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0-503X
  • 国内刊号:11-2237/R
  • 影响因子:1.49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美国生物医学文献联机数据库(MEDLINE/PubMed)及其《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杂志   2010年1期文献
  • 深圳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现患率调查及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评价

    目的 了解深圳市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现患率,对子宫颈癌常用筛查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2004年11至12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对15~59岁有性生活女性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均行子宫颈醋酸肉眼观察(VIA)、电子阴道镜检查、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技术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LCT)及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子宫颈分泌物中高危型HPV.对HPV阳性且LCT≥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和/或LCT≥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LSIL)的妇女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CIN的金标准.结果 共有1137名妇女参加本次调查,该人群高危型HPV-DNA检出率为14.0%;15~24岁、25~29岁、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和50~59岁组HPV检出率分别为15.5%、17.7%、12.6%、8.8%、10.2%、15.3%和21.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25~29岁组与50~59岁组间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39岁组HPV感染率低,但除25~29岁组与50~59岁组以外的其他各年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别HPV感染率曲线呈‘Ⅴ'字型的双峰相.妇女CIN现患率为4.4%,CIN Ⅰ、CINⅡ和CIN Ⅲ现患率分别为3.2%、1.0%和0.3%,CIN Ⅰ现患率明显高于CIN Ⅱ和CINⅢ(P<0.05).HPV感染率随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呈趋势性增加,无CIN病变的子宫颈HPV感染率为8.3%,CINⅡ以上病变HPV感染率达到100.0%.本调查人群未发现子宫颈癌病例.VIA、电子阴道镜、LCT和HC-Ⅱ高危型HPV检测检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的敏感性分别为35.7%、50.0%、92.9%和100%;4种检测方法检出HSIL的特异性依次为96.0%、87.2%、88.4%和86.9%;各种方法均有满意的阴性预测值.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是CIN的主要因为,深圳妇女子宫颈病变多处于发病早期阶段,防癌的重点在于预防HPV感染和治疗CIN.

    作者:吴瑞芳;刘植华;周庆芝;乌兰娜;王倩;李晴;李霓;刘志红;石菊芳;李瑞珍;张长淮;周艳秋;刘彬;翁雷明;乔友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的表达

    目的 观察负透镜诱导豚鼠离焦性近视发生时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30只新生有色豚鼠随机分为透镜诱导组(单眼-10D透镜诱导,n=20)和正常对照组(无处理组,n=10),4周后测量屈光度,眼球冰冻切片行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检测眼后部巩膜MMP-2和TIMP-2蛋白表达.结果负透镜诱导4周后,透镜诱导组豚鼠诱导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密度和TIMP-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侧眼(P均<0.01),M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侧眼(P<0.01);但透镜诱导组对侧眼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双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镜诱导组诱导眼屈光度与眼后部巩膜Ⅰ型胶原(r=0.79,P<0.01)表达和TIMP-2表达量(r=0.74,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MMP-2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78,P<0.01).结论 离焦性近视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MMP-2参与的眼后部巩膜细胞外基质改变.

    作者:王淑然;叶俊杰;龙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作用

    目的 检测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干细胞相关因子与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细胞学染色方法检测整合素β1在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及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中的表达,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RT-PCR检测分化前后整合素β1变化水平.结果 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整合素β1在肿瘤团块外周基底样细胞呈连续性表达,内侧至团块中央可见散在或岛屿状阳性细胞;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岛屿状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呈弥漫分布;在A431细胞中,整合素β1散在表达于肿瘤细胞.ATRA诱导24h和48h后,ATRA处理组整合素β1与内参照β-actin的RT-PCR产物电泳光密度值之比分别为0.071±0.025和0.029±0.0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48±0.027和0.136±0.011(P<0.05).结论 整合素β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组织培养肿瘤细胞中具有异质性表达模式,并随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表达下降,提示整合素β1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及可能存在的肿瘤干细胞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耿松梅;李蓝;王倩倩;曾维惠;阎乎玲;肖生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

    目的 观察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结肠癌转移的相关机制.方法将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Caco-2分别给予空白质粒phr-GFP转染(对照组)、K-ras基因突变型质粒phr-K-ras(Vail2)转染(转染组)、phr-K-ras(Val12)质粒转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处理(MAPK抑制组)和phr-K-ras(Val12)质粒转染+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途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PI-3K抑制组),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及其在细胞内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120蛋白的表达,免疫沉淀检测与E-cadherin结合的β-catenin蛋白水平,Pull-down实验检测RhoA蛋白活性.结果 转染组Caco-2细胞的迁移率为(19.8±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0±4.2)%(P=0.001)和MAPK抑制组的(15.8±1.2)%(P=0.044),但与PI-3K抑制组的(17.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膜上的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和PI-3K抑制组细胞内p120总蛋白表达减少.免疫沉淀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和PI-3K抑制组细胞内与E-eadherin结合的β-catenin蛋白水平下降.Pull-down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内的RhoA蛋白活性增加.结论 K-ras基因突变可以促进结肠癌细胞株Caco-2的转移,其可能是通过MAPK途径减少E-cad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增强RhoA蛋白活性来实现的.

    作者:李景南;李潇;钱家鸣;路新卿;杨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改变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22例确诊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发病1、4、12周时血浆内细胞因子,并以16名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发病1、4周时,HFRS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发病1周时轻型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中型患者(P<0.05);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整个病程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时,HFRS患者血浆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6和IL-10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2和IL-10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至发病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4周时,HFRS患者血浆IL-5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至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1、4周时,中型患者血浆INF-γ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发病12周时,中型患者血浆IL-10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结论 轻型HFRS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在疾病早期显著增高,早期的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细胞因子INF-γ和IL-10在中型患者中增高更显著,提示细胞因子在本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戴懿;李旭丽;王璐;邱志峰;李太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其在头颈修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解剖5具新鲜成年国人尸体,观察和测量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血穿支的数目、类型、管径、蒂长、走行、出筋膜后轴向及源血管外径,并对其进行定位.结果 本组10侧标本中,共有44支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平均每侧(4.4±1.8)支;其中,肌皮穿支30支(68.2%),肌间隔穿支14支(31.8%).粗穿支蒂长平均为(10.86±1.18)cm(8.29~14.44 cm),距髂前上棘与膑骨外上端中点平均距离为(3.25±0.69)cm,主要位于该点外上部.源动脉主要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蒂动、静脉外径平均为(3.16±0.59)、(3.08±0.20)mm.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穿支血管解剖位置较为恒定,穿支皮瓣制作方便,其管径及蒂长均适宜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

    作者:冯云;李文婷;王乃利;唐平章;徐震纲;张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标签数据库的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验证

    目的 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验证不同丰度和匹配度的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尝试用该技术补充和完善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的结果.方法 根据各基因序列全长设计引物,选择9个单匹配标签,6个多匹配标签,1个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更新后无匹配标签和2个无匹配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 挑选的所有基因均得到特异性扩增.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表达连续分析(SAGE)文库中9个单匹配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一致,且具有显著性差别;6个多匹配标签中有3个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一致,且具有显著性差别;1个NCBI数据库更新后无匹配标签表达趋势和定量结果相反;2个无匹配基因表达量数据提示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实时定量PCR技术是验证SAGE等高通量数据的可靠工具之一.SAGE文库标签匹配度可影响数据的可信度.

    作者:尹磊淼;张庆华;王宇;徐玉东;杨永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影响

    目的 评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联合氟尿嘧啶(FU)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DHA、FU单用和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Chou-Talalay联合指数原理计算药物单用和合用时的中效浓度(Dm)及合用指数(CI),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DHA可抑制MGC803细胞生长,低浓度DHA可促进正常细胞生长(P<0.05).DHA能显著增强FU对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Fu的Dm减少3.6~2.5倍;两者合用抑制效率达30%时呈协同作用(CI<1),并表现为显著的G_0/G_1期阻滞作用(P<0.05).DHA能提高FU的诱发凋亡作用,促进剪切型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DHA可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生长,与FU对胃癌细胞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FU用量.

    作者:吴全;于健春;刘玉琴;康维明;郭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造影在胆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超声造影(CEUS)应用于胆系疾病诊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对57例胆系疾病患者进行CEUS,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特点及形态学特征,与常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部分病例与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ECT)做对照.结果二维超声结合CEU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7.7%比71.9%;x~2=4.41,P<0.05).CEUS可明确显示病变有无血供及血流的动态灌注过程,将胆系肿瘤与结石、胆泥或凝血块相鉴别,而且能清晰显示病变的轮廓,分辨肿瘤的浸润范围和深度,判断肿瘤是否侵及临近脏器、血管和有无转移病灶.但是,仅根据CEUS增强模式所反映的血流灌注情况,对鉴别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有限.CEUS和CECT的诊断准确率(87.0%比91.3%;x~2=0.45,P>0.05)及所显示病灶大小范围(0.4~6.2 cm比0.4~6.0 cm,P=0.7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是对常规胆系疾病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对进一步提高胆系疾病的诊断水平有较大价值.

    作者:赵博;王金锐;苗立英;杨敬英;陈文;崔立刚;贾建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卵巢癌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目的 探讨卵巢癌肉瘤的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癌肉瘤术前超声表现,包括肿物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肿物形态、大小、回声及内部血流情况,有无腹水、腹膜种植转移及侵犯邻近器官征象.结合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卵巢癌肉瘤病灶特点及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 12例卵巢癌肉瘤患者中,11例发生于单侧卵巢,1例发生于双侧卵巢(超声漏诊1侧);9例肿物超声表现为实性或实性为主,3例为囊实性;4例肿物大直径小于10 cm,7例介于10~20 cm间,1例大于20 cm;8例超声发现肿物腹膜种植转移或侵犯邻近器官征象;手术分期Ⅰc和Ⅲb期各1例,Ⅲc期9例,Ⅳ期1例.结论 卵巢癌肉瘤声像图多表现为较大的低回声实性肿物,多伴腹膜种植转移和侵犯邻近器官征象.

    作者:苏娜;姜玉新;戴晴;齐振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纳米粒子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评估本实验室自制包载雷帕霉素(RPM)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子(NPs)对离体培养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细胞周期时相、p27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按不同浓度RPM-PLGA NPs设定药物作用组,并设立RPM组、PLGA组和M231培养基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添加剂(M231-SMGs)组作为对照.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处理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技术评价各处理组对HUASMC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RPM和RPM-PLGA NPs对HUASMC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10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和50 μg/L及以上浓度的RPM-PLGA NPs可明显抑制HUA-SMC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时间曲线显示,100μg/L 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作用于HUASMC 24h后细胞计数值明显低于M231-SMGs对照组;单纯PLGA NPs对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与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对照组相比,RPM组和RPM-PLGA NPs组G_0/G_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及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均<0.01),但两组间细胞周期时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100μg/LRPM和500μg/L RPM-PLGA NPs组的HUASMC p27蛋白表达阳性率和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PLGA组和M231-SMGs培养基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RPM-PLGA NPs抑制体外培养的HUASMC生长效果与RPM相似,并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HUASMC p27蛋白表达,阻抑其细胞周期进程于G1/S期而抑制其细胞增殖.

    作者:苗立夫;黄超联;陈连凤;朱文玲;杨菁;王以光;张华;刘佩毛;佘铭鹏;宋存先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US-FNA)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4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68例患者的175个甲状腺结节进行US-FNA检查,将穿刺细胞学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恶性、可疑恶性及涂片不满意4类.结果 175个结节中,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39个为恶性结节,136个为良性结节;经细胞学诊断124个(70.9%)为良性,24个(13.7%)为恶性,14个(8.0%)为可疑恶性,13个(7.4%)为涂片不满意.细胞学诊断敏感性81.1%,特异性93.6%,准确性90.7%,阳性预测值78.9%,阴性预测值94.4%.3例(1.7%)发生穿刺后出血.结论 甲状腺USFNA检查诊断准确性较好,并发症少,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文波;朱庆莉;张波;姜玉新;杨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培养鉴定和慢病毒载体介导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用含有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初步评价基因转染后UCB-MSCs生物学功能变化,探讨GDNF在UCB-MSCs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脐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通过贴壁培养和控制消化时间得到形态较均一的长梭形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其细胞表面标记,诱导其向脂肪方向分化,对UCB-MSCs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将GDNF基因克隆人慢病毒载体,包装出病毒上清,以不同拷贝数转染UCB-MSCs,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观察细胞形态学和增殖分化能力的差异,初步评价基因转染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实时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分别测定不同转染组GDNF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出UCB-MSCs,并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分化.FACS检测结果显示,UCB-MSCs中CD90、CD73及CD105蛋白表达阳性,CD14、CD34、CD45、CD19、HLA-DR、Stro-1及CD106蛋白表达阴性.ELISA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用含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后,其GDNF蛋白分泌量和mRNA表达水平与转染拷贝数有关,转染拷贝数越高,GDNF表达量越高.GDNF基因转染后UCB-MSCs的原有生物学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成功在体外分离和培养出UCB-MSCs.用含有GDN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UCB-MSCs可通过转染拷贝数在一定水平上控制GDNF蛋白分泌量和mRNA表达水平,使其持续高表达GDNF.

    作者:黄爱华;王淑艳;梁庆成;吴云;关云谦;张愚;陈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年人体重指数、去脂体重指数、脂肪体重指数与深吸气量的关系

    目的 研究肺功能正常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和脂肪体重指数(FMI)与深吸气量(IC)的关系.方法 以2008年7至10月在黑龙江省进行的人体生理常数调查人群资料为基础,选取通过基础体检(不限制BMI)且肺功能正常的19~81岁成年被调查者2050人,其中男性921人,女性1129人,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的中国成年人体重分类标准将检测对象分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BMI、FFMI、FMI和IC的关系.结果 控制性别、年龄、身高等混杂因素后,IC与BMI、FFMI、FMI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0,r=0.303,r=0.204,P均=0.000);IC、FFMI和FMI值,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年龄、性别、身高、FFMI和FMI均是影响深吸气量IC的因素,其中身高、FFMI和FMI与IC呈正相关,性别(男=1,女=2)、年龄与IC呈负相关;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身高、FFMI、性别、FMI、年龄,其中FFMI对IC的影响约是FMI的2.23倍.结论 在肺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中,BMI与IC呈独立正相关;FFMI和FMI是影响IC的独立因素,均与IC呈正相关;FFMI对IC的影响大于FMI.BMI对IC的提升作用与FMI和FFMI有关,其中FFMI的作用大于FMI.

    作者:冯逵;陈莉;韩少梅;朱广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癌伴腔静脉瘤栓的诊治进展

    肾癌伴腔静脉瘤栓的诊断、外科及综合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患者的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而肾癌基础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肾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作者:韩精超;纪志刚;李汉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靶向泛素化降解蛋白质技术的应用

    利用真核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特异性降解蛋白质原理发展而来的靶向泛素化降解蛋白质技术,可通过合成融合蛋白E3或Protacs小分子,特异性敲减某种选定的蛋白底物.有望成为基因或蛋白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与DNA/RNA水平的基因沉默技术共同在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马怡晖;张强;陈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Y染色体异态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妊娠结局的影响

    Y染色体异态是否会引起临床效应一直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Y染色体长度的变异与男性不育及不良生殖结局有相关性,有学者则认为是正常的遗传多态性,无临床意义.

    作者:杨丽霞;苏冬梅;孙伟;管群;菅福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肾上腺血管肉瘤一例

    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来源于血管的恶性肿瘤,是血管内皮细胞或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的问叶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又称恶性血管内皮瘤.

    作者:苏佰燕;薛华丹;金征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嗜铬细胞瘤危相三例

    嗜铬细胞瘤危相属于急症,相对少见,以危相表现就诊者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北京协和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3例嗜铬细胞瘤危相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广华;李汉忠;毛全宗;纪志刚;夏溟;赵晶;龙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牡丹江和海林地区10~18岁汉族和朝鲜族人群体循环阻力相关因素的分析

    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一定血容量、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存在.正常人体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基本稳定,故体循环血管阻力是影响人体血压的主要因素.任何原因引起血管阻力变化都会造成血压变化,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病.

    作者:潘阳杏;齐保申;周晓梅;韩少梅;朱广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症肥胖患者减重手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及随访

    重度肥胖患者常合并有肥胖相关疾病,与一般接受外科手术患者相比,需要更为全面的评估和准备.本文着重阐述重度肥胖患者围手术期的诊疗流程、各相关科室的术前评估和准备,术后处理及随访.

    作者:马志强;于健春;康维明;史冬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肥胖症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肥胖症在我国及世界多国迅速增长,威胁到人类健康,引起了代谢性疾病的增长和疾病谱改变;其伴发疾病、死亡率及引发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世界性关注.近年来,对于肥胖的治疗也从单纯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转向了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对于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的重度肥胖患者(体重指数>40 ks/m~2)或体重指数介于35~40ks/m~2且合并肥胖相关合并症,如严重糖尿病、肥胖相关心肌病变、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不育、影响日常生活的骨关节炎等疾病患者,选择微创腹腔镜减肥手术治疗(如可调节胃束带术等)可获得长期稳定的减重治疗效果,特别是对合并症的明显治愈或预防改善作用,并终降低死亡率.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已在恶性肿瘤及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被大多数国家和医院所采用.现代多学科优势,对于提高疾病诊疗效果和医疗服务水平,共同探讨解决边缘学科难题,促进相关学科学术水平提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健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术减肥在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胃减肥手术不仅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还可以改善其血糖水平,肠道相关的肠促胰岛素可能在胃手术血糖改善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李玉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有氧运动干预对北京某社区中老年超重/肥胖女性体重控制的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老年超重/肥胖现象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1]).1992年我国第3次全国营养调查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0年间我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其中4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5.2%和43.7%~([2]).

    作者:王英丽;刘华平;赵红;陈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肥胖症减重手术术式及其相关问题

    手术治疗是使重度肥胖症患者获得长期稳定减重的有效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度肥胖症的手术适应证、方式、并发症及效果.

    作者:康维明;马志强;于健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肥胖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机制、治疗及评测

    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为.葡萄糖稳态异常由胰岛素信号蛋白信号传导缺欠引起,可导致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脂质生成异常和肝糖输出增加.这一胰岛素信号紊乱与慢性炎性状态有关,该状态能诱发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并升高一氧化氮和反应性氮簇水平,共同引起信号蛋白翻译后修饰作用.在肝脏和肌肉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间存在着差异.脂肪细胞来源的激素和细胞因子可增强或抑制葡萄糖感应和胰岛素信号传导.在葡萄糖稳态中存在着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针对纠正肥胖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异常的多项治疗将证明是有效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临床干预评测离不开胰岛素敏感性的精确评价方法,正常血糖葡萄糖钳夹技术是公认的金标准.

    作者:赵维纲;朱惠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体重对儿童青少年女性青春发育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重在女性儿童青少年青春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和纵向随访结合的方式,对288名5~16岁健康女性儿童青少年进行连续4年的随访,观察第2性征发育、身高、体重、体脂比例,测定血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分析青春发育始动和月经初潮的影响因素.结果 女性儿童青少年血瘦素水平从13岁开始显著增加,至16岁达峰值;IGF-1与青春发育始动年龄相关;体重指数和体脂比例对青春发育始动无显著影响,但与月经初潮年龄呈负相关.结论 体重可能参与了青少年女性月经初潮的发生.

    作者:朱惠娟;潘慧;张殿喜;吴勤勇;张葵;黎明;龚凤英;伍学焱;邓洁英;史轶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体重指数和腰围用于肥胖的营养评定

    本文介绍了体重指数和腰围在肥胖营养评定中的价值和局限性,并强调将二者结合用于评定肥胖的重要性.

    作者:于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减重手术后的整形治疗

    减重手术是病理性肥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已被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者接受,然而手术后继发的皮肤过剩及肌肉软组织松弛同样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减重手术后的整形治疗可提高患者对减重手术的满意度和自信心.

    作者:王晓军;龙笑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