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桦;葛振兴;刘艳;唐琳;徐成;史济峰
查处投诉举报是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查处投诉举报中的违法行为,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对投诉举报调查处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投诉举报的查处质量.
作者:宋昀;刘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解日本河豚鱼管理情况,学习借鉴日本在河豚鱼管理方面的经验,2011年5月25日至30日,由卫生部监督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专家组成的考察团对日本河豚鱼管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团先后考察了下关、熊本、大分、长崎的河豚鱼养殖、加工、销售及餐饮等场所,并与当地河豚鱼安全监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陈永祥;陈锐;王永芳;吴咏梅;张小霞;计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情况,发现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指导全省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个人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进行现场调研,同时向全省11个设区市、171个县(区、市)卫生监督机构发放调查表进行基线调查.简要分析了卫生监督资源不足、机构建设滞后、人员编制短缺、能力不够等诸多制约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卫生部《关于切实落实监管职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卫监督发[ 2010] 103号)的实施对全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包括:完善保障机制;改善硬件条件;增加编制数量;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作者:郭忠起;薛景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为提高民办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人员依法执业意识和知识,从而起到加强对民办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指导.规范医疗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对某区辖区内36户民办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学历、职称、执业注册现状、依法执业等情况进行分析.开展个性化培训、问卷调查、监督检查、互动参与等卫生综合干预,并通过问卷调查、违法违规行为处理情况对比进行干预服务效果评价.结果 民办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存在学历结构低、高级职称的人员缺乏的现象.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行为明显减少.
作者:潘琴;杨丹溪;汪小平;倪淑萍;曾德才;褚红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氯碱厂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氯碱行业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粉尘、高温、热辐射、噪声、毒物的检测,发现除锅炉排渣口旁粉尘超限倍数超过国家标准,合成工段单体压缩机、空冷工段双吸泵、冷冻机和制氮机本体噪声强度远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余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标准.结论 该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可行,基本达到职业病危害控制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职业卫生标准、规范.
作者:李晓昂;孙建娅;孙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活性炭作为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广谱有效的材料,已经被绝大多数家用净水机采用.然而活性炭本身的品质差别很大,如果不严格进行试验筛选,不仅不能保证水净化的效果,甚至可能对水质造成重金属污染.本文对活性炭在净水机中的作用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活性炭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选择活性炭的步骤和方法.
作者:关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分析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现状及监督管理.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 (GB5749-2006)调查监测154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百分比及P值.结论 此次调查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现状还存在一些可能造成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9日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简称《办法》)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水水质卫生.
作者:李皖宁;富景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为深化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改革,我部决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国产反渗透净水器和国产纳滤净水器卫生行政许可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2011年8月1日起,我部不再受理国产反渗透净水器和国产纳滤净水器的卫生行政许可申请,之前已经受理的,我部将继续履行完成许可程序.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了解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监督理论与实践领域研究的概况,我们采用文献评析的方法,对2008~2010年间上海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各级各类正式公开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为卫生监督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蓓蕾;陈刚;张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辽宁省卫生监督所于2010年6月至8月开展了食品标签、复合食品添加剂标注情况的调研工作,在全省30家超市抽查了366个品种定型包装饼干,其中强化饼干84品种,占调查总数的22.95%.采集定型包装饼干标签上标注的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信息照片共计843张,监督员填写《GB2760-2007和GB14880-94应用情况调查问卷》57份.在调查的366种定型包装饼干中有273种(占调查总数的74.6%)产品标签以标注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如膨松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酸度调节、泡打粉等)代替食品添加剂名称.调查中所有的产品标签都未按照《标准》标注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特别是饼干中常用的焦亚硫酸钠等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未标注添加量.部分产品标注的营养强化剂名称不规范,被调查的所有强化饼干中标注的营养强化剂名称与食品添加剂名称混在一起.超范围使用营养强化剂问题突出.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复合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规范、各类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复合标准,保障复合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市场规范的使用,杜绝其对食品安全的隐患.
作者:孟妍;薛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海淀区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的采购与使用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修订餐饮服务环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规定与卫生标准提供依据,也为今后的监督执法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照不同规模(小型、中型、大型)餐饮单位在北京市海淀区餐饮单位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随机抽取,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有68.2%的被调查餐饮单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包装标签或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占调查到的食品添加剂的64.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没有固定的存放场所的占69.8%.讨论:食品添加剂在餐饮服务环节中的广泛应用;餐饮服务单位在食品添加剂的采购管理与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严重,应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标准,并加强行业引导与监管,避免餐饮服务单位滥用食品添加剂危害群众健康.
作者:张玮;王培玉;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旨在研制卫生监督中传染病防治监督绩效评估方案,并对其实施效结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监督科首先确定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岗位,围绕工作岗位形成绩效指标,设定每个岗位的绩效指标的指标值,后研制绩效评估方案.根据研制的绩效评估方案,对上海市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治监督科2008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卫生监督工作实施绩效评估.通过绩效指标评估对传染病防治监督日常工作进行纠偏,同时通过绩效评估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夏敏;张克虹;魏澄敏;刘涛;吕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为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作者对常熟市二次供水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讨论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强化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管理对策.
作者:韩云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从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的概念、意义入手,提出了在我国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制度的设想,包括该制度的内容、时间、形式要素,以及违反卫生行政处罚说明理由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作者:尤曙峰;周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作为正在朝着“卫生强省”的目标努力的浙江省卫生监督局,骆侃佼局长深感肩上责任的份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反复强调的是:要紧紧抓住医改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机遇,顺应形势发展和要求,以“履职、规范、人本、服务、创新”的理念,扎实工作,求实创新,进一步推进浙江省卫生监督向纵深发展.
作者:詹初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除食品用香精和胶基糖果基础剂以外的所有复配食品添加剂.2 术语和定义2.1 复配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2.2 辅料为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加工、贮存、溶解等工艺目的而添加的食品原料.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高校集体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现状,为今后加强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好的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春季开学高校拉网检查工作中现场检查笔录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海淀区高校集体食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 在高校集体食堂中,内外环境不洁、餐饮具消毒等环节存在问题相对较多.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所不同.结论 应根据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创立新的培训管理模式,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
作者:李兆婷;夏萍萍;段星;张翅鹏;钱玉静;黄海霞;蔡春梅;马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分析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和使用现状,发现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生产领域存在产业结构复杂、规模小、技术低,发展潜能大;在食品添加剂流通领域,市场准入低、销售流通无序、市场和监管不协调;在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中,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随意滥用乱用现象严重,职能部门抽检查验机制单一.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及使用流程中,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郑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通过对一起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健康体检活动案的查处,着重分析了如何正确认定违法主体.根据此类案件特点,本案对医疗器械没收的处理是否妥当做了探讨并对健康体检概念提出了看法.
作者:胡志俭;蔡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作者赴香港参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危机处理的培训考察,阐述分析了香港食品安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及如何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危机管理,并结合我国内地食品安全监管现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封卫娟;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