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6-5180
  • 国内刊号:11-3458/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6
  • 全年订价:35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6年01期文献
  • 微创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前对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有不同的观点[1],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传统开颅大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堂;王风永;吴环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青中年眼球运动障碍52例病因分析

    眼球运动障碍临床常见,病因多且不易分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此病认识的提高及检查技术的进步,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诊治率亦有所提高,尤其是病因诊断方面.本文对52例青中年眼球运动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对常见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35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研究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据此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关键.本文对3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文翔;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脊柱结核并发截瘫2194例外科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脊柱结核并发截瘫临床较常见,如在外科治疗中处理不妥,可使病人终生致残.我院至2001年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15653例,并发截瘫2194例(14.0%),本文仅就脊柱结核并发截瘫时外科治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金丽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术后镇痛硬膜外导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硬膜外导管固定的方法,以防范由硬膜外导管移位导致术后PCEA镇痛的失败.方法本组120例,在确定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后,随机分为2组:Ⅰ组60例采用传统固定方法;Ⅱ组60例采用新固定方法.结果Ⅱ组硬膜外导管移位率(6.7%)明显低于Ⅰ组(30%),P<0.01.结论新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硬膜外导管移位导致的术后PCEA镇痛的失败,确保其镇痛效果.

    作者:李城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已酮可可碱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分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在美国每年约有20万~50万的TIA新发患者[1].传统观念认为其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可完全恢复,不遗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自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对应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PTX)治疗TIA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魏斌;王玲;肖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180例,并与对照组60例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住院顺序将脑梗死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0例,男84例,女96例;年龄36~75岁,平均58.9岁;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7~73岁,平均58.6岁.全部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发病在6~72小时之间;②经CT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③除外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栓塞;④仅有轻微感觉障碍的腔隙性脑梗死不在观察范围之内.两组既往史、嗜好及并发症均相近,有可比性.

    作者:庞秀兰;王志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更昔洛韦与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状病毒(HPV)引起,其特点为反复发作.我科从2001年9月~2004年7月采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迪都)治疗CA,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胃定痛汤治疗胃脘痛72例

    1996年3月~2001年10月笔者以自拟安胃定痛汤治疗胃脘痛72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其中男41例,女31例;20~30岁11例,31~40岁22例,41~50岁20例,50岁以上19例;病程1~3年.

    作者:周中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复方丹参和山莨菪碱治疗偏头痛34例报告

    偏头痛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一侧或双例头部发作性、波动性、神经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内科疾病,临床上同时还伴有胃肠道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我们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复方丹参和山莨菪碱(654-2)治疗34例偏头痛(发作期),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与消痛汤并用治疗偏头痛

    自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针灸和中药内服并用治疗偏头痛60例,并与氟桂利嗪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分为普通型,其主症为: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典型者,其主症为:头痛如劈,痛势甚剧,或左或右,常连及眼、齿等部位,舌质紫,脉弦滑或细涩.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38岁;病程短3个月,长16年,平均3.5年.其中普通型偏头痛43例(72%),典型偏头痛17例(28%).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37.6岁;病程短3个月,长15年,平均3.4年.其中普通型偏头痛44例(73%),典型偏头痛16例(27%).所有病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癎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偏头痛.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偏头痛类型等方面大体相似.

    作者:林少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赭遂攻结汤治验三则

    赭遂攻结汤方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饮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日久,胃气、冲气皆上逆不降.临证用之,多有效验,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及急、慢性阑尾炎之有积滞者.用之恰当,取效甚捷.其方如下: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18例

    笔者在工作中运用电针加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在27~66岁;病程短为1年,长30年;病变部位左侧11例(61.1%),右侧7例(38.9%);受累神经支:混合支10例(55.6%),眼支3例(16.7%),上颌支5例(27.7%).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冲饮配伍左旋咪唑、维生素AD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加重家长经济负担,是困扰患儿、家长及医师的重要临床问题之一.为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于1996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150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青;葛玉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脏躁2例

    甘麦大枣汤乃临床常用方.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几年来,笔者根据此方,辨证运用于临床,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例1 王某,女,23岁,工人.患梦魇证月余.1个月前,在亲属家帮助整理物品突受惊吓,遂致神志恍惚,时常悲伤欲哭,反复发作,甚则躁扰不宁,捶胸顿足,头晕目眩,胸闷太息,夜间梦扰纷纭,胡言乱语且多可惊可怖之事,常因惊魇而醒,以致一人不敢入睡,用中西药物治疗均未见效果,经他人介绍来院医治.舌质红苔白略腻,脉弦滑而数,证属心虚胆怯,治拟养心安神,清热化痰.

    作者:华景阳;张凤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20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能治愈和控制许多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抗菌药物还在预防手术和介入性检查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使外科和介入性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普遍现象,造成了严重危害,甚至可以预期将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危机[1].由于近世纪以来,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临床标本中各类细菌的耐药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收集的各类临床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及常见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耿宏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关于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续十二)

    阴道感染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病原体80%以上为白念珠菌;10%~20%为其他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3年3~8月应用氨溴索(沐舒痰)注射液(西班牙生产)配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其祛除脓痰、溶解稠痰作用明显,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及病例分组本文60例均为2003年住院病例,临床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

    作者:田宝树;田洪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驻马店农村医疗机构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医疗机构的私有化和药物品种的逐年增多,不合理联合用药的医疗纠纷经常发生.为了提高医疗质量,避免药物疗效的降低和毒副作用的增加,减轻病人负担,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需要对不合理联合用药进行深入地调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管理.

    作者:夏新社;杨丽;张海水;闫俊国;李奇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老年人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500株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老年人由于全身免疫功能及各脏器功能的减退,可以出现各种慢性疾病,其中冠心病、高血压等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易于出现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并且发生率较高,治疗难、预后差.为此,有必要了解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提高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诊疗水平.

    作者:郭蕾;李慧静;王俊;赵立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过敏性哮喘治验1例

    王某,男,18岁.患者在2000年3月患感冒,发热、咳喘后,时常出现哮喘.经多次治疗,总是时好时犯.于2004年6月20日症状又发,较往次加重.哮喘、喘憋、咳嗽、痰中带血,在我院X线摄片见右肺近心缘处有片状模糊阴影.查血白细胞总数9×109/L.中性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37,嗜酸粒细胞0.13.

    作者:华景阳;张凤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衰竭患者61例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

    建立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血液通路大致上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永久性是指动静脉内瘘及移植血管内瘘.临时性是指动静脉直接穿刺及中心静脉插管.

    作者:林南;朱瑞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75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腹腔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化疗是卵巢癌术后化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我院妇科自2001年12月~2003年1月收治75例卵巢癌患者,并为其进行了286次腹腔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2.6%,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云;胡爱荣;郭志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脑损伤患者插胃管失败原因及对策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为了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根据有关资料及插胃管体会,分析插管失败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崔冬梅;左德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59例戒酒的治疗护理

    本文通过研究住院戒酒病人的入院原因和成瘾因素,经过护理干预和戒酒治疗,分析戒酒护理成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1年2月~2002年1月收入我院的1664位病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修订版(CCMD-3-R)诊断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共59例,全部男性,其中城市居民44例,乡镇居民15例;年龄25岁~15例,31岁~24例,41岁~16例,51岁~4例.

    作者:余洁;吉红旗;常玉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6例脑卒中应用甘露醇致肾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脱水剂,起效快,作用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但甘露醇应用不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为了更好地配合临床用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现将甘露醇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银平;贾香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护理

    近年来,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哮喘的防治知识已较为普及,治疗方法日趋成熟,但中、重度哮喘的急性发作仍有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需要机械通气.雾化吸入能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是目前治疗哮喘的主要手段.我站儿科采用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中、重度哮喘的发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华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13例的护理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迅速进展而大多数能自愈的周围神经疾病.多从四肢软瘫开始,并逐渐累及脑神经和呼吸等重要器官,呼吸肌麻痹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认为GB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度过急性期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加强CBS急性期呼吸肌麻痹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2月共收治重症GBS患者13例,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高蕾;唐绍芬;张英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腹腔镜摘除卵巢良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传统的开腹行肿瘤摘除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几年来,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它具有创伤小、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病人所接受.现将我院妇科近年来对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桂青;刘慧;肖文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护理技术.小儿静脉留置针的重复穿刺率低,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间歇静脉用药、紧急抢救用药及输液前取血标本.可减轻患儿痛苦及对静脉注射的恐惧心理,也减轻了家长对患儿由于取血困难和疼痛引起的焦虑心理,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故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左旋咪唑致脱髓鞘脑病11例误诊分析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是目前农村较常用的驱虫药物,左旋咪唑引起脱髓鞘脑病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1-3],在基层医院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以及缺少磁共振成像(MRI)设备常导致误诊.我院1995年11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左旋咪唑所致脱髓鞘脑病33例,其中11例在基层医院被误诊,误诊率33.3%,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邹伟;单桂珍;刘淑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34例重症脑血管病的院前急救疗效观察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时间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我院34例重症脑血管病人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姬恒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0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病死率分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的严重后果.目前虽然监护水平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MODS的病死率仍很高.不同器官受损,其预后不一,其中以并发急性肺、肾衰竭所致的MODS预后差.

    作者:贺文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抗糖尿病药物获得了很大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进展加以概述.1外源性胰岛素1.1注射用胰岛素[1] 分普通和长效两种.普通胰岛素使用不便;长效胰岛素为结晶悬液,易被巨噬细胞吞噬.诺和诺德研发出新的长效胰岛素NN304,此制剂在血浆中与白蛋白结合,防止了抗体的形成,不会被免疫系统当作异物,从而延长其活性,且作用平稳.

    作者:王鹏;姬海荣;谭广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体检小儿400例气质及智能调查

    难养育儿童是指难于适应环境,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发生继发性健康、发育和行为等方面问题的儿童.它包括无规律性、低适应性、高反应强度、情绪消极、低任务定向(注意间期、注意力易分散)、低感觉阈等气质特征.它是小儿气质或行为类型的正常个体差异,其本身并非行为异常或疾病.为了解难养育儿童的气质及智能发育情况,现对400例健康体检的儿童进行了调查.

    作者:范莉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中学生群体性癔症的调查分析

    2004年5月中下旬,巢湖市炯炀镇初级中学先后有56名初三女生出现心悸、头昏、呼吸困难、呕吐、出汗、不能站立等群体性癔症的表现.炯炀镇中心卫生院接到疫情后,立即会同防疫站进行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卫华;唐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开封市某重点小学周边小学生午餐班卫生状况调查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部分双职工家庭对小学生中餐膳食、午休及安全接送等无暇顾及.尤其城市的重点小学,学生来源大部分距离学校超过500米,而学校午餐食堂所容纳的就餐学生有限,午休更是一个难题.于是,学校周边居民住户腾出家中用房,互相效仿,纷纷办起了午餐班,给小学生提供中午的食宿,负责小学生接送学校,这给双职工家庭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作者:钱梅仙;侯传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隙出血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随之普及开来.如何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就我院对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椿蕾;李云华;张均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长期病程可引起多系统的慢性进行性病变或损害,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成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其并发症也给糖尿病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如何使患者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当前面临的一项健康教育课题.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管理和教育,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基层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它的实施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住院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付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昌县农村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建国以来农村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一直不太理想,为了了解农村老年口腔健康状况,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我们对新昌县(全国百强县之一)部分地区农村的老年人进行了口腔健康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东升;张振庭;郑东翔;刘振海;姚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第三讲社区常见疾病第三章外科常见疾病

    第八节泌尿外科疾病一、隐睾症隐睾症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指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中的任何部位.以腹股沟管居多,其次是阴囊入口处,腹膜后较少.右侧多见.隐睾可使精子发育障碍,导致不育症.隐睾易发生恶变.

    作者:陈学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实验诊断学讲座(6)

    4 白血病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均采用FAB分类法(法、美、英3国学者共同制定的).据此分类法可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acute non-lyphocytic leukemia)两大类;另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L1、L2、L33个型,见表4-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M1~M77个型,见表4-2;慢性及其他类型的白血病,见表4-3.

    作者:任麒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骨关节创伤X线读片(3)常见的下肢骨折与关节脱位

    一、常见下肢骨折1.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骨折常使头部主要供血中断,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不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患肢缩短、内收、外旋和屈曲畸形.X线外展型,即嵌入型,骨折线水平,与水平线形成的角度小,断端无明显错位,较稳定.内收型也是错位型多见(如图1).骨折线垂直,与水平形成的角度大.同时需与先天性髋内翻股骨颈改变鉴别.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囊虫病21例的CT诊断分析

    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或猪绦虫病人呕吐时虫卵逆流入胃,在十二指肠处六钩蚴脱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临床症状[1].本文收集了2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脑囊虫病患者的CT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恩红;侯凤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脂肪肝378例B超诊断分析

    脂肪肝为多病因性疾病,代谢功能障碍、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贫血、妊娠等均可合并脂肪肝.多数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超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本文对4000例健康体检者中B超发现的378例脂肪肝进行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者:崔春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睾丸与睾丸附件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睾丸与睾丸附件扭转是泌尿外科常见阴囊急症,睾丸扭转是由于精索扭转后引起睾丸血供障碍,早期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两者难以鉴别,往往不得不手术探查.

    作者:陈永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快速血糖仪与氧化酶法测定40例患者血糖值结果比较

    快速血糖测定仪体积小,采样方便,通过采血针扎刺患者指端取微量末梢血即可快速检验出患者血糖值.临床医护人员不需特殊训练就可以在病人床边进行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第一手资料.但在急诊工作中,常常有些病人需要先抽取静脉血进行生化检验.因此,笔者用静脉血直接代替末梢血用于快速血糖仪测定血糖值.一方面避免了病人手指采血所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可节省操作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于是,笔者对40例病人用快速血糖仪(静脉血)和检验室所用的氧化酶法测定的血糖值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请你评议实例(39)

    1 某作者观察11例月经失调患者,通过病史询问,11例患者均有嗜绿浓茶习惯,每日约50克,嗜浓茶3~5年者6例,6~8年者5例,大多在嗜浓茶2年后发病.作者认为嗜茶成瘾过量,日久必然会产生慢性毒副作用,致使内分泌失调,雌孕激素失衡,黄体功能不足,卵泡发育不良,终导致月经失调.因此提出嗜绿浓茶成瘾是导致妇女月经失调的原因.经控制饮茶量以及有关治疗后,11名患者月经失调现象,逐渐恢复正常.

    作者:马鸣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通知、招生、书讯、启事、医疗仪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命支持的分类和方法

    1 生命支持的方法概述人类社会自古对于挽救生命就有着很多方法,但直至1960年,Kouwenhouen发明体外心脏按压术,Safer提出口对口呼吸后,才形成了现代的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随着急救的发展和进步,逐步形成了由院前向院内、由初期到后期、由低级向高级的生命支持方法.复苏的焦点也从心肺复苏发展到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针对不同人群也形成了成人、儿童、婴儿复苏等方法和原则.现结合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和其他文献,对生命支持的方法和原则做一系统介绍.

    作者:张建波;何忠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统计致残率高达60%~80%,依赖率15%[1].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已成为康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工作场所从医院走入社区,步入家庭.脑卒中的社区康复或家庭康复护理日益受到重视.

    作者:相启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病人的康复指导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的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康复指导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康复指导的深入开展,对患者心理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5月~2004年5月,我科对6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老年患者术后进行康复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志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异常Q波18例临床分析

    异常Q波指心电图某些导联上出现起始负向波,时限≥0.04秒,深度≥后继R波的1/4,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通过分析18例仅心电图上出现异常Q波(不伴其他心电图改变)的患者,探讨其对早期心肌病诊断的心电学及临床意义.

    作者:陆军;叶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