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国际刊号:1671-167X
  • 国内刊号:11-4691/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195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2)
  • 医药卫生综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04年3期文献
  • 腺病毒介导的rHSG-1基因转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大鼠增殖抑制基因(rHSG-1),以观察rHSG-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含有rHSG-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5rHSG-1),采用细胞计数、MTT和3H-thymidine参入法,观察rHSG-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HSG-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HSG-1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gitin,PCNA)的作用.结果:Ad5rHSG-1转染培养的SHR VSMCs后,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为40%(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周期调控蛋白p27Kip1、p21Cip1表达升高,PCNA表达降低.结论:rHSG-1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发挥作用.

    作者:李鹏飞;郭艳红;李黔;姚蓬英;陈光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网上免费医学生物学数据库指南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个网上免费的医学、生物学数据库的查询指南(directory of biomedical databases,DBD),方便研究者查询相关数据库.改变目前医学、生物学数据库查询不便的现状,推动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方法:以PubMed和Google作为主要检索工具,制定检索策略,根据收录的标准筛选找到的数据库,入选项管理平台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2000,利用Macromedia Dreamwaver MX设计DBD的Web发布页面,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处理用户提交的关键词和评分值.结果:目前收集到医学、生物学数据库66类1258个,中英文版同时发布(http://cmbi.bjmu.edu.cn/DBList/index.htm,http://cmbi.bjmu.edu.cn/DBList/index_en.htm),用户可以通过分类、关键词和入选项名称字顺查询相关数据库,并建立基于内容的数据库评分系统和数据库点击记录.使页面简洁易用.结论:DBD为建立网上核心医学、生物学数据库的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DBD将有助于数据库在未来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发挥强大的作用.

    作者:景霞;张其鹏;国强华;卢铭;朱晓华;石磊;芮伟;尚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体分子硫化氢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结构重建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新型气体分子硫化氢(H2S)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高血压形成期主动脉几何形态和显微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调节主动脉结构重建的作用机制.方法: 4周龄雄性SHR及正常血压(WKY)大鼠各自随机分为对照组、+NaHS(H2S供体)组及+PPG(H2S代谢酶抑制剂)组,5周以后,应用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对Weigert染色的胸主动脉显微形态结构做定量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结果: 9周龄SHR 对照组大鼠血压显著高于 WKY对照组大鼠[(184±12) mm Hg对(108±23) mm Hg],而SHR+NaHS 组大鼠的血压[(158±12) mm Hg]显著低于SHR对照组.SHR对照组大鼠胸主动脉的血管内径、外径、中膜面积以及壁厚与内径的比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血管外径(1 999±45) μm对(1 790±96) μm,内径(1 759±91) μm对(1 636±94) μm,中膜面积(0.60±0.06) μm2对(0.48±0.03) μm2,壁厚与内径的比(0.066±0.006)对 (0.060±0.004)],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也高于WKY对照组[(0.24± 0.06)对(0.11±0.05)].SHR+NaHS组大鼠的多数血管结构指标低于SHR对照组大鼠[外径(1 864±66) μm,内径(1 634±66) μm,中膜面积 (0.53±0.06) μm2,只有壁厚内径比(0.063±0.003)与SHR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SHR对照组大鼠(0.151±0.028).结论: H2S是影响高血压主动脉结构重建的关键因素之一,外源性给予其供体NaHS有助于缓解自发性高血压形成期的主动脉结构重建.

    作者:闫辉;杜军保;唐朝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不同亚型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5′侧翼区-1021C →T多态的关系.方法:以DSM-Ⅳ诊断标准为依据,选择292个ADHD汉族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遗传统计学方法研究DBH-1021C →T多态和ADHD各亚型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性别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危险度(HHRR)结果显示DBH-1021C →T多态与ADHD-I(P=0.067)和ADHD-C(P= 0.076)不存在传递不平衡,但有传递不平衡趋势.在男孩核心家系中,DBH-1021C →T多态与ADHD-C存在传递不平衡(P=0.04),T等位基因的RR=2.011(P=0.02).结论:DBH基因与ADHD-I、ADHD-C存在关联趋势,与男孩ADHD-C相关联.T等位基因为其危险因素.

    作者:张浩波;王玉凤;李君;汪冰;杨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助县剂对环孢素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纳米粒大鼠口服后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助悬剂对环孢素A (CyA)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型号HP55)纳米粒(NP)大鼠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以黄原胶、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普为助悬剂来稳定CyA-HP55纳米粒.大鼠灌胃服用加入不同助悬剂的纳米粒,用HPLC法测定全血中的药物浓度.以CyA商品制剂新山地明(Neoral)为参比,计算助悬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并用3P97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几种助悬纳米粒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均以二室模型和权重1/C2拟合佳.以Neoral为参比,2 g/L卡波普,5 g/L黄原胶,8、5、3 g/L羟丙甲纤维素助悬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0.2%,84.3%,90.0%,94.5%和97.7%,这五种助悬纳米粒对应的黏度分别为550 、362、105、30和15 mPa*s.结论: 随着助悬剂黏度的增大,纳米粒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下降.在选择助悬剂稳定纳米粒时,应综合考虑助悬纳米粒的物理稳定性与生物利用度两方面的因素.

    作者:王学清;陈真;戴俊东;张涛;夏桂民;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Apoptin引起肿瘤细胞G2-M阻滞

    目的:研究凋亡素(apoptin)特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用于肿瘤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技术克隆了apoptin基因,将其插入预先装有FLAG标签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并构建了带有apoptin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观察转染pcDNA3.1/FLAG/apoptin和/或Ad/apoptin重组腺病毒感染后apoptin在几种细胞中的表达及细胞形态的改变,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I染色后Ad/apoptin感染细胞的DNA含量变化.结果:apoptin在Hela、Bcap37、A549、HepG2、SKOV3等肿瘤细胞核中表达,apoptin重组腺病毒感染后细胞核染色质呈颗粒状,后凝聚成不规则大块并出现核固缩.正向和反向插入apoptin的重组腺病毒均引起G2-M细胞增多,但前者引起G2-M阻滞更为显著,需要的感染复数(MOI)也较低.结论:apoptin可引起肿瘤细胞周期G2-M阻滞和染色质凝聚.

    作者:何湘君;尚世彤;刘玉京;张旗;王申五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放射性碘标记转铁蛋白体外示踪脊髓内移植的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检测间充质干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在体外培养及移植入脊髓后的表达,进行体外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方法:从胎儿血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和受体放射性分析鉴定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用放射性碘(125I)标记的铁饱和转铁蛋白[125I-Tf(Fe)2 ]作为示踪剂,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示踪移植于兔正常脊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并对125I-Tf(Fe)2在脊髓实质的弥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流式细胞分析、免疫荧光染色证实体外培养的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转铁蛋白受体, 受体放射性分析表明125I-Tf(Fe)2与其受体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0.98±0.12) nmol/L, 大结合位点(Bmax)为每个细胞(107 702±6 226)个.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于脊髓2 d后转铁蛋白受体表达,10 d后不表达,移植2 d后以125I-Tf(Fe)2为示踪剂进行脊髓切片体外放射自显影,获得移植细胞阳性影像.离体脊髓在125I-Tf(Fe)2溶液中体外孵育,16 h后 125I-Tf(Fe)2弥散入全部脊髓实质.结论:125I-Tf(Fe)2作为示踪剂可以在体外示踪到脊髓内移植2 d后的间充质干细胞,TfR和125I-Tf(Fe)2是应用核医学影像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初期活体示踪可能的生物学标志和示踪剂.

    作者:白金柱;丁为民;刘忠军;俞敏俊;田嘉禾;王凡;杜进;张小燕;李凌松;沈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经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处理后的超微形态

    目的: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经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处理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实验组选择因牙周病拔除的有典型牙颈部非龋性缺损的天然双尖牙,使用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Scotchbond Multi-purpose处理硬化牙本质表面,并用树脂修复缺损.对照组为正畸拔除的正常双尖牙,人工机械制备牙颈部楔形缺损.扫描电镜观察酸蚀处理后硬化牙本质表面的超微形态改变,以及树脂粘接修复后树脂-牙本质界面的混合层和树脂突的微观表现.结果:牙颈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表面的牙本质小管大部分被柱状的矿化结晶体堵塞.全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Multi-purpose不能酸蚀掉小管内的矿化结晶,粘接修复后,硬化牙本质与树脂的界面可见到清晰的混合层和树脂突,混合层的厚度和树脂突的长度与正常牙本质相似,但树脂突的数量较正常牙本质少,树脂突之间交通枝少见.结论:硬化牙本质的粘接特性与正常牙本质存在差异.树脂突的数量及交通枝不足是硬化牙本质粘接强度受限的可能因素.

    作者:周丽晶;谭建国;胡白河;冯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附48例报告)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经验.讨论术中及术后的治疗问题.方法:回顾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间经腹腔镜行胆道造影、胆囊切除、囊肿切除,探查肝管,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防返流瓣手术48例,并对手术方法和手术目的进行分析.结果:48例中腹腔镜下顺利完成44例(91.7%),2例因以前手术,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另2例因囊肿过大,腹腔镜探查操作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4例(8.3%),2例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另2例吻合口漏,再次手术重新吻合.结论: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作者:王淑芹;余奇志;付京波;李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RS21-C6分子的原核表达、纯化、抗体制备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胸腺发育相关分子RS21-C6重组蛋白,制备RS21-C6的多克隆抗体,研究RS21-C6分子在胸腺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RS21-C6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析RS21-C6分子在小鼠胸腺的分布.结果: 成功表达和纯化了RS21-C6重组蛋白,并制备获得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显示RS21-C6分子在胸腺髓质区有较强的表达,在皮髓质交界处和皮质区也有散在分布.从胸腺细胞分布类型来看,RS21-C6分子共表达于胸腺淋巴细胞和基质细胞.结论: RS21-C6分子在胸腺分布广泛,且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推测其在胸腺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均可发挥作用,是一个可能具有多种功能的胸腺发育相关分子.

    作者:李燕;蒋东东;金聪;刘元沨;陈慰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亲代蛋氨酸合酶基因变异对子代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亲代蛋氨酸合酶(MS)基因变异与子代先天性心脏病(CHD)表型的关系.方法:通过出生缺陷登记卡选择辽宁省192名CHD患者(其中男93人,女99人)及其生物学父母(核心家庭)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地区无出生缺陷病史及家族史的104名正常人(男60人,女44人)及其生物学父母作为对照组,进行MS基因A2756G位点多态性检测(PCR-RFLP法),比较两组间亲代基因变异差异及病例组核心家庭内等位基因的传递不平衡现象.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母亲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父亲(+)等位基因频率(5.0%)低于对照组(9.1%,P=0.060),其子代罹患CHD的比值比(OR)为0.53(95%CI为0.25~ 1.09);两组父母基因型组合差异无显著性;不同类型CHD组与对照组父母A2756G位点基因型构成比差异亦无显著性;等位基因传递不平衡分析显示,突变等位基因(+)在CHD核心家庭中存在传递不平衡现象,即父母将等位基因(+)传给CHD患者的比例低于(-),其OR值为0.26(95%CI为0.11~0.60).结论:亲代MS基因A2756G位点变异与子代CHD的发生相关,其突变等位基因(+)可能降低子代CHD的危险性.

    作者:朱文丽;刀京晶;成君;赵如冰;闫丽颖;李书琴;李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分析总结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自然状况和外科治疗情况.结果:其中, 101例罹患2个颅内动脉瘤, 16例罹患3个颅内动脉瘤, 4例4个颅内动脉瘤, 2例4个以上颅内动脉瘤.患者男女比例是1∶1.7.年龄范围11~74岁,平均年龄50.37岁.30例(24.4%)患者采取保守治疗,91例(74.0%)行开颅手术治疗,90.1%的患者预后良好,6例(4.9%)行介入治疗,1例轻偏瘫、1例偏瘫.其中4例患者是既行介入又行开颅手术治疗.结论:基于我们所作的研究,所有的颅内动脉瘤如果可能的话,应一期或分期手术治疗.随着神经导航及锁孔开颅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手术创伤及危险性在减小,手术预后得以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介入技术也改善了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建军;赵继宗;王硕;赵元立;王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钙化大鼠心血管组织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系统的变化

    目的:探讨钙化大鼠心血管组织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生成和ADM及其受体系统--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 CRLR)与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 RAMPs)基因表达的改变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心肌和血管组织ADM含量;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心肌和血管ADM、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和RAMP2/3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钙化大鼠心肌和主动脉钙含量分别高342 %和606 %(P<0.01);心肌和主动脉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高66.5 % (P<0.05)和82.7 % (P<0.01).钙化组大鼠血浆、心肌和血管ADM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高58 %(P<0.01),14.3 %(P<0.01)和27.8 %(P<0.05);心肌ADM、CRLR和RAMP2 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分别高 90.6 %,157.5 %和119.6 %(均P<0.01), 而RAMP3 mRNA水平较对照组低14.1 %(P<0.01);血管组织ADM、CRLR、RAMP2 和RAMP3 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分别高37.7 %(P<0.01),41.4 %(P<0.01), 60.1 %(P<0.05)和13 %(P< 0.01).心血管组织中ADM与其受体系统mRNA变化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钙化大鼠心血管组织ADM生成增加,ADM、CRLR和RAMP2/3基因表达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提示ADM 及其受体系统可能参与心血管钙化的调节过程.

    作者:潘春水;齐永芬;吴胜英;蒋维;李桂忠;卜定方;唐朝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母亲与婴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多态性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与母亲和婴儿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C6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共调查了500个核心家系,包括250个正常孕周出生的核心家系和250个早产核心家系.采用盐沉淀法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SAS软件的广义线性模型(GENMOD),选用对数线性模型(Log-linear Model)中的泊松回归进行大拟然比检验(Maximum Likelihood Ratio Test),分析母亲和婴儿MTHFR基因分别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首先,我们采用TDT方法分别检验了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对照核心家系MTHFR 677T等位基因传递是否平衡,研究结果表明MTHFR 677T突变等位基因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之后,我们分析了MTHFR基因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显示:婴儿MTHFR CT 和TT基因型不但增加早产的发生危险性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T基因型:OR=2.01,95%CI为1.21~3.32;TT基因型:OR为1.82,95%CI为1.02~3.26),而且婴儿MTHFR基因能够增加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危险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T基因型:OR=1.87,95%CI为1.08~3.24;TT基因型:OR=1.90,95%CI为1.02~3.54).但是母亲MTHFR基因对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我们进一步观察了母亲与婴儿MTHER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亲与婴儿MTHFR基因之间无明显交互作用存在.结论:婴儿MTHFR基因CT和TT基因型能够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发生风险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早产核心家系中MTHFR677T突变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可能是导致早产的遗传易感位点,并且MTHFR 基因有可能通过孕周的缩短(早产)而导致低出生体重这一生殖结局的发生.

    作者:陈大方;胡永华;杨帆;吴白燕;陈枥;方治安;王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不同给药途径下联麦氧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目的: 研究不同给药途径下联麦氧钒[bis(maltolato)oxovanadium,BMOV]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并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建立四氧嘧啶(alloxan)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灌胃、皮下注射、静脉快速注射和静脉慢速注射(7~8 min)等5种给药方式,通过血糖测定观察糖尿病大鼠单剂量给予BMOV溶液后的降血糖作用,并测定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除静脉注射给药以外,其他方式给予BMOV溶液后都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明显下降,而且表现为长效的降血糖作用.糖尿病大鼠的进水量和进食量明显减少.血浆胰岛素水平没有明显增加.高剂量给药时,BMOV可引起部分低血糖和腹泻现象,未见其它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BMOV溶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较好的长效降血糖作用,而BMOV的降血糖作用并不是通过提高大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来实现的.

    作者:钟叙英;张华;张烜;吕万良;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胚胎关节软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 研究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的特性、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探讨其多向分化潜能.方法: 从12~20周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生长状态,采用流式分析的方法对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并探讨其成骨、成脂、成软骨以及成神经元样细胞的多向分化的潜能.结果:(1)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分离的细胞,细胞形态均一,以梭形为主,生长旺盛,可传20代.(2)对不同代的细胞进行流式鉴定,发现其表面标志CD 44、CD 147、CD 90为阳性,CD 34、CD 45、HLA-DR为阴性,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相似.(3)对其进行成骨、成脂、成软骨、成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发现软骨来源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 从人胚胎关节软骨中可获得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崔颖;王宏;徐天睿;李学佩;李凌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HLA配型不合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方法

    目的:采用新方法进行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58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33例为高危或难治复发白血病,接受了至少一个HLA位点不合的家庭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而无需体外去除T细胞.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 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方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持久、完全供者植入.58例患者中发生Ⅱ度及以上急性GVHD 22例(37.9%),其中Ⅲ度和Ⅳ度急性GVHD分别为2例和1例,其严重程度与HLA不合程度无相关;42例可评估患者中,慢性GVHD为26例(61.9%),广泛型和局限型分别为11例和15例.复发9例,除1例外均为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死亡14例,其中7例死于疾病复发,另7例死于移植相关合并症,其中严重感染和间质性肺炎各2例,巨细胞病毒性脑炎、病毒型肝炎和急性GVHD死亡各1例.中位随访10月(2~37.5月),58例患者中42例无病存活(disease-free survival, DFS),高危患者2年DFS明显低于标危患者,分别为63.2%和77.6%(P= 0.04).DFS与供受者间HLA配型不合程度、急性GVHD严重程度及回输干细胞数量无关.结论:(1)无需体外去除T细胞的新方法可克服HLA屏障、安全有效地用于HLA不合的移植;(2)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可安全用于HLA不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黄晓军;韩伟;许兰平;陈欢;刘代红;陈育红;江倩;路瑾;刘开彦;任汉云;陆道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槲皮素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促进作用

    目的: 研究槲皮素抑制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对小肠吸收阿昔洛韦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肠翻转实验和离体小肠吸收实验考察槲皮素促进阿昔洛韦的吸收.结果:小肠翻转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溶液孵育后,阿昔洛韦由小肠黏膜侧到浆膜侧的转运量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经拟合符合Boltzmann 方程;离体小肠吸收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的槲皮素溶液孵育后,阿昔洛韦由小肠浆膜侧到黏膜侧的转运量随槲皮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槲皮素为P-gp抑制剂,其多药耐药逆转作用有利于促进阿昔洛韦的吸收.

    作者:杨照罡;孟幻;张烜;李晓丹;吕万良;张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素介导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释放

    目的:旨在研究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作用.方法:54名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静脉普通肝素组、皮下普通肝素组、皮下低分子肝素组,3组用药前、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血浆H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结果:静脉应用普通肝素后,可引起血浆HGF快速、明显的升高,用药10 min后达高峰,约为用药前的48倍;皮下应用肝素后,亦可引起血浆HGF快速、明显的升高,用药2~3 h达高峰,与用药前相比分别为:普通肝素组约为4倍,低分子肝素组约为5倍.结论:肝素应用可引起血浆HGF明显升高,这证实了肝素抗凝作用以外的生物学作用,通过HGF的升高,对心血管疾病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昀;周玲;张帆;郭静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有和没有Hp感染的慢性胃炎病人共56例(Hp阳性者27例,Hp阴性者2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黏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和Ⅱ型受体(TGFβRⅠ和TGFβRⅡ)的表达,Hp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差异的确定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有Hp感染者与无Hp感染者比较,PCNA标记指数和EGFR阳性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GFβRⅠ和 TGFβRⅡ的表达降低,但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Hp感染促进了胃黏膜细胞的增殖,是否参与促进胃癌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正新;陈宝雯;杨桂彬;张希全;贾博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伊贝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

    高血压发病机制复杂,同时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药效个体差异,使临床降压药物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已成为高血压治疗中的难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人体血压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上的多态性位点1166 A/C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1].AT1R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的作用靶点,其基因变异是否在ARB类药物药效个体差异的产生中发挥作用国内外有关报道较少.

    作者:王鲁雁;孙宁玲;闫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人类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基因启动子区域有一双核苷酸(GT)n重复序列,有高度多态性,又称为微卫星多态性[1],体外实验表明GT重复次数与HO-1的转录水平呈负相关,通过测定GT重复次数可间接了解人体内HO-1的表达水平[2].

    作者:杨俊娟;罗奕龙;高炜;霍勇;刘兆平;周爱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冲击波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中的应用

    冲击波是一种脉冲声波,具有如下3个特征: (1)高压强性--其压强常为50~80 MPa,有时可超过100 MPa;(2) 短时性--声波压强快速(10 ns内)升至峰值, 脉冲周期仅为10 μs;(3)宽频性--其频率为16 Hz~20 MHz.冲击波以声能形式穿越具有低声阻抗的介质,当遇到高声阻抗的介质时则在两种介质界面转变为机械能释放于高声阻抗的介质中.利用冲击波的物理特性,过去20年,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被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泌尿系统的结石[1],因为软组织为低声阻抗介质,而结石为高声阻抗介质,冲击波以声能形式穿越软组织,在结石表面转变为机械能被结石吸收,从而达到碎石的目的.

    作者:刘沐青;郭霞;邝适存;王澍寰;荣国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硫化氢在鼠肠系膜动脉诱导血管舒张作用与N-乙酰半胱氨酸的关系

    硫化氢(H2S)也像一氧化氮(NO) 和一氧化碳 (CO) 一样不仅可以内源性产生,还可通过开放血管平滑肌ATP敏感钾通道(KATP)诱导血管舒张,此作用已在鼠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得到证实,但其如何作用于KATP尚不清楚.由于H2S在生理性体液中约1/3以H2S分子形式存在,2/3以自由基HS-形式存在,究竟哪种形式是H2S的活性形式,即H2S是否通过自由基通路诱导血管舒张,是阐明H2S作用机制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H2S这一新发现的气体信使在肠系膜动脉床(mesenteric artery bed,MAB)的血管舒张作用是否涉及自由基通路.

    作者:程友琴;Joseph Fomusi NDISANG;Rui Wang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