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不同抗凝方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2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术后用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抗凝者63例(试验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者155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内再梗塞、死亡、出血等严重心血管事件(TSCE)风险.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试验组再梗塞3例(4.8%),死亡3例(4.8%),严重出血3例(4.8%),输血2例(3.2%),TSCE发生率为17.5%;对照组再梗塞14例(9.0%),死亡6例(3.9%),严重出血6例(3.9%),输血4例(2.6%),TSCE发生率为19.4%.2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TSCE发生风险差别无统计学意义(HR=0.90,95% CI:0.46 ~ 1.77,P>0.05).结论 华法林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凝治疗均存在再梗塞、严重出血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2种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梁祥文;李平;甘剑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复方血栓通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治疗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84例94眼)、对照组B(79例88眼)与治疗组(93例102眼),对照组A给予复方血栓通1.5g,对照组B给予卵磷脂络合碘1.5mg,治疗组给予复方血栓通1.5g与卵磷脂络合碘1.5 mg,均饭后服用,每日3次.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眼底照像及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标准对数视力表等随访复诊,记录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A、B能明显缩短病程,12周后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和治疗组分别有7,9例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血栓通与卵磷脂络合碘联用治疗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促进渗漏吸收和改善脉络膜微循环、缩短病程、改善视力、降低复发率,疗效明确.
作者:唐风雷;陆人杰;朱珊梅;朱太春;周建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羟苯磺酸钙对于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降糖方案,试验组在常规降糖方案上加用羟苯磺酸钙500 mg ti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UAER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持续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PAI-1水平明显下降(P<0.05);2组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羟苯磺酸钙能抑制纤溶、改善血液粘滞度,减少早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李浪波;秦爱平;赵新兰;李文静;陈凯;唐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蒲参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予蒲参胶囊,每次4 g,1日3次;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4周后,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服用蒲参胶囊后,患者的血脂、血糖、尿Alb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 蒲参胶囊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马晓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2C19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 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分析10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汉族抑郁症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3组代谢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药物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wt (68.52%),m1 (24.07%),m2 (7.41%).共计105例患者完成为期6周的抗抑郁治疗.除治疗6周末,强代谢组的纯合子与杂合子间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94)外,其余各时间点,3组代谢型HAMD评分及减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早期,弱代谢组的TESS评分较其余2组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期,3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应密切相关.
作者:刘东波;李淑英;李泽华;刘欢欢;常卫利;郎艳;郭慧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入组61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3,28例).对照组,每周派罗欣180 μg,联合利巴韦林每日900 mg;在以上用药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1.5g,每天3次,2组疗程均48周.比较治疗前后,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表达死亡因子(Fas)的水平.结果 肝脏的炎症程度与肝脏的Fas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而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肝细胞的凋亡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水平.
作者:胡敏涛;姚上志;张波;蒲云川;黄利华;裴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变异性哮喘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儿均接受氨茶碱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每晚顿服;对照组口服酮替酚片1 mg,每日2次,治疗2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并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患儿CVA复发情况.结果 68例(每组34例)患儿完成预定试验并获得随访.治疗组临床控制17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0%;对照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9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0%;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CVA复发率为11.8% (4/34);对照组CVA复发率为26.5%(9/34),对照组患儿12个月内CVA复发风险显著高于治疗组(HR =2.02,P<0.05).结论 孟鲁司特纳治疗小儿CVA的总有效率高于酮替芬,且可降低CVA复发风险.
作者:皇甫春荣;李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CNKI、VIP、CBM、Medline、Pubmed、Embase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的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RevMan 5.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RCT,共计1528例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6,8周后2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艾司西酞普兰组口干、便秘、失眠、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度洛西汀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都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且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安全性优于度洛西汀.
作者:马卓;陈月;冯婉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PS)、地佐辛(dezocine,Dez)以及两药联合预防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7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PS组(n=36)、Dez组(n=34)和两药联合组(n=37).每组患者分别于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脉注射相应药物.PS组静脉注射PS 40 mg; Dez组静脉注射Dez 10 mg;联合用药组静脉注射PS 40 mg+ Dez 10 mg,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Ramsay镇静评分、RASS躁动分级及发生率和相关毒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PS组和Dez组(P<0.05);联合用药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PS组和Dez组(P<0.05);PS组与Dez组间比较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Dez可有效预防全麻开胸术后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潘尉洲;李艳华;薄云;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牛肺泡表面活性剂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1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治疗组用牛肺泡表面活性剂联合NCPAP治疗,牛肺泡表面活性剂使用剂量70 ~ 100 mg·kg-1,经气道内滴入,动态观察使用牛肺泡表面活性剂后0,2,12,24h患儿的血气分析结果和NCPAP参数调整情况,包括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呼吸末正压情况,并统计NCPAP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2,12和24 h血PaO2、血PH值明显升高,血PaCO2、吸氧浓度和PEEP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NCPAP使用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天数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牛肺泡表面活性剂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且价格优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41例CA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均给予三联免疫抑制疗法,试验组加用百令胶囊(每次2.0g,每日3次)和缬沙坦(80~160 mg·d-1),治疗1年.检测治疗前后血压、血清肌酐(Scr)、24 h尿蛋白、血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Scr、24 h尿蛋白及血TGF-β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改善肾功能,延缓CAN进展.
作者:沈蓓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用药物探针研究富马酸卢帕他定在体外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特征.方法 对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值和磷酸酶活性的评估,建立完整的Caco-2单层细胞模型,考察探针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对富马酸卢帕他定在Caco-2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率的影响.结果 单层模型中TEER值超过500 Ω·cm2,时至第22 d碱性磷酸酶活力比第15 d增加2倍多,表明本实验建立的Caco-2单层模型致密且完整,可用于细胞转运实验.富马酸卢帕他定在该细胞模型中的表观渗透率为5.44;而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存在时,富马酸卢帕他定的表观渗透率却降至1.34.结论 富马酸卢帕他定在Caco-2模型中为主动转运,并且极可能是p-糖蛋白的底物.
作者:杨婧芝;罗余萍;熊玉卿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AS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5组(均n=7):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kg-1·d-1)及小、大剂量(50,200mg·kg-1·d-1)西格列汀组.给药6周后,检测小鼠血脂、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取主动脉弓行HE染色;测定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及对照组比较,西格列汀对模型小鼠体重、血糖、胰岛素影响不明显,对主动脉弓内膜变化及斑块生长改善不明显.2个剂量西格列汀均下调模型小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小剂量西格列汀可下调该小鼠主动脉VCAM-1、ICAM-1蛋白的表达.结论 小剂量西格列汀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延缓或阻止AS进展.
作者:王健美;王宇;闫承慧;梁琳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在离体水平观察环氧合酶抑制剂对缺氧缺糖/再灌注(OGD/RP)诱导的小鼠脑片损伤及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分别作用于小鼠离体脑片OGD/RP损伤模型和PC12细胞OGD/RP损伤模型.以TTC染色评价脑片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环氧合酶-2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依托考昔和塞来昔布能显著减轻离体小鼠脑片上OGD/RP诱导的损伤;而吲哚美辛则无明显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1 ~100 μmol· L-1依托考昔、1~100 μmol· L-1塞来昔布和1~ 10 μmol·L-1吲哚美辛均能减轻OGD/R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且依托考昔能抑制PC12细胞上环氧合酶-2表达增加.结论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相比非选择性抑制剂能明显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环氧合酶-2蛋白的诱导表达有关.
作者:沈芸;钱晓东;袁玉梅;项迎春;周桂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对大鼠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成分(EPSC)的影响.方法 20张脑片分为2组:对照组(脂肪乳剂组,n=10)和实验组(10μmol·L-1依托咪酯组,n=10).以脂肪乳剂或依托咪酯孵育海马脑片40 min,在Schaeffer侧支/联合纤维连续给予配对刺激,记录EPSC2/EPSC1值.给予单刺激,同时改变膜钳制电压,制作电流-电压(Ⅰ-Ⅴ)曲线.结果 在膜钳制电压为-70 mV,2组EPSC2/EPSC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反转电位由-53 mV降为-60 mV,Ⅰ-Ⅴ曲线左移.结论 本浓度的依托咪酯对突触前膜的影响较小,主要使构成EPSC的离子成分发生了变化.
作者:于婵娟;刘亚华;张哲哲;史春慧;蒋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以甲苯-2,4-二异氰酸甲苯酯(TDl)做为致敏因子,建立豚鼠鼻粘膜变态反应模型,空白组和模型组滴予麻油滴鼻,每次每只每鼻侧5μL,每天2次;高、低剂量实验组滴予复方苍耳子滴鼻剂,阳性对照组予鼻炎滴剂,均每次每只每鼻侧5 μL,每天2次,均连续8d;观察各组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高、低剂量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慢性鼻炎模型豚鼠鼻粘膜上皮化生、腺体增生、血管增生或扩张及炎性细胞侵润等方面均能有改善.结论 复方苍耳子滴鼻剂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组织形态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道佩;吴又明;戴卫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黑茶是一类后发酵茶,主要品种有茯砖茶、普洱茶和青砖茶等,其减肥效用愈来愈被关注和认可;但不同品种的黑茶或黑茶的不同溶媒提取物,产生的减肥效用具有较大差异.本文回顾了黑茶减肥的基础研究和人体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以及影响其减肥效用的因素.分析表明黑茶具有安全有效的减肥作用,而溶媒、品种和储存时间等因素影响其效果.
作者:彭金富;裴奇;黄路;阳喜定;阳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对化疗不敏感的常见恶性肿瘤,基于基因水平对肺癌的个性化治疗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无明显改变高死亡率,亟需为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后判断寻找特异性的靶分子.microRNA是一种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涉及到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死亡等多种生物进程.本文对microRNA在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现状作综述.
作者:丁明建;王闻哲;王孝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扩张血管、抑制心律失常及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与心血管保护作用相关的药理活性.本文就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陈秋红;李钦;杨伟俊;赵吟;张信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对现有已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进行汇总、梳理、分析.结果与结论 米卡芬净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优于卡泊芬净,保守而言,二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是相当的.
作者:董红燕;王长之;朱水清;陆安静;孙利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阐述临床药师对1例重症肺炎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临床药师与临床医生共同协商,制订适宜的治疗方案并随时修正.在控制感染的前提下避免药物对患者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使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韩锐;贾立华;任文静;吴坤;马吉;赵振满;尹月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赖诺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级高血压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服用赖诺普利片,每天10 mg;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每天30 mg,半年后复查,比较2组病人血压控制情况、运动时大摄氧量.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血压下降程度分别为(32.08±16.00)/(14.15±8.54)mmHg,(32.10-14.20)/(14.23±10.90) mmHg,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服药半年后对照组和试验组运动时公斤体重大摄氧量结果分别为(17.93±1.47)和(20.20-±1.12)mL·kg-1·min-1,试验组病人运动时大摄氧量改善较好.结论 赖诺普利可以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改善心肺功能.
作者:王冰;曲红;李进峰;唐振香;蒲旭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双氯芬酸钠及其代谢物4’-OH双氯芬酸钠的方法.方法 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血浆,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06%甲酸水溶液(40:60),流速为0.7 mL· min-1,柱温40℃,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结果 血浆中双氯芬酸钠及其4’-OH双氯芬酸钠线性范围分别为10~3000 ng·mL-1(r=0.998)和10 ~300 ng·mL-1(r=0.997),定量下限均为10 ng·mL-1.提取回收率在95.1% ~ 102.3%,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双氯芬酸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永刚;董吉;缪丽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托伐普坦片的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用三周期自身交叉试验设计,3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药物1,受试药物2或参比药物3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托伐普坦的浓度,用Phoenix WinNonlin 6.1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受试药物1,受试药物2和参比药物中托伐普坦的cmax分别为(244.76±123.46),(241.30±90.36)和(244.92±108.52) μg·L-1,tmax分别为(2.10±1.14),(2.15±1.26)和(1.96±0.87)h,t1/2分别为(8.52±3.77),(8.87±4.71)和(7.44±3.11)h;AUC0-tn分别为(1978.59±873.20),(1958.74±903.51)和(1835.98±643.02) μg·L-1·h.受试药物1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114.68±52.66)%和(114.65 ±52.43)%,受试药物2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n、F0-∞分别为(112.22±53.35)%和(112.77±53.07)%.结论 2种受试药物和参比药物均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李媛媛;刘泽源;董瑞华;高洪志;张丽娟;曲恒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氨酚曲马多分散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在健康成年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10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用随机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空腹口服氨酚曲马多分散片(盐酸曲马多37.5 mg+对乙酰氨基酚325 mg)1片或2片,用LC-MS/MS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进行模拟及参数计算.结果 受试者单次口服氨酚曲马多分散片(1片或2片)后,对乙酰氨基酚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3920.22±1258.58)和(7227.45±1838.02) ng·mL-1,tmax分别为(1.10±0.75)和(1.20±0.68)h,t1/2分别为(3.62±1.10)和(5.52±3.46)h,AUC0-t分别为(17.12±4.60)和(39.24±8.29)μg·h·mL-1.结论 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cmax和AUC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呈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孙斌;朱珍真;陈贞;陈本超;金城;毕京峰;魏振满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检索近年来发表的关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文献,对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药物敏感性、治疗推荐等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帮助临床选择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数据显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感染,首推碳青霉烯类治疗;对鲍曼不动杆菌推荐碳青霉烯联合舒巴坦治疗;对无体外耐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认为单药有效,推荐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环丙沙星/氨曲南等治疗;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首选万古霉素治疗.
作者:何礼贤;薛博仁;俞云松;施毅;张睢扬;卓超;曾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多利培南对我国近3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杀菌作用及耐药菌产生情况.方法 低杀菌浓度(MBC)测定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杀菌曲线绘制及耐药研究用菌落计数法.结果 多利培南为时间依赖性杀菌药物.当多利培南药物浓度≥8 MIC时,多数被测菌株的自然耐药突变频度低于1×10-9.革兰阳性菌较阴性菌更不易被诱导耐药.以上结果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相当.结论 多利培南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有很好的体外杀菌作用.
作者:李耘;刘健;薛峰;杨维维;张佳;吕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着重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的模型验证方法和应用模型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通过具体案例使读者了解如何判断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优劣以及如何应用所建立模型获得不同给药方案或者试验设计间的外推,从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达到研究目的.
作者:张弨;单爱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