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饮通常指面积小于100平方米,厨房布局不能明确区分粗加工、厨具清洗消毒、切配烹调等区域,厨房内设施配备不完善的小型供餐店[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业的推进,众多的小餐饮如雨后春笋在城市和农村中涌现,因小餐饮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已经成为当前餐饮服务监管的一个难点.为全面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必须深入分析小餐饮的特点,研究出有效的监管对策,破解小餐饮监管的难题.
作者:缪金兰;姜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查处投诉举报是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查处投诉举报中的违法行为,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对投诉举报调查处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投诉举报的查处质量.
作者:宋昀;刘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10年江苏省大丰市发生一起因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河豚鱼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该案被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2010年全省十大典型案件”.作者通过对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分析,提示在行政处罚时应审慎应用规范性文件,建议尽快制定河豚鱼国家安全标准.
作者:王尔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案的查处,着重分析了如何正确认定违法主体.根据此类案件特点,本案对医疗器械没收的处理是否妥当做了探讨并对健康体检概念提出了看法.
作者:胡志俭;蔡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2011年深圳市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改进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 制定统一的监督检查表格,组织深圳市卫生监督机构对深圳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共计2570家.结果 2011年检查结果:深圳市2 387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制 度,占调查总数的92.9%,较去年增长10个百分点;2447家医疗机构设有监控部门或人员,占调查总数的95.2%,较去年增长10.5个百分点;2130家医疗机构能提供相关培训记录,占调查总数的82.9%,较去年增长15.7个百分点;2436家医疗机构能提供医疗废物登记记录,占调查总数的94.8%,较去年增长5.8个百分点;2402家医疗机构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占调查总数的93.5%,较去年增长8.3个百分点%;2 313家医疗机构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占调查总数的90.0%,较去年增长6个百分点;2285家医疗机构其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基本符合规定,占调查总数的88.9%,较去年增长10.5个百分点%;250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进行集中处置,占调查总数的97.4%,较去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2395家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有卫生防护措施,占调查总数的93.2%.结论 2011年,深圳市针对2010年医疗废物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追踪监督,要求医疗机构要合理配备并加强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事实证明长期坚持医疗废物监管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丰素娟;刘堃;张洪;杨立新;陈裕林;陈惠珍;赖星如;朱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部分娱乐场所噪声的污染现状.方法对南京市部分娱乐场所如影院、游艺厅、歌舞厅、棋牌室、茶座、网吧等的室内噪声水平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娱乐场所营业前所测噪声等效声级值均未超标;营业后影院噪声等效声级未超标;游艺厅1、舞厅超标率为83.3%;游艺厅2、歌厅、茶座、棋牌室、网吧超标率为100%.结论 南京娱乐场所营业后噪声污染严重,应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陈宇炼;夏晓伟;袁榕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提高民办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知识,从而起到加强对民办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指导.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某区辖区内36户民办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学历、职称、执业注册现状、依法执业等情况进行分析.开展个性化培训、问卷调查、监督检查、互动参与等卫生综合干预,并通过问卷调查、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情况对比进行干预服务效果评价.结果 民办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存在学历结构低、高级职称的人员缺乏的现象.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作者:潘琴;杨丹溪;汪小平;倪淑萍;曾德才;褚红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高校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现状,为今后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春季开学高校拉网检查工作中现场检查笔录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海淀区高校集体食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 在高校集体食堂中,内外环境不洁、餐饮具消毒等环节存在问题相对较多.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所不同.结论 应根据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创立新的培训管理模式,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作者:李兆婷;夏萍萍;段星;张翅鹏;钱玉静;黄海霞;蔡春梅;马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海淀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与使用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修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规定与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不同规模(小型、中型、大型)餐饮单位在北京市海淀区餐饮单位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有68.2%的被调查餐饮单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占调查到的食品添加剂的64.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固定的存放场所的占69.8%.讨论:食品添加剂在餐饮服务环节中的广泛应用;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添加剂的采购管理与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严重,应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标准,并加强行业引导与监管,避免餐饮服务单位滥用食品添加剂危害群众健康.
作者:张玮;王培玉;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辽宁省卫生监督所于2010年6月至8月开展了食品标签、复合食品添加剂标注情况的调研工作,在全省30家超市抽查了366个品种定型包装饼干,其中强化饼干84品种,占调查总数的22.95%.采集定型包装饼干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信息照片共计843张,监督员填写《GB2760-2007和GB14880-94应用情况调查问卷》57份.在调查的366种定型包装饼干中有273种(占调查总数的74.6%)产品标签以标注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如膨松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酸度调节、泡打粉等)代替食品添加剂名称.调查中所有的产品标签都未按照《标准》标注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特别是饼干中常用的焦亚硫酸钠等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未标注添加量.部分产品标注的营养强化剂名称不规范,被调查的所有强化饼干中标注的营养强化剂名称与食品添加剂名称混在一起.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问题突出.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复合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规范、各类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复合标准,保障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市场规范的使用,杜绝其对食品安全的隐患.
作者:孟妍;薛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分析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现状及监督管理.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调查监测154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百分比及P值.结论 此次调查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现状还存在一些可能造成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9日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简称《办法》)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水水质卫生.
作者:李皖宁;富景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氯碱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氯碱行业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粉尘、高温、热辐射、噪声、毒物的检测,发现除锅炉排渣口旁粉尘超限倍数超过国家标准,合成工段单体压缩机、空冷工段双吸泵、冷冻机和制氮机本体噪声强度远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可行,基本达到职业病危害控制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规范.
作者:李晓昂;孙建娅;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现制现售水供水站卫生状况,保障现制现售水饮用人群的健康安全.方法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辖区内所有从事现制现售水生产和销售的供水站为对象,随机抽取45家对其一般情况、经营场所卫生及设施情况、净水设备外表整洁及完整情况、自身管理情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情况、水质情况、供水站内从业人员手部卫生情况、饮用水桶卫生情况及供水站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展开卫生学调查.结果 许多被调查的供水站在场地选址、场所周边环境、室内环境卫生情况、自身经营管理情况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所有的被调查供水站的经营场地面积、室内功能布局及卫生设施远未达到定型包装饮水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无法保障所制纯净水的卫生安全.检测数据表明,被调查的供水站所制净水合格率仅为62.2%.同时,有23家(51.1%)供水站的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已属低等清洁程度或更严重;站内清洗消毒后的待灌装桶细菌总数和霉菌数检出率分别达到57.8%和35.6%;从业人员手部细菌总数中位数为101.98个/cm2,大肠菌群检出率为5%.结论 现制现售水供水站卫生状况不佳,已成为一种变相的桶装饮用水生产经营行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使其逐渐退出市场.
作者:杨桦;葛振兴;刘艳;唐琳;徐成;史济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对开展职业卫生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的实践,总结和评价取得的成效,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职业卫生监管及其他类似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作者:李奕新;黄坚;张秀珍;李秋阳;华飞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旨在研制卫生监督中传染病防治监督绩效评估方案,并对其实施效结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科首先确定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岗位,围绕工作岗位形成绩效指标,设定每个岗位的绩效指标的指标值,后研制绩效评估方案.根据研制的绩效评估方案,对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监督科2008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卫生监督工作实施绩效评估.通过绩效指标评估对传染病防治监督日常工作进行纠偏,同时通过绩效评估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夏敏;张克虹;魏澄敏;刘涛;吕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工作的规定和执行起到借鉴作用,并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有关细化要求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就之前,各监管部门主要是卫生行政部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在食品索证监督管理方面的难点等情况进行了整理、总结、概述,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了比较.
作者:冯悦红;胡维双;梁英杰;李亚京;郭子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作者对常熟市二次供水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讨论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强化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对策.
作者:韩云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解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监督理论与实践领域研究的概况,我们采用文献评析的方法,对2008~2010年间上海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各级各类正式公开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为卫生监督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蓓蕾;陈刚;张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文章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性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开展相关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分析了国际上相关机构的简况,比较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风险交流和安全性评估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徐娇;邵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情况,发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指导全省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个人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进行现场调研,同时向全省11个设区市、171个县(区、市)卫生监督机构发放调查表进行基线调查.简要分析了卫生监督资源不足、机构建设滞后、人员编制短缺、能力不够等诸多制约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卫生部《关于切实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卫监督发[ 2010] 103号)的实施对全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包括:完善保障机制;改善硬件条件;增加编制数量;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作者:郭忠起;薛景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分析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现状,发现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领域存在产业结构复杂、规模小、技术低,发展潜能大;在食品添加剂流通领域,市场准入低、销售流通无序、市场和监管不协调;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随意滥用乱用现象严重,职能部门抽检查验机制单一.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及使用流程中,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郑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从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的概念、意义入手,提出了在我国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制度的设想,包括该制度的内容、时间、形式要素,以及违反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者:尤曙峰;周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除食品用香精和胶基糖果基础剂以外的所有复配食品添加剂.2 术语和定义2.1 复配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2.2 辅料为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加工、贮存、溶解等工艺目的而添加的食品原料.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深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改革,我部决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国产反渗透净水器和国产纳滤净水器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11年8月1日起,我部不再受理国产反渗透净水器和国产纳滤净水器的卫生行政许可申请,之前已经受理的,我部将继续履行完成许可程序.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正在朝着“卫生强省”的目标努力的浙江省卫生监督局,骆侃佼局长深感肩上责任的份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的是:要紧紧抓住医改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机遇,顺应形势发展和要求,以“履职、规范、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扎实工作,求实创新,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卫生监督向纵深发展.
作者:詹初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赴香港参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危机处理的培训考察,阐述分析了香港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及如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并结合我国内地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封卫娟;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解日本河豚鱼管理情况,学习借鉴日本在河豚鱼管理方面的经验,2011年5月25日至30日,由卫生部监督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对日本河豚鱼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下关、熊本、大分、长崎的河豚鱼养殖、加工、销售及餐饮等场所,并与当地河豚鱼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陈永祥;陈锐;王永芳;吴咏梅;张小霞;计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活性炭作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广谱有效的材料,已经被绝大多数家用净水机采用.然而活性炭本身的品质差别很大,如果不严格进行试验筛选,不仅不能保证水净化的效果,甚至可能对水质造成重金属污染.本文对活性炭在净水机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活性炭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选择活性炭的步骤和方法.
作者:关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