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国际刊号:1671-167X
  • 国内刊号:11-4691/R
  • 影响因子:1.68
  • 创刊:195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489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2)
  • 医药卫生综合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2011年3期文献
  • 中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地域分布及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1995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5年和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2005年有效人数为92 767人,1995年有效人数为85 433人,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月经初潮年龄(age at menarche,AAM).结果:2005年我国女生的AAM为12.76岁,其中,城市女生为12.60岁,乡村女生为12.92岁,城市比乡村提前约0.32岁.各地区间AAM差异明显,华东、华北地区AAM早,西南、中南、东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晚.AAM早的前5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北京(12.27岁)、上海(12.32岁)、四川(12.48岁)、福建(12.50岁)和天津(12.51岁);AAM晚的5个省级行政单位分别是青海(14.09岁)、湖北(13.33岁)、黑龙江(13.10岁)、宁夏(13.08岁)和湖南(12.87岁).2005年城、乡女生AAM分别比1995年提前0.22岁和0.34岁.结论:我国9~18岁汉族女生月经初潮发生城市早于乡村,西北地区晚.女生月经初潮有提前的趋势,乡村较城市更明显;月经初潮在城乡间、地区间差异有缩小趋势.

    作者:宋逸;马军;胡佩瑾;张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国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5的进程和挑战

    目的:中国是实现联合国千年目标5的68个倒计时国家之一.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孕产妇的生存状况、国际公认成本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情况和趋势,重点关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健康的不平等问题.方法:利用中国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的数据来估算孕产妇死亡比(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利用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的资料分析6种已经证实的干预措施的覆盖情况,资料不足的辅以专家咨询.结果:中国的MMR大幅下降,但是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经济水平不发达的二类农村到四类农村的孕产妇死亡风险比城市地区分别高2~5倍,这些地区的孕产妇死亡负担也占到了全国孕产妇死亡负担的70%.从MMR的下降速率看,二、三类农村的孕产妇下降速率偏慢.产后出血、妊娠相关高血压、羊水栓塞和产褥感染是中国孕产妇致死的主要死因.对死因的分析发现,中国超过75%的孕产妇死亡都是由可避免原因造成的.6种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覆盖比例各地差异较大,且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梯次降低.影响这些干预措施有效覆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经济困难和认知因素.各地住院分娩服务的质量差异较大,在贫困的农村地区,那些即使能到医院分娩的产妇也难以得到优质的产科服务.结论:尽管中国能如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5,但孕产妇死亡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政策关注的重点应该聚焦于农村的二类以上地区.通过提供基本产科服务,绝大多数孕产妇死亡都是可以避免的.与孕产妇卫生服务需要相比,孕期保健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差异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作者:冯星淋;杨青;徐玲;王燕;郭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WOS数据库的全球健康公平领域研究发展的情报学分析

    目的:追踪全球健康公平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制定我国健康公平研究发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健康公平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截取引文中被引频次高于30次的文献60篇纳入本研究,通过共引矩阵的聚类分析并结合高频引文的内容总结归纳各类别主题;绘制引文战略坐标,分析每个主题在健康公平领域的战略地位.结果:通过高频引文聚类分析得出,健康公平领域研究在历史上的主题大致包括如下6个类别:卫生服务公平;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健康公平的概念研究;社会经济地位与死亡率;收入分布与健康;健康不平等的测量.其中,收入分布与健康是关注度高的主题,健康不平等测量是新颖度高的主题.结论:运用各种健康公平测量方法,就不同社会决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网络及社会心理状况等等)对健康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是健康公平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者:赵波;崔雷;郭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学生视疲劳流行现况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探讨当前北京市海淀区高校学生视疲劳流行现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4所高校2 246名在校学生视疲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视疲劳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高校学生视疲劳的检出率为64.9%,其中男生为65.1%,女生为64.7%;本科生为58.9%,研究生为75.7%.居室环境条件差、使用电脑、个人体质不佳可增加视疲劳的发生危险,其比值比(95%可信区间)分别为1.185(1.078~1.302)、1.490(1.355~1.640)和1.323(1.182~1.481);良好的睡眠精神状态、社会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膳食可降低视疲劳的发生危险,其比值比(95%CI)分别为0.691(0.628~0.760)、0.793(0.720~0.873)和0.649(0.587~0.717).结论:高校学生视疲劳检出率较高,其发生与精神心理、环境、个人体质、膳食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应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健康教育.

    作者:马乐;阿依波里·阿哈提;刘晓涛;邹志勇;李莹;汪明芳;林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数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恶性概率相关的临床资料,构建一种判断SPN良恶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371例(A组),其中男197例、女174例.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吸烟史及吸烟量、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大径、肿瘤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清楚、血管集束征、空洞共17项临床资料,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SPN病理性质相关的独立因素,构建数学预测模型.另外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62例(B组)以验证本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A组371例SPN中良性142例(46.9%),229例恶性(5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及吸烟量、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以及肿瘤大径在良、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直径、肿瘤家族史、毛刺、钙化、边界清楚等6项因素在良性和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判断SPN性质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SPN良恶性预测数学方程为:SPN恶性预测值=ex/(1+ex),x=-4.496+(0.07×年龄)+(0.676×直径)+(0.736×毛刺)+(1.267×肿瘤家族史)-(1.615×钙化)-(1.408×边界),其中e为自然对数.选取截点T=0.463,利用B组数据验证该公式对SPN良、恶性判断的灵敏性为92.5%,特异性为81.8%,阳性预测值90.2%,阴性预测值85.7%.本组数学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8±0.054.结论:患者年龄、肿瘤大径、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边界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相关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运;陈克终;隋锡朝;卜梁;周足力;杨帆;刘彦国;赵辉;李剑锋;刘军;姜冠潮;王俊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共同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双生子血压、肥胖及吸烟、饮酒行为比较分析

    目的: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数据,对共同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双生子分别进行双生子两成员慢性病危险因素相似性的比较,以了解分开抚养的双生子研究设计在国内的可行性,并探讨危险因素是否受到抚养环境影响.方法:样本选自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的青岛子系统和丽水子系统,其中青岛505对,丽水503对.了解双生子分开抚养情况,并比较吸烟、饮酒、血压、体质指数、腰臀比在共同抚养和分开抚养的双生子两成员中的相似性.结果:不同地区双生子分开抚养比例存在一定差异(青岛0.6%,丽水5.4%).分开抚养的异卵双生子在丽水仅募集到9对,其多数指标的组内相关系数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抚养环境可能影响舒张压和吸烟行为,但是对收缩压、体质指数、腰臀比以及饮酒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结论:分开抚养的双生子设计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其可以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中实现,但是目前登记系统的样本量不够,需要进一步扩充登记双生子来支持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高文静;李立明;曹卫华;詹思延;吕筠;逄增昌;陈卫健;汪韶洁;陈荣富;胡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北京市大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的长期影响

    目的:研究长期生活在不同污染程度地区的成人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以便为将来开展更为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8年10月,在北京市选取污染程度相对严重的某城区和相对洁净的某郊区为研究地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选择4所和3所小学的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共计9 052名成人),使用国际标准化问卷对成人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保护局和统计年鉴等了解研究该地区近5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城、郊区成人(居住时间2年及以上)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和年龄标准化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与郊区相比,城区成人的持续性咳痰(3.06%vs.2.43%,P<0.05)和哮喘样症状(0.65%vs.0.31%,P<0.01)的年龄标准化发生率相对较高,而气短的年龄标准化发生率则相对较低(0.75%vs.1.12%,P<0.05),其他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率在两区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大气污染物对成人呼吸系统症状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长期效应,其具体作用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欣;邓芙蓉;吕海波;吴少伟;郭新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高脂血症患者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与糖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的检出情况,对比不同血脂异常分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差异.方法:入选既往无糖尿病或心血管病史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及血脂正常者共197例,根据空腹血脂水平将受试者分为4组:高胆固醇血症组(HCh组,45例)、高甘油三酯组(HTG组,46例)、混合型血脂异常组(58例)以及正常对照组(48例).分别测量上述受试者空腹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及血糖(glucose,GLU0)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给予受试者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检测OGTT 2 h血糖(GLU120)水平.结果:HTG组及混合型组GLU120水平分别为(10.5±3.2)mmol/L及(12.0±5.4)m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7±3.5)mmol/L,P分别为0.045和0.024];HTG组及混合型组患者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比例分别为39.1%和31.0%,显著高于对照组22.9%(P分别为0.009和0.014).在空腹血糖<6.1 mmol/L的亚组人群中,HTG组及混合型组IGT的比例分别为51.4%和43.9%,亦显著高于对照组29.7%(P分别为0.009和0.015).结论:在尚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脂血症患者中也存在相当比例未及时诊治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尤其应重视甘油三酯异常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应对这部分患者进行OGTT检查,以期在更早阶段发现糖代谢异常.

    作者:王岚;卢明瑜;任景怡;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35例儿童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后随访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旨在总结儿童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及随访情况,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8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35例儿童M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按临床类型、治疗药物分组,予以回顾性分析及前瞻性随访.结果:135例患儿均临床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男59例,女76例,男:女=1:1.3,其中Ⅰ型(眼肌型)115例(85.2%),仅4.2%进展为全身型;Ⅱ型(全身型)18例,占13.4%;Ⅲ型(暴发型)2例(1.5%).起病年龄5个月至15岁,3岁前起病者占50.3%,7岁前起病者占80.7%;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占26.7%(36/135例).随访到的106例患儿中54例(50.9%)复发,复发次数1~9次.初发病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阳性率40.19%(43/106例),AchR-Ab阳性率在各临床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随访发现复发患儿中53%(9/17例)由阴性转为阳性;肌电图检查神经重复频率刺激试验阳性者占37.97%(30/79例);71%(45/63例)病例伴CD4+和(或)CD8+和(或)CD3+下降;胸腺增生占5.93%(8/135例),胸腺瘤占1.48%(2/135例);多数患儿激素治疗有效,结果较满意.结论:我国儿童型MG常见,以眼肌型多见,在患病率、性别、病情进展、辅助检查和治疗各方面与欧美患者或成人MG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肌无力危象发生率及病死率低,合并胸腺瘤者少见,总体预后好,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杨志晓;熊晖;张月华;包新华;姜玉武;吴晔;王爽;常杏芝;秦炯;林庆;吴希如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外源性5'-核苷酸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和高剂量核苷酸组.乙醇染毒前30 min,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0.2g/kg体重)、中剂量(0.8g/kg体重)、高剂量(3.2g/kg体重)核苷酸灌胃,乙醇染毒剂量为3g/kg体重,染毒后进行旷场实验、转棒实验,检测血清乙醇浓度、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检测肝乙醇脱氢酶活性,评价核苷酸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结果:外源性5'-核苷酸干预能够使大鼠血液乙醇浓度降低,高剂量核苷酸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0.56±0.18g/L)vs.(1.11±0.44g/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核苷酸组(1.04±0.35g/L)和中剂量核苷酸组(0.93±0.14g/L)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肝乙醇脱氢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表现、血清生化水平和抗氧化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5'-核苷酸干预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无明显影响.

    作者:江清浩;蔡夏夏;井路路;林兵;李勇;王军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气管滴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的系统性氧化应激作用

    目的: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将24只体重为320~360 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颗粒物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 mg/kg).染毒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颗粒物,24 h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心肺组织中SOD活性、MDA和蛋白羰基(protein carbonyl)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大鼠血液中SOD活性降低,中、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中MDA含量升高,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大鼠心肺组织高剂量组的SOD活性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MDA水平升高,中、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MDA水平升高,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蛋白羰基含量升高,高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蛋白羰基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能引起大鼠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失衡,产生氧化应激效应,膜脂质较蛋白质更易受到氧化应激的作用.

    作者:卢秀玲;张馨如;邓芙蓉;郭新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0~50岁男性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30~50岁男性前列腺体积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从石景山区社会保险中心登记信息中随机抽取1 010名30~50岁男性作为研究对象,行体格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经腹B超测定并计算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空腹抽血检测血糖(blood glucose,BG)、血胆固醇(blood choleste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等,测量血压(blood pressure,BP),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PV和BMI、BP、BG、CHOL、TG、LDL、HDL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标准并资料全面者1002人,前列腺体积与年龄、BMI、BG、CHOL、LDL、HDL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P值分别为0.000、0.013、0.032、0.040、0.032、0.017,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0.57、0.52、0.51、-0.50、-0.48.与TG、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313、0.213、0.782.调整年龄因素后,PV与BMI、LDL仍有较强的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9、0.001,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3、-0.49.与BG、CHOL、LDL、HDL、TG、SP、D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30~50岁男性人群中,前列腺体积和BMI及血脂异常明显相关,BMI、血脂异常是前列腺体积增大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义;贺利军;周哲;赵文峰;那彦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流水线作业照明调查分析及适照度范围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流水线作业的照明现状,提出流水线作业照度标准推荐值.方法:选取北京市、广东省的纺织、制鞋、电子3个行业7家工厂和752名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及对照度值进行实地测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结果:照明均匀度、工作面清晰度、整体满意度、视疲劳程度之间显著相关;5类不同视觉特性流水线作业照明适范围推荐值分别为500~1 000~1 500 lx、300~500~1 000lx、200~300~750 lx、100~300~500 lx、50~100~200 lx.结论:流水线作业照明状况不理想,照度均匀度偏低,以及没有针对工人的整体满意度以及视疲劳程度提出相应的照度值等是重要影响因素,提示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改善流水线作业照明环境.

    作者:杨馨宁;徐岩;杜巍巍;曹磊;王生;董雪梅;卢厚汉;陈松根;曹晓鸥;张龙连;何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神经元素3与成对盒基因4促进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胰腺分泌细胞分化

    目的:探索神经元素3(neurogenin 3,NGN3)与成对盒基因4(paired box gene 4,PAX4)对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蛋白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factor 1,PDX1)驱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胰腺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PDX1基因及NGN3与PAX4双基因表达腺病毒,重组腺病毒Adxsi-CMV-PDX1感染诱导MSCs1周后,再行重组腺病毒Adxsi-CMV-NGN3/CMV-PAX4感染诱导MSCs;分别检测PDX1、PAX4、NGN3、NK转录因子相关的2.2(NK transcription factor related,gene family 2,locus2,NKX2.2)、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B(MafB)、胰岛素(Insulin)、胰高血糖素(Gucagon)多种胰腺分泌细胞相关分子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腺病毒Adxsi-CMV-PDX1与Adxsi-CMV-NGN3/CMV-PAX4;MSCs经Adxsi-CMV-PDX1与Adxsi-CMV-NGN3/CMV-PAX4分步诱导后,免疫细胞化学与间接荧光检测显示PDX1、NGN3与PAX4因子在细胞核内稳定表达;重组腺病毒稳定转染5 d后,细胞开始变圆并集聚成团,用双硫腙(dithizone,DTZ)染色细胞质呈亮红色;细胞经诱导1周后,用RT-PCR检测到神经源分化因子1(neurogenic differentiation 1,NruroD1)与NKX2.2表达,2周后可检测胰岛素/胰岛素原分子;间接荧光检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先后开始表达NKX2.2、MafB等转录因子与胰岛素/胰岛素原、胰高血糖等胰岛分泌细胞相关分子,但未能检测到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 A(MafA)与C肽分子表达.结论:NGN3与PAX4对PDX1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胰腺分泌细胞分化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唐小龙;肖瑞;王云秀;何敏;谢婷;张成;刘思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复原力特征

    目的:探索四川省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心理复原力特点及差异.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复原力量表对四川省成都、广元、宜宾、绵阳的打工子弟学校和留守儿童较集中的农村学校1 391名在校学生(504名小学生和887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学生组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上得分(128.11±21.70)显著低于对照组普通学生(132.87±23.22)和留守儿童(135.61±22.77),F0.05(2,884)=8.076,P<0.001,流动儿童在心理复原力除同伴外的4个维度上(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特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家庭:F0.05(2,884)=7.820,P<0.001;学校:F0.05(2,884)=5.041,P=0.007;社会:F0.05(2,884)=9.261,P<0.001;自身特质:F0.05(2,884)=3.510,P=0.030),而留守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性别问,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在心理复原力的不同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民工子女,尤其是流动儿童,整体来说心理复原力较差,从外界环境获得的心理资源和支持较少,对外部环境的参与也相对较少.

    作者:周文娇;高文斌;孙昕霙;罗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两个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染色体定位研究

    目的:通过对两个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基因连锁分析,寻找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紧密连锁的染色体区域.方法: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对结果中有连锁意义的区域进一步精密扫描,将扫描数据用参数连锁、非参数连锁和交互连锁分析,确定哪些染色体区段存在连锁.结果:1q32.2-41区域的参数和非参数连锁分数值在精密扫描中均明显升高;2p25.1-24.2区域参数结果并无意义,但非参数分析却显示了积极的连锁意义;交互乘法模型分析1q32.2-41和2p25.1-24.2区域存在积极的交互相乘作用.结论:本研究中的2个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家系,1q32.2-41和2p25.1-24.2区域可能存在易感基因,且1q32.2-41和2p25.1-24.2区域存在着相乘交互作用.

    作者:汪云;李新;朱文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结直肠腺瘤与患者血脂代谢水平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的血脂水平,明确血脂水平是否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同时分析不同血脂水平的腺瘤患者腺瘤发生部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0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腺瘤的患者纳入腺瘤组,将内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并且两组患者均无结直肠腺癌、结直肠手术史及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服用史,统计各组患者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腺瘤发生部位.结果:共有2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腺瘤组124人,男性77人,女性47人,平均年龄(56.5±10.7)岁,对照组103人,男性53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56.8±13.6)岁.腺瘤组甘油三酯水平(1.83±1.0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54±0.86)mmol/L(P=0.022),腺瘤组HDL-C水平(1.05±0.3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26±0.46)mmol/L(P=0.000),腺瘤组HDL-C降低者共7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44例(P=0.015),此外,甘油三酯升高组和HDL-C降低组患者近侧结肠腺瘤的发生率(39.8%、37.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结论:高脂血症可影响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血清HDL-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由于血甘油三酯水平与饮食构成有关,因此,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可能具有预防结直肠腺瘤发生的作用,同时甘油三酯升高组和HDL-C降低组患者近侧结肠腺瘤的发生率似乎较正常对照组为高,应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李传凤;李军;白鹏;吕愈敏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桥粒芯蛋白抗体水平监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情变化

    目的:研究较大样本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数长期的变化情况,观察其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用于病情监测、预测疾病复发和指导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确诊PV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的血清,记录每次随访时的病情并进行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 intensity score,ABSIS);检测患者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滴度、Dsg3 ELISA指数和Dsg1 ELISA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做图方法分析病情评分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PV患者皮肤和口腔的病情评分,分别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均具有显著性关联(P<0.01),患者疾病活动期和临床缓解期两组间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相关性分析发现,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几乎均与病情平行波动变化,ELISA指数优于IIF的平行性,并且ELISA指数可以预测病情是否会反复,从而指导治疗.结论:PV患者血清抗Dsg3抗体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平行波动,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可用于病情监测,并可为临床上预测疾病复发,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室证据.

    作者:钟珊;邱于芳;韩蓓蓓;赵俊郁;朱学骏;陈喜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过敏毒素C3a的变化

    目的:研究补体裂解产物过敏毒素(C3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1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COPD患者6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3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组31例、稳定期患者组33例;另有健康对照25例.在入选时收集受试者的一般情况、测定肺功能、将诱导痰离心后留取痰液上清液测定C3a,对细胞沉渣进行炎症细胞分类计数.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诱导痰中C3a水平较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升高,分别为44.2(13.2~48.5)μg/L、5.5(3.6~20.7)μg/L、1.7(0.1~5.9)μ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4、-3.145,P=0.003、0.002).COPD稳定期组的诱导痰中C3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健康对照组中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诱导痰中C3a水平分别为1.97(0.12~6.27)μg/L、1.36(0.09~5.57)μ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组的诱导痰中C3a水平与炎症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543,P<0.05).结论:C3a在COPD患者诱导痰中的水平增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静;姚婉贞;陈亚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北京市发热门诊63325例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分析

    目的:研究北京市发热门诊呼吸道症状监测情况,探讨发热门诊对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和流行的预警作用.方法:采用典型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两所三级综合性医院发热门诊在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3月31日就诊的患者病历数据,并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和流行性感冒(流感)样病例与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的时间趋势一致,实验室确诊流感的时间趋势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发热门诊每日就诊人数与急性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例每日就诊人数、流感样病例每日就诊人数和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每日就诊人数呈高度正相关(r=0.99、0.99和0.48,P均<0.001).结论:发热门诊的症状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预警具有一定价值,发热门诊为呼吸道传染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了重要平台.

    作者:代小秋;刘民;海山·卡德尔拜;李玉玲;杨雪松;吴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农村社区人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对效应和性别差异的分层研究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农村人群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并探讨该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强度.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青龙湖镇32个行政村4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收集心血管疾病患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采用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计7 577名研究对象中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6.5%、4.1%、10.7%、39.5%、56.7%、44.0%和13.6%.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变量后比较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冠心病的现患比值比(prevalence odds ratio,POR),发现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关联更强(POR=2.780,95%CI:2.146~3.602),而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联更强(POR=2.671,95%CI:2.121~3.363);按性别分层后各危险因素及数量性状指标与脑卒中的关联存在明显差异,在女性中主要是超重/肥胖(POR=1.652,95%CI:1.122~2.433)、体重指数(POR=1.048,95%CI:1.002~1.096)、收缩压(POR=1.017,95%CI:1.005~1.030)和血糖水平(POR=1.093,95%CI:1.048~1.140),而在男性中主要是血脂紊乱(POR=1.615,95%CI:1.124~2.319)、总胆固醇(POR=3.932,95%CI:1.533~10.086)和HDL-C水平(POR=0.072,95%CI:0.022~0.236).结论:本研究人群中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影响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高患病率,不同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影响程度以及在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影响存在差异.

    作者:唐迅;何柳;曹洋;王晋伟;李娜;田君;刘建江;于立平;许海涛;刘武军;温苏申;窦会东;胡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国31省市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住院患者治疗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住院患者接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临床治疗的应用现状.方法: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择32家三级医院和32家二级医院注册研究,每家医院选择患者50例,共3 223例,对其中ST段抬高ACS的130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接受再灌注现状、应用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量肝素、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临床情况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1)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接受再灌注治疗率为30.9%~69.4%;单纯溶栓治疗率为1.9%~45.8%、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的治疗率为1.3%~62.7%;其中急诊PCI、补救PCI、择期PCI的治疗率分别为0~28.8%,0~9.1%,0~36.6%;溶栓治疗率二级医院显著高于三级医院(36.8%vs.14.6%,P<0.01),接受PCI的治疗率三级医院显著高于二级医院(48.2%vs.6.46%,P<0.01),总灌注率为53.8%;而有46.2%的患者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再灌注治疗.(2)药物使用率分别为:阿司匹林88.0%~98.6%、ACEI或ARB 60.5%~84.4%、β-受体阻滞剂55.8%~84.4%、低分子量肝素54.2%~94.2%、氯吡格雷14.3%~88.6%、调脂药51.9%~90.9%;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低分子量肝素、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调脂药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住院期间主要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死亡或再发心肌梗死联合事件发生率,二级医院高于三级医院(P<0.05),接受再灌注与非再灌注治疗患者有显著差异(P<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再灌注治疗、使用阿司匹林、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与住院期间死亡率有独立的联系.结论:目前我国ST段抬高ACS的临床治疗在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加大力度推动指南在心血管临床实践中的实施.

    作者: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架桥工程研究协作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童血浆尾加压素Ⅱ和儿茶酚胺抑素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患儿心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POTS组为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POTS儿童46例(平均12.1±2.8岁),对照组为健康儿童20例(平均11.5±3.6岁),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浆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II)及儿茶酚胺抑素(catestatin,Cs)浓度,分析POTS组患儿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变化及与直立后心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TS组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0.41(0.27,0.85)μg/L vs.0.46(0.35,1.41)μg/L,P<0.05],血浆UII水平与直立10 min后心率的变化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363,P<0.05),血浆Cs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20,1.91)μg/L vs.0.52(0.18,1.60)μg/L,P>0.05].结论:POTS患儿血浆UII水平降低,提示血管张力调节异常可能是POTS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廖莹;杜军保;唐朝枢;金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雌马酚对二甲基苯蒽诱导的去势大鼠乳腺肿瘤的影响

    目的:了解雌马酚在二甲基苯蒽[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DMBA]诱导的去势大鼠乳腺肿瘤发生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随后按体重水平随机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和雌马酚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口给予5 mg DMBA,每周对其触诊,了解乳腺肿瘤发生情况并记录体重和摄食量.24周后处死大鼠,观察并计算各组大鼠乳腺肿瘤发病率,检测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E2相关因子(nuclear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的雌马酚能显著降低去势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乳腺肿瘤发病率及MDA含量,并能增强大鼠肝脏Nrf2蛋白的表达,而对大鼠血浆SOD活力、8-OHdG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雌马酚能够显著降低去势大鼠的乳腺肿瘤发生率,该作用可能与减少摄食量、降低体重、减少机体内MDA的含量、诱导Nrf2蛋白的表达有关;雌马酚对去势大鼠抗氧化作用可能受构型、作用时间等因素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晓慧;胡建伟;张玉梅;王培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中国部分医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工具应用比较分析

    目的:患者体验和满意调查已被认为是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信息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重要方法,2005年至2009年,北京和广西共50余家医院使用本土化的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患者满意度监测工具(victorian patient satisfaction monitoring,VPSM)进行了满意度测量,比较分析当前本土化VPSM在我国医院应用情况,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至2009年以来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VPSM医院调查方案和监测报告,比较各次调查的操作过程和调查结果,分析优势与不足.结果:各次调查方法大致相同,但问卷结构、提醒感谢信发放、数据采集分析机构等略有差异;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医院间可比性较好,但结果报告形式不够统一,总体上调查逐渐规范.长期监测能够发现医院服务质量的变化,对医院服务质量改进有参考意义.结论:各次调查验证了本土化VPSM工具的优势特点,但仍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本土化和扩大调查范围.

    作者:王江蓉;黄森;Shane Thomas;杨辉;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多中心前瞻性对比动态光学乳腺成像与乳腺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前瞻性、多中心根据活检病理结果验证动态乳腺光学成像相对于乳腺钼靶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行钼靶检查提示需接受活检手术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检查,并记录患者对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检查中舒适度、所需时间和接受程度以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由3名经过培训的医师分别对动态光学乳腺成像结果和钼靶X线片进行盲读评估,以终病理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计算钼靶和动态光学乳腺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终金标准,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0.935 5±0.044 1(95%可信区间0.849 0~1.022 0),特异度为0.451 6±0.089 4(95%可信区间0.276 4~0.626 8);动态光学乳腺成像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0.838 7±0.066 1(95%可信区间0.709 2~0.968 2),特异度为0.612 9±0.087 5(95%可信区间0.441 4~0.784 4).动态光学乳腺成像(dynamic optical breast imaging,DOBI)检测中无与检测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患者耐受性良好.结论:动态光学乳腺成像技术可以在钼靶诊断的基础上提供病变区域内异常血管分布的功能学信息,可以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是一种有前景的无创乳腺功能成像技术,其临床使用范围或更准确的判读标准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研究.

    作者:程琳;李杰;刘淼;王殊;蒋宏传;杨德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让全科医学走在现代医学前沿

    1全科医学的科学属性全科医学或家庭医学(general practice/family medicine)是一个学科领域,全科医学服务(general practice service)是这个科学领域为人类健康所采取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专业活动,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是包括全科医学服务在内的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相关活动.

    作者:杨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气质量改善的健康效益——北京奥运的宝贵遗产

    2008年8月8日至9月17日期间,在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含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之前及期间,北京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空气污染控制措施,包括推行新能源(天然气)替代燃煤能源、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新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淘汰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机动车尾号单双号限行、禁止重型卡车上路、将污染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在北京周边工厂中开展脱硫除尘脱硝治理、奥运会期间停止工厂生产及建筑工地施工等.

    作者:郭新彪;吴少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内源性二氧化硫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生物学意义

    美国科学家关于内源性气体分子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开创了生命调节的新理论.我们近年来提出在心血管功能调节中还存在第三个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H2S)[1-4],这推进了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进步.二氧化硫(SO2)也是一种气体小分子,以往人们一直认为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或废气,然而,我们近发现在心血管系统中存在SO2生成体系,并且在心血管系统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作用,由此,我们提出内源性SO2可能是心血管系统又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5],本文就内源性SO2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王新宝;金红芳;唐朝枢;杜军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老年黄斑变性与文化程度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性病变,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因此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临床上通常将有软性玻璃膜疣、色素异常和地图样萎缩的AMD称作干性AMD,而将有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或盘状纤维化的AMD称为湿性或新生血管性AMD.

    作者:陶秋山;宋艳萍;徐伟;王智;盛双燕;丁琴;李丹;胡红林;陆云霞;吴琳;陈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简体中文版炎性肠病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炎性肠病是(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 Crohn' disease,CD)[1].此病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理想的根治方法,长久的疾病过程对患者的生理、情感和社会能力产生很大影响[1],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作者:穆尔扎·别克;杨雪松;张拓红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