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其他常规临床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异常者潜伏期前列腺癌早期检出的相关风险程度,为临床PSA异常者的随访提供优化方案.方法:分析85例PSA异常者的临床检查及随访资料,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前列腺癌相关的多种检查手段进行分析.结果:PSA增幅、MRI检查、PSA密度、超声检查、年龄、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者潜伏期前列腺癌检出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分别为4.661、4.060、3.607、1.019、1.001、0.566,其中PSA增幅、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22.结论:对于PSA异常者的随访,PSA增幅结合MRI检查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指导临床穿刺,对前列腺癌的早期检出具有比较有效的作用.
作者:刘汀;王霄英;王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基因转移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盐水组、CKLF1组、空质粒组,分别于股直肌内注射生理盐水100 μg、CKLF1真核表达质粒或空载质粒100μg,并予以直流方波电脉冲刺激,第6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第22天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流动力学检查,然后处死大鼠,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CKLF1组,左心室射血分数(67.02%±12.24%)明显高于盐水组(43.64%±7.82%)及空质粒组(47.56%±4.10%),P<0.05;左心室短轴缩短率(33.83%±10.15%)明显高于盐水组(18.49%±3.96%)及空质粒组(20.85%±2.24%),P<0.05;左心室压力上升大速率[(5 720.01±826.32)mmHg/s,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盐水组[(3 955.69±685.91)mmHg/s]及空质粒组[(4 412.03±500.74)mmHg/s],P<0.05;左心室压力下降大速率[(4 636.23±407.17)mmHg/s]明显高于盐水组[(2 984.82±615.24)mmHg/s]及空质粒组[(2 963.87±419.36)mmHg/8],P<0.05;而CKLF1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29.63%±3.93%)明显小于盐水组(38.01%±5.48%)及空质粒组(37.50%±6.33%),P<0.05.结论:CKLF1基因转移可以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并改善其心功能.
作者:杨波;洪涛;刘倩竹;冯雪茹;龚艳君;卜定方;李雪梅;薛林;赵春玉;霍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明确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结直肠癌前病变--异型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64只,观察药物为舒林酸,结直肠肿瘤诱导剂为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PPAR-γ激动剂选用吡格列酮,PPAR-γ拮抗剂为GW9662,进行ACF模型诱导.实验共分7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DMH组、舒林酸组、舒林酸+GW9662组、吡格列酮组、吡格列酮+GW9662组和GW9662组,其中DMH组10只,余每组9只.阴性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用药,其他各组均用DMH进行ACF诱导,观察12周.结果:(1)舒林酸与PPAR-γ激动剂均可显著抑制DMH诱导的大鼠ACF,从(137.8 ±59.4)个降低到(73.9±32.1)个和(96.4±32.6)个,分别减少了45.7%和30.0%,P<0.01和P<0.05;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ACF由(73.9±32.1)个上升至(106.3±33.9)个,P>0.05;(2)在DMH诱导肿瘤的过程中,结直肠黏膜PPAR-γ表达量较正常显著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04±0.288)和(2.292±1.380),P<0.01;而舒林酸和吡格列酮则可显著降低PPAR-γ的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023±1.115)和(0.352±0.187),与DMH组相比,P<0.01,应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后PPAR-γ表达量又有所升高,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279±0.303)和(0.998±0.29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PPAR-γ在DMH诱导的大鼠结直肠ACF中出现异常高表达;舒林酸和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抑制ACF的形成,同时PPAR-γ的表达也随之下降,PPAR-γ拮抗剂可拮抗舒林酸的这一作用.由此推测PPAR-γ在舒林酸干预治疗大鼠ACF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活PPAR-γ可抑制DMH诱导的大鼠癌前病变ACF的产生.
作者:张耀朋;吕愈敏;李军;韩亚晶;金珠;李传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S3表达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影响.方法: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IL-2刺激后HeLaS3胞膜和胞内IgG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IL-2刺激HeLaS3后IgG的表达变化;用同时能扩增IgG四个亚类的引物,以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IL-2刺激后,HeLaS3γ链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FCM结果显示,IL-2刺激48 h后HeLaS3胞膜和胞内IgG表达明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2刺激48 h后HeLaS3胞内IgG表达水平明显上调;RT-PCR显示IL-2刺激48 h后HeLaS3γ链转录水平有所上升.结论:IL-2能促进HeLaS3 IgG的表达.
作者:卢恬;朱晓辉;柳世庆;郑杰;邱晓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初步探索人羊膜基质细胞(hAMC)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潜力.方法:分离培养hAMC,将第3代hAMC在含有地塞米松(0.1 μmol/L)、维生素C(50 mg/L)和β-磷酸甘油钠(10 mmol/L)的DMEM培养液中进行成骨诱导培养1周,行茜素红染色,计数钙化结节形成的数量,并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以检测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利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羊膜及hAMC中FasL的表达.结果:hAMC经过成骨诱导后,可见明显钙化结节形成,平均每孔18个,钙化结节处细胞Ⅰ型胶原和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人羊膜组织中细胞及体外培养的hAMC均可检测剑FasL的阳性表达.结论:hAMC有潜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作者:梅芳;唐军民;钟金妍;齐伟宏;唐岩;李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克隆烟曲霉shol基因,并构建烟曲霉shol基因突变株,了解该基因在烟曲霉应对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同源性比对,在烟曲霉基因组中找出与酿酒酵母shol基因同源的基因,PCR扩增烟曲霉shol基因及其上、下游各约1.0 kb的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质粒pDHt/SK2中,再利用pyrG作为筛选标记构建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炯曲霉AF293.1得到烟曲霉△shol.观察烟曲霉△shol和烟曲霉AF293(野生株,wt)在MM、CM、BHI这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测定烟曲霉△shol在含有氯化钠、丙三醇这两种渗透压物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并比较烟曲霉△shol和wt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烟曲霉△shol在CM、MM、BHI这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慢于wt;△shol在含渗透压物质小于1 mol/L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没有明显变化,在含渗透压物质大于1 mol/L的培养基上菌落直径明显变小;烟曲霉△shol和wt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没有差异.结论:shol基因影响炯曲霉的生长速度,与培养基类型没有明显关系.烟曲霉shol基因介导渗透压传导.shol基因对烟曲霉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没有影响.
作者:马彦;乔建军;刘伟;李若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方对于医患关系的满意度,寻找影响医患关系的医方满意度的患者因素,为促进医患和谐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山东、重庆3地10所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景:医护人员对社会医患关系和谐程度的平均评分为59.9分,远低于患者的评价分值(84.5分);患者的社会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地位和行为特征对医护人员与患者的互动关系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的评价受到患者的信任程度的影响.结论:医患关系的医方视角对明确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程度、分析医患紧张原因非常必要;患者因素对医患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建立和谐医患关系需要重视针对患者的措施.
作者:谢铮;邱泽奇;张拓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黄芪当归合剂(A&A)对残余肾慢性肾衰竭大鼠的抗肾纤维化疗效.方法:采用5/6肾切除制备残余肾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依那普利(enalapril,Ena)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5/6肾切除术模型组(Model组)、A&A治疗组(A&A组,给予生药每天每千克体重各12 g)和Ena治疗组(Ena组,给予Ena每天每千克体重4 mg).于造模后第2、4、8、12周分析各组动物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含量,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肾小球面积,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在肾小球和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造模后Model组肌酐及尿素增高;每日尿蛋白量持续增多;肾病理显示肾小球增大、渐进性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及肾小球硬化,造模后第8和12周肾小球内FN及Col-Ⅳ积聚显著增加.与Model组相比,A&A组在第2、4、8和12周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尿蛋白分别减少34%、44%、25%和45%(P均<0.05).A&A治疗后第8周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积聚明显减少,肾组织中FN和Col-Ⅳ表达分别减少18%和29%(P均<0.05);第12周时硬化肾小球数目显著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肾组织中FN和Col-Ⅳ表达分别减少17%和14%(P均<0.05);但A&A并未能改善肾功能.A&A疗效与Ena基本相同.结论:在残余肾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中,A&A具有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沉积、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的肾保护作用,其疗效可能是通过其早期开始并持续降低尿蛋白的肾损伤作用而实现的.
作者:宋锦叶;李深;孟立强;屈磊;李晓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柔性纳米脂质体(ultradeformable nano-liposomes,UL)分别经泊洛沙姆407(poloxamer 407,P407)、乙二胺四甲叉膦酸(ethylenediaminetetra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EDTMP)和1,12-二胺四甲叉膦酸(1,12-dodecanediaminetetramethylene phosphonic acid,12-DTMP)修饰后,骨组织分布情况的改变.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了芘的普通柔性纳米脂质体(normal ultradeformable nano-liposomes,N-UL)、P407修饰的柔性纳米脂质体(the ultradeformable nano-liposomes modified by P407,P-UL)、EDTMP修饰的柔性纳米脂质体(the ultradeformable nano-liposomes modified by EDTMP,E-UL)以及12-DTMP修饰的柔性纳米脂质体(the ultradeformable nano-liposomes modified by 12-DTMP,12-UL),用荧光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了 4种柔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心、肝、脾、肺、肾、肌肉、脂肪和股骨等各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4种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均达到80%.P-UL,12-UL和E-UL使芘在骨内的峰浓度(peak concentration,cmax)分别为N-UL的1.51倍,1.10倍和1.66倍,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N-UL的1.83倍,1.76倍和3.81倍,总靶向效率(drug targeting efficiency,DTE)提高了277.94%,203.12%和653.02%.结论:P-UL,12-UL,E-UL 3种柔性纳米脂质体均具有骨靶向作用,且E-UL的靶向性能优.
作者:郭佳;张淼;李云峰;甄鹏;胡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制备针对乳腺癌细胞表面生长激素抑制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的特异性磁共振分子探针,探讨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成像特征.方法:采用化学偶联法,将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与生长激素抑制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OCT)偶联,制备特异性磁共振分子探针SPIO-OCT.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探针对标记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普鲁士蓝染色评价其细胞磁性标记情况,并对不同浓度的探针、不同数目的标记细胞行体外磁共振成像.细胞磁性标记对照组采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Resovist).结果:细胞被分子探针磁性标记后,胞质内可见蓝染颗粒,且探针标记浓度越高,胞质内蓝染颗粒越多;分子探针细胞阳性标记率达96.15%,高于对照组(80.00%);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探针对细胞增殖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针在Fe2+浓度为20 mg/L时,T2WI呈明显低信号、无磁敏感伪影,此浓度标记的细胞数量越多,T2WI信号降低越明显,6×106个磁标记细胞T2WI上呈显著低信号.结论:磁共振分子探针SPIO-OCT可安全、高效标记SST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其理想标记和成像浓度为Fe2+20 mg/L,体外核磁信号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磁标记细胞的数量.
作者:李绪斌;杜湘珂;霍天龙;刘霞;张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poE-/-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清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随机分成3个亚组,安慰剂组(n=10)、小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10 mg/(kg·d),n=10]、大剂量吡格列酮治疗组[20 mg/(kg·d),n=10].以野生型C57BL/6J小鼠(n=9)为对照组.观察ApoE-/-小鼠主动脉病理学改变、腹主动脉超声改变及血清脂联素水平、主动脉脂联素受体R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及脂联素受体R2(adiponectin receptor 2,AdipoR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相比,ApoE-/-小鼠有较明显的主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形成,而经吡格列酮治疗后病变减轻.ApoE-/-小鼠安慰剂组腹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较野生型C57BL/6J小鼠明显增加[(0.290±0.063 vs 0.178±0.012)cm,P<0.01],而经大剂量吡格列酮治疗后IMT显著减轻[(0.208±0.012 vs 0.290±0.063)cm,P<0.05].ApoE-/-小鼠安慰剂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12.41± 3.84 vs 18.96±4.89)μg/L,P<0.05],而经低剂量及高剂量吡格列酮治疗后,与安慰剂组比较,均可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18.78±7.24μg/L vs 12.41 ± 3.84μg/L,P<0.05;24.00±4.71μg/L vs 12.41±3.84μg/L,P<0.05).ApoE-/-小鼠安慰剂组主动脉脂联素受体AdipoR1 mRNA的表达低于野生型C57BL/6J小鼠(0.789±0.167 vs 0.950±0.071,P<0.05),并且AdipoR1/AdipoR2比值显著下降(1.039±0.062 vs 0.940±0.102,P<0.05),而经吡格列酮治疗可轻度上调AdipoR1和AdipoR2型受体mRNA的表达,大剂量吡格列酮治疗可显著增加AdipoR1/AdipoR2比值(1.063±0.051 vs 0.940±0.102,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和上调主动脉脂联素受体(尤其是AdipoR1型)表达有关.
作者:达娃次仁;赵锋;齐永芬;陈路增;霍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监测(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RVEDVI)用于肝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肝移植手术患者32例,使用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热稀释导管774HF75,于诱导前(T0)、手术前(T1)、无肝前期(T2)、门静脉(PV)阻断后30 min(T3)、门静脉开放后10 min(T4)、门静脉开放后30min(T5)、门静脉开放后60 min(T6)、门静脉开放后120 min(T7)和术毕(T8)测定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心输出量指数(continuous cardiac index,CC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肺动脉闭合压(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pressure,PAOP),并计算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等指标.计算各时点SVI与CVP、PAOP和RVEDVI之间的相关性,寻找能够准确反应肝移植患者容量状态的首选参数.结果:手术期间RVEF平均为(42.04±9.40)%.各时间点RVEDVI与SVI明显相关(P<0.05),PAOP、CVP与SVI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RVEDVI可以作为评价肝移植患者容量状态的优选监测参数.
作者:赵磊;王天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鼠大脑组织microRNA(miRNA)表达谱,为研究特定miRNA及其靶基因、中枢神经系统miRNA相关的调节网络,以及mi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NA加尾和引物延伸序列RT-PCR法,将精心设计的特异引物按Tm值排成阵列,用梯度实时PCR仪在不同的退火温度扩增每一个miRNA,并计算出每种miRNA相对于内参的表达量.结果:共检测了285个miRNA,阳性者260个,它们丰度不同,频数分布图大致呈正态.大部分miRNA的表达水平与已发表的芯片结果一致,而阳性率高于芯片结果.源自同一miRNA前体的2个成熟miRNA表达量,有些相差无几,有些则相差甚多.同簇相邻miRNA的丰度有些相近,有些则差异明显,提示miRNA转录后的归宿决定其丰度.结论:采用实时定量PCR阵列法,分析了小鼠大脑组织的miRNA表达谱,特别是获得了一些低丰度miRNA在小鼠大脑中表达的数据,这将有助于对这些低丰度miRNA的功能研究.
作者:张旗;何湘君;刘玉京;马丽萍;潘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并验证健康信念模式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模型.方法:用北京城乡妇女铁强化酱油基线调查数据建立影响购买行为的通径模型,用追踪调查数据验证此模型.结果:价值观对行为认同/行为的态度有很强/较强的直接作用;行为认同对行为障碍有较强的直接作用;行为认同对行为意向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控制信念是影响行为意向的重要外部因素;行为意向是影响实际行为的直接也重要的因素;购买的便利性是影响实际行为的重要外部因素.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和计划行为理论可以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释行为,整合模型可以尝试应用到类似研究中.
作者:孙昕霙;郭岩;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人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对人外周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的趋化作用.方法:收集用CKLF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1-CKLF1)瞬时转染293T细胞72 h后的上清培养液,采用细胞迁移实验检测CKLF1对ASMCs的趋化作用.结果:未稀释和10倍稀释的上清培养液孵育后的实验组迁移细胞数与对照组(pEGFP-N1)迁移细胞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4 vs 41±4,P<0.05;74±4 vs 34±3,P<0.01).而100倍和1 000倍稀释的上清培养液孵育后实验组迁移细胞数和对照组的迁移细胞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4 vs 25±5,P>0.05;26±5 vs 23±5,P>0.05).ASMCs分别被不同浓度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X)处理后,PTX浓度为0和2 μg/L时,10倍稀释的上清培养液实验组迁移细胞数与对照组迁移细胞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4 vs 34±3,P<0.01;45±3 vs 34±3,P<0.01).PTX浓度为10μg/L,10倍稀释的上清培养液实验组迁移细胞数与对照组迁移细胞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4 vs 34±3,P>0.05).结论:CKLF1对人动脉平滑肌细胞具有明显趋化作用,且该趋化作用可被PTX所阻断.
作者:宣成睿;陈瑶;何培英;沈晨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对原有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数量更多、纯度更高、体外生长时间更长的神经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研究.方法:使用3种不同成分的液体对培养器皿进行序贯预处理,分离16~17 d胎龄的Wistar大鼠胎鼠皮层,采用木瓜蛋白酶化学消化与机械吹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经细胞计数后按照不同实验目的进行梯度密度接种.细胞接种当日4~6 h将含有血清的接种培养液换为添加B27的Neurobasal无血清培养基,培养第3天(DIV3)用终浓度10μmol/L的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处理24 h抑制胶质细胞增殖,以后每周半量换液1次.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与细胞核双标记法鉴定培养神经细胞的纯度,并以免疫荧光法检测突触前、后标记物以评估突触形成情况.结果:与单纯多聚赖氨酸预处理培养器皿,胰蛋白酶化学消化法分离细胞及含血清培养基培养的原方法相比,方法改进以后收获的细胞产量明显增加,且消化过程对细胞损伤小,接种后细胞分散均匀,杂质少,纯度高,树突、突触发育正常,可长期存活.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结果稳定,用该方法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可作为神经元体外培养的良好实验模型.
作者:姜茜;姜玉武;王静敏;秦炯;吴希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构建神经信息学本体,为神经信息学研究提供良好的信息整合、知识表示、文本挖掘、智能教育和数据共享服务.方法:分析生物医学领域已有的统一医学语言系统、基因本体、癌症本体、解剖学本体、疾病本体和药物本体的结构和内容,对神经信息学领域专业概念及其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神经信息学本体的设计原则、标准和规范、构建方式和基本流程,并利用Prot(e)g(e)工具编制本体.结果:构建了基于多层次概念语义网络的、符合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OWL)规范的神经信息学本体.结论:神经信息学本体可以从不同层次的形式化模式上给出神经信息学领域慨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明确定义,形成清晰的神经信息学理论框架,实现对相关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
作者:李毅;余锦凤;尹岭;崔光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红树植物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叶子部位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并对照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1个苯丙素和萘醌类化合物,包括3个新化合物,分别是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ferulic acid ether(1),marinnone A(16)和marinnone B(17);18个已知物,分别是threo-guaiacylglycerol-β-ferulic acid ether(2),eleutheroside E2(3),(+)-lirioresinol A(4),dihydroxymethyl-his(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tetrahydrofuran-9-O-β-glucopyranoside(5),(+)-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6),(-)-lyon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7),epi-pinoresinol(8),leucoseceptoside A(9),jionoside C(10),salsaside A(11),ilicifolioside A(12),acteoside(13),isoacteoside(14),ethyl ferulate(15),avicennone D(18),avicenone E(19),avicennol C(20),stenocarpoquinone B(21),其中化合物1和2互为差向异构体,16和17互为同分异构体.结论:化合物1,16,17为新化合物,13个已知化合物2~12,14,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
作者:孙昱;丁怡;林文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离子交换型聚乙烯醇-丙烯酸微球(PVA-AA-Ms)的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和载药性能.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PVA-AA-Ms,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测定粒径大小,以红外光谱法考察微球聚合物的结构,以化学滴定法测定离子交换官能团羧基的含量,以物性测定仪测量微球的抗压弹性.采用平阳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PVA-AA-Ms载药微球,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累积释放百分数.结果:所制备的PVA-AA-Ms圆整,粒径范围为150~1000 μm,平均粒径为500μm.红外光谱确证了聚乙烯醇与丙烯酸的聚合交联,微球的羧基含量为8.905 mmol/g,微球具有较好的抗压弹性.微球载药量为30 g/L,包封率为99.4%,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缓慢释放,24 h累积释放率为88.3%,药物累积释放50%的时间(t50)为2.19 h.结论:PVA-AA-Ms的理化性质达到了栓塞治疗的要求,并且由于其羧基含量较高,具有交换载入阳离子药物(如含氨基的药物)的能力,可望为栓塞化疗提供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
作者:袁惠燕;张苑;范田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用吸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的方法建立简便、经济、稳定的小鼠急性肺炎模型.方法:将正常BALB/c小鼠麻醉后仰位固定,行LPS(50μL,1 g/L)吸入,于不同时间点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后取肺组织制备匀浆,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染色分类计数,用ELISA的方法检测肺组织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1B((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再取肺组织固定、切片,用HE染色鉴定炎症程度.结果:LPS吸入2~4 h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匀浆中IL-1β水平即明显增加.2 h时肺内就开始出现炎性细胞浸润,12~24 h炎症加剧甚至形成脓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早出现,从2 h即开始增加,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则在1 d后开始明显增加,一直持续3 d.结论:用LPS吸入的方法可以建立快速、稳定、典型的小鼠急性肺炎模型.
作者:郭玲;李文静;徐明江;王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是主要侵犯围产期妇女的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神经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垂体增大,有临床症状及影像学鞍内占位的表现,可存在部分或全垂体功能减退,临床上需与垂体瘤进行鉴别.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患者町表现为永久性的垂体功能减退症,但也有自发恢复的可能性[1].本文报道1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行部分垂体切除术,术后抗炎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3年后,患者再次妊娠,分娩后正常哺乳,无疾病复发表现.
作者:董爱梅;尹洪芳;高燕明;郭晓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Noma[1]首先利用膜片钳技术在豚鼠心室肌细胞发现一种弱的内向整流钾通道,其特征是通道活性随胞内ATP浓度升高而被显著抑制,因此将其命名为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
作者:张荣媛;金红芳;唐朝枢;杜军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大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髋膝关节大手术患者是术后VIE的高危人群.多年研究发现了若干与普通人群易栓症相关的生化分子[1],具有高水平分子的人群VTE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本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髋膝关节大手术下肢DVT与这些易栓症相关分子的关系,从而为甄选VTE高危手术人群进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宋琳琳;吴新民;袁训芝;袁家颖;赵国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rus,HIV)进入宿主细胞时,除结合CD4分子外,同时结合辅助受体,其中CCR5(CC-chemkine receptor)和CXCR4(CXC-chemkine receptor)重要.结合CCR5,称为R5病毒株;结合CXCR4,称为X4病毒株[1].目前还没有关于(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有效性与辅助受体利用关系的动态学研究.本研究对76例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的HIV-1 Env基因V3环进行动态分析,作出了初步评价.
作者:马素珍;李林;李敬云;徐小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血液恶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绝大多数血液恶性疾病患者的有效乃至唯一的根治手段,Allo-HSCT的基础是异体植入及随后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raft versus leukemia,GVL)效应,但Allo-HSCT同时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导致GVHD相关死亡.
作者:常英军;黄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