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外科切除仍为目前可能使患者获得治愈的惟一治疗方式,但其预后并不理想,多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总体5年生存率仍徘徊于5%左右,尤其在可能切除的borderline resectable胰腺癌治疗.胰腺癌的外科及综合治疗,仍面临挑战.
作者:杨尹默;张楠 刊期: 2011年第19期
9月20日,诺贝尔媒体邀请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访问上海,出席以创新为主题的医学论坛.在该论坛上,大会特邀巴里·马歇尔教授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游苏宁发表主题演讲.
作者:石朝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主办的全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系统性疾病继发肾损害新进展研讨班”于9月16-20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心血管疾病肾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代谢性疾病肾损害、病毒感染肾损害、遗传性肾脏疾病、继发性肾脏病的病理诊断,以及血液净化在继发性肾脏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讲学、病例演示及讨论.全国各地肾科医师踊跃参会,听课学员达200余名.
作者:李偌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简要介绍绝经过渡期的定义、分期,以及绝经过渡期相关的一些症状、体征和危害.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对于绝经过渡期女性应用激素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激素治疗的利弊,包括一些国际上对此的新认识.后阐述激素治疗的药物种类、剂量、方案的选择等.期望本文可促进临床医师更科学、合理、规范地对绝经过渡期患者进行激素治疗.
作者:郁琦;陈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各种病因引起的一侧或双侧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进展到一定程度,导致患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引起严重高血压及患肾功能减退.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病( ARVD)的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肾动脉从狭窄进展为闭塞,肾功能逐渐恶化,一些患者因此进入终末期肾病.RVH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约为1%~3%,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约90%),其次为纤维肌性结构不良;在我国病因也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80%),其次为大动脉炎(约15%).鉴于我国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5%,推测RVH的患病总数相当大.因此,安全准确地鉴别出RVH患者,并予以适当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雄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高血压病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1959年制订第一版高血压防治策略,比美国指南要早13年,但目前中国高血压病防治形势依旧严峻,老龄化、肥胖和糖尿病更加剧了这种局面.
作者:周玉杰 刊期: 2011年第19期