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庖厨图以生动写真的画面,再现了汉代饮食烹饪状况.山东诸城等地庖厨图,描绘了占代庞大忙碌的烹饪场面,包括宰杀、汲水、蒸煮、炙烤、酿酒等各种厨事活动,展示了汉代先进烹饪厨具如釜、甑、鼎、烤炉等,以及汉人繁复的烹饪技术如蒸、煮、炮、炙等,反映了汉代丰富的食物种类.汉画像石庖厨图为我们研究汉代饮食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作者:杨金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始载于<名医别录>的黄精,包含有多种黄精属植物.南北朝时期黄精来源于黄精属植物中根状茎结节状类群.到了唐宋时期,黄精属植物中轮叶类群被推崇,其中义以黄精Polygonati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为胜,并形成了嵩山、茅山的道地产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清朝,互生叶类群开始逐渐与轮生叶类群并列,并成为黄精类药材的主流品种.到了民国时期,互生叶类群的多花黄精演变为药用黄精的主流,终形成了现在两种类群兼有的用药情况.
作者:程铭恩;王德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脏骤停的主要手段,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心脏按压、除颤和起搏等几个方面.对上述每个方面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的学术背景、重要事件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有助于总结蕴涵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和规律.从而把握心肺复苏术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现代心肺复苏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心肺复苏术.
作者:付德明;郑建中;郭政;吕吉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外科学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概念.这一概念从初的序贯性系统衰竭到多系统器官衰竭,再到多器官衰竭,终演变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这一演变过程虽然历经数十年,但时至今口,MODS的概念仍有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作者:李春雨;贾晋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中的君药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数量.据现存文献,<庄子·徐无鬼>以愈病者为君药;<黄帝内经>中以治疗主病的药物为君药;<神农本草经>的君臣佐使用来区分药物善恶;唐·甄权<药性论>规定某药为君药;唐·蒋孝琬<杂注本草>以治疗阴病为君药;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以剂量多者为君药;金·李杲<脾胃论>以力大者为肘药;明·王肯堂<医论>中的君药则随年份不同而变化.君药的数量也不限于1味,可有2、3味甚至以某一方剂为君.
作者:袁冰;石东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秦国在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前后,制定有一系列相对完备的医事制度.这制度涉及到医官、军医、卫生防疫制度、病残及老幼管理以及医学文献、法医等方而.其中医官制度涉及到医官的任免奖惩;卫防疫涉及到惩罚、火熏、隔离等;法医制度则涉及到死亡检验、法医组织、检验报告等.这些制度既继承了本国传统医事制度中的成功经验,更吸收了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医事制度中的优点.这些制度对于汉代及后世历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作者:郑怀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845年11月29日,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了第一个租界,开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地立界、建立殖民地制度的先河.在众多的租界中,以上海公共租界规模及影响大.20世纪30年代该租界工部局年报第1期~第7期中有关于中外人士患病及病亡的记载详备,我们据此将1934年至1936年界内中外人士(包括非住户)病亡原因及人数统计成表(表1).
作者:朱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卡尔F.梅耶(1884-1974),出生于瑞七,足20世纪美国著名的细菌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日军发动的细菌战,梅耶敦促美国军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在鼠疫防治理论以及鼠疫疫苗研制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梅耶投身防疫科学领域,并在动物疚病和公共卫生领域卓有建树,于1951年荣获美国Lasker奖.
作者:李峥;李志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我国著名医学史学者,哲学、医学教育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原西安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张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6月17日12时不幸去世,享年78岁.
作者:王明旭;李兴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签署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合作协议中华医学会拥有百年办刊历史,其主办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刚刚庆贺了120周年华诞.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于中华民国三十二(1943)年一月十日发布了防字第一号布告.布告(图见封底)原文如下: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布告(防字第一号)近回归热及斑疹伤寒病人时有发现,为了防止传染病起见,特定办法两项,以示周知:
作者:钱俊英;任古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8日至9日在重庆市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和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协办.大会的主题是医史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1篇,编成论文集1部.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者:兰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医史文献分会主办、广西中医学院承办的第11届全国中医医史文献学术会议于2008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广两南宁召开,会议收到各地学术论文90余篇,内容涉及中医古籍文献、中医学史与各家学说、地方医学、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建设、医史文献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来自全国各地的1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作者:田思胜;戴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景岳伞书>医案中疗效评价相关内容的分析研究,可知中医存在疗效评价,并具有自己的表述形式.中医疗效评价主要依据患者提供的信息,从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的对比以及不同治疗间的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价.
作者:李君;刘保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朝食鉴>是由日本医家人见必大仿照<本草纲同>体例撰写的食物本草学专著.该书参考<本草纲目>,并结合日本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日本所产442种食物本草的功能毒性、形状特征、生产采收等作了详细阐释,将医药学、养生学、营养学和烹饪学等各方面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是日本食疗学和药膳学发展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
作者: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刘澄中、张永贤合著的<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于2008年9月由大连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通过分析古代医学史料,提出中医学由汤液医学与经脉医学构成,其中经脉医学有文字与技术两部分,在两汉时期,经脉医学的实践技术逐渐失传,后世医家将其文字部分与孔穴医学合流重构,从而演变为今日之经脉学说与针灸技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
作者: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本刊为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承办的全国唯一的医史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医史研究的交流园地和向导,是中国统医学的载体,是中国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史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根据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委员会学术活动计划,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批准,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2次年会拟于2009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开.
作者: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中华医史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