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洁
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或猪绦虫病人呕吐时虫卵逆流入胃,在十二指肠处六钩蚴脱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临床症状[1].本文收集了2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脑囊虫病患者的CT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恩红;侯凤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常见下肢骨折1.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骨折常使头部主要供血中断,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不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和患肢缩短、内收、外旋和屈曲畸形.X线外展型,即嵌入型,骨折线水平,与水平线形成的角度小,断端无明显错位,较稳定.内收型也是错位型多见(如图1).骨折线垂直,与水平形成的角度大.同时需与先天性髋内翻股骨颈改变鉴别.
作者:姚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加重家长经济负担,是困扰患儿、家长及医师的重要临床问题之一.为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我们于1996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150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青;葛玉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研究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据此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关键.本文对35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桑文翔;李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迅速进展而大多数能自愈的周围神经疾病.多从四肢软瘫开始,并逐渐累及脑神经和呼吸等重要器官,呼吸肌麻痹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目前认为GBS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度过急性期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此,加强CBS急性期呼吸肌麻痹的护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2月共收治重症GBS患者13例,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高蕾;唐绍芬;张英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996年3月~2001年10月笔者以自拟安胃定痛汤治疗胃脘痛72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胃炎,其中男41例,女31例;20~30岁11例,31~40岁22例,41~50岁20例,50岁以上19例;病程1~3年.
作者:周中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抗糖尿病药物获得了很大发展.本文就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进展加以概述.1外源性胰岛素1.1注射用胰岛素[1] 分普通和长效两种.普通胰岛素使用不便;长效胰岛素为结晶悬液,易被巨噬细胞吞噬.诺和诺德研发出新的长效胰岛素NN304,此制剂在血浆中与白蛋白结合,防止了抗体的形成,不会被免疫系统当作异物,从而延长其活性,且作用平稳.
作者:王鹏;姬海荣;谭广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阴道感染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病原体80%以上为白念珠菌;10%~20%为其他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甘露醇是一种渗透性脱水剂,起效快,作用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但甘露醇应用不当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为了更好地配合临床用药,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现将甘露醇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银平;贾香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状病毒(HPV)引起,其特点为反复发作.我科从2001年9月~2004年7月采用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迪都)治疗CA,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刘玉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腹腔化疗是卵巢癌术后化疗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我院妇科自2001年12月~2003年1月收治75例卵巢癌患者,并为其进行了286次腹腔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2.6%,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云;胡爱荣;郭志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自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针灸和中药内服并用治疗偏头痛60例,并与氟桂利嗪治疗60例进行对照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偏头痛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分为普通型,其主症为: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薄黄,脉弦滑;典型者,其主症为:头痛如劈,痛势甚剧,或左或右,常连及眼、齿等部位,舌质紫,脉弦滑或细涩.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平均38岁;病程短3个月,长16年,平均3.5年.其中普通型偏头痛43例(72%),典型偏头痛17例(28%).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37.6岁;病程短3个月,长15年,平均3.4年.其中普通型偏头痛44例(73%),典型偏头痛16例(27%).所有病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癫癎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偏头痛.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偏头痛类型等方面大体相似.
作者:林少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180例,并与对照组60例比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住院顺序将脑梗死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0例,男84例,女96例;年龄36~75岁,平均58.9岁;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37~73岁,平均58.6岁.全部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符合下列条件:①发病在6~72小时之间;②经CT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③除外大面积脑梗死及脑栓塞;④仅有轻微感觉障碍的腔隙性脑梗死不在观察范围之内.两组既往史、嗜好及并发症均相近,有可比性.
作者:庞秀兰;王志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的严重后果.目前虽然监护水平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MODS的病死率仍很高.不同器官受损,其预后不一,其中以并发急性肺、肾衰竭所致的MODS预后差.
作者:贺文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为了提高插胃管的成功率,根据有关资料及插胃管体会,分析插管失败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作者:崔冬梅;左德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赭遂攻结汤方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主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证或因饮食过度,或因饮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结,或因呕吐日久,胃气、冲气皆上逆不降.临证用之,多有效验,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及急、慢性阑尾炎之有积滞者.用之恰当,取效甚捷.其方如下: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哮喘的防治知识已较为普及,治疗方法日趋成熟,但中、重度哮喘的急性发作仍有发生,如不及时控制,很容易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需要机械通气.雾化吸入能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是目前治疗哮喘的主要手段.我站儿科采用氧气驱动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中、重度哮喘的发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华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前对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有不同的观点[1],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传统开颅大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6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庆堂;王风永;吴环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症脑血管病起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为入院后进一步诊治赢得时间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我院34例重症脑血管病人院前急救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姬恒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能治愈和控制许多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抗菌药物还在预防手术和介入性检查治疗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甚至使外科和介入性治疗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是普遍现象,造成了严重危害,甚至可以预期将出现抗菌药物治疗危机[1].由于近世纪以来,多重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使得临床标本中各类细菌的耐药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收集的各类临床标本中的细菌分布及常见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耿宏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