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 国际刊号:1009-4393
  • 国内刊号:11-4449/R
  • 影响因子:1.12
  • 创刊: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98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曾获卫生部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当代医学杂志   2017年28期文献
  • 肠道非肿瘤性病变误诊为肿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 分析(附7例报告)

    目的 分析7例误诊为肿瘤的肠道非肿瘤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收集7例术前CT误诊肠道肿瘤,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非肿瘤性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CT及病理组织学结果 ,回顾性分析每例患者的多层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 7例患者中包括:肠缺血1例,肠结核2例,克罗恩病1例,憩室炎合并脓肿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回盲部慢性炎症1例.3例患者病变肠管累及回盲部,1例位于回肠末段,1例位于乙状结肠及回肠末段,2例位于乙状结肠;7例患者病变肠管肠壁呈偏心性、非对称性增厚,1例肠缺血患者CT平扫为稍高密度,增强后呈轻度强化,6例患者平扫为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后增厚肠壁呈不均匀性强化者3例,呈分层样强化者2例,其中1例慢性炎症患者CT横断位为不均匀强化,冠状位呈分层样强化.6例患者合并肠周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2例患者肠旁多发肿大淋巴结,其中1例肠结核患者合并肠旁、肝门区等多发环形肿大淋巴结.结论 肠壁偏心性、非对称性增厚的非肿瘤性病变容易误诊为肠道肿瘤,应结合临床、内镜及完整影像资料如多平面重组图像、病变肠管的受累长度、强化方式、肠旁的情况综合全面分析,可望做出正确诊断.

    作者:谢佩怡;孙灿辉;关键;孟晓春;周智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8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结果 8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7.5±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有部分患者伴有乳头溢液.镜下见肿瘤由一个或多个癌结节组成,周围绕以纤维包膜,8例均见乳头状结构为主,被覆形态较一致柱状上皮,低或中等细胞核级别,少数病例可见实体样或筛样结构.免疫表型:8例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乳头内及癌巢周围缺乏p63及Calponin肌上皮阳性染色,肿瘤细胞CK5/6及c-erbB-2均阴性,ER、PR均呈强阳性,Ki-67平均指数为10%;8例患者随访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较少见,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明确诊断,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许海莺;陈宏颖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尿液细菌培养法检测,观察组采用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尿液细菌培养共检出92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92.00%,尿沉渣细菌定量共检出96例阳性患者,阳性率为96.00%,两组阳性检出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检出标本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另外还包括链球菌、变形杆菌、真菌、葡萄球菌等菌群.结论 两种诊断方法 在尿路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的价值,但与尿液细菌培养法相比,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检查更快速,操作更简单,应用价值更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云儿;游晓玲;肖桃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 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04例高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4),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比较分析两组术中指标、手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8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结论 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坤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银杏提取物联合顺铂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 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银杏提取物(GBE)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对人脑胶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正常培养传代后的U251胶质瘤细胞按随机分配的方法 分为4组,A组仅加普通培养液,B、C、D组分别加银杏提取物(200 mg/mL)0.5 mL、顺铂(1 mg/mL)0.01 mL、银杏提取物(200 mg/mL)0.5 mL+顺铂(1 mg/mL)0.01 mL;MTT法观察U25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凋亡率.结果 培养12、24、36、48、60 h,B、C、D组细胞增殖指数逐渐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B、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上机,测得A组、B组、C组、D组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6±0.3)%、(19.3±1.2)%、(38.9±3.5)%、(58.1±3.1)%.其中,B组、C组、D组分别与A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D组与B组和C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提取物(GBE)联合顺铂可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惠青山;吴芷芷;程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实施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输注后血小板抗体与 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后,HLA-Ⅰ抗体和HPA抗体产生的概率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反复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和单采血小板史,现因血小板计数低而需要输单采血小板的患者,采集其血样,应用ELISA方法 对进行HLA-Ⅰ抗体和HPA抗体的检测,然后给患者选择保存期在3 d内的单采血小板进行输注,输血后1 h再次采集血样应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 输注去除白细胞血液成分次数<10次、10~40次、>40次的患者HLA-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20.0%、30.0%.输注去除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次数<3次、3~8次、>8次的患者HP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16%.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的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分别60.9%、100.0%,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的输注无效率1.5%.结论 多次反复输血可导致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且与反复输血次数成正比.HLA-Ⅰ抗体和HPA抗体阳性能增加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概率,因此输血前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能有效保障血小板的输注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邱芳;朱颖;邹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痴呆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 维生素B12检测研究

    目的 检测老年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探讨其对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包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VD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及VD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AD组及VD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具有相关性,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依据.

    作者:陈贱兰;陈前萍;曾顺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科学管理与规范治疗方法探索

    目的 分析探索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的管理规范与方法 .方法 通过对2015~2016年间鄂州市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对于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的治疗与控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采用科学管理、规范化治疗、严格筛查监督、有效转介,使鄂州市强制戒毒所对于结核病的控制与治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减少监狱结核病的发病与传播,提高了戒毒人员结核病治病疗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于强制戒毒所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与心得体会.结论 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的治疗与控制工作任重道远,只有进一步规范强化结核病的防治管理模式,加大医疗人员和设备的投入,努力提高结核病的诊疗水平与政府管控力度,才能长远有效地控制强戒所结核病的发病与传播,使我国强制戒毒所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作者:鲁进;黄汉平;孙文艳;杜卫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2010~2016年衡阳市职业高危人群禽流感感染及 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流行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衡阳市职业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掌握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2010~2016年采集衡阳市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742份,应用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法(H1)检测H5N1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采集衡阳市家禽养殖地和农贸市场环境样本2008份,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禽流感病毒(AIV)及分型.结果 2010~2016年共检测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标本742份,H5N1抗体检测阳性23份,阳性检出率3.10%,不同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检测阳性率总体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x2=1.84,P>0.05).2010~2016年检测外环境标本样2008份,检出A型病毒阳性464份,阳性率23.11%,检出多的为A型H9亚型流感病毒,占检出的病毒株53.66%(249/464).2016年外环境标本阳性检出率为38.36%(145/378),高于其他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6,P<0.05).第三季度外环境标本阳性检出率6.21%(18/290),明显低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1,P<0.05).禽类清洗污水44.64%(175/392),高于其他标本来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57,P<0.05).雁峰区外环境标本阳性检出率为35.32%(148/419),高于其他监测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32,P<0.05).结论 我市禽类外环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AIV)并具有年度冬春季流行趋势,职业暴露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者,应加强重点场所监测和宣传教育.

    作者:罗强;刘军;周志华;李桀;刘英豪;朱玲;谭红;罗小成;杨杰;陈秋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 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病灶侧支循环建立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入院时脑灌注加权成像(PWI)结果 ,分成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脑灌注不足组,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成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3组第1天和第10天分别查血管生成素-1水平.结果 ①血管生成素-1水平脑侧支循环建立组[(84.50±38.31)ng/mL vs.(111.00±53.10)ng/mL]和尤瑞克林干预组[(74.45±53.48)ng/mL vs.(103.97±61.53)ng/mL]第1、10天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3.864,P<0.05),而非尤瑞克林干预组[(81.94±44.61)ng/mL vs.(104.85±56.07)ng/mL]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6,P>0.05).②血管生成素-1水平第1天、第10天脑侧支循环建立组与灌注不足组组间以及尤瑞克林干预组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第1天血管生成素-1水平与磁共振PWI参数rCBV、rCBF、MTT均无相关性(r=-0.002、0.075、-0.139).结论 未发现血管生成素-1与急性期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开;王海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地屈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肌内注射黄体酮,观察组口服地屈孕酮片.对比两组孕激素、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和症状缓解、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概率这五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差不大.结论 早期治疗先兆流产中应用地屈孕酮安全有效.

    作者:郁彦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 吸入剂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取148例所有年满2~12周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绝对随机的原则分为传统治疗组(n=72)和新型治疗组(n=76).单一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作为传统治疗组.阿奇霉素作为序贯治疗的同时,使用新型雾化吸入剂普米克令舒进行辅助治疗作为新型治疗组.通过临床数据对比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传统治疗组患儿自接受治疗开始至发热、咳嗽、头晕头痛、气息不稳等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消失时程及胸部X光片恢复至健康状况时程分别为(5.5±2.1)d、(8.2±2.3)d、(4.7±3.2)d、(5.3±1.7)d、(10.3±2.5)d.新型治疗组相应时程明显短于传统治疗组,分别为(3.2±1.9)d、(4.9±2.2)d、(2.8±2.7)d、(3.1±1.1)d、(8.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1.94%,新型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为93.42%.传统与新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6.58%,新型治疗组胃肠道反应,皮肤不良反应,总不良发应与传统治疗组比较有较明显改善.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剂的使用并未发现新增不良反应,且有助于缓解使用阿奇霉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因此,使用本实验中研究的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见效快、治疗周期短,减轻,甚至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等优点.

    作者:张若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中抗ENA谱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诊断中的抗ENA谱的检测以及测定结果 的分析,探讨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0例已确诊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40例健康者对比分析,抗ENA多肽抗体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IBT),由德国欧蒙实验免疫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结果 抗ENA谱阳性率具有单项自身的阳性抗体,阳性结果 均在2种或2种以上.结论 抗ENA谱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等多种优点,并且可以同时识别和过筛10种自身抗体,可有效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梁海琦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疾病采用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的作用.方法 选择肝硬化患者72例,均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两组受试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对血清样本开展生化检验,对各检验项目检测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汁酸指标相较正常范围,均居较高水平,而胆碱酯酶、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白蛋白指标相较正常范围,均居较低水平.两组上述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在诊断时,通过检测生化检验项目,可为临床对肝功能状态的掌握提供参考依据,以便以此为参考,对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制定,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对维护患者健康、大程度改善疾病预后意义重大,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乔以凤;刘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治疗 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联合不同剂量普萘洛尔(propranolol)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5例甲亢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丙基硫氧嘧啶联合低剂量普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取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高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 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对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甲状腺功能对比对照组效果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基硫氧嘧啶联合高剂量的普萘洛尔治疗甲亢合并房颤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天然维生素E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特发性 重度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天然维生素E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重度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度少弱精子症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天然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采取天然维生素E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精子浓度、精子前向运动精子率、临床效果及性激素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3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情况(FS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天然维生素E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重度少弱精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效果,可改善部分患者精子浓度及前向活力,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皓;温利锋;李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后 组织水肿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治疗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接受治疗60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患者治疗效果情况,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接受复元活血汤治疗,实验组接受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发病第3天、第5天、第10天时局部肿胀程度和肿胀面积均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组织水肿患者接受超声介导药物靶向递送技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肿胀程度的减轻,以及肿胀面积的缩小,因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学文;周重刚;李昌杰;徐祖旺;汪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 主要危险探讨

    目的 探讨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22例来本院骨科和普外科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前者行0.12%布比卡因进行低比重脊髓麻醉,后者行0.75%布比卡因进行脊髓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及出现并发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麻醉平面低(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出现并发症低血压19例和26例、恶心呕吐18例和27例、心率减慢9例和18例、呼吸抑制3例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分别为15例和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可能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危险,在临床中应尽量避免.

    作者:齐晓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到本院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9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 进行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结果 表明治疗组患者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明显比治疗组患者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尹洪峰;王全根;罗冬冬;刘巍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接受的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中选择其中的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别为奥立妥注射液和克林霉素)和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中药方剂治疗),各32例,比较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和下腹部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余惠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依帕司他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比,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接受正常控制血糖药物,配合使用依帕司他治疗,改善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控制糖尿病肾病的恶化.

    作者:陈彦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西藏地区甲状腺棘球蚴病1例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俗称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畜体内所致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公认的能使人致病的棘球绦虫是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少节棘球绦虫和福氏棘球绦虫4种,该4种棘球蚴可引起囊型包虫病、泡型包虫病和混合型包虫病3种疾病类型[1].棘球蚴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以农牧区为主[2].西藏等我国西部地区是棘球蚴病的高流行区,严重危害该地区人口的健康,影响经济生产力.棘球蚴可累及多个脏器器官,常见受累器官是肝脏、肺部,而甲状腺受累罕见.本院收治1例甲状腺棘球蚴病患者,现结合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以期提高此类病例的认识及诊治经验.

    作者:熊伟;李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 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

    目的 探析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6例采取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法.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内炎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眼内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显著,眼内炎感染概率降低,安全性与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预防白内障患者眼内炎的主要手段,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小龙;曾仁华;李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多层螺旋CTU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的 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及三维后重建技术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8例经腹部平片,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不能确诊但临床症状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进行平扫及CTU扫描,扫描完成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薄层处理,然后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的方法 有: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等,容积再现技术(VR)等.结果 58例经CTU及三维重建后处理后均可以清晰的显示输尿管的全貌,同时可以具体的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形态,以及梗阻部位以上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并能客观分析肾脏的分泌排泄情况.结论 CTU检查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输尿管结石能够做出精准的诊断,在临床诊断上有显著的优势,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目前诊断输尿管小结石理性的方法 .

    作者:侯放;杨金生;杜晚楠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孕症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细菌性阴道炎在患有不孕症女性群体中的感染情况,分析其相关性以作为临床借鉴.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妇科接收的201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以同期来本院就诊的非不孕症女性196例为参照组,同样进行BV检测,对比两组女性BV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不孕妇女中治疗转阴后怀孕人数,分析BV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结果 参照组女性中,BV阳性检出率为9.69%(19/196),研究组女性中,BV阳性检出率为23.38%(47/2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7例BV阳性检出患者中,治疗转阴后随访的6个月间,有33例成功怀孕.结论 BV感染会对育龄期妇女怀孕产生一定影响,对不孕症患者行BV阳性检测,给予BV检测呈阳性者转阴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家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 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于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224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2例产妇.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缩宫素注射液宫体肌肉注射及静脉滴注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使用的治疗方式.观察并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后的出血率和用药后2 h、24 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的112例剖宫产产妇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41.2±28.4)mL、24 h出血量为(221.4±55.8)mL,这两个时段的出血量明显更低,出血率为1.7%也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临床上治疗剖宫产后宫腔积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被考虑并推广使用.

    作者:祝萍;王萍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CT与MRI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析CT与MRI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7年2月就诊检查66例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等分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螺旋CT扫描检查,实验组患者给予MRI血管成像检查,观察在各个部位的诊断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鼻咽部位的诊断准确性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颅底部位检查的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鼻咽癌患者给予MRI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与螺旋CT检查相比较显著,图像可以清晰的反映鼻咽部位的病灶变化特征,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准确的理论依据,有利于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提高预后康复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尹生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 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拟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手术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水平及术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 min及气腹18 min,观察组MAP、HR水平[(83.27±5.32)mmHg、(59.93±7.91)次/min]、[(83.31±5.04)mmHg、(62.93±7.03)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09.43±10.03)mmHg、(90.03±10.12)次/min]、[(90.63±10.21)mmHg、(78.29±7.91)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率(3.2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4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拟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效果较好,可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高血压及心动过速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蔚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上饶地区近4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筛查情况调查

    目的 探讨上饶地区近4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上饶地区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262168例新生儿,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总结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情况.结果 262168例标本中,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共检测标本262168例,2013年筛查率为19.81%,其中阳性例数为160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8例.2014年筛查率为11.28%,其中阳性例数为244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65例.2015年筛查率为11.07%,其中阳性例数为329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84例.2016年筛查率为11.15%,其中阳性例数为339例,确诊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83例.结论 我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与沿海地区相近为1/1000,呈较高发病水平.为维护新生儿健康,需加强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加强筛查的宣传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完善筛查体制,以提高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质量,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吴英;袁土良;周伟;王进;郑丽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析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

    目的 对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在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所接收的产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9例.常规组产妇采取常规体位分娩,干预组产妇采取第二产程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情况.结果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84.7%)高于常规组(69.5%),且剖宫产率(6.8%)低于常规组(1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会阴侧切率(22.0%)低于常规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第二产程比常规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7%)低于常规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在第二产程时采取自由体位,可促进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樊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引导下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不同麻醉方式的 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对比分析.方法 特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本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ASA:Ⅱ~Ⅲ级.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和B组(硬膜外麻醉),每组25例.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麻醉效果评级和尿滞留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组患者在手术麻醉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麻醉有效率和尿滞留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上均明显优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引导下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可取的较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可有效的缩短术后恢复活动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廖军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无痛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无痛胃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本院2006年2月~2016年1月行胃镜检查者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检查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胃镜检查方式共计6810例.观察组共计31525例,采用无痛胃镜检查方式,对比两组胃癌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7.69%),早期胃癌29例(检出率0.090%)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进展期胃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的早期胃癌检出率相对较高.

    作者:刘晓如;黄晖;肖爱美;戴乾汉;刘新波;胡素琴;王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静脉滴注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滴注用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间静脉滴注用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结果 静脉滴注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器官中,皮肤及其附件占比63.4%;免疫系统占比18.3%;循环系统占比7.3%;神经系统占比6.1%;消化系统占比4.9%.药品种类中,抗菌药物占比54.9%;中药静脉注射剂占比25.6%;血液系统用药占比2.4%;心血管系统用药占比4.9%;泌尿系统用药占比2.4%;免疫系统用药占比2.4%;神经系统用药占比3.7%;消化系统用药占比2.4%;抗肿瘤药占比1.2%.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时间≤10 min占比24.4%;10~20 min占比26.8%;20~30 min占比11.0%;30 min~1 h占比23.1%;1~4 h占比11.0%;5 h~1 d占比3.7%.静脉滴注用药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心悸、面色苍白、水肿、瘙痒、寒战等类型.结论 给予静脉滴注用药时,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多种药品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加强对静脉滴注用药的监测,清除各类风险隐患,以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陈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的 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 将其分为两组,即A组(44例)和B组(42例),A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住院费用明显较低,不过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 d和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输尿管嵌顿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结石治疗中,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清除率显著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不过其治疗费用较高,临床上可根据患者需求予以选择.

    作者:奚晶;郭训伟;钟赟;邱光槐;钟阳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利多卡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S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住院抢救的18例成人RSE患者,评估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控制RSE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8例患者中,其中16例在60分钟内完全得到控制,24小时无复发,2例连续治疗24小时无效后转ICU行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治疗,总有效率88.9%,其中1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窦性心律不齐,不良反应发生率11.1%.结论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能有效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

    作者:黄亚辉;曾其昌;卢军;王琴;彭琼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喹硫平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 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患者72例,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顺序,将7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在采用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UP-DRS)、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30例、明显进步3例、好转1例、无效2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97.22%vs 72.2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PANSS评分较治疗前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PDRS、PANSS评分分别为(31.25±4.52)、(41.36±10.63)分,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喹硫平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老年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志君;吕品;杜莉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MRCP 2D FACE序列对胆道术后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MRCP 2D FACE序列对胆道术后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选取86例进行胆道手术的患者,对患者出现的黄疸、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进行MRCR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胆道结石、胆管狭窄、吻合口狭窄等,并对照手术、直接胆管造影等结果 .结果 MRCP 2D FACE序列检查胆管扩张、残余胆囊、胆总管结石及吻合口近端结石、胆管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0%、81.25%、86.31%、94.12%、87.5%,准确性分别为100.00%、92.31%、100.00%、88.24%、93.75%.结论 MRCP 2D FACE序列对胆道术后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叶水平;曹小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开腹与腹腔镜根治手术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 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和探讨开腹胃癌根治手术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在局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6.4±53.5)mL、手术时间(136.5±36.8)min、首次排气时间(2.4±0.8)d和住院时间(8.6±3.3)d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68.6±61.0)mL、(196.4±41.7)min、(3.8±0.5)d、(16.7±4.0)d,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的10.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临床安全性更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且并发症较低的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云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短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且改变幅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心电图指标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舒血宁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中疗效显著,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重视和应用.

    作者:龚建国;李艳红;邓渊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祛腐生肌法治疗疮疡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祛腐生肌法治疗疮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疮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首次治疗单双日随机分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消毒引流治疗,观察组(n=50)予以中医去腐生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81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较之对照组2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辩证治疗疮疡病具有明显的疗效,适合推广.

    作者:万坤华;涂其武;周茂琴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的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改变的 特点和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心肌炎患儿不同年龄心率、心率变异性改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心肌炎患儿,根据患儿年龄不同分为观察1组(3岁以下)、观察2组(4~7岁)以及观察3组(8岁以上),所有入院患儿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不同年龄患者心率、心率变异性情况进行记录,观察心率及心率变异性改变特点,分析年龄与其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心肌炎患儿心率、心率变异存在差异,观察1组心率变异指标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观察1组心率指标高于其他两组,观察3组心率指标值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临床对心肌炎患儿诊断可通过检测其心率、心率变异情况来判断疾病,同时不同年龄患儿心率、心率变异指标会有一定差异.

    作者:范卫平;彭桃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上环术后月经过多应用宫血宁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站接受治疗的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利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月经量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吴碧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健脾补肾通络止痛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膝骨关节炎

    目的 探讨健脾补肾通络止痛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膝骨关节炎患者TGF-β、IL-1β及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 将这些患者分为健脾补肾通络止痛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组(联合治疗组,n=40)和氨基葡萄糖组(常规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Lequesne MG、临床疗效、血清TGF-β、IL-1β及TIMP-1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Lequesne MG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85.0%(34/40)(P<0.05),血清TGF-β、TIMP-1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IL-1β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健脾补肾通络止痛法联合中药离子导入能够有效提升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清TGF-β、TIMP-1水平,降低其IL-1β水平.

    作者:吴樟伍;孙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地佐辛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通过费效分析观察地佐辛在术后自控镇痛(PCA)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开腹胆囊摘除手术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A组芬太尼注射液1 mg,B组地佐辛注射液40 mg,C组地佐辛注射液20 mg复合芬太尼注射液0.5 mg,3组均混合托烷司琼注射液10 mg,然后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PCIA设置:首次负荷剂量5 mL,维持量2 mL/h,单次按压剂量3 mL,锁定时间10 min,每小时大锁定剂量10 mL.观察患者术后4 h、24 h、48 h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3组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费用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方案不具有费用效果优势.结论 地佐辛在术后自控镇痛中无论单独使用,还是联合用药,整体治疗费用均较高,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相比传统镇痛药物也未见明显优势,因此从药物经济学费效分析来看不值得在术后PCA中推荐.

    作者:瞿艳新;曹春梅;曹乐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功能 Ⅲ~Ⅳ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于早期对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施以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并且观察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施治期间采用药物分别为呋塞米以及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终对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利尿抵抗人数方面等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96.67%)同对照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56.67%)比较,升高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利尿抵抗人数同对照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减少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水平同对照组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比较,降低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于早期准备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加以施治,对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减少、利尿抵抗人数的减少以及脑钠肽水平的降低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使得心功能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安全性获得显著提高.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与误诊率,评价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超声检查.将检出为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检查结果 与在此检查结果 (尸检、超声检查)进行比较.评价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结果 500名受检胎儿有9名检出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1.8%.9名胎儿1名正常分娩,8名引产,比较两组检查结果 ,仅有1名引产儿未检出合并肺动脉狭窄的问题,终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8/9).结论 彩色超生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确诊率较高,因而建议孕妇在生产之前接受详细的超声检查,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熊可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伴 前置胎盘引产中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6例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引产,观察组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引产.比较两组分娩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住院时间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分娩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联合利凡诺可有效促进中晚期妊娠伴前置胎盘患者引产,避免剖宫取胎所造成的创伤,实现安全、有效引产的效果,避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有助于保留患者生育功能.

    作者:张小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 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机体免疫功能和肺部生理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复常时间和肺部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肺部功能和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刘玉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头针结合体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 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头针结合体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4月1日~2016年4月1日期间诊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0),治疗组患者在康复期应用头针结合体针疗法,对照组则予以普通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活动能力变化.结果 ①治疗前,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3.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P<0.05).结论 头针结合体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肌力,改善其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并提升其活动能力,可推广.

    作者:吴成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乳腺外科整复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使用乳腺外科整复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乳腺外科整复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39例(占97.5%)、3年的生存38例(占95.0%),生存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37例,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4例,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治疗时,通过乳腺外科整复术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满意程度,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腰硬联合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 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腰硬联合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腰硬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观察组采用腰硬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比两组产妇VAS评分、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及产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口开至3 cm、6 cm及10 cm时VAS评分分别为(2.13±0.57)分、(2.47±0.66)分、(3.26±1.03)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及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52.37±26.41)mL、(9.23±0.75)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腰硬联合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潜伏期分娩镇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产妇满意度高,疼痛感较轻,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罗新萍;周生智;黄建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喉癌的预后研究

    目的 探索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用于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 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全切组(n=40,采用喉癌全切术治疗)和部分切除组(n=40,采用喉癌部分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 部分切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全切组(P<0.05);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更短(P<0.05);在术后1年生存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癌的手术方式选择上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在符合喉癌部分切除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该术式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家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社区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探究

    目的 探析社区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以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DN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所有入组病例均接受常规型血糖控制性治疗,而观察组病例则在此基础上施加社区干预,比较两组病例干预后的血糖情况(FPG、2 hPG、HbA1c)和UMA、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例FPG(7.8±2.6)mmol/L,观察组病例2 hPG(9.1±4.1)mmol/L,HbA1c(7.1±1.3)%,UMA(54.1±51.2)mg/L,胆固醇(4.2±1.2)mmol/L,低密度脂蛋白(2.4±0.6)mmol/L,较对照组均显著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干预对于糖尿病肾病有着显著而积极的实施效果,患者血糖及UMA等基本指征都得到良好控制,足见社区干预有应用价值,值得使用.

    作者:李延诚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 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病例,所有患者HBeAg呈阳性,胆红素、转氨酶正常或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目前正在使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随机将其分为两组,55例替比夫定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55例替比夫定联合乙肝抗纤汤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Fibroscan、PGA评分、APRI评分以及FIB4指数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纤维化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型肝炎后肝纤维化的情况可行乙肝抗纤汤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显著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情况,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科;陈文炎;廖楠君;张闽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 肌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的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肌电图室检查的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对这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常见的为正常肌电图,肌电图异常的患者中SSR(交感神经皮肤反射)异常常见,病程10年以上患者有3种常见的神经病,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以及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这3种类型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进展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糖尿病的病程不同,患者年龄与病情的进展无明显的相关性.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早期的诊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 血管性痴呆25例疗效

    目的 分析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VD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25例)和对照组(尼莫抒联合安理申,25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lessed-Roth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lessed-Roth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延缓痴呆进行性加重.

    作者:胡海荣;肖健;潘亮发;郭伟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造成脑血管痉挛的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患者,以随机均等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标准血流速度(VMCA)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用药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旭;詹健;张永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住院部2013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282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采集病原菌,实施药敏试验以及细菌培养试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病原菌占比情况以及耐药性.结果 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等对于革兰阳性杆菌耐药性较强,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于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则相对较强,不同药物类型的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分离出133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232株,占比92.49%,革兰阳性菌100株,占比7.51%,不同类型病原菌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廖洁;张永根;刘剑荣;陈华良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方式与随访研究

    目的 探究出院后营养管理应用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中随机收集本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治疗的56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定期随访记录早产儿情况,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营养管理.结果 对两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长、平均头围及平均体质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试验组早产儿的平均身长、平均头围及平均体质量等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出院后营养管理应用在早产儿中具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运动能力、体格及智力等方面的发育,并有效的降低早产儿发生伤残的概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瞿运萍;李丹;孟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 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萍矿总医院接诊的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MP-IgM转阴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儿血清学MP-IgM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咳嗽、喘息消失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MP-IgM滴度明显低于对照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免疫指标,缩短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新福;肖慧;曾启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清PCT检测对脑梗死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脑梗死肺部感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肺部感染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NEUT%)等指标检测结果 ,并对比分析PCT+WBC+NEUT%联合检测结果 及CRP+WBC+NEUT%联合检测结果 的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检测后,对照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水平分别为(0.03±0.01)ng/mL、(8.12±1.39)mg/L、(6.22±0.82)×109/L、(54.21±8.08)%,均低于研究组的(10.48±4.38)ng/mL、(14.29±2.72)mg/L、(14.75±1.96)×109/L、(71.41±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WBC+NEUT%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8.24%、61.33%、65.00%,均分别低于血清PCT+WBC+NEUT%联合检测的94.94%、96.30%、9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检测在脑梗死肺部感染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增强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作者:王松云;汪兴周;吴荣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及对 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的应用及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畸形治疗效果、咀嚼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磨牙移位[(4.17±0.44)mm VS(6.28±0.69)mm]、上中切牙倾角差[(30.83±7.28)°VS(14.51±3.46)°]、上中切牙凸距差[(4.42±1.23)mm VS(2.53±0.85)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咬合力(146.49±29.52)1bs、咀嚼效率(90.42±7.86)%均高于对照组(102.54±21.78)1bs、(72.7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8/55),高于观察组的1.82%(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正畸治疗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获得较为理想的固定效果,有利于术后咀嚼功能的恢复,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小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低位水囊与缩宫素引产对足月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 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比较低位水囊与缩宫素引产对足月妊娠产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采用低位水囊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对照组产妇总有效率(75.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率(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7分所占比例(8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缩宫素引产相比,低位水囊引产对足月妊娠产妇的引产效果确切,能显著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发生率,且不影响新生儿健康,易操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芸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 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眼科在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共120只患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与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各4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95.00%)、手术时间(10.62±0.31)min、并发症发生率(2.50%)以及视力(0.78±0.11)°、眼压(12.03±6.35)mmHg、前房深度(3.23±0.68)mm、房角粘连闭合(59.61±25.61)°变化方面,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展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不仅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对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热敏灸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评价热敏灸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共抽选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来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7月~2016年9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配合热敏灸疗和中药内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高,且治疗后总有效率(87.0%)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配合使用热敏灸和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表现,效果明显,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黄鸣柳;何成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 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抽取56例作研究对象,并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分组,研究组(n=28)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n=28)应用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96.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还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段长妹;刘先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开展乳房成形与再造术的诊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乳房成形与再造的策略及护理要点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498例患者的801侧乳房分别采用带蒂真皮瓣法、带蒂肌皮瓣法和硅化物人工乳房重建等外科技术实施手术修复和配合实施身、心、灵的康复措施.结果 按乳房重建后的位置、大小、形状、色泽、手感、定期效果等量化指标对比评估,全组优良率为96.8%,达到了祛病与形体两全其美的疗效.结论 医护密切协作、灵性照护是乳房成形与再造手术成功的关键,能使患者增强自信,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桂诗敏;吕燕;雷秋模;雷双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异物电子胃镜下取出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研究老年人上消化道异物通过电子胃镜下取出的护理方法 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所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资料60例,总结60例患者通过电子胃镜下取出手术的护理配合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7例顺利取出,患者中没有出现大出血和食管穿孔等并发症,其中2例患者属于尖锐鸡骨刺穿食道中段随主动脉搏动,1例患者属于大片鱼刺嵌顿在食道下方刺穿食管左右壁,此3例患者全部转到胸外科治疗.结论 针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异物通过电子胃镜下取出简单有效,手术之前完善准备工作,手术期间熟练配合,手术之后给予患者严密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龚洁;江雪琴;尚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86例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在急诊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72例急诊胃出血患者参与实验,根据相关分组方法 将以上患者均匀分为传统组与优质组,传统组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对优质组则给予临床优质护理,分析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汪迎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以情境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模式在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过去一段时期在本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88名,将其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性事件例数、带教干预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际工作中仅出现2例差错性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干预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情境为向导的护理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改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减少实际工作中的差错性事件,提高其对护理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袁华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栓塞性脑梗死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 对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栓塞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这段时间内,收治的临床确诊栓塞性脑梗死患者,共计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脑神经功能指标复常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栓塞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神经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栓塞性脑梗死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栓塞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惠玲;李红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浆置换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并 肾功能不全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对肝衰竭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效果,并研究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衰竭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且实施有效安全的护理措施,做好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对治疗前后132例患者的肝肾功能改善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素,肌酐均明显上升,而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衰竭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日间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肾功能,并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凤梅;谢小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的 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84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全程护理组,各42例.常规护理组剖宫产围术期进行常规护理,全程护理组剖宫产围术期进行全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产妇血压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全程护理组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全程护理组血压水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剖宫产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对其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产妇满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志英;钟素娇;杨海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对性护理在子宫切口妊娠阴式手术围术期的 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子宫切口妊娠阴式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均选择本院收治的86例子宫切口妊娠行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阴式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2.09%,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切口妊娠阴式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就医时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方晓莉;胡艳琴;汪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研究

    目的 探究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情况,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的器材为实验组;2014年以前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器材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抽检合格率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 中可以看出,在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抽检合格率的比较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管理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提高清洗、包装以及抽检的合格率,从而降低医院的感染几率,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官飞风;叶少燕;周振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目的 探讨项目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根据医院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和不良事件上报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重点改善项目并成立项目管理小组,明确项目组人员职责和分工,运用PDCA循环开展工作,对项目改善质量督导与追踪.结果 项目管理实施后,项目护理质量过程指标、结果 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实施前后项目护理质量过程指标、结果 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目管理是改善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周玉兰;于翠香;杨小月;郑凯兰;沈峥;黄雅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童口腔综合干预防龋研究进展

    儿童龋病是引起口腔疼痛和牙缺失的主要因素.在儿童时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结合各种龋病干扰措施,使儿童获得必要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口腔健康行为,从而更好的预防龋病及牙周病,建立口腔健康促进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作者:谢桂英;姚世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