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4岁,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1个月”于2014年9月21日收住院。患者1个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内容物,5~6次/d。病程中体质量明显减轻,大便干结,便秘,后期出现骨疼,尿频、尿急,尿量增多。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予以抗炎、抑酸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后查体:体温36.8℃,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差,全身皮肤干燥。颈软,气管居中,左侧气管旁可扪及1个大小3.0 cm ×2.0 cm肿块,下极深入锁骨后,未能触及,质地中等偏硬,表面尚光滑,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心肺无异常,舟状腹,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肿胀。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辅助检查:尿钙8.06 mmol/24h,血钙4.61 mmol/L,血钾3.34 mmol/L;肾功能:尿素8.44 mmol/L(1.70~8.30 mmol/L),肌酐129.2μmol/L(53~106μmol/L),尿酸594.9μmol/L(150~360μmol/L);碱性磷酸酶385.5 U/L(40~150 U/L);尿常规:白细胞2203.5/μl,尿蛋白(+),白细胞酯酶(+++);血常规:白细胞11.80×109/L,中性粒细胞9.4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40%;全段甲状旁腺激素1883.0 ng/L(12~65 ng/L);甲状腺功能五项在正常值范围。双肾彩超提示:海绵肾,双肾多发小结石,双肾囊肿。甲状腺彩超:左侧甲状腺切面大小7.6 cm ×1.8 cm ×2.4 cm,右侧约3.6 cm ×1.1 cm ×1.1 cm,左侧甲状腺中部可见一范围4.2 cm ×2.1 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其内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可见多个斑点状强回声堆积,后伴声影。甲状腺增强CT:左侧甲状腺受压,其后下方见一范围4.2 cm ×2.5 cm的软组织密度影,其内见点状及结节状钙化影,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两期CT值分别约为71、53 HU。临床诊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钙危象,甲状旁腺腺瘤可能。给予大量补液、利尿、鲑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皮下注射及血液透析治疗,血钙控制不理想,波动在3.08~4.91 mmol/L。入院后第5日由肾内科转入本科。术中见左侧腺体被挤压萎缩,腺体量较少,肿块紧贴其下方生长,实性,暗灰色,大小4.5 cm ×4.0 cm ×2.5 cm,两者间轻度粘连,遂予以完整切除肿块及左侧腺体。术中冰冻快速病检提示为嗜酸性腺瘤可能,需常规石蜡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肿块切除后半小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降至130.50 ng/L。术后8 h 复查全段甲状旁腺激素20.80 ng/L,血钙2.54 mmol/L,血磷1.08 mmol/L。术后每日检测电解质,血钙波动在1.37~2.67 mmol/L,一度出现手足麻木、痉挛症状,经口服及静脉补钙后逐步缓解。术后第2天开始,骨痛逐渐缓解。常规病理检查:(左侧)甲状旁腺腺瘤。免疫组化:甲状旁腺激素(+),Ki-67LI<1%,降钙素(-)。后因肾功能衰竭转回肾内科继续治疗,3周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血钙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康复出院。
作者:黄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罕见,约占垂体瘤的0.5%,人群中约为百万分之一[1]。我院2014年9月收治1例,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术后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危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庆雷;于卫红;邹积典;肖华明;孙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比,探讨应用麻醉深度指数(CSI)监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身麻醉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1~2期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每组20例,观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1 min及气管插管后1、3、5 min的CS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糖、皮质醇。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CSI、MAP、心率、血糖、皮质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前1 min及气管插管后1和3 min CSI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但气管插管后1和3 min较气管插管前1 min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气管插管前1 min及气管插管后1、3、5 min MAP明显高于丙泊酚组[(85.9±9.2) mmHg(1 mmHg =0.133 kPa)比(70.8±8.1) mmHg、(112.6±9.8) mmHg 比(90.6±10.8)mmHg、(96.5±8.2)mmHg比(86.5±8.6)mmHg、(95.2±8.3)mmHg比(80.6±8.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气管插管前1 min心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和同期依托咪酯组[(65.1±6.2)次/min比(85.8±10.2)次/min,(78.2±6.7)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插管前1 min血糖和皮质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降低,而气管插管后1、3、5 min血糖和皮质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气管插管前1 min及气管插管后1、3、5 min皮质醇较同期丙泊酚组明显降低[(260.6±39.6)nmol/L比(290.2±35.6)nmol/L、(380.3±37.6)nmol/L比(410.8±46.6)nmol/L、(361.2±25.2)nmol/L 比(392.6±31.6)nmol/L、(352.3±25.6)nmol/L 比(370.3±28.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SI指导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诱导,靶控输注依托咪酯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作者:周兴;何军民;刘媛媛;雷亨发;田杰;田大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肿瘤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临床发作机制。方法选取确诊肿瘤并发生AIS患者96例,将患者按TOAST分型进行分组,比较D-二聚体、影像学表现以及肿瘤部位等。结果肿瘤导致AIS患者中,以TOAST分型的原因不明缺血性卒中多,占41.67%(40/96),然后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28例、心源性栓塞17例、小动脉闭塞或腔隙性卒中10例、其他原因所致卒中1例;而且以肺癌多,占39.58%(38/96)。将肺癌按病理诊断分为鳞癌(18例)和腺癌(20例),腺癌患者原因不明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鳞癌(2/18比15/20)。原因不明性缺血性卒中亚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可大致分为大动脉型、同流域型和颅内多灶型,其中以颅内多灶型多见,占52.50%(21/40)。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或腔隙性卒中、其他原因所致卒中以及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 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57±1.29)、(3.55±1.04)、(1.67±0.49)、1.52、(8.63±2.64)mg/L,均高于参考正常值上限(0.5 mg/L),而且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余各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患者发生AIS有其独特的发生机制,考虑与肿瘤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且随着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肿瘤相关性AIS意外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卒中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林佳才;伍思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颏高度在国人困难气道中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术前头颈部CT扫描资料,以及麻醉手术时气管插管患者80例,根据直接喉镜暴露下声门显露程度(Cormack-Lehane 分级)分为两组,组1为Ⅰ~Ⅱ级病例,组2为Ⅲ级病例。采用 AW 4.4 workstation的3D-CT重建软件获取患者上气道矢状位图像,进行以下5项指标的测量和计算:口唇至下颌的长度(a),下颌至颈部皮肤连线的长度(b),下颌至颈部的垂直距离即甲颏高度(c),口唇至颈椎前软组织的垂直距离(d),下颌的角度即a、b两线以下颌为顶点的夹角(角α)。结果两组c值[(3.97±0.82)cm比(3.64±0.6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患者d值显著大于组1[(8.69±0.48)cm比(8.25±0.80)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患者的c/d值以及c/a值显著小于组1[(0.42±0.07比0.48±0.12,0.80±0.18比0.95±0.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甲颏高度在国人困难气道中的评估作用并不显著。但是,下颌至颈部的垂直距离与口唇至颈椎前软组织的垂直距离的比值,以及下颌至颈部的垂直距离与口唇至下颌的长度的比值与困难气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
作者:杨云;汪小海;王幸双;佟琪;朱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和探讨距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通过C臂X线机下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加压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5~61岁;交通事故7例,高处坠落4例,碾压伤2例,扭伤2例。Hawkins分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6例,Ⅳ型2例。结果随诊6个月至4年,平均1.5年,骨折愈合良好。Hawkins评分:优9例(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3例),良2例(Ⅲ型),优良率11/15。距骨坏死1例,退行性关节病3例。结论 C臂X线机下有限切开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手术损伤小,对骨膜、软组织血运破坏小,固定可靠,对骨折端有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
作者:郭爱民;乔悾;张立岳;王治国;武志刚;王世武;万文婷;高倩;王宗霞;吴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早期给予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以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PCI的94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10 mg/d的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在PCI术前早期给予40 mg的瑞舒伐他汀,术后同对照组。心肌及微血管的灌注情况采用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进行评价,同时观察随访30 d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 TMPG 分级[(2.7±0.2)级比(1.5±0.5)级、(2.0±0.8)级比(1.4±0.9)级]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TMPG比对照组改善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随访30 d内MACE的发生率为12.0%(6/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1%(1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MPG 3级患者MACE的发生率(11.1%,3/27)低于对照组(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随访均未见肌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PCI术前早期给予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40 mg)对改善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及近期预后是有益处的。
作者:常国栋;许学升;周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川泸州地区食管癌的人群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9月食管癌切除标本共690例,包括食管鳞癌659例,腺癌10例,腺鳞癌7例,癌肉瘤5例,原位癌2例,平滑肌肉瘤3例,小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1例,混合性癌1例。结果690例食管癌中,51~60岁人群构成比高,为40.00%(276/690)。≤60岁患者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56.15%(338/602)比34.09%(30/88),χ2=15.00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提示,男性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女性[45.68%(275/602)比34.09%(30/88),χ2=4.182,P=0.041],发生位置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32.00%(8/25)、41.22%(216/524)、57.45%(81/141),χ2=13.425,P=0.001],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中、低分化程度分别为40.84%(165/404)、47.60%(109/229)、75.76%(25/33),χ2=16.065,P=0.000]。不同食管癌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的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川泸州地区男性食管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食管癌发生位置越低,分化程度越差,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作者:黄丛改;李孟泽;汪少华;万宇;王洁琼;汪澍;韦思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对收治的235例STEMI患者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97例)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组(溶栓组,138例),对治疗前与治疗后3 h、2 d、3 d WBC计数和治疗后3 d心脏事件发生的次数进行比较,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 h外周血WBC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d、3 d WBC计数显著降低且PCI组显著低于溶栓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间未发生心脏事件、2次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1次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及以上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计数与心脏事件发生数量呈正相关(r=0.231,P<0.05)。结论 STEMI患者经过早期再灌注治疗后WBC计数与心脏事件明显降低,WBC计数与心脏事件呈正相关。
作者:张胜强;陈香花;张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皮下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在开腹肝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方法90例择期行开腹肝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钠组(P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后12、24、36 h分别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组(L组),手术切口皮下埋置渗透导管,外接输注泵,输注泵内充入0.25%罗哌卡因250 ml,输注速度4 ml/h;联合镇痛组(U组),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皮下局部麻醉镇痛系统术后镇痛,分别采用前述方法;各组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5分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 mg。观察各组拔管后即刻(T0)、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哌替啶用量,镇痛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P组、L组各时间点静息、运动VAS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各时间点静息、运动VAS评分显著低于P组和L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P组和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嗜睡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和L组[6.67%(2/30)比26.67%(8/30)、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追加镇痛药哌替啶用量显著低于P组和L组[(10.23±4.28)mg比(69.75±25.26)、(72.75±27.28)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P组和L组[93.33%(28/30)比56.67%(17/30)、53.33%(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局部麻醉镇痛系统应用于开腹肝癌根治术后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
作者:徐霞;胡礼宏;韩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陶瓷对陶瓷短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患者44例(46髋),年龄28~52(39.94±5.25)岁;将患者按使用假体类型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24髋)使用Duraloc金属对聚乙烯假体,观察组(22例22髋)使用陶瓷对陶瓷Metha短柄假体。对比两组患者Harris评分、WOMAC评分和随访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WOMAC评分、Harris总分和功能、活动范围、疼痛、畸形子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27.46±4.19)分比(66.38±5.84)分、(92.73±7.68)分比(42.67±7.28)分、(45.28±5.34)分比(22.19±4.19)分、(4.46±0.63)分比(3.25±0.66)分、(39.54±1.54)分比(15.39±2.86)分、(3.45±0.65)分比(1.84±0.32)分;对照组:(28.16±4.07)分比(65.67±6.22)分、(93.03±7.54)分比(43.74±7.57)分、(44.65±5.26)分比(22.45±4.37)分、(4.74±0.71)分比(3.17±0.59)分、(39.87±1.26)分比(16.19±2.55)分、(3.77±0.73)分比(1.9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6(23.19±3.66)个月,观察组出现1例下肢肿胀,对症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出现1例患肢肿胀,1例皮下广泛出血,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现1例股骨脱位,实施手法复位后未见二次脱位。结论陶瓷对陶瓷短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与金属对聚乙烯假体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临床症状上效果相当,但短柄陶瓷对陶瓷假体耐磨性更好,摩擦系数小,适用于中青年患者。
作者:魏玉玺;付蓓蓓;王全兵;曹洪;邹海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评估关节镜治疗中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9例中老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中根据盘状半月板损伤情况,6例6膝(20.69%)行半月板成形术,16例16膝(55.17%)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7例7膝(24.14%)行全切除术。手术前后采用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疗效按Ikeuchi膝关节评价等级进行评定:优5例,良17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75.86%。术后3、6、12个月Lysholm评分分别为(65.76±5.35)、(70.27±4.73)、(77.81±6.24)分,与术前(55.47±3.6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在症状、体征、治疗方法上相对于青少年患者有其特殊性。关节镜治疗中老年人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效果良好。
作者:王俊国;张金锋;王玉静;王相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血糖控制较理想的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分析血糖的数据,探讨CGMS是否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25例,进行72 h的CGMS监测,同时进行SMBG,记录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2 hBG)及凌晨2:00血糖。结果CGMS高血糖值[(10.60±2.11)mmol/L]高于SMBG[(7.50±1.18)mmol/L](P<0.01);CGMS低血糖值[(3.60±1.06)mmol/L]低于SMBG[(4.50±1.15)mmol/L](P<0.01);CGMS平均血糖值[(7.20±1.18)mmol/L]与SMBG[(7.30±1.1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测出低血糖(血糖<3.3 mmol/L)占4.6%,SMBG测出低血糖占1.9%。通过CGMS提供的血糖谱信息指导患者的用药、饮食和运动,其49~72 h时间段的餐前30 min血糖、2 hBG、睡前血糖、凌晨2:00血糖较0~24 h时间段明显下降(P<0.05)。结论 CGMS和SMBG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均能反映患者血糖的水平。CGMS较SMBG方法可以更好显示全天血糖动态变化情况,较好地评估血糖的漂移,以便更好地发现餐后高血糖及夜间低血糖。
作者:赖丽萍;蒋凤秀;凤香清;叶艺艺;李翠吟;桑丹;陆泽元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区组随机法分为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A组)和门冬胰岛素30治疗组(B组),每组28例,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体质量指数(BMI)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等。结果 A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BMI明显低于B组[(5.61±1.14)mmol/L比(7.80±1.22)mmol/L、(7.62±1.35)mmol/L比(9.72±1.41)mmol/L、(7.11±0.83)%比(8.32±1.04)%、(24.73±2.32)kg/m2比(28.82±2.14) kg/m2],HOMA-β明显高于B组(50.31±5.12比41.86±4.53),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25.84±3.42)U/d比(36.37±5.41)U/d、7.1%(2/28)比21.4%(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良好控制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素用量,而且不增加体质量和低血糖风险。
作者:李翔;祁梅;史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心动图、CT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11例CC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单纯性CCAF,7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5例采用非体外循环手术,其中1例行冠状动脉下切线褥式缝合,4例行瘘支动脉结扎术。6例在体外循环下修补瘘口,其中3例合并右冠状动脉瘤患者切开冠状动脉,瘘口带垫片Prolene线间断缝合修补瘘口;3例切开右心房,心腔内修补瘘口。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外科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残余瘘存在。10例患者随访3个月至5年,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极大地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同时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直观的依据。CCAF明确诊断后,行外科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合并冠状动脉瘤患者应尽量保留扩张的冠状动脉,术后加强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
作者:李春生;严中亚;卢中;朱正艳;雷宏;孙云;程光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后扩张应用于急性血栓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急性血栓病变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中53例支架植入后未行后扩张(对照组),84例支架植入后行高压球囊后扩张(观察组)。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残余狭窄低于对照组[(6.7±1.3)%比(17.1±1.8)%],而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57±26)min比(48±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即刻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为3.8%(2/53),对照组为3.6%(3/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0.9±0.2)年,对照组出现2例心肌梗死,共复查冠状动脉造影7例,2例行再次血运重建;观察组无MACE事件,共复查冠状动脉造影5例,无再次血运重建病例。结论急性血栓病变患者PCI术中球囊后扩张治疗安全可行,能够降低MACE发生率且未增加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
作者:王勇;柳兢;周东晖;金元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年龄及性别构成相匹配非杓型高血压患者70例(非杓型高血压组)、杓型高血压患者70例(杓型高血压组)及健康对照者52例(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三组临床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昼夜血压节律变化的危险因素。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尿酸水平高[(393.57±53.52)μmol/L],杓型高血压组次之[(280.57±41.64)μmol/L],对照组尿酸水平低[(267.66±59.38)μmol/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非杓型昼夜血压节律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OR=2.26,95%CI:1.34~3.89)。结论高尿酸水平可能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宏凯;赖呈哲;梁思宇;林嘉隆;蔡琴红;邹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者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卒中样发作期和非发作期癫痫发作类型及脑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MELAS综合征患者癫痫发作率为89.1%(49/55),其中发作类型≥2种33例。卒中样发作期癫痫简单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以及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发作期[47.3%(26/55)比12.7%(7/55)、69.1%(38/55)比27.3%(15/55)和38.2%(21/55)比5.5%(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MELAS综合征患者脑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卒中样发作期脑电图α波频率变慢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发作期[7.3%(4/55)比30.9%(1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AS综合征患者在卒中样发作期内各种类型癫痫发作均较非发作期显著增多,但癫痫波在非发作期同样常见。
作者:杨西爱;陈涛;李德帅;刘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同侧髋臼合并骨盆骨折患者经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经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同侧髋臼及骨盆骨折24例患者,18例患者单纯髋臼前部及骨盆骨折,在平卧位下实施经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的复位及固定;6例患者骨折涉及髋臼的后壁及后柱,在漂浮体位下实施腹直肌外侧直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的复位及固定;内固定物均选钛合金的重建接骨板和空心螺钉。结果24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0~185 min,术中的出血量为420~1100 ml。髋臼骨折术后复位质量评定:13例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术后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的症状1例,1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出现皮下脂肪液化。术后24例患者均获随访13~30个月,骨折的愈合时间为10~16周。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结论同侧髋臼合并骨盆骨折腹直肌外侧直切口入路进行手术,对于累及前柱、方形区的髋臼骨折术中可充分暴露并及时处理,也可同时对同侧耻骨上支、骶髂关节及髂骨翼周围的骨折给予有效复位及固定,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陈明新;孙根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各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PSA(fPSA)、总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PSA/tPSA)]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及波谱成像在tPSA 4~10μg/L前列腺癌(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诊治的血清tPSA值为4~10μg/L的老年患者56例,其中26例为PCa,30例为前列腺增生(BPH),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收集tPSA、fPSA数据,计算fPSA/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根据磁共振弥散加权计算ADC值,波谱分析计算[胆碱(Cho)+肌酸(Cre)]/枸橼酸盐(Cit)比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ADC 值及(Cho+Cre)/Cit 比值联合 PSAD 及fPSA/tPSA对PCa的诊断价值。结果 PCa组和BPH组t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fPSA、fPSA/tPSA、前列腺体积、PSAD、(Cho+Cre)/Cit、ADC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4±0.14)μg/L比(1.22±0.34)μg/L、0.15(0.14~0.16)比0.17(0.15~0.18)、(41.45±5.70)cm3比(48.70±9.97)cm3、0.17(0.15~0.18)ng/(ml·cm3)比0.16(0.14~0.17)ng/(ml·cm3)、2.22±0.59比1.17±0.52、0.98±0.28比1.39±0.24](P<0.01或<0.05)。fPSA/tPSA+PSAD+(Cho+Cre)/Cit、fPSA/tPSA+PSAD+ADC、fPSA/tPSA+PSAD+(Cho+Cre)/Cit+AD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0.941、0.977,均高于 fPSA/tPSA+PSAD 的0.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PSA/tPSA+PSAD+(Cho+Cre)/Cit+ADC的AUC高。结论 PSAD及fPSA/tPSA联合MRI的ADC值及波谱分析可应用于PCa的诊断。
作者:李浩;王晓东;郜乐;马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测定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取40例要求静脉分娩镇痛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例。分别静脉自控式给予瑞芬太尼剂量0.80μg/kg(R1组)、0.67μg/kg(R2组)、0.56μg/kg(R3组)、0.47μg/kg(R4组)、0.39μg/kg(R5组)。运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瑞芬太尼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的ED50及95%可信区间。记录分娩镇痛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产妇心率、镇静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ED50为0.576μg/kg,95%可信区间为0.390~0.701μg/kg。5组产妇血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产妇第二产程、缩宫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产妇VAS评分及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自控式分娩镇痛瑞芬太尼的ED50为0.576μg/kg,95%可信区间为0.390~0.701μg/kg。
作者:马宝杰;黄东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由血清胱抑素C联合血肌酐计算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SYNTAX积分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通过以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为基础的BIS-2方程计算eGFR,并计算SYNTAX积分。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临床资料与SYNTAX积分之间的关联,应用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资料与SYNTAX 积分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结果肾功能正常[eGFR≥90 ml/(min ·1.73 m2),110例]、轻度肾功能不全[60 ml/(min·1.73 m2)≤eGFR<90 ml/(min·1.73 m2),98例]、中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60 ml/(min ·1.73 m2),48例]患者随着肾功能的减低,SYNTAX 积分升高[(15.42±9.65)、(25.24±8.34)、(33.73±1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r=-0.457,P<0.01)。有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R是SYNTAX积分的独立预测因子(r=-0.059,P<0.01)。结论 eGFR是老年冠心病患者SYNTAX积分的独立预测因子,并且与SYNTAX积分呈负相关。这可能是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更高的原因。
作者:俞鑫;孙宇姣;齐国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生率、ARA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以及ARAS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650例,均行脑血管及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统计ARAS发生率,观察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和数量,分析其与ARAS的关系;记录人口学特征及常见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ARAS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ARAS发生率为12.8%(211/1650);1423例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供血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192例,中度狭窄421例,重度狭窄及闭塞810例;1支血管狭窄452例,2支血管狭窄662例,≥3支血管狭窄309例。脑供血动脉中度血管狭窄患者、重度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患者和轻度血管狭窄患者[8.6%(36/421)、19.8%(160/810)比3.1%(7/227)、4.2%(8/192)],而重度血管狭窄及闭塞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度血管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血管狭窄患者与无血管狭窄患者ARA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支血管狭窄患者、≥3支血管狭窄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狭窄患者和1支血管狭窄患者[15.3%(101/662)、21.7%(67/309)比3.1%(7/227)、8.0%(36/452)],≥3支血管狭窄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2支血管狭窄患者,1支血管狭窄患者ARA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狭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AS患者年龄、高血压、嗜烟率、脑供血动脉≥中度血管狭窄和≥2支血管狭窄率均明显高于无ARAS患者[(67.5±12.5)岁比(63.1±11.1)岁、67.3%(142/211)比58.9%(847/1439)、53.1%(112/211)比45.1%(649/1439)、92.9%(196/211)比71.9%(1035/1439)、79.6%(168/211)比55.8%(803/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者性别构成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脑供血动脉≥中度血管狭窄和≥2支血管狭窄为AR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随着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累及数量的增加,ARAS发生率也增加。高龄、高血压、脑供血动脉≥中度狭窄以及≥2支血管狭窄患者更需警惕ARAS的可能。
作者:叶强;杨学志;叶祖森;殷为勇;程建华;范良好;伍晓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pPNET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特点。4例行单纯CT检查,9例以MRI检查为主,部分病例亦行X线片、CT检查。结果本组病例发病部位较为广泛,2例位于鼻窦,1例位于胸壁,1例位于肺内,3例位于腹盆腔(其中1例盆壁病灶经盆底累及至盆外),1例位于脊柱,5例位于四肢。发生于软组织的8例pPNET表现为单发较大软组织肿块,大者截面11.2 cm ×10.6 cm。发生于四肢骨关节5例pPNET亦表现较大范围的软组织肿块,其内部信号/密度混杂、明显不均匀强化,骨质破坏显著且呈溶骨性改变,无明显瘤骨及钙化。结论各部位pPNET有其相对影像特征,CT及MRI能显示病灶累及范围、内部结构、有无邻近组织侵犯及远处转移,可为临床治疗及选定方案提供指导性意见,但终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刘江勇;宋佳;曾晓华;黄文才;孙志强;韩立志;赵林;熊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断掌或断腕再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神经阻滞,Ⅰ组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Ⅱ组采用腋路两点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止血带耐受情况,以及膈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结果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5.13±0.76)、(7.13±1.04)、(3.23±0.62)min]均明显快于Ⅱ组[(9.23±1.61)、(12.35±1.76)、(8.83±1.1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阻滞优秀率[90.0%(36/40)、85.0%(34/40)、97.5%(39/40)]均明显高于Ⅱ组[72.5%(29/40)、65.0%(26/40)、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阻滞完全率[75.0%(30/40)、37.5%(27/40)、80.0%(32/40)]均明显高于Ⅱ组[47.5%(19/40)、40.0%(16/40)、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止血带耐受优秀率[90.0%(36/40)]高于Ⅱ组[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膈神经阻滞2例,霍纳综合征1例。两组均无喉返神经阻滞发生。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联合尺神经阻滞起效快,感觉、运动阻滞效果好,提高止血带的耐受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更适合长时间的手、腕部显微外科手术。
作者:曲彦亮;刘芳;张立新;武春敏;王德明;申恒花;张元信;周翔;温宝磊;张欣;马超;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渗预充液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早期血管外肺水以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给予的预冲液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晶体预冲液)和研究组(给予高渗预冲度),每组41例。观察术中、术后指标,不同时间点血浆胶体渗透浓度(COP)及心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预充液COP明显高于对照组[(42.16±12.26)mmol/L比(2.16±0.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血管吻合数、术后1 d血肌酐、术后1 d血尿素氮、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1和T2 COP、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88±2.47)和(21.36±3.25)mmol/L 比(22.16±2.97)和(23.65±2.14)mmol/L、(83.65±12.54)和(86.95±11.52)次/min比(95.32±11.88)和(97.58±10.5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预充液体外循环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血管外肺水,不会给心肺功能造成影响。
作者:朱龙金;刘帅洲;李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定量分析慢性下腰痛(CLBP)椎旁多裂肌脂肪含量。方法收集100例伴有或不伴有腿痛的CLBP患者(CLBP组)以及40例无慢性腰腿痛或其他腰部疾患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利用单体素1H行MRS检查,将MRS数据传送至AW 4.2工作站,应用Sage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多裂肌和长肌脂肪含量。结果 CLBP组多裂肌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39±5.44)%比(17.81±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BP 组长肌脂肪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82±4.62)%比(24.33±5.06)%,P>0.05]。结论 MRS显示CLBP患者多裂肌脂肪含量明显增加,提示CLBP患者多裂肌出现萎缩,而同一水平的长肌没有出现萎缩。
作者:牛合平;马守军;李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明视插管软镜和直接喉镜对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插管软镜组和直接喉镜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两组分别采用插管软镜和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观察两组声门显露时间、插管成功时间,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显露声门(T2)、插管完成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2 min(T5)、插管后5 min(T6)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结果两组声门暴露时间和插管成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插管软镜组和直接喉镜组T1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T0[收缩压:(88±6)mmHg(1 mmHg=0.133 kPa)比(130±9)mmHg和(85±2)mmHg比(128±10)mmHg,舒张压:(54±3)mmHg比(70±9)mmHg和(53±5)mmHg比(69±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插管软镜组T2收缩压、舒张压[(93±2)和(60±1)mmHg]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喉镜组T2收缩压、舒张压[(119±6)和(76±5)mmHg]均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插管软镜组和直接喉镜组T3、T4、T5收缩压[(110±8)、(119±6)、(121±8)mmHg和(118±7)、(120±4)、(117±6)mmHg]、舒张压[(73±3)、(74±9)、(76±8)mmHg和(76±4)、(78±5)、(75±2)mmHg]均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6收缩压、舒张压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心率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插管软镜组T2、T6心率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明显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喉镜组T2、T3、T4、T5心率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气管导管插入时可引起短暂的心血管反应,但插管软镜引起心血管反应变化轻。
作者:骆喜宝;廖年有;刘炳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危害女性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关于抗氧化系统的研究证实,抗氧化系统的缺陷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致病因素。抗氧化剂的不足导致过多的活性氧产生,损伤了宫颈细胞。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包括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剂缺陷在内的一些辅助因素可能促使HPV感染患者终发展为宫颈癌。由于抗氧化治疗具有不良反应小、安全等特点,因此其抗肿瘤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抗氧化治疗在宫颈癌治疗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阐述了抗氧化系统的缺陷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也回顾了宫颈癌抗氧化治疗的研究基础和新的临床研究。
作者:彭莹;原继荣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