性;用WHONET5.6软件处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肠杆菌科细菌134296株.前3位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0567株,占45.1%)、肺炎克雷伯菌(38834株,28.9%)和阴沟肠杆菌(11404株,8.5%).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为碳青霉烯类,除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以上外;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约在4%或以下.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有些具多重耐药特点.碳青霉烯类仍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药物,但已出现碳青霉烯耐药菌,应引起重视.
作者:吕媛;王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国门诊患者分离细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 所属149家医院门诊患者临床致病菌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临床微生物测定方法测定细菌敏感性,依据CLSI 2011年标准判读,以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获得临床分离菌217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332株,占61.4%,革兰阳性菌8388株,占38.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1.7%和69.9%;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3%和0.7%,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肠杆菌科对亚胺培南较为敏感,耐药率小于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20%左右.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27.4%,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40.6%,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45%~ 80%.结论 我国门诊来源分离菌株较2009年和2010年增加,耐药情况与2010年相似.
作者:侯芳;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监测2011年度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全国149家医院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目标细菌的收集、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依据2011年CLSI标准,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95271株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中第1位为铜绿假单胞菌(39373株),占非发酵革兰阴性菌的41.3%,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3479株,占35.1%.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于70%的药物依次为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除多粘菌素(敏感率98.4%)、米诺环素(敏感率55.7%)和阿米卡星(敏感率52.8%)外,鲍曼不动杆菌对其它被测药物敏感率均低于50%,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在40%左右,较2010年监测结果下降了约5%.结论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已成为世界关注问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仍在上升.
作者:李耘;吕媛;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监测2011年度全国149家医院,血标本来源细菌药敏结果用CLSI 2011年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获得2983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5593株,占51.2%,革兰阴性菌14863株,占48.8%.常见细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及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1.3%和80.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8%和6.9%.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9%和12.0%,对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4%和10.6%.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约2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超过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年度血培养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普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检出率较2010年有所增加.
作者:马序竹;吕媛;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国胆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方法 2011年度从149所医院胆汁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测定,数据用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82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5822株,占70.4%,革兰阳性球菌2443株,占29.6%.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是大肠埃希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1.4%)和铜绿假单胞菌(9.4%);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是粪肠球菌(8.6%)和屎肠球菌(7.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耐药率为67.7%,58.7%,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28.9%,24.8%.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6.3%,对2种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小于2%.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6.1%~7.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9.2%,79.4%.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1.5%.结论 我国胆道感染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耐药率有明显增加,耐糖肽类的肠球菌分离率仍较低.
作者:周春妹;胡必杰;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国2011年临床痰标本来源细菌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痰标本中的细菌,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6进行分析.结果 痰标本来源分离出细菌105135株,前3位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17.1%),鲍曼不动杆菌(16.5%)和肺炎克雷伯菌(16.2%).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比例为11.5%,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分别占70.9%和86.9%.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达70%以上.嗜血杆菌属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耐药率<10%,对喹诺酮类耐药率为15%~2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6%,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0.1%和57.3%.结论 痰标本中肺炎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较高.
作者:李湘燕;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国2011年临床分离革兰阳性菌耐药状况.方法 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革兰阳性菌,用纸片法、微量稀释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用CLSI标准判读,用WHONET 5.6软件对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103720株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属占60506株(58.3%),其次为肠球菌属24897株(24.0%)和链球菌属18107株(17.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55.5%,74.7%和86.3%.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9%和1.1%.未发现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结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对葡萄球菌、肠球菌仍有很高抗菌活性,但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率较高,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离率仍很低.
作者:郑波;吕媛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