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薄芝糖肽注射液中间体中葡萄糖、蔗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NH2(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84∶ 16),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20℃,使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的温度为105 ℃,载气流速为2.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进样量分别在10.088~126.100 μg(r =0.990 6),2.118 ~26.475 μg(r =0.999 3),9.302 ~116.275 μg(r =0.995 8),1.874 ~23.425μg(r =0.999 8)范围内,质量对数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0.63%,102.13%,103.82%;RSD分别为2.28%,2.57%,3.16%,1.8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薄芝糖肽注射液中间体中4种游离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戴冬艳;徐力;华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鲜铁皮石斛(fresh Dendrobium,FD)的遗传毒性.方法:采用Ames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检测鲜铁皮石斛对鼠伤寒沙门菌和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鲜铁皮石斛在每皿≤5 000 μg内,代谢和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对所测5种菌株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各菌株均未见致回复突变作用;亦未见诱发微核作用和染色体畸变诱发作用.结论:鲜铁皮石斛在所测剂量范围内,未显示遗传毒性.
作者:谷芳芳;周夏慧;朱晓静;陈珊珊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研究DSPE-PEG-胆酸修饰水飞蓟宾脂质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ICR种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CCl4肝损伤模型组、水飞蓟宾胶囊剂组、水飞蓟宾修饰脂质体低、中、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测定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计算肝指数,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CCl4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和AST活性不同程度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MDA,GSH-Px,SOD活力不同程度升高(P<0.05);病理切片表明小鼠肝损伤不同程度减轻,而且脂质体组比胶囊剂组有较好改善.结论:DSPE-PEG-胆酸修饰水飞蓟宾脂质体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且高于水飞蓟宾胶囊剂组.
作者:黎迎;杨丹丹;张运;朱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前,除了已被FDA批准的普鲁士蓝、Ca/Zn-DTPA和碘化钾等放射性核素促排剂,还有几类放射性核素促排剂如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ate acid,DTPA)口服制剂、铁载体类似物、羟吡啶酮类螯合剂、酚性聚氨基羧酸盐衍生物、两亲性口服螯合剂、壳聚糖及其相关衍生物、纳米吸附剂、二膦酸盐类配体等正处于研发阶段,其中DTPA口服制剂发展较快,有较好的研发前景.本文将对已被FDA批准的和这些处于正在研发阶段的放射性核素促排剂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宋伟杰;卢迅;杨会勇;雷春花;王立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蒽醌类化合物大部分在自然界植物中存在,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特点.近30年来,其抗菌作用得到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能对各种细菌或真菌起到抑制或杀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蒽醌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其机制的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蒽醌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邓丽红;谢臻;麦蓝尹;庞婷;陈勇;唐云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度洛西汀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36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60 mg后,0~72h间隔采集血样,离心分取血浆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健康受试者口服60 mg盐酸度洛西汀肠溶片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41.85±19.54) ng·mL-1,AUCo-72h为(715±467) ng·h·mL-1,Tmax为(6.44±2.06)h,t1/2为(13.40±3.52)h.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准确,能够有效的进行盐酸度洛西汀临床血样浓度的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吴莎;王双双;杭太俊;宋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心脏毒性标志物在评价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心脏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的标志物在敏感性、特异性及预测价值方面都超越了传统标志物,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和验证工作,尤其是将临床前生物标志物向临床转化的研究工作.本文综述了心脏毒性生物标志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局限性.
作者:潘东升;张颖丽;霍艳;汪巨峰;李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比较溴化氰活化法和胺还原法制备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group A and group C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GAMP和GCMP)蛋白结合物的生化及免疫学特性.方法:以GAMP和GCMP 为抗原,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为载体蛋白,采用溴化氰活化法和胺还原法制备结合物,并对其进行生化及免疫学检测.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将多糖与TT有效结合,在小鼠体内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溴化氰活化法制备的结合物收率、高分子结合物含量、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效价更高.结论:采用溴化氰活化法制备GAMP-TT,GCMP-TT结合物优于胺还原法.
作者:张娜;吴丽洁;赵俊;王伟;池俊;肖詹蓉;张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本文对克唑替尼的专利申请状况进行分析,重点对专利申请总体情况、中国有效专利情况、原研企业中国专利保护情况以及专利技术等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国内制药企业制定合理研发策略,规避侵权风险,进行有效专利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周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与常规医药相比,纳米医药的质量控制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介绍了近期欧洲医药管理局(EMA)在纳米医药质量管理方面的进展.EMA在其一系列指导原则中,初步建立了适合纳米医药自身特点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评价方法,认为对于纳米医药,除考虑其化学成分外,还需额外考察其形态学特征(如尺寸、形状)以及表面特性等因素.并且在进行临床试验前,应先对其稳定性和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我国监管机构在纳米医药的评价方面可借鉴EMA的相关措施.
作者:陈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LCZ696为首创的双效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心血管药物,临床上可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文中对LCZ696的作用机制、药动学、药效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作者:匡泽民;王瑛;王佳洁;余振球 刊期: 2016年第21期
来那度胺是由Celgene公司研发并上市的一种免疫调节药,是医药领域的超级重磅炸弹式药物.本文对来那度胺相关专利申请进行了分析,并深入解读了原研企业的专利申请与专利布局策略,对比分析了竞争企业的专利挑战策略,为国内医药研发机构及有关企业对来那度胺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黄璐;刘哲;许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在眼用制剂生产企业GMP检查收官之际,梳理眼用制剂检查已有经验,并结合我国眼用制剂制药行业背景,初步总结眼用制剂在变更标准后现场检查的重点及风险关注点,为药品相关检查给予指导,供相关制药企业借鉴.
作者:宋飞;赵红菊;赵双春;魏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引发的恶性肿瘤.2015年11月10日,美国FDA批准cobimetinib(商品名:Cotellic(R))联合vemurafenib(商品名:Zelboraf(R))治疗伴有B-RAFV600E或B-RAFV600K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vemurafenib和cobimetinib分别作为B-RAF抑制剂[11]和MEK抑制剂[12],多靶点阻断细胞通路,降低了不良发应发生率,但该方案对于B-RAF(RAF亚型B)野生型黑色素瘤的治疗无明显效果.本文对cobimetinib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临床后续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莹;刘波;胡金成;赵健琦 刊期: 2016年第21期
目的:抽样分析北京医院20年间(1995年-2015年6月)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的数据,为茶碱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医院治疗药物检测(TDM)数据库查阅1995年1月-2015年6月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病例资料,共统计6 770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数据,并对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6 770例病例结果中,共有3 357例血药浓度在5 ~ 20 μg· mL-1的适宜的有效浓度范围内.血药浓度平均值为(6.04±0.06) μg· mL-1,女性的平均血药浓度略高于男性.在年龄方面,年龄越大,茶碱平均血药浓度越高.在数量方面,茶碱检测数量由2001年1 148例降至2014年29例.在联合用药方面,喹诺酮以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胃舒平和多潘立酮等药物对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我院茶碱用药监测例数逐年下降,茶碱血药浓度范围控制在正常区间较低值范围内,茶碱使用较为合理.按照不同给药剂量的血药浓度结果,0.125 g单次剂量给药,能保证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性别不同的患者血药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低血药浓度的茶碱类药物(5 ~ 10 μg·mL-1)能有效治疗激素抵抗并具有抗炎作用.根据性别、年龄和单次给药剂量,建立了血药浓度综合性评价方程.
作者:刘泽辉;张亚同;胡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在坏死、凋亡后释放的一种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由于其在血液中循环,所以对ctDNA的检测可以及时反映肿瘤状态.随着高度特异性及灵敏性的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ctDNA检测可以分析肿瘤基因和表观遗传的改变.ctDNA广泛应用于肿瘤分子分型、评估肿瘤动态和肿瘤负荷、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和复发、预后评估、监测耐药和发现新治疗靶点.本文从以上几方面综述ctDNA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
作者:戴五敏;韩晓红;石远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靶向治疗广泛应用于其临床治疗,疗效显著.然而,研究表明初始靶向治疗有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耐药,如何解决耐药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彩霞;石远凯;韩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因其高度特异性及易于生产而成为生物类药物治疗的热点.目前其已在肿瘤、移植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单抗类药物的种类增多及广泛的应用,与其相关免疫原性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单抗的免疫原性及其分析与评价方法、改善措施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指导单抗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文娅;石远凯;韩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2006年以来,FDA,EMA和ICH陆续颁布了针对幼龄动物研究的指导原则.与其他指导原则不同,这些指导原则并未对动物研究设计提出具体要求,但是明确儿科用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试验方案是基于逐案原则,需要根据患病人群特点、药理学作用、已有的毒性资料、临床数据、给药方案以及影响到的发育系统等进行设计.通常采用以下3种的设计方案之一:①一般毒性筛选研究设计.②围产期发育毒性结合幼龄毒性的研究设计.③靶器官发育毒性研究设计.结合本实验室的经验,本文着重讨论幼龄动物非临床发育毒性的研究设计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儿童用药物非临床安全性研究提供支持和参考,为制定我国相关的指导原则积累经验.
作者:孙祖越;周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依据儿童年龄的划分,幼龄动物非临床研究的初次给药可能会在离乳前.因此,给药设计是以窝为背景进行的.对于啮齿类动物生理和行为的变化,窝的影响大,随着动物年龄的变化更是如此.幼龄动物非临床研究设计中也必须考虑到窝的影响.幼龄动物非临床研究中窝的构成主要有:①窝内设计.②窝间设计.③单只幼仔/性别/窝.④抚育设计.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经验针对各种分组设计的优缺点、关键点包括操作程序和孕鼠数量等展开论述.
作者:周莉;孙祖越 刊期: 2016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