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3-3734
  • 国内刊号:11-2850/R
  • 影响因子:1.03
  • 创刊:1992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3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3-3734
国内刊号:11-2850/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92
发行周期:半月刊

中国新药杂志简介

               本刊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创刊于1992年,是一份专门报道新药科研、生产、技术成果、临床应用及评介、新药质量、市场和管理方面内容,集学术、科研和信息交流服务一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权威性科技情报期刊。读者对象为医药科研人员、临床医师、药师、药品生产和管理人员。本刊特色是突出“新”字,反映新内容;其次突出“两个结合”,即医与药结合、技术性与学术性结合;再是突出“实”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栏目设置

新药述评与论坛、新药注册与审评技术、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巡礼、生物医药前沿、综述、实验研究、药物安全与合理应用

杂志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知网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新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题名题名一律用4 号黑体,居中。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反映论文主旨。一般不宜超过26 个字,避免使用“……的观察”或“……的研究”等表述,并尽可能不用代号,不用副标题。

  2 署名作者署名和单位用5 号宋体,居中。作者署名仅限在选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具体研究工作和撰写文章等方面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为文章提供帮助的其他人员可放在志谢栏,需标明作者的工作单位名称、城市名、邮编等。不同单位的作者,依次按单位顺序在署名右上角用“1,2,3…”标注。作者工作单位、城市名、邮编放在圆括号内。若作者署名有变动,应有单位证明信。署名的英文名称用汉语拼音,姓全拼大写,名的第1 个字母大写,如: 王二小WANG Er-xiao,欧阳青OUYANG Qing。单位英文名称用斜体。

  3 中英文摘要摘要均采用5 号字。文稿一般要有中英文摘要,研究型论文需按“目的: ……。方法:……。结果: ……。结论: ……。”的格式书写,中文摘要150 ~ 300 字。英文摘要不少于150 个实词。中英文摘要需对应一致。摘要中尽量不出现公式。

  4 中英文关键词一般列出5 ~8 个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致。

  5 脚注如论文属基金资助项目,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者,请在论文首页下方脚注中注明“[基金项目](写明基金编号)”信息。另外,脚注中还应提供“[作者简介]和[通讯作者]”信息。包括: 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电话、E-mail 等。

  6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等内容。

  7 图和表文稿中的图、表应力求精简,设计正确、合理、简明易懂。图表应清晰可辨,能够达到印刷要求(建议作者提供原始图片)。图表的题目应具有自明性,本刊暂不需提供英文的图注、图题和表题。图表中尽量使用中文,小5 号宋体,数字、英文字母或单词用小5 号Times New Roman。图号、表号和题目占1 行,图号和表号后无标点,空1 格。表格均采用三线表,表内不用标点符号。若表示有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性差异,在数字或曲线取值点的右上角用“a,b ,c”表示,并在图注和表注中说明。

  8 结构式、数学式和反应式结构式、数学式和反应式采用单栏(宽8cm)或双栏(宽17cm),尽量用单栏形式以利排版。请尽量用ChemDraw 软件画反应式。

  9 单位和量严格执行GB 3100-3102 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量的符号一般用斜体。量值的单位一律使用国际符号。5 mg /天按照5 mg•d - 1 格式书写; mol /L 按照mol•L - 1 格式书写。计量的数值一般应在0.1 ~ 100 范围内,当数值过大或过小时,应正确使用k,m,μ 等词头。数字和单位间加空格。

  10 代号与缩写文中可使用国际代号和缩写,例如: 1 秒- 1 s,2 分钟- 2 min,3 小时- 3 h,4 天- 4 d。

  相对标准偏差- RSD,静脉注射- iv,肌内注射- im,腹腔注射- ip,皮下注射- sc,灌胃- ig,口服- po。对于非众所周知的缩写名词在论文中首次出现时,一般需给出完整中文名称,并用括号注明完整英文名称和缩写,如: 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下文再出现时可使用缩写。

  11 药名中文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英文药名尽量与国际通用名称一致,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新药,使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缩写,但首次出现时应予以注明。药名应少用代号,尽量不用商品名。

  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10 条,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5 年内)主要文献,按正文中首次出现的次序编号,在正文出现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如[1],[2-3]。应引用公开发行的原著及新文献,勿引用内部资料、译文、文摘、转载。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列入参考文献。尽量少引用教科书。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新药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新药杂志发文量
中国新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谷维素和维生素B1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

    目的:研究地西泮、谷维素和维生素B1按1∶32∶8的比例合用后的抗焦虑作用,并同地西泮比较.方法:采用大、小鼠高架十字谜宫模型和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模型.结果:在大、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地西泮与谷维素和维生素B1合用后,大、小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明显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抗焦虑作用;而且其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率的增加,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与其含量相等的地西泮的作用.在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对抗实验中,合用后对抗大鼠五甲烯四氮唑辨别效应的ED50值为23.4 mg·kg-1,其地西泮含量为0.6 mg·kg-1,远低于地西泮单方的ED50值3.5mg·kg-1.结论:谷维素和维生素B1具有增强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

    作者:潘励山;尹萍;宁亚清;陈磊;张开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溶栓药物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率极高,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治疗主要有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及营养代谢的脑保护剂等,其中超早期溶栓抢救半暗带组织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方法.本文就1~3代溶栓药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依据.

    作者:郝春华;李亚丽;孙双勇;王维亭;赵专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巴戟天寡糖对海马神经细胞再生及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目的:考察巴戟天寡糖对海马神经细胞再生及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成年ICR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氟西汀对照组(18 mg·kg-1)和巴戟天寡糖高、低剂量组(50,25 mg·kg-1),各组连续腹腔注射14d.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海马齿状回新增殖神经细胞的数目;通过原代细胞培养观察不同剂量巴戟天寡糖(1.25,2.5,5,10 mg·mL-1)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生长的影响.结果:巴戟天寡糖50mg· kg-1能够显著促进成年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再生;10 mg·mL-1巴戟天寡糖能够增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树突及分支数目(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对海马神经可塑性具有调节作用,该作用是否是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仍需进一步证实.

    作者:邹连勇;马远林;宓为峰;李玲芝;张鸿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水杨酸甲酯乳糖苷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水杨酸甲酯乳糖苷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液相色谱条件:phenomnex氰基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86 nm,柱温为40℃;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检测;源温80℃.结果:检测出水杨酸甲酯乳糖苷原料经酸、碱、高温、强光、氧化破坏后得到的4个有关物质(1 ~4),4个有关物质与主峰得到很好的分离.结论:本实验采用液质联用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能用于水杨酸甲酯乳糖苷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秀峰;夏鹏飞;王爱国;赵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酶(COX)-2抑制剂美洛昔康对类风湿关节炎(RA)和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布洛芬比较.方法:选取RA患者139例和膝OA患者116例.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RA和OA的剂量均为600 mg*d-1;美洛昔康治疗RA的剂量为15mg*d-1,治疗OA的剂量为7.5 mg*d-1.疗程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炎性实验指标的变化,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布洛芬和美洛昔康治疗RA 4周后,疼痛程度、压痛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握力、晨僵时间、血沉均显著改善,美洛昔康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OA 4周后,膝关节活动痛、15m行走时间、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者综合评估也均有显著改善,美洛昔康的总有效率为73.9%.美洛昔康对RA和OA的疗效与布洛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5mg*d-1的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 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13.4%), 与布洛芬相比无显著性差异.7.5mg*d-1的美洛昔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也以胃肠道反应为常见(6.5%),低于布洛芬和15mg*d-1的美洛昔康.结论:美洛昔康对RA和OA均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相关.

    作者:韩星海;戴生明;方利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间苯三酚和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仅用地屈孕酮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缓解及消失时间、继续妊娠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继续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胃肠道不适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及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间苯三酚与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高于单纯使用地屈孕酮,药物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孙定苗;董梁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

    伯舒替尼为一种强效的蛋白激酶Src/Abl双重抑制剂,2012年9月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本文对伯舒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临床评价、安全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郑建洪;黄红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缓释凝胶骨架片的制备

    目的:为了提高丹参酮ⅡA的溶解度,解决难溶性药物难以持续缓慢释放的问题,制备丹参酮ⅡA缓释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片,为丹参酮ⅡA缓释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将丹参酮ⅡA固体脂质纳米粒分散于凝胶骨架片辅料中制备缓释凝胶骨架片,对影响其体外释放的因素进行了考察,并对丹参酮ⅡA缓释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片体外释放动力学进行探讨.结果:丹参酮ⅡA缓释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分别为(89.81±3.54)%,(6.12±0.32)%及(243±8.5) nm.丹参酮ⅡA缓释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片药物的释放符合Ritger-Pappas模型.结论:丹参酮ⅡA缓释固体脂质纳米粒凝胶骨架片通过溶蚀作用持续不断地释放药物,达到丹参酮ⅡA缓释制剂药物设计要求.

    作者:索绪斌;张涵;王文青;徐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UPLC-Q-TOF-MS分析姜黄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活性的成分

    目的:应用均相时间分辨荧光(homogeneous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HTRF)技术,筛选发现具有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活性的姜黄提取物,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其活性部位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药材经石油醚渗滤、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和水煎煮后,得到4个提取部位.采用HTRF法检测姜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ERFR的抑制作用,计算提取物对EFFR的抑制率.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00~ 400 nm扫描,使用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姜黄的乙酸乙酯部位显示较强的EGFR抑制活性,并从其活性部位中分析鉴定出9个化学物,主要成分为姜黄素类化合物,其中6个分别是香豆酸、姜黄酮、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7-(4-羟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二酮,3个未知成分.结论:研究发现姜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具有较强的EGFR抑制活性,IC50为3.621μg· mL-1,根据Q-TOF-MS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正离子信息,鉴定了姜黄乙酸乙酯提取物主要为姜黄素类成分,其中以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为主要活性成分,说明姜黄素类化合物为抑制EGFR活性的主要成分,为其在抗癌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作者:王冬梅;林森森;郑司浩;黄林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阳性药对照、前瞻性临床试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盲法入组,试验组75例注射缓释醋酸亮丙瑞林,对照组74例注射抑那通,2组均在月经周期的d 1~d 5间开始第一次给药(切除子宫者随意),3.75 mg皮下注射,以后每4周1次,共3个疗程.观察用药后B超下卵巢包块体积和激素水平变化、盆腔体征、月经期和非经期主观症状评分等.结果:治疗后卵巢包块体积变化率(其中治疗后第12周卵巢包块体积变化率中位数试验组为-62.14%,对照组为-68.83%)、非经期和经期主观症状评分、激素(FSH,LH,E,)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缓释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陈庆云;卞美璐;乔杰;张震宇;林金芳;左约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baiqian** 的反馈:

中国新药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国新药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haiyu** 的反馈:

中国新药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小鲸** 的反馈:

中国新药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国新药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