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当代医学杂志   2017年27期文献
  • 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醒脑静联合奥拉西坦 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采用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选择84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常规治疗、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生活能力障碍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81%,且观察组生活能力评级Ⅰ级和Ⅱ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Ⅳ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醒脑静与奥拉西坦联合治疗急性期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琴香;廖永平;彭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不同培养体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再生相关 基因的比较

    目的 比较血小板裂解物和胎牛血清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a-MEM+胎牛血清和a-MEM+血小板裂解物+抗坏血酸培养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和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两种培养体系培养的三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鉴定两种培养体系培养的P3代间充质干细胞表型;RT-qPCR法检测P3代间充质干细胞骨再生关键因子(RUNX2、Osterix、OPN)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两种培养体系培养的P3代间充质干细胞流式鉴定阳性率均高于98%,阴性率均低于2%;a-MEM培养液+血小板裂解物+抗坏血酸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决定成骨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显著性高表达.结论 a-MEM培养液+血小板裂解物+抗坏血酸培养体系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应用于骨缺损修复.

    作者:赵刚;刘微微;高伟玮;马洁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康复新液在压疮创面中的使用体会

    目的 探究为出现压疮的患者行康复新液予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该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PR)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压疮患者参与研究,经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分别为其行康复新液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压疮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时间以及IL-6和CPR水平.结果 经统计学软件计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以及IL-6和CPR水平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更为优异,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疮患者行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创面愈合时间快,可见其临床推广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作者:宋茂林;罗文跃;涂家金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横肌平面阻滞超前镇痛对消化道肿瘤根治术 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超前镇痛对消化道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拟行择期消化道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TAP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完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其中拟行胃癌根治术者选择肋缘下入路阻滞,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者选择腋前线入路阻滞,针尖达到TAP内回抽无血后注入0.5%的罗哌卡因15 mL,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术后均接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配方相同).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即刻、拔管前5 min、拔管后30 min的MAP、HR和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补液量以及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6、12、24 h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100β蛋白的浓度.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 d、2 d、3 d的认知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与C组比较,T组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T组在切皮即刻、拔管前5 min和拔管后30 min的MAP和HR降低(P<0.05),T组在术后6 h、12 h和24 h的S-100β蛋白浓度减少(P<0.05),T组在术后1 d、和2 d的MMSE评分增加(P<0.05),在术后1 d、2 d和3 d的VAS评分降低(P<0.05).结论 TAP阻滞超前镇痛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改善行消化道肿瘤根治术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杨波;和荣丽;贺兴义;谢志伟;李志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奥美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要求的1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各90例,奥美沙坦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酯片20 mg和氯沙坦钾安慰剂50 mg治疗,氯沙坦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和奥美沙坦酯安慰剂20 mg治疗.研究对象服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期间每间隔2周测量坐位血压,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8周治疗完成后,再次进行坐位血压测定、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定义8周治疗结束后患者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且舒张压下降≥10 mmHg为治疗有效.结果 从服药第2周起,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氯沙坦组相比,奥美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8周结束后,奥美沙坦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2/90),氯沙坦钾组治疗有效率为88.9%(80/90),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619).动态血压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口服1次奥美沙坦酯片20~40 mg,降压作用可持续24 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良好.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每天口服50~100 mg氯沙坦钾比较,每天口服奥美沙坦酯20~40 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耐受性良好,有较高的谷峰比值,能24小时平稳降压.

    作者:戚海军;杜广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老年人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手术时机的 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老年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均衡地分为两组:早期组30例:出血后8 h之内;延迟组30例:出血后8 h之后.所有患者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小骨窗开颅手术(66例)或者开颅血肿清除术(54例).比较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与不同手术方式后的不良反应和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在不同的时机对患者进行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73.34%)明显高于延迟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小骨窗开颅清除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79%)明显低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对老年人脑血管淀粉样变相关性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在选择术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创伤较小的方式,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占喜泉;段隆喜;吴晓英;江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 脑出血的效果与优越性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关于SSS和GCS评分,治疗前,对照组分别为(10.45±6.22)、(12.44±4.13),与观察组的(11.49±6.17)、(12.56±3.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79,t2=1.118,P>0.05).治疗后,观察组SSS和GCS评分分别为(14.09±3.22)、(46.78±3.0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22±2.19)、(38.23±3.19)(t1=7.183,t2=8.073,P<0.05).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3.3%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82,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改良立体定向经额部软通道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钟利波;敖良;艾志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 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发生与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1693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为220例.以中位住院时间为截点,选取住院时间≥6 d的定义为住院时间延长组(626例),<6 d定义为非住院时间延长组(1067例).分析性别、年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对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之间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预防性抗生素、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x2=47.939,7.191,33.031,P<0.05);年龄、手术方式、炎症严重程度是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x2=41.443,26.847,29.944,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复杂性阑尾炎是影响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78,1.422,95%可信区间1.593~3.551,1.008~2.007,P<0.05);高龄、开腹手术、复杂性阑尾炎是影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66,2.072,1.411,95%可信区间1.166~2.381,1.498~2.866,1.076~1.805,P<0.05).结论 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复杂性阑尾炎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高龄、开腹手术、复杂性阑尾炎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延长密切相关.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炎症严重程度,个体化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徐逸昕;谭玉林;王一波;丁蔚;徐学忠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卒中患者血脂及 HCY表达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卒中患者血脂及半胱氨酸(HCY).方法 选取80例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评分进行分组,0~30分轻中度损伤组(53例)、>30分为重度损伤组(27例).入院后检测血清HCY、甘油三酯(TG)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 轻中度损伤组与重度损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损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43.29±5.67)μmol/L高于轻中度损伤组(21.45±4.2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8,P<0.05);轻中度损伤组与重度损伤组中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TG、TC、LDL-C、HDL-C、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卒中患者HCY表达明显存在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HCY水平越高,与血脂水平无关,脑卒中类型也对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卒中患者血脂及HCY表达无影响.

    作者:孔爱菊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乳腺旋切在乳腺微小肿块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和分析乳腺旋切在乳腺微小肿块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术式治疗,观察者采取乳腺旋切手术术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中,观察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手术切口长度较对照组小(P<0.05),术后愈合时间比对照组快(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中,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的患者疼痛感均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肿块残留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旋切的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乳腺微小肿块手术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术后预后效果良好,不易有肿块残留,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黄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乳腺癌肿块超声征象与术前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乳腺癌病灶的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乳腺癌肿块超声征象与乳腺癌T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超声检查并记录90例乳腺癌肿块的大小、形态、毛刺、高回声晕、微小钙化及血流分级,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析记录指标与T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超声征象:毛刺、高回声晕、微小钙化与乳腺癌T分期有一定相关性(P<0.05),同时毛刺、微小钙化、血流分级、肿块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线性趋势(P<0.05),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305、0.236、0.439、0.446),高回声晕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不存在线性趋势.结论 乳腺癌肿块超声征象对评判乳腺癌T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徐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对子宫垂脱患者症状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治疗子宫垂脱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子宫垂脱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硅胶子宫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的子宫垂脱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子宫垂脱程度分别为Ⅰ度15例(23.08%)、Ⅱ度41例(63.08%)、Ⅲ度9例(13.85%),治疗后分别为Ⅰ度48例(73.85%)、Ⅱ度17例(26.15%),无Ⅲ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硅胶子宫托保守治疗子宫垂脱效果满意,可有效减轻子宫垂脱程度,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素津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 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对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进行监测并进行评估,确定起其有效性.方法 选择本院接收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实验组实施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生命质量的改变.观察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方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氧化应激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4、IL-8及TNF-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IL-8、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L-4、IL-8及TNF-a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和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MDA高于对照组,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扎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更加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参考.

    作者:邓永红;欧阳松;戴建兰;张旭;高星;易继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分娩的 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LEEP术的45例患者视作LEEP组,实施CKC术的45例患者视作CKC组,另选择同期无宫颈手术治疗史且正常阴道分娩的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等情况进行分析,分析手术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阴道分娩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产程时间、分娩结局、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手术治疗不会对患者的宫颈机能造成影响,患者可自然阴道分娩,所以采取手术治疗可行.

    作者:陈平;王国蓉;黄远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 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综合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效率以及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取得和西医综合治疗相似的临床疗效,但是中医辨证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更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尧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 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踝关节功能评分、愈合率、SAS、SDS评分、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吴骏;刘伟;赖蔚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 疾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硫酸镁单药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进行实验组患者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90%,实验组治疗后4 h尿蛋白定量、血细胞压积等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接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产妇及新生儿身体状况的改善,因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VDP+HD-MTX联合鞘注方案强化疗,对照组采用VDL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化疗后的显效2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8%,高于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7.17%,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强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小雯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和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小儿心脏手术麻醉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行心脏手术的患儿中,随机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4组,甲、乙、丙、丁组,每组12例,依次使用剂量0.6、0.8、1.0、1.2μ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4组患儿麻醉后心律、收缩压、乳酸水平、胰高血糖素水平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组患儿诱导后、插管后当刻、插管后5 min以及插管后10 min患儿的心率和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插管后、劈胸骨后、复温时、停机后10 min、术后1 d患儿机体内乳酸、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停机后10 min、术后1 d皮质醇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kg的舒芬太尼对行心脏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小,是麻醉佳剂量.

    作者:巫光华;刘金龙;钟钦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 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期间收治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处理.甲组43例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乙组43例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神经恢复时间明显比乙组短;甲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明显比乙组短;甲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02%,乙组为72.09%,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相比,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谢江;何兵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ICU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回顾性研究

    目的 评价紧急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对危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共418例,B组未应用阿托品共218例,A组紧急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阿托品5μg/kg静脉注射200例.追踪24小时死亡数,好转转出ICU,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分析两组数据.结果 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的好转数高于未用阿托品组;而死亡数及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均低于未用阿托品组(P<0.01).结论 气管插管前应用阿托品可明显提高患者好转转出ICU,降低24小时死亡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谯明;宋迪娟;彭艳;王俊英;文刚;彭雪刚;刘捷;严婷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对 其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对其疾病控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干预前后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assessed by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skills in chronic schizophrenic in-patients,SSSI)、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自我和谐量表(self-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urvey,SCCS)得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及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SSSI及SCC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及干预后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ES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及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帮助其控制病情,让患者重拾信心,提高自我和谐水平和自尊水平,从而大大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提高.

    作者:章三斌;雷海英;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 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现代医学康复治疗,45例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挤兑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ADL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惊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 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4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规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规范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置管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患者病死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运用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醒鸿;颜国平;苏玉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复方益肾健骨汤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复方益肾健骨汤应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2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常规组)和常规西药联合复方益肾健骨汤治疗(研究组),每组46例,随访半年来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常规组(x2=7.4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症候积分为(11.75±3.43)分,较常规组有显著下降(t=14.57,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桡骨远端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研究组的半年满意度为43例(93.48%),较常规组相对更高(x2=6.59,P<0.05).结论 复方益肾健骨汤联合常规西药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理云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与 安全性

    目的 研究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Y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以依巴斯汀片口服,G组采取常规治疗并加以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乏力、头痛等症状发生率;用药前和用药4周患者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的差异.结果 G组相较于Y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G组相较于Y组治疗中乏力、头痛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两组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4周G组相较于Y组风团数目、瘙痒症状评分、白介素-4、白介素-10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与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风团,减轻瘙痒,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经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经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3例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对比患者手术病理结果,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各个类型的诊断率均在90%以上,诊断率较高.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率分别为77.89%、96.70%,经阴道超声诊断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率较高,明显优于经腹部超声,根据血流特点可鉴别不同急腹症疾病类型,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肖琨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开胸手术术后并发肺栓塞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患病情况等,并以同期接受开胸手术治疗,但术后未发生肺栓塞的患者65例作为对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类型、既往患病史、吸烟史、术后卧床时间等因素对肺栓塞发生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年龄>50岁、伴发恶性肿瘤、伴发心肺疾病、伴发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伴发深静脉血栓、术后卧床时间≥3d等是影响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影响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把握这些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对于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的制定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的降低至关重要.

    作者:钟继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每30例,其中观察组所接受的治疗方案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对照组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时可考虑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黄作超;刘怡;曾春生;康昭询;李兆艳;王菊平;罗会俊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高场磁共振图像常见伪影分析研究

    目的 对高场磁共振图像常见的伪影类型、产生原因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去除方法.方法 选取180例MRI图像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伪影类型.结果 经统计,本组180例图像资料中,运动伪影、磁化率和金属伪影和卷褶伪影是常见的伪影类型,分别有48例、35例和29例,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19.44%和16.11%.同时还有化学移位伪影、交叉伪影、容积效应伪影、近线圈伪影和截断伪影等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11.67%、7.22%、7.78%、7.22%和3.89%.结论 了解高场磁共振图像常见的伪影类型、产生原因和主要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去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张刚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藤黄健骨片结合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 压缩性骨折

    目的 研究藤黄健骨片结合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A组采用PVP术+藤黄健骨片+钙剂治疗,B组采用PVP术+鲑降钙素+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PVP手术术前、术后48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骨密度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藤黄健骨片结合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勇;胡祖湘;钟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接受中药热敷以及中医按摩 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予以中药热敷以及中医按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床号码进行分组,单号为参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各58例.参照组行以基础治疗,实验组接受中医按摩和热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乳汁分泌时间、乳汁充足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母乳喂养率以及乳房肿胀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乳汁分泌时间、乳汁充足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行以中医按摩以及热敷治疗,治疗效果良好,进而有效缩短产妇乳汁分泌时间以及乳汁充足时间,并达到缓解产妇乳房肿胀的效果,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作者:吴江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 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进行本次研究,并对70例病患实施随机分组(A组与B组)治疗,两组均接受对症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35例患者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方式治疗,35例B组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1周及2周后的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治疗2周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A组的74.29%(P<0.05);治疗后两组的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提高,且B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要显著好于单纯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海辉;李本红;李巧云;张澍鸿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新型限位式空心植入改锥的设计以及在枢椎齿状突 骨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空心螺钉的植入过程中克氏针的异常滑动往往可能导致严重的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通过改良空心改锥以提高空心螺钉植入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对传统空心改锥的设计改良,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限位式空心螺丝植入改锥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620059593.3),并进行了初步的临床运用,该改良的空心改锥在空心螺钉的植入过程中可减少克氏针异常滑动,维持导向作用的同时位置相对恒定,从而提高空心螺钉植入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者:陈勤;陈云生;陈荣春;钟鸣亮;潘奇林;廖琦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帕罗西汀、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对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提供帕罗西汀、劳拉西泮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本院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1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其提供帕罗西汀治疗,作为常规组,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为其提供帕罗西汀及劳拉西泮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SAS及HAMA焦虑程度评分,总结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SAS及HAMA评价,得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接受药物治疗后2周、4周及8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疗效为68.29%,观察组为90.2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提供帕罗西汀联合劳拉西泮共同治疗,患者治疗后心理焦虑症状程度改善较好,且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史子千;赵亚男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温度和时间对头颈部热塑面罩成型膜体收缩性的 探讨

    目的 探讨肿瘤放射治疗定位技术中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头颈部热塑面罩在成型中的影响,提高患者在佩戴头颈部热塑面罩舒适度和放射治疗精确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 选用头颈部热塑面罩(以下简称头膜),头膜成型前规格X方向窄20 mm、宽部分55 mm,Y方向45 mm,以5 mm为单位将其分格.抽取需要用头膜的部分患者,共计180例,将其等分9组,9组头膜分别置于不同的浸泡时间和不同室内环境温度中.将热塑膜放于70℃水温浸泡,以膜体透明并柔软时取出,观察9组头膜在不同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测量每个分格大小,直到数据无变化.结果膜体成型时,室内温度越低对膜体收缩率越大,当温度逐渐升高时,膜体收缩逐渐减小,收缩率越小.头膜在低于(25±3)℃和20 min前时膜体收缩大.I组收缩率1%~3%占95%,其他组收缩率大于3%占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热塑膜放于70℃水温,成型20 min以上取下放置在室内温度(25±3)℃环境中,头膜膜体的收缩性是临床使用可以接受的,可以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患者佩戴热塑膜时的舒适度.

    作者:许海富;邵辉庭;姚伟荣;刘玲秀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 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各39例.A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B组给予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临床疗效,血气指标和肾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87%,B组是82.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SaO2(动脉血氧饱和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Scr、BUN与PaCO2低于B组,SaO2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血浆PTH水平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改善,且A组的血浆PTH水平显著低于B组,各项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高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的血清PTH水平,提高其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肾功能,并能强化其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侠;史玉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评价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 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中,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用阿奇霉素,且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可快速改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预后.

    作者:谢小兰;曾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肺部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组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3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结果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总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Log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FVC以及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切缘复发率分别为20.0%和3.3%,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8±2.3)个月和(24.6±3.5)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肺部疾病患者采用全胸腔镜下治疗可将病灶有效清除,患者所承受手术创伤也较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廖开福;赖启勋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 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1︰1比例,将10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朱守同;苗旺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肝素雾化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肝素雾化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对患者生理盐水进行雾化,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肝素雾化.结果 观察组的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呼吸喘憋消失时间比较、退热时间都比对照组的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缩短了治疗时间,安全性高,有效的消除炎症,所以用肝素雾化治疗小儿肺炎在临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夏宁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瘀证血管性痴呆的 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瘀证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肾阳虚血瘀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选择奥拉西坦胶囊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温肾活血方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以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肾阳虚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时,温肾活血方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 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缬沙坦治疗,25例观察组患者选择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胱抑素C、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24小时尿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显著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余效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评估血友病性关节病的 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评估血友病性关节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血友病性关节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并比较不同血流显像方法SMI、PDI、CDFI在同一切面滑膜的血流信号分级、超声表现与X线结果对比.结果 实验组40例血友病患者的75个关节中,滑膜增厚56个,关节积液45个,软骨变薄或不平整21个,含铁血黄素沉积5个,纤维隔膜1个,骨皮质线不完整7个,骨关节间隙狭窄4个,对滑膜增厚程度分级,其中以处于Ⅱ、Ⅲ级的关节居多,Ⅰ级和Ⅳ级的关节较少.依据CDFI、PDI及SMI对比检查同一切面滑膜内血流信号,按照Adler半定量方法分4级,其中CDFI检查中,血流信号增强27个;PDI检查中血流信号增强32个;SMI检查中血流信号增强40个.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SMI技术在评估血友病性关节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廖福苑;郭朝清;丁小军;黄志平;林霖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 发挥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比较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所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本院所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三种,即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基因(DNA)芯片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上述三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点,都能够给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给予一定的便利条件.结论 在临床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合理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耀庭;刘小红;李健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 围麻醉期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治疗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9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进行麻醉.诱导期(T1)、插管时(T2)、拔管时(T3)以及拔管后(T4)四个时间段观察两组患者MPA、HR以及SpO2数值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率.结果 两组患者SpO2不具有明显差异,诱导开始前两组患者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开始后观察组MAP数值与HR数值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气管全麻的临床效果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麻醉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应当在临床中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卢勣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性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等进行收集和分析,观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维持性血透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患者肌酐为(405.63±89.81)μmol/L,治疗后肌酐为(267.91±52.32)μmol/L.治疗前患者血尿素氮(18.36±4.23)mmol/L,治疗后血尿素氮为(12.64±2.84)mmol/L.治疗前患者尿酸(327.82±42.57)μmol/L,治疗后尿酸(229.31±15.47)μmol/L.治疗后的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均明显下降(P<0.05).3例患者出现透析中凝血,5例患者出现肌肉痉挛,7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15%.结论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其血尿素氮、肌酐、尿酸.但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并发症,需关注到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对中央型前置胎盘的 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对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10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纳入55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对照组行子宫下段切口剖宫产,观察组行胎盘边缘剖宫产,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指标、妊娠结局、SDS、SAS评分、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安全有效,可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婴儿死亡率,维护母婴健康,应用价值较高,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兰妹;周莉;卢思媛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研究急性胆囊炎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急性胆囊炎74例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所用方法分成两组,将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治疗3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0.30±3.20)mL比对照组少,且手术、手术后排气和住院时间(41.12±8.86)min、(1.10±0.20)d和(4.08±1.46)d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且总并发症率5.41%比对照组21.62%低(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指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被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晶晶;朱洵;陶汉川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 心力衰竭对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并接受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对症治疗作为基础,其中46例患者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为对照组;余下46例予以盐酸贝那普利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变化以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120.22±13.05)mmHg、舒张压(77.71±9.07)、LVEF(41.12±4.28)%、6 min步行实验(405.13±75.17)m血压以及心功能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例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头晕,发生率为8.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10.8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采用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能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有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彭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腰椎滑脱不同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腰椎滑脱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椎间或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等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患者腰椎滑脱复位程度不同,主要为完全复位和部分复位,分别为26例患者和40例患者,判断不同复位程度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的椎体滑脱率、椎间盘指数、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完全复位组患者滑脱角、椎间盘指数、JOA评分与部分复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完全复位组滑脱率比部分复位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完全复位组、部分复位组患者再滑脱率、植骨融合率、JOA评分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腰椎滑脱复位程度对临床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影响.

    作者:刘大凯;王罡;易东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 防治作用探究

    目的 观察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防治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6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6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2 h出血量(222.13±53.69)mL和24 h出血量(306.20±80.12)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355.69±63.47)mL、(448.92±82.53)mL,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自行缓解,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明显降低患者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炬光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和 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变化及研究

    目的 探究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5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两组患者的血清TAF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TAF和TNF-α水平,不同分期下患者的血清TAF和TNF-α水平,血清TAF和TNF-α水平和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分期下患者的血清TAF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清TAF和TNF-α水平进行有效的检测,可较好的反映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疾病发展进程,可对该病患者的病情的治疗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同时可反应该病患者的预后.

    作者:夏青;祝匡明;陈莉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 肝素钙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4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单独组与联合组,各21例.单独组给予低分子钙素钙作治疗,联合组则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作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各项心脏功能指标.结果 对比可见,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3%,明显高于单独组76.19%的总有效率;加之联合组心输出量(CO)、E峰与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脏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可发挥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能起显著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其用药方案.

    作者:刘刚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观察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 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经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乳术为研究组(18例)与改良根治术为对照组(78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研究组1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经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运用.

    作者:周飞;任船;徐本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药物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6例,采取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治疗,研究组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法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体征改变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6.38±0.79)d、药物治疗时间(13.55±1.23)d、心脏功能恢复时间(9.85±0.68)d,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结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和探讨采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激光切开术(周边虹膜),而治疗组患者则接受晶状体摘除术(超声乳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房深度、视力和眼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的前房深度相较于术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前房深度进行对比,治疗组更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视力相较于术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视力进行对比,治疗组更优,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眼压相较于术前,无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术后前房深度进行对比,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仁华;杨小龙;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 效果评估

    目的 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出10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106例患者分入到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32%低于对照组的30.1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5 d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期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叶青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 分析烧伤整形应用扩张器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的90例烧伤整形患者,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综合护理,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SDS、SAS评分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扩张器治疗烧伤整形患者时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曹宗妹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综合ICU的护理措施策略

    目的 分析综合ICU重症监护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综合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资料选取ICU重症监护室288例住院患者中送检的1680份标本,通过分析患者送检标本发现培养阳性病原菌,且通过国际标准量化筛选出多重耐药菌,且对其筛选的耐药菌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数量、种类、发现部位以及医院感染情况等.结果 通过检验、筛选在1680分标本中共有阳性病原体75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共有469株,经统计发现在阳性致病菌中检出MDROS构成比为鲍曼不动杆菌189株(57.45%),肺炎克雷伯菌株(59.77%),铜绿假单胞菌75株(72.82%),大肠埃希菌32株(84.21),奇异变形菌查出27株(69.23%),金黄色葡萄菌株,产气肠杆菌12株(48.0%),尿肠球菌7株(77.78%),阴沟球菌5株(83.33%),粪肠菌2株(50.0%)而其中细菌数量排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这三中菌群;经统计发现细菌分布为呼吸道有391例(83.69%),泌尿系统16株(3.41%),肠道12株(2.56%),腔隙器官31株(6.61%),切口处13株(2.77%),导管处6株(1.28%),分布依次顺序为呼吸道、泌尿系统、肠道、腔隙器官、切口处、导管处,而469株多重耐药菌中属于医院感染的有285株,占菌群构成比60.76%.结论 对于多重耐药菌为医院综合ICU病房的主要致病菌,严重的影响患者原有疾病的康复,甚至可加重疾病和诱发其他器官疾病,但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了细菌交叉感染和多重耐药菌产生.

    作者:陈利红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剖宫产术后 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剖宫产术后血糖、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夜间零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83.6%和87.3%,对照组患者餐后2 h血糖、夜间零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63.6%和70.9%,两组餐后2 h和夜间零点血糖控制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空腹血糖控制达标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96.47±1.4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9.96±2.28),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术后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餐后2小时和夜间零点血糖控制达标率,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较大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王甜;缪鹏娟;胡佳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探讨无痛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 疼痛的作用

    目的 研究无痛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择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4例.常规组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无痛组围术期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无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疼痛程度;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无痛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无痛组围术期疼痛程度轻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痛组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无痛护理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疼痛的作用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促进其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和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泓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系统追踪在安全用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和 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追踪在安全用血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住院输注成分血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安全用血护理管理,设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住院输注成分血的患者采用系统追踪法对患者的安全用血进行追踪检查,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47%,上报率为79.59%,在安全用血护理管理中实施系统追踪法之后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上报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的输血相关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总成绩分别为(45.6±1.3)分、(46.4±2.1)分和(93.3±2.2)分,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系统追踪应用在安全用血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各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邓少嫱;黄清萍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微创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均行微创治疗,常规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并发症发生概率、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患者微创治疗中优质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邹月慧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焦虑症状及 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积极影响.方法 选择食道癌放疗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心理强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食道癌放疗总有效率;放疗依从性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心理强化组患者食道癌放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心理强化组放疗依从性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心理强化组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放疗患者焦虑症状及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可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放疗依从性,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兰;王丽萍;丁金泉;李锦秀;肖应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环节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环节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实施流程管理措施,选择在此期间收治的急诊患者154例患者、18名医师以及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流程管理措施实施前(2015年6~12月)、实施后急诊登记时间、留观登记时间、离观登记时间以及患者、医师、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流程管理实施后患者就诊登记、留观登记、离观登记时间均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程管理实施后医师、患者、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患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程管理在提高急诊手术室护理环节质量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金连;张春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胆管癌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与 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胆管癌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措施与干预效果探讨.方法 选择26例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放疗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优化过后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在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差别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存在明显差别差别以及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均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管癌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给予心理护理以及睡眠护理,可以显著提升心理干预效果以及睡眠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清萍;邓少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并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共12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1.4±0.5)d、拆线时间(12.4±2.1)d,住院时间(11.7±2.4)d,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关节屈伸活动度(127.3±6.6)°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满意度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涂俊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初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 生活质量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初期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研究,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初期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疗效.

    作者:邝丽霞;李辉文;谭春梅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专科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 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专科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手术室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两组,各44例.常规访视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专科化访视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给予专科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知识认知度、手术配合度、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入院时和手术前5分钟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差异;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专科化访视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访视组(P<0.05);专科化访视组手术知识认知度、手术配合度、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常规访视组(P<0.05);入院时两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5分钟专科化访视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专科化访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访视组(P<0.05).结论 专科化术前访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手术认知和配合度,并提升术后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熊英;石桂梅;张薇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的方法主要采用了本科室在采取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天数、氧疗时间以及胸管留置天数来对医护一体化的肺康复管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670例肺癌患者,其中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随机分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35例.结果 通过医护一体化康复管理,实验组中无论是患者的养疗时间,患者胸管留置天数还是术后住院天数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在肺康复中的应用对于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值得在全院进行借鉴和推广.

    作者:崔凤仙;彭俊;戴俊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及 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入组,通过随机对照表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护理干预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干预后两组SAS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SAS水平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佳慧;李辉文;邝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应急演练对职业暴露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处理水平,改善职业防护行为,减少职业暴露危害.方法 将不同岗位工作人员按职业暴露发生的可能性分为若干组,每年定期进行安全演练.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对职业暴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防护品的使用方法及暴露后的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应急演练,可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态度、形成正确的职业防护行为以及提高对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实际处理能力.

    作者:赖建秀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绩效管理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绩效管理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绩效分配设岗位绩效、技术职称绩效、工龄绩效及科室基金4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权重依次为47.5%、23.75%、23.75%、5%,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6个月的工作质量合格率,临床科室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绩效管理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合格率、包装完好率,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湿包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绩效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激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曾秋华;胡国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 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深化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运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本院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着重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改进专科器械设备管理方法.分别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前的2014年2月~2015年2月时间段与实施后的2015年3月~2016年3月时间段,手术室专科护理、器械管理、髙值耗材管理、手术配合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比较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考核情况.结果 自手术室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后,专科护理(52.37±6.49)分、器械管理(54.16±6.18)分、髙值耗材管理(55.14±7.48)分、手术配合质量(54.16±4.21)分,总评分(215.83±24.36),各分值均高于实施前(P<0.05);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5.00%(P<0.05);护理人员的考核合格率为(100.00%)明显高于实施前(70.00%)(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医师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考核合格率,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青林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丹参在药理作用的研究现况

    丹参现较多应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力、抵抗炎性反应、抗肿瘤、保护肝脏组织、保护心肌细胞功能、抗肝纤维化、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预防并治疗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等.因丹参素易被氧化,被制备成丹参酸盐制剂(如丹参多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学者发现丹参在肿瘤治疗、精神疾病等多方面的治疗也具有一定作用.我们对该药物的结构、药理效果及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穆娟;赵明峰;李玉明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对心脏异常的预测价值

    静脉导管是胎儿期特有的血管,不仅能满足胎儿生理状态下生长发育的需求,也能对病理状态下胎儿全身血液重新分配进行有效的调节.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异常对提示胎儿心脏异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其与心脏异常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陶华娟;王春霞;李晓东;张胜利;蔡绪英 刊期: 2017年第27期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PLR)是一种源自全血细胞参数的简单易得的指标.它初被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Meta分析表明:高PLR值可预示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既往研究已证实:高血小板及低淋巴细胞计数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临床结局有关.PLR将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的预测风险整合到单一指标中,较任一指标的预测价值更高,它不仅反映了机体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状态,还与凝血系统激活密切相关.近年来PLR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反应全身炎症的生物标志物,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郭莉青;王瑞英;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