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以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厄贝沙坦150 mg,每天1次,每周随访1次,治疗12周,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24 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LVH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及尿β2- MG明显减少(P<0.01).经厄贝沙坦治疗后左心室重量(left ventric1ular hypertraphy,LVMI)明显下降(P<0.01).结论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LVH有逆转作用,且对其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红艳;李耕慧;李学锋;宋炳慧;贾珊珊;于英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静滴甲基强的松龙40mg· d-1,连续6d;第7~9d,给强的松片15 mg;第9~12d,给强的松5 mg.高剂量组静滴甲基强的松龙2 mg·kg-1·d-1,分2次给药,连续3d;第4~6d,按1.5mg·kg-1·d-1,分2次给药;第7~9d,口服强的松片30 mg;第9~12 d,口服强的松10 mg.2组同时给吸氧、抗感染药物、雾化支气管舒张剂.结果 90d随访期内,低与高剂量组治疗失败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药后24,72h,高剂量组的氧分压(PaO2)、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血氧饱和度(SaO2)和各项气短指数的改善幅度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或P<0.01).但给药后72 h,对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痰量和咳嗽程度的影响,2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上述各项指标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住院天数较低剂量组短,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剂量组高(P<0.05).结论 近期疗效(入院72 h),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远期疗效(90 d随访期),不同剂量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苏长海;任水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血脂异常的非糖尿病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20例血脂异常的非糖尿病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连服12周,于服药前、服药4周和12周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联素.结果 用药4周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继续服药至12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一步下降,所有患者均达到治疗目标,而血清脂联素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可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对糖代谢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洁琪;姜美娜;彭虹;方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国产奥氮平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符合DSM-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疗程共8周,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奥氮平组显效率87.2%、喹硫平组显效率为81.1%,两药对阴性症状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是嗜睡、体质量增加,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氮平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有较好的疗效,与喹硫平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
作者:张香云;栗克清;狄亚琴;韩彦超;于雪竹;高月霞;黄静;余红;梁汝沛;李广田;刘忠;李亚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含草乌蒙成药嘎日迪-5味丸的处方剂量的安全性.方法 24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口服蒙成药嘎日迪-5味丸0.4,0.6,1.2g.中剂量组受试者单次用药试验结束后继续服药0.6g,每日1次,连续口服7d.观察和记录试验前后受试者生命体征、药物不良反应和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血生化指标.结果 嘎日迪-5味丸各剂量组受试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心电图、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中剂量组2例受试者于服药后24h出现白细胞数降低,连续复查均在正常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 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嘎日迪-5味丸0.4,0.6,1.2g及多次口服0.6g,能够很好地耐受,临床上可参考处方剂量0.5~1.0g选择临床用剂量.
作者:巴图德力根;林燕;青玉;哈斯;韩志强;陈国霞;高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 初次服用华法林抗凝的中国肺栓塞患者95例,用TaqMan MGB探针法,检测CYP2C9*2、*3位点和VKORC1 - 1639A>G位点基因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服用华法林后每次INR值等指标,并记录患者从服用华法林开始到INR首次达标的时间、INR首次达标时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平均剂量等指标.结果 VKORC1 - 1639AG/GG基因型患者比VKORC1 -1639AA基因型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明显延长(P <0.001),且INR首次达标时所服用的华法林总剂量和日均剂量均高于后者(P<0.001);CYP2C9*2或*3变异的患者在初始抗凝阶段发生INR超过治疗窗(INR>3)的比例较高.患者性别、年龄、体重、CYP2C9和VKORC1基因型等因素在内的华法林初始剂量预测模型可解释54.6%左右的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R2=0.546,P<0.001).结论 CYP2C9和VKORC1基因型检测对指导中国肺栓塞患者初始抗凝阶段个体化应用华法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娄莹;刘红;韩璐璐;谢爽;黄一玲;高小晶;段兵;柳志红;李一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持续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D1和D2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在10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μg·kg-1;而Do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后,D0组单纯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而D1、D2组吸入七氟烷的同时,分别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0.8 μg·kg-1·h-1.术中根据BIS值的变化调节七氟烷吸入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距术毕30 min停止右美托咪定的输注,缝合皮肤前关闭七氟烷挥发灌.结果D0、D1和D2组术中七氟烷呼气末有效浓度分别为(1.7±0.4)%,(1.4±0.2)%和(1.0±0.2)%,D1和D2组较Do组分别降低17.7%和42.6%,其中D2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 复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明显降低上腹部手术病人七氟烷的呼气末有效浓度,减少七氟烷用量,且对稳定血流动力学更有效.
作者:马红;冀翔宇;王世端;徐红梅;宋力;于文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镇痛药物地佐辛、芬太尼、曲马多用于切削痂植皮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切削痂植皮术全麻患者84例,随机分为3组.术毕各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芬太尼0.002 mg· kg-1,曲马多2 mg·kg-1.观察并记录各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在0.5,1,4h观察时段VAS评分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地佐辛组在0.5,1h观察时段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P<0.05);3组均有胃肠道不良反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 kg-1对烧伤病人切削痂植皮术后安全有效.
作者:耿武军;唐红丽;刘乐;丁希丽;王权光;徐旭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评价含药胃镜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两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120例病人分为2组,所有受试者在胃镜检查前口服含药或普通胃镜胶1瓶(7 mL),观察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胃镜胶口感、胃镜胶祛泡性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胃镜胶在润滑性能、局部麻醉功能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胃镜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和6.7%(P>0.05).结论 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用于胃镜检查术前准备具有同样的安全性,且润滑性能、局部麻醉功能更优.
作者:姜敏;王小琼;胡珂;高小翼;何凌;朱金;余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动物实验发现全身麻醉剂可引起发育期大脑神经元广泛凋亡和长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内源性及外源性凋亡途径均参与麻醉药物引起的细胞凋亡,而信号传导机制尚不明确,某些药物可能减轻麻醉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然而全麻药物神经毒性作用的临床研究证据尚不充分,尚需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人类研究的支持.
作者:李民;钱敏;郭向阳;马大青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旨在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66份剖宫产病例,用Excel软件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按照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使用频率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甲硝唑(38.8%)、美洛西林(24.6%)、头孢美唑(13.4%);所有患者均未在术前0.5~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二联用药有185例,占69.6%,三联用药有76例,占28.6%.结论 本院剖宫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用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机、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有必要加强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以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炘;宋新文;许琼;彭静;汪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健康人伏立康唑(抗真菌药)血浆和唾液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伏立康唑片20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伏立康唑血浆和唾液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SPSS 10.0比较2种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伏立康唑血浆浓度(Cp)和唾液浓度(Cs)的相关性公式Cs=0.69Cp-35.96,γ=0.9710,血浆浓度和唾液浓度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P<0.01),Cs/Cp为0.59±0.53.Cs和Cp的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t1/2、Tmax较为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可用唾液浓度代替血浆浓度进行伏立康唑的药物浓度监测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雍小兰;冯仕银;杜晓琳;李楠;黄娟;王蓝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血浆中利奈唑胺(唑烷酮类抗菌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Zorbax SB - C18色谱柱,内标为头孢拉宗,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20∶80,v/v),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利奈唑胺的线性范围为0.2~25.0 μg·mL-1,定量下限为0.2μ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均≤3.8%,提取回收率为82.2% - 101.4%.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人血浆中利奈唑胺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梅和坤;白楠;梁蓓蓓;王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中左乙拉西坦(抗癫痫病)浓度的方法.方法 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94),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血清样品上SPE柱,以含20%乙腈溶液作洗脱液,收集洗脱液直接进样测定.结果 左乙拉西坦血清样品线性范围为0.7~100.0mg·L-1,8.93,35.71,71.42 mg·L-13种浓度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2.6%,95.7%,98.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7.5%.结论 本方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满足左乙拉西坦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
作者:李琳琳;宋新文;汪洋;张华年;徐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脑脊液中谷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微透析实验收集到的脑脊液样品用邻苯二甲醛、β巯基乙醇衍生化反应后,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用RP18色谱柱,流动相A为50 mmol·L-1乙酸钠(乙酸调pH为6.7),流动相B为甲醇/四氢呋喃(97.5/2.5,v/v),用二元梯度洗脱,梯度程序为(T,B%)(0,30)(7,45)(14,30) (20,30),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器定量,激发波长340 nm,发射波长450 nm.用高钾脑脊液灌流,考察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的变化.结果 谷氨酸的线性范围为3.12×10-2~1.00 mg· L-1(γ=0.9998),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5%,低、中、高浓度回收率分别为(96.6±6.1)%,(99.1±7.7)%,(96.2±4.1)%.高钾人工脑脊液灌流后,谷氨酸明显升高后降低,随后又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本方法准确,稳定,灵敏,适用于微透析样品中谷氨酸的定量分析.
作者:解登梅;乐鹏;李敏;李可欣;吴春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全血中西罗莫司(免疫抑制剂)浓度的LC-MS/MS的方法.方法 全血样品经硫酸锌乙腈混合液沉淀后,用Zobox XDB-CN色谱柱,0.1mmol·L-1乙酸水-0.1 mmol·L-1乙酸乙腈(60∶ 40)为流动相,流速0.45 m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经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 全血中西罗莫司的线性范围为1.12~33.47μg·L-1,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81.4%~92.4%.结论 本法灵敏、准确、快速,可用于人全血中西罗莫司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营;曾晓晖;石磊;龚丽娴;袁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体血浆中米卡芬净钠(抗真菌药)浓度的方法.方法 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提取分离,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柱,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57∶43,v/v),流速为0.2 mL·min-1.结果 米卡芬净钠在0.2~25.0 μg·mL-1线性良好,低定量限为0.2μg·mL-1,日内RSD均≤4.1%,日间RSD均≤5.0%,提取回收率RSD均≤6.8%.结论 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米卡芬净钠药代动力学测定.
作者:曹江;白楠;梁蓓蓓;白艳;王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8年12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糖尿病领域指南: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的心血管风险评价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针对如何证明一种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不会造成不可接受的心血管风险的增加提出了建议.目前全球正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多个以心血管事件为研究终点的大规模、长期临床研究,我国也将有选择的参与此类研究.此文件旨在阐述并提出在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心血管终点事件临床研究的风险控制考虑,为今后开展此类研究提供指导性建义.
作者:王宏宇;张杰;高晨燕;杨志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肝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1例PCI患者围手术期间使用肝素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诊断及时,处理得当,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痊愈出院.结论 拟行PCI术的患者,尤其对于高龄患者,应用肝素时需要全面的评估利弊;同时,还要严密监测实验室指标,以便及时防治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本院2011年1至10月临床各科呈报的ADR病例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较高(43.2%);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94.4%;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29.6%).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1.2%).结论 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报告、诊断和处理对确保安全用药至关重要.
作者:张文晨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2种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降糖药)在中国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各1.0 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的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2种药物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为(2.83±0.53),(2.57±0.57) mg· L-1;Tmax为(1.55±0.39),(1.63±0.36)h;t1/2为(3.70±1.76),(3.36±D.72) h;AUC0-24为(10.20±1.95),(9.71±2.56) mg·h·L-1.AUC0-24、AUC0-∞、Cmax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9.1% ~114.6%、99.1% ~ 113.8%和100.6%~110.4%.试验药物相对于对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为(108.3±20.5)%.结论 试验药物和对照药物生物等效.
作者:邱相君;孙永健;刘涛;刘心霞;袁世英;陈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国产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与风湿性瓣膜病(RHD)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并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CHD与RHD手术患者16例,分为CHD组和RHD组2组,各8例.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1,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符合开放的三室模型,其三指数函数在CHD组和RHD组分别为Cp(t)=12.79e-0.4571t+3.3295e-0.0462t+0.3999e-0.0048t和Cp(t)=24.84e-0.5260t+5.3774e-0.0523t+0.1602e-0.0017t.2组间药代动力学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RHD患者Vd、t1/2β和AUC分别是CHD组的2,2.8,1.4倍,而CHD组的Vc是RHD组Vc的1.8倍(P<0.05).结论 舒芬太尼CHD与RHD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三室模型,所患疾病与手术类型可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李宇虹;徐凯智;陈晨;许艳荣;靳彦涛;岳静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片(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4名中国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 500,1000,15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左乙拉西坦片低,中,高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14.42±3.51),(26.73±6.22),(38.44±8.75)μg·L-1;Tmax为(1.31±0.58),(1.44±0.61),(1.19±0.51) h;t1/2为(6.19±1.18),(5.75±1.22),(5.87 +1.55) h;AUC0-1为(130.43±23.43),(220.63±42.82),(316.93±76.58)μg·h·L-1.结论 血浆中左乙拉西坦的Cmax和AUC显示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受试者服用左乙拉西坦片500,1000,1500 mg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性别差异.
作者:刘文星;丁一;贾艳艳;鹿成韬;丁莉坤;杨静;梁辉;杨林;文爱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临床常用免洗消毒剂对多重耐药菌的消毒效果,为合理使用消毒剂提供参考.方法 参照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利用抑菌环试验检测5种多重耐药菌对2种医院常用免洗消毒剂的低抑菌浓度.结果 5种多重耐药菌对2种消毒剂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消毒剂抗性明显,但2种消毒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效果较好.结论 科学合理有选择地使用消毒剂,加强对消毒效果的检测和质控,对杀灭医院多重耐药菌有重要意义.
作者:诸戌娴;马明;沈波;林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