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临床带教,总结当前泌尿外科进修生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和泌尿外科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陈刚;唐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笔者用PBL教学法进行消化内科的实习带教,显示该方法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临床实践水平、参与情感态度和提高实习学生临床综合素质有比较显著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带教教师综合素养.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员尤其需要充分理解PBL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技巧,精心设计PBL教学的临床问题,充分保障教学时间和教学辅助设施.
作者:王军;刘重阳;陈东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在外科见习中引入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法,注意构建互动与合作的教学氛围,提供各种补充素材.通过多个环节的努力,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掌握临床知识的客观规律,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沈宏亮;王来根;仇明;季华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本文就如何培养实习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怎样处理好医患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外科学的实习带教问题.
作者:代远斌;霍芊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神经内科学教学方法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对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神经内科教学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文昭;赵忠新;赵瑛;黄流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教学查房是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麻醉科工作不同于普通内、外科,故麻醉查房有其自身的特点.长征医院麻醉科教研室非常重视麻醉教学查房工作,本文简要介绍我们在麻醉教学查房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袁红斌;李永华;叶军青;石学银;王来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实习操作法是临床儿科见习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应用此方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应用场合,并选取合适的教学病例.见习前的准备工作是学生在见习中得到收获大小的关键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正确地评估实习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应在考试中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尽量做到考试的标准化.
作者:刘利群;万伍卿;毛定安;王秀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有很重要的意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从管理学的角度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目的在于为不断深化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朱克刚;赵万红;彭吉霞;杨江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就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探讨,并就南方医科大学八年制培养目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夏欧东;林新宏;曾志嵘;钱怡;杨军;文民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主要阐述如何进行医学生设计制作计算机听诊系统的实验教学.通过该项科技设计制作,不仅加深学生对医用计算机系统及接口(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及D/A转换)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会利用已有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陈龙聪;胡国虎;高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表明,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小凤;叶发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药学发展的新趋势,指出在药学人才的培养中,应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能够创制新药、规范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人才.
作者:王益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校药理教研室针对国内外市场对护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了一系列药理学教学改革的举措: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大胆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合理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等.
作者:戴长蓉;罗来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基础医学的实验课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针对目前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实验课整体的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是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这两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作者:徐琦璘;方定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目前儿科学临床授课方式进行调查,了解其现状,为以后儿科学的临床教学提供方向.
作者:文川;郭青;王秀英;毛定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运用不同团体咨询方式探讨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组建两个团体,每个团体各为6人.采取两种咨询方式:长时间马拉松式强化训练和短期咨询.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前中后三次测试.结果:成员对团体的满意度比较高;SCL90量表总分前中后测,都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1;各个因子除躯体化和敌对外都发生显著或极其显著变化,P<0.05或P<0.01.方式一除敌对一个因子外都发生显著变化,方式二除躯体化因子外都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咨询对不同团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和改善有显著作用,而且不同团体咨询方式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作者:吴连海;钱兰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目前医务人员循证能力现状,分析原因,探讨提高循证能力的对策,为实施EBM扫清障碍.
作者:刘媛;胡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升本师范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8名升本院校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22.5%被检出有明显心理问题;②生活事件、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关系.③其他压力、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主观支持因子对心理健康总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升本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生活事件是预测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起明显缓冲作用.
作者:廖全明;谢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通过对湖北中医学院本科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了解医科院校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寻找教育时策
作者:李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在听课检查、教学指导、教育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目前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已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工作内容等方面形成模式.
作者:吴云;戴洁;线福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针对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努力探索临床教学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突出对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庆成;张瑞霞;张英泽;祖淑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通过成立病原、机能、分析、形态与解剖五大实验教学中心,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经过5年实践,其结果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改善了实验环境,缓解了教学资源的紧张,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并使实验教学更加受到了重视.
作者:何云;文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统考指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完成临床课程学习,通过学校组织的诊断学、外科学总论、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6门主干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习经出科考试后,由学校组织统一的毕业考试.统考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须过程,实践意义重大.通过考试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考试分析结果反馈,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王渊;马兆明;臧伟进;吕卓人;和水祥;马延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通过对我院实施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院双语教学的现状,发现现行的双语教学在民族医学院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给予一些积极性的建议.
作者:陆玉敏;潘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双语教学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校部分本科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课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结果:双语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P<0.01);实验班学生阅读外文资料和运用专业英语的能力强于对照班.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调动了学习积极性.结论:双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莉;郭敏;张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临床实践中已有应用.本文介绍了音乐疗法的概念、具体治疗方法以及特点,并对其在国内的精神障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梳理.
作者:刘春艳;吴娟;朱玲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的规模管理、层次结构、专业机构、学制与学位、院校分布和教育成本等几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作者:魏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